朱祁镇被瓦剌放归后,朱祁钰如果退位将皇位让给朱祁镇会怎么样?

风动藤动铜铃动


明朝英宗时期,差点上演了北宋末年靖康之难的大戏。幸好,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了,而明代宗朱祁钰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算是保住了明朝的一半江山。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精锐数十万大军覆没,明英宗被俘,瓦剌首领也先率领大军直逼北京城。于谦建议孙太后立了朱祁钰为帝,并受命率领京城仅有的数万明军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正是因为明军的胜利,让朱祁镇失去了价值,最后,被也先放回了明朝。

历史上,朱祁钰并没有将皇位还给朱祁镇,而是朱祁镇在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的支持下,发动夺门之变抢回来的。如果朱祁钰真的在朱祁镇放回之后,主动退位,将皇位让给了朱祁镇,那历史的发展肯定会不一样。

历史上的朱祁钰,相对而言,有些狭隘自私。虽然朱祁镇被囚禁南宫时,景泰帝没有下杀手,但是,他在登上帝位之后,还是很眷恋皇权的。如果朱祁钰真的肯退位,说明他对权力没有那么留恋。

明英宗朱祁镇对待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原本还是很好的。朱祁镇一登基,就加封朱祁钰为郕王。最主要的是,按照明朝的规矩,成年后藩王都要之藩,但是,朱祁镇从来没有逼迫自己的弟弟之藩,而是让朱祁钰一直留在京城。

如果朱祁钰肯主动让位,朱祁镇肯定是不会杀朱祁钰的,而且,还会得到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以及于谦等大臣的保护。按照朱祁镇的行事风格,朱祁镇并不讨厌这个弟弟,再加上朱祁钰还主动让位给他,他必然会大大加封朱祁钰。朱祁钰成为明朝第一亲王,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朱祁镇不用发动夺门之变,而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于谦,至少也不用死了。只是,朱祁镇没有经历过南宫囚禁,他所能得到的教训和改变,就不好说了。

如果朱祁镇吸取了土木堡之变的教训,开始听从孙太后的意见,应该会重用于谦。那么大明朝在于谦的主持下,必然可以跟景泰时期一样,拨乱反正,国力蒸蒸日上。但是,如果朱祁镇不吸取教训,那么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于谦的政敌,必然还是会骗得朱祁镇的信任。这时候,于谦可能还是会被明英宗所杀,大明江山的前途就堪忧了。

所以,朱祁钰直接让位给朱祁镇,对大明朝,还真不一定是好事。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朱祁钰可以安心做一个富贵亲王,而于谦也暂时不会被杀。而明朝的发展,将会进入不确定。


奕天读历史


其实朱祁镇被当归的时候,朱祁钰不让朱祁镇,并且把他囚禁在了南宫,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反对。

原因很简单,朱祁镇败了一个国,朱祁钰救了一个国。无论从民心还是声望,朱祁钰都是如日中天的。朝内的大臣们也都是新的班底,都是景泰皇帝的臣子。都是要么通过科举考翰林上来的,要么都是在京师保卫战里成长起来的。


这事朱祁镇不服气没用,因为他不但把大明的精锐——京师三大营丢在克土木堡,还把朝廷的70多个勋贵重臣也都丢在了土木堡。

所以朱祁镇被关在南宫7年,除了钱皇后陪着他外,就连他的亲生母亲孙太后也没有如见他一面。

在这种情况下,朱祁钰怎么可能愿意把皇位还给朱祁镇?退一万步讲,就算朱祁钰愿意还给朱祁镇,朝廷上下都不会同意。

原因也很简单,朱祁镇刚回来那会,也先对大明造成的恐慌仍有余味。而且瓦剌仍然是一个强大存在。就连孙太后也担心,朱祁镇这位主分不清好赖,回头当回皇帝,就立马兑现对也先的承诺,让也先到皇宫作客,半天下馈之。朱祁镇实实在在当过“敲门天子”的,是有前科的。

但是有其兄必有其弟,朱祁镇个朱祁钰兄弟谅,都是一副好牌,打得稀烂。

朱祁钰原本挽救了大明,声望顶天。如果他按照此前的既定各方妥协方案,自己做天子,百年后,让朱见深即位。他将是大明的再造之君。地位无人撼动,甚至享受太庙万世不祧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人都是由私欲的,自己当了皇帝,自然更希望努把力让自己这一脉都有机会当皇帝。当他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他就注定不成功便成仁了。

因为此前积累的正面道义形象,全毁在这事情上了,他的私心暴露给了天下人。但是由于他是皇帝,所以他废掉侄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别人即便反对,也无效。

但是是你的不用争,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朱见济命薄,扛不住这砸在头上的红利,死了。

这就让朱祁钰陷入了巨大困境,自己身体也不好,唯一的儿子也死了。总不能再做复立自己亲手废掉的太子这种打脸的事吧?

而更重要的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瓦剌逐步内部发生了危机,对大明的威胁一下子解除了。

也就是说大明突然一下子外部压力突然被抽掉了。朱祁钰身体一不行,底下人就必须考虑自己的出路。一朝天子一朝臣,总不能跟着朱祁钰一棵树上吊死吧?

但是更可怕的问题来了,按《皇明祖训》,朱祁镇原本当之无愧的合法人选。当然他犯错了,所以被剥夺了资格。剩下的是他儿子朱见深,儿子当皇帝,老子还能继续换南宫么?


他出来会不会报复?如果朱祁镇脑子没问题,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迎立外藩”也是一个选项。但是朱瞻基就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儿子。朱瞻基的嫡子嫡孙尚在,“迎立外藩”等同造反。

所以聪明的曹吉祥等人,最佳选择是迎立朱祁镇啊,把他控制在手里,合理夺权。而于谦知道消息傻了,道理都懂,所以只能等待命运安排,难道真的要造反么?

不得不说,各种机缘巧合,朱祁镇的命是真好。无论怎么算,他都是当皇帝的命。



炒米视角


《大明风华》正在热播,豹眼相信许多观者都会有题主这个疑问,似乎朱祁镇回来了,朱祁钰理应把皇位还给他,这样的话,是不是皆大欢喜呢?

在豹眼看来,远没有这么乐观,恐怕结局会更惨。

第一,朱祁钰本来对于帝位并不是极度的热心,但做了几天皇帝后,知道做皇帝的好处了,再也不想把这个位置让给别人。不仅自己不想放手,还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没有做过皇帝,可以在一边说些不轻不淡的话。

假如朱祁钰真的把皇位归还朱祁镇,朱祁镇绝对不会放过朱祁钰。

朱祁钰如何对待朱祁镇,朱祁镇就将会如何对待朱祁钰,甚至还要残忍。

朱祁钰把朱祁镇囚禁了整整七年,基本的生活供给都不能满足,还需要原配钱皇后做女红,以换取生活必需品。

不要说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即便是一母所生,为了帝位都会你死我活。

史实是朱祁钰绝不会把皇位让给朱祁镇,如果朱祁钰归还帝位给了朱祁镇,他也绝不会放过朱祁钰。

第二,如果朱祁钰把皇位还给朱祁镇,即便朱祁镇想放过朱祁钰,但孙太后与一些大臣们也不会放过他。

朱祁镇出征瓦剌之前,于谦等大臣力谏不要出征,孙太后也不同意他亲征,但朱祁镇一意孤行。为了取得孙太后的同意,朱祁镇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以郕王朱祁钰监国。

朱瞻基就两个儿子,孙太后所生的朱祁镇和吴贤妃所生的朱祁钰。

朱祁镇被俘虏以后,大明朝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太子年幼没法登基继位,否则很可能主幼国危,朝野动乱。迫不得已,孙太后才同意于谦的建议,改立朱祁钰为新君。

这绝非是孙太后的本意,就她的本意,宁可南迁偏居一隅,也不想让吴贤妃生的儿子继承帝位。但于谦等能够撑得起大明王朝的大臣们不干,无奈之下,孙太后才勉强答应。

朱祁钰之所以再三推辞,不立马继位,并非他不想,这么好的事谁不想呢?

大明王朝没了,不管你是不是皇帝,都没有好果子吃。万一大明朝渡过了这一劫,作为大明朝的帝王,那该有多爽!

朱祁钰再三推辞,无非就是表示一个姿态,为下一步万一朱祁镇回来好有话说。

如果朱祁镇回来,重新得到帝位,孙太后一定会秋后算账。那些曾经主张南迁的大臣,如徐有贞等人一定会反攻倒算,于谦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第三,朱祁钰买通了宦官和朝臣,废掉皇太子朱见深,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孙太后也是敢怒而不敢言,这跟囚禁朱祁镇一样,孙太后已经控制不了朱祁钰。如果她强加阻拦,恐怕就有性命之忧。

朱祁钰病重,而且其皇太子朱见济已经早夭,朱祁镇父子重新取得皇位,仅仅是个时间问题。当宦官曹吉祥进宫面见孙太后,希望取得她的支持时,孙太后迫不及待地表示同意。

可想而知,孙太后压抑太久,并不想节外生枝。当时京城有一个流言,说大学士王文正力劝朱祁钰立襄王朱瞻墡的长子为皇储。如果此事成真,皇位就不再是孙太后这一脉相传,也不是朱瞻基这一脉了。这让孙太后如何接受呢?

第四,土木之变后,朱祁钰对于谦言听计从,但并没有绝对信任于谦。

朱祁镇复辟成功后,朱祁钰正在洗漱,听到上朝的钟鼓提前鸣响,朱祁钰第一反应就问是不是于谦篡位谋反了,这足以说明了问题。

一方面,朱祁钰并没有真正信任于谦,把权力完全交给他。因而,于谦没有权力控制整个京城的护卫;

另方面,对于支持朱祁镇复辟的势力,没有足够的重视和防范,只认为把朱祁镇囚禁起来就行了。

因此,在如此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如果朱祁钰把皇位归还朱祁镇,即便朱祁镇想善待朱祁钰与于谦等人,也是不可能的。

夺门之变后,石亨等人力主朱祁镇逮捕于谦等人,朱祁镇犹豫不决,说:“于谦是有功劳的。”

当初,朱祁钰不同意迎回朱祁镇,但于谦说:“大位已定,就算朱祁镇回来也不能再改变。迎接他回来是出于道义,必须立马行动。如果他有阴谋,我就有话说。”其意也很明白,朱祁镇就是回来了,你还是帝王,如果他有别的想法,不用你说话,我们就会处理他。

得到于谦这个保证,朱祁钰才改变了脸色说:“听你的、听你的。”

朱祁镇提到于谦的功劳,恐怕也就是表示一个姿态。但是,石亨等人却说:“如果不杀掉于谦等人,复辟一事就师出无名。”

于是,于谦等人被杀,就连于谦举荐的人也全部杀掉。

朱祁镇御驾亲征时,于谦等人就力谏阻止,但他一意孤行;等朱祁镇被俘获,瓦剌想以朱祁镇为条件索取财物,于谦置之不理,不顾朱祁镇的个人安危。如果朱祁钰归还帝位,朱祁镇第一个要诛杀的就是于谦,如果朱祁钰阻拦,他也死得更快。

因此,在豹眼看来,如果朱祁钰真地把皇位还给朱祁镇,于谦等人必死无疑,朱祁钰最好的结局是被囚禁,被一起杀死的可能最大。

于谦等大明朝的肱股之臣、中流砥柱没有了,恐怕朱祁镇没有能力对付瓦剌大军的入侵,北京城被瓦剌攻破的可能性很大。大明朝不就此灭亡,也会南迁,再次形成南北割据的局面。


豹眼看历史


朱祁镇是明英宗,就是那位率兵与瓦剌大战,被人俘虏了一年,回京城后又干了7年太上皇,后来又复辟了,又干了八年皇上的正统帝。

朱祁钰是明代宗,就是被民族英雄于谦扶上位,受命于危难之间,本来是做摄政兼国的王爷,但20天后自己想来想去,还是当皇帝比较好,然后自己又腆脸,干了8年皇帝的,景泰帝。

他们俩之间是兄弟关系,同父异母。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当朱祁镇被瓦剌放回北京后。如果朱祁钰退位,把皇帝还皇位还给他的哥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儿?本着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精神。本少校觉得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朱祁钰会得到善终。

可能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这个观点,说以朱祁镇的性格,一定。为报复朱祁钰抢夺了他皇帝的位置。那我要提醒下面两个细节:

第1个细节:让朱祁钰做监国摄政,这个提议是当时朱祁镇的亲妈,孙太后同意的。前提是让朱祁镇的儿子朱建生做太子。

第2个细节:当朱祁镇被瓦剌放回北京的时候。朱祁钰是出京侠影,兄弟相见,执手相看泪眼。这也是正史中记载的。

所以如果朱祁镇刚回来的时候,朱祁钰就把华为还给他的哥哥,那个时候朱祁镇对他的地理只有感激之情,而不会下杀手。因为如果朱祁钰不在乎兄弟之情的话,根本就不会赢他这个太上皇回京。

而朱祁镇实际上是个很重旧情的人,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是太监王振。当天下所有人都在骂王振的时候。朱祁钰依旧给王振修了陵墓。

第二.于谦会得到善终



于谦被我们后代人尊称为民族英雄,,因为他在当时国家危难的时刻,坚定的保卫了首都。保住了大明江山。于谦的本意是让朱祁钰做摄政坚国,而不是让他当皇帝。但最后朱祁钰依旧做了皇帝。并且对于谦能够做到放权和言听计从。所以于谦也就对朱祁钰不把皇位还给朱祁镇表示了沉默。同时在景泰4年的时候,朱祁钰要废掉朱祁镇儿子的太子卫,换自己的亲儿子,于谦也保持了沉默。

于谦在这件事情上的沉默导致了日后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辟必杀于谦。

如果朱祁镇一回北京就重新做上皇位的话,那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于谦不但能够得到善终,更能够名垂千古。

第三:成化帝朱见深可能取得的功绩会更大。

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也就是那位两岁被立为太子,5岁又被他的叔叔朱祁钰废了太子位,整天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落下口吃毛病的那位皇帝。

同时他的一生只爱一位女人,就是比他大17岁的万贞儿万贵妃。

史书对朱见深的评价是功过五五分。说他有功,是说成化犁庭。差点儿将后金给灭了种。说他有过,从万贵妃以及设立了西厂,让宦官进一步专权。

他的这种思想变化的根子就在于:他从小就建设了皇宫内部斗争的残酷性。自己的亲叔叔说废掉他的太子位就废掉,每天生活的胆战心惊。造成了他心理上是有一点扭曲的。

如果当时他的叔叔朱祁钰,一开始就将皇位还给他的爸爸朱祁镇。那小太子一定会在一个祥和安宁的环境中长大。也才能培养出中正平和的帝王之气,也就能够取得更大的政绩。


少校柳下惠


朱祁镇若是从瓦刺放归回来,朱祁钰主动把皇位让给朱祁镇的话,结果很有可能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朱祁钰很可能会被杀。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因为朱祁镇在瓦剌被俘虏期间,朱祁钰根本就没有关心过他。比如说给他送一些吃的喝的,或者是给瓦剌交涉,给他们钱才来置换朱祁镇。

更加让朱祁镇气愤的是,大明的皇位竟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朱见深继承。所有的这一切表现,都足以说明朱祁钰有霸占皇位的野心。

朱祁钰已经让朱祁镇感到后怕了,因此,他若是回来重新当上皇帝的话。很大程度上,对于朱祁钰来说就是死路一条的。

第二种:朱祁钰没有被杀。

当然了也不排除第二种可能性,也就是朱祁钰没有被杀。毕竟他把皇位给让出来了,也算是将功补过了。

若是这时候朱祁钰没有被杀,他肯定会和朱祁镇的关心更好的。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也会传为美谈的。

毕竟能够把皇位主动让出来的人,在这个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呢。一般当皇帝的人,不到死的时候,是不肯让皇位的。

当然了以上两种都是假设朱祁钰把皇位让出来的情况。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朱祁钰并没有主动让皇位。

但是,最终皇位还是让朱祁镇当了。

原因就是朱祁钰死了唯一的儿子,自己又得了病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看好他的未来,所以,有一些投机分子,他们就开始营救朱祁镇,开始谋划让他复辟了。

最后我们都知道,是经过夺门之变。朱祁镇再次当上的皇帝,他当上皇帝之后,就把朱祁钰给勒死或者毒死了。

所以说若是当初朱祁镇回来的时候,即使他主动让出去了皇位,恐怕也是死路一条。


史学达人


对于这种假设我也曾经思考过,在当时的情况下朱祁钰是万无可能让出皇位的,这已经不是他个人意志能够决定的事情了。

根据史书记载,朱祁镇自土木堡之变被俘的一年时间里发生了很多大事。


朱祁玉帝位已经比较稳定

土木堡之战后,瓦剌首领也先率大军,挟持英宗挥师南下,兵锋直指明朝京师,明朝很可能丢失北方土地成为割据政权,此时朱祁钰和于谦临危受命,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坚守京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朱祁钰拯救大明于危亡一时间威望极高,也坐稳了皇帝位。

反观朱祁镇,土木堡一战赔光了三大营的全部家底,同时搭上了大臣、勋贵七十余人的性命,几乎将大明推向万劫不复的局面。更有甚者朱祁镇还背负了皇帝被俘的奇耻大辱,在这种局面下很难撼动朱祁玉的帝位,即便是朱祁钰有心谦让朱祁镇也很难坐稳皇位,正如迎接太上皇的使臣所说“

天位已定,不再更。”。

一方面是朱祁镇无力再接帝位,另一方面朱祁玉也不想让位了。

随着政局的稳定,景泰帝朱祁钰也不愿将皇位拱手相让,北京之战后也先见挟持朱祁镇已经无利可图,索性想将其放归,朱祁玉又百般推脱极不情愿的才将太上皇迎回,俗话说天无二主、国无二君,朱祁钰如若让出帝位难免为自己将来的处境而担忧。

朱祁镇被软禁南宫七年,皇位的归属始终暗流涌动,最终导致了夺门之变,景泰帝死的不明不白。

可怜人朱祁钰

朱祁玉其实是个可怜的人,经过多次试探和铺垫景泰三年朱祁钰终于废掉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事情开始朝着景泰帝朱祁钰的设想发展下去,可惜新太子册立次年便夭折,更可悲的是朱见济是景泰皇帝的独子。

更可悲的是三年后,还不到三十岁正值春秋鼎盛的朱祁钰突然重病,此时大明朝没有太子,本来就是代理身份上台的现任皇帝又重病,一些大臣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靠山,于是便有了“夺门之变”太上皇复位。

其实朱祁玉还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按照孙太后的想法,立朱祁钰为帝,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等朱祁钰百年之后皇位仍回英宗一脉,这种做法等于双方各退一步皆大欢喜,既能保景泰帝朱祁玉帝位稳固,又让朱祁镇无话可说。


一点点历史


我是子非鱼,诚邀回答。我认为朱祁镇被瓦剌放归后,朱祁钰如果提前将皇位让给朱祁镇,结局是会很糟糕的。

朱祁镇因为骄傲意满,听信太监王振的建议,御驾亲征,致使大明精锐尽失,40万男儿埋骨异乡。他是需要负首要的责任。

还政给朱祁镇存在“名正言顺”的问题

首先,作为郕王,朱祁钰有孙太后和忠臣于谦等人的帮助才登上帝位的。并且在京师保卫战中,也先以朱祁镇为要挟 ,胁迫朱明王朝投降。然而明朝朝野在此刻的共识为:朱祁镇为太上皇,已经不具备皇帝的身份和有效的法律地位。京师的防卫是重中之重,而此时朱祁钰临阵为大明朝廷最有权势的人。 京师保卫战胜利后,也先见没有捞到半点好处,于是放归朱祁镇回京师。

朱祁镇,在回京后即被幽禁起来,不要说他还有没有权力,在恢复他行驶权力的同时,他也面对肃清政敌,建立自己政治势力的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景泰皇帝朱祁钰任用的一批官僚和行政体系都是他的人。他们并不认可朱祁镇重新复辟。

作为一个国君差点“失国”,无论他的政治语言多么的令人感动,但是也使得天下人,无法信任他能够处理好好政务,使得国家免于灭国之难。因此此时的朱祁镇,并没有行驶权力,并复辟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要知道朱祁镇之所以复辟成功是因为曹吉祥等一批忠于大明的一批人,还有就是政治利益的分赃。 最主要的是朱祁钰存在继承人死亡,储位空虚的问题。

在如此重视皇储,保守的士大夫阶层来说,让朱祁镇恢复帝位,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政治清算是难免的,于谦之死则是象征着朱祁镇恢复统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在中国古代,改朝换代需要政治基础和民意基础,这个就是说承继大统的人,必须按照祖宗家法来办。朱祁钰其子早夭,朱祁镇之子原是太子后来被废,但是朱祁钰已经没有儿子来继承皇位,作为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的明朝来说,朱祁镇的复辟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是合法和合理的。

朱祁镇的政治清算会来的更早,可能会动摇明朝的统治基础

大明经过“土木堡之变”,瓦剌进逼京师后,差一点亡国。但是大明”存而不灭“,是有原因的,除了全国军民的上下一心,还有最重要的是士大夫阶层,并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仁宣之治“后,大明的吏治清明,社会生活基础和物质基础比较牢固。这是支撑大明不亡的物质条件。有明一代,南方人渐渐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士则有南多于北,且南方人在长期的儒家文化濡养浸润下,比较忠诚可靠。

如果朱祁镇在被放归京师,并通过政治手段,夺权后重新分配政治利益,国家就会动荡。 因为说好听点是还政,说难听一点就是夺权。夺权会死人,夺权必然牵扯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夺权必然是需要清理前朝的政治势力。

在毫无政治理想认同和先决条件下的夺权,必然是一场屠杀。以曹吉祥这一批人是得不到政治利益的一批人,他们在朱祁钰的领导班子下 常常被排挤。于谦等臣子在京师保卫战胜利后,日渐骄傲,这使得一些大臣在朱祁钰的派系中,出现了松动,并开始进行政治投机。

朱祁镇无疑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根红苗正,更有子嗣继承人双重保障。于是朱祁钰的团队,一些人转投朱祁镇的门下。加上年老的景泰帝朱祁钰晚年昏聩,子嗣断绝,政治能量一天天的被消耗殆尽。所以英宗朱祁镇的复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政治能力薄弱的朱祁镇,如何驾驭原来的领导班子?

大家都知道交权是一个过程,当一个皇帝将皇位传给下一个皇帝,必先在舆论上做文章,政治宣传是少不了的。而朱祁镇的政治能力可以说是很烂的,他父亲交给他一个盛世天下,不出几年就快败光了。所以说朱祁镇治理国家的能力是非常欠缺的。朱祁镇不得不仰赖亲信来辅助治国,然而“任亲不任贤”则容易造成政治灾难。以个人的喜好和功劳去衡量一个人,以政治正确来任用官员则是大的忌。但是有时候就是要政治正确,那是因为国家初立,需要杀一儆百,以表明政治立场。但是英宗朱祁镇的政治清算则不是,完全是出于个人好恶进行杀戮。

再有朱祁镇如果进行强力的切割,政治清算前朝所有和朱祁钰的官僚体系,则国家统治

政府效能,税收,官员任命则会崩溃。牵扯的面很广,因为前朝的官员有很多是支持朱祁钰的大臣提拔的 ,那么翰林院又有多少被牵连诛杀?一时间诛杀这么多人,又没有新的有能力的人顶上去,国家怎么不会出现问题?

因此,我认为朱祁镇如果在瓦剌放归他之后,朱祁钰传位给朱祁镇,那么大明江山会即刻动荡,但是亡国倒是不至于。


子非魚


景泰帝朱祁钰太过优柔寡断,如果把皇位还给朱祁镇,则可保一辈子衣食无忧。如果当时他能狠心一点,不让明英宗朱祁镇回来或者让他突然暴亡,“夺门之变”也就不会发生了。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抢回了自己的皇位,朱祁镇被囚禁后忧郁而死。

如果夺门之变再晚几天,立朱见深为太子,那么明代宗朱祁钰的皇位就是由他本人自然传给朱见深,当然传位就代表他已经不行了。他死后的也会享受皇帝的待遇。而大明王朝也不会再被朱祁镇霍霍八年。

朱祁钰并不是朱瞻基的嫡子,而且他的出身也并不光彩,他的母亲是朱瞻基在平定朱高煦叛乱时俘获的一名吴氏女子。朱祁钰出生在宣德三年,但是,宣德九年朱瞻基才召见他,后来由张皇太后照料长大,在他长大的过程中他的身份逐渐得到了大明皇家宗室的认可,在他七岁时被八岁的明英宗封为郕王。

由此可见,朱祁镇绝对不是一个暴君,如果当时他把皇位还给明英宗,很大程度上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存问题。

其实朱祁镇的出身也不比朱祁钰好到哪里去,两人都是朱瞻基的庶子。

因此朱祁钰即位称帝,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当初明英宗被俘之后,大明第一女主人孙太后下达的懿旨:“其命郕王继承皇帝位,礼部具仪择日以闻。”并且,朱祁镇曾经承诺过:“朕得南还,就令朕守祖陵或为庶人,亦所甘心”,并在南还以后,在太庙承认了朱祁钰的皇帝位。

据此,再进一步地说,景泰弟中晚期,在自家独子朱见济夭折的情势下,景泰帝是恢复已经被废黜了的皇兄长子朱见深为皇储,还是立别的宗藩之子为储君理应都是合法的,完全没必要通过发动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来解决皇位继承人的问题。这从当时的传统规制与法理层面上更加清楚的论证了“夺门之变”的非法性。


公元前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此次事件中,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获。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孙太后与群臣们为了防备瓦剌人以明英宗为筹码,要挟大明王朝,于是果断立了朱祁钰为帝,是为明代宗。

结果不出所料,瓦剌人果然想用明英宗做筹码,换取大量的好处,但是被大明朝廷拒绝。瓦剌气急败坏,决定出兵北京,此次战役也被称为“北京保卫战”。最终,北京保卫战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瓦剌人也将明英宗送回以图求和。

只是这样一来,明朝就出现了两位皇帝,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而明代宗最后也选择了大部分人都会做出的决定,那就是软禁明英宗朱祁镇。

不过,明代宗终究是时运不济,一场大病,使得他的皇位被明英宗夺回,而他本人更是在此之后离奇去世,死因不明。

那么,如果明代宗当时能够把皇位让给明英宗,其结局会不会好一点呢?

最是无情帝王家,明英宗大概率会杀死明代宗,而明代宗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终生囚禁

在我国历史上,对于皇位的争夺向来都是沾满了鲜血的。无论是亲兄弟,还是表兄弟都不例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唐玄宗的玄武门之变。

因此,明英宗大概率会杀死明代宗,而明代宗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终生囚禁,理由有二:

一、土木堡之变,过在明英宗,北京保卫战,功在明代宗

根据史书上记载,当时的人们都习惯于将土木堡之变的失利归结于宦官王振。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在土木堡之变的随行人员中,不乏久经沙场,位高权重的猛将,比如说英国公张辅。而王振再怎么受宠,他借的也是明英宗的威势。如果没有明英宗的首肯,那些漏洞百出的策略是万万没有人施行的。这也能解释为何明英宗在复位以后,下诏为其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因为王振大概率是为明英宗背锅了。

也正是因为明英宗的任性,导致明朝数十万将士战死沙场,大量国之重臣无辜惨死。

而明代宗朱祁钰所做之事则与任性的明英宗截然相反。当时明朝军队遭到重创,明代宗临危受命,于北京保卫战中指挥得当,顺利击退瓦剌,并使明英宗能够顺利回归。除此之外,明代宗在位期间,政治清明,使得国家逐渐从土木堡之变的重创中恢复过来。

明英宗和明代宗两相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因此,如果明代宗选择让位,那么明英宗是不会放过明代宗这么一颗眼中钉的。

二、明代宗当过皇帝,且于谦一党明显是明代宗的附庸

在土木堡之变中,明朝大量的朝臣死于非命。那么在明代宗即位以后,就必然会提拔人选来弥补朝廷的空缺,而这些人无疑是明代宗最忠实的属下。比如说兵部尚书于谦。

如果明英宗即位以后,选择了放过明代宗,那么朝廷上下必然会呈现出两派。一派是忠实的代宗一党,一派是忠实的明宗一党。而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那明英宗的权威就会迅速下降,甚至出现朝中只听代宗不听英宗的局面。

因此,明英宗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必然会杀明代宗。这从其复位后杀于谦就能看出来。他杀于谦就是为了立威。

结束语

朱祁镇被瓦剌放归后,朱祁钰如果退位将皇位让给朱祁镇会怎么样?

最是无情帝王家,如果朱祁钰当时真的退位让贤,那么明代宗朱祁钰大概率是死,小概率是终生囚禁。因为朱祁钰的名声和威望都太大了,大到功高震主的地步,没有哪个皇帝会容忍这样的人存在,更何况他曾经也当过皇帝。


小云轩谈史


朱祁镇被瓦剌放归后,他的地位十分尴尬,因为他的任性妄为,致使朝廷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70多名朝廷勋贵丧命,正二品官员几乎损失殆尽。

如此一来,在朝堂之上的高官几乎都是朱祁钰一手提拔出来的嫡系,这些人大部分都支持朱祁钰,而不是朱祁镇。

当时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发现自己扣留朱祁镇毫无作用,于是他就向明朝传话,他要将朱祁镇放归明朝。

可是这样一来,朱祁钰很不高兴,毕竟他的帝位来之不正,如果朱祁镇回来,他该如何是好?

因此他将这件事与朝臣商议,并试探朝廷大臣的想法,得到的结果让他很满意,以于谦为首大臣还是会拥护朱祁钰。

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之后,在朱祁钰将朱祁镇接回明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他将朱祁镇囚禁于宫中。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点,朱祁钰肯定不会放弃自己的皇位,他不可能退位,然后将皇位还给朱祁镇。

随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朱祁钰病重后,以石亨、徐有贞为首的官员趁机拥护朱祁镇复位。

成功登上皇位的朱祁镇,对朱祁钰也没有留情,而是采取了同样的做法,他将朱祁钰囚禁于宫中。

有些人问在朱祁镇被瓦剌放归后,如果朱祁钰选择退位,之后的结果会不会有变化。

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根本不成立,登上皇位之人怎么可能放弃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而且自古以来,皇帝只能是横着从皇位上下来,否则很难有好下场,因此说朱祁镇和朱祁钰谁都不可能放弃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