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玉器的存世量多不多?收藏价值高不高?

广州廖成文


存世量很高。而且很多都是私人收藏。我每每发与红山文化玉器有关的文章,评论下面都有很多人晒自己的收藏。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红山文化分布范围广,持续的时间也长。红山文化遗址分布范围包括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6500-5000年。现在考古发掘的主要是红山文化晚期遗址,距今约5500-5000年。与分布在南方的良渚文化所处的年代相当,并且两个文化都有灿烂的玉文化,有“北红山,南良渚”之美谈。广阔的遗址分布自然对玉器的出土量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红山文化有“唯玉为葬”的葬俗,也就是说墓内的陪葬物基本都是玉器。因此,红山文化的玉器存世量很高。


下面是两个红山文化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到墓内仅有的玉器陪葬品。


收藏价值

红山文化玉器中比较典型的几种玉器如玉猪龙、勾云形佩、箍形器,这样的玉器自然收藏价值会高一些。


  • 玉猪龙,2019年3月拍卖,190万美元落槌


可能很多人更关注玉猪龙,但其实红山文化的勾云形器收藏价值是非常高的。因为,相比较而言,勾云形器的存世量很稀少。而且,此类玉器造型精美,齿状形的雕琢,实际上表达的是鸟的尾羽,只是在构图设计上被高度抽象了而已,所以它代表的应该是神鸟一类。其在祭祀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红山文化的玉龙可以相提并论。


  • 勾云形器


此外还有一类玉(神)人像,也是挺罕见的。


  • 台湾震旦艺术馆内的红山文化玉神人


  • 邮票上的红山文化玉人


当然,收藏价值的高低更取决于您手里的玉器品相。还有就是,据说红山文化玉器中造假的很多,收藏需谨慎!


  • 附,红山文化玉器近年的成交价


这个月发过一篇红山文化玉器专题文:【猪龙、勾云形佩、箍形器,红山文化这几种玉器,在史前文化独一份】。帮助您更全面的了解红山文化玉器。


我是阿斗,喜欢历史,喜欢逛博物馆。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


文物考古聊历史


说红山玉多达几百万件甚至上千万件的,基本可以判定是外行,是伪收藏领域忽悠者。

外行蒙人也要讲究逻辑,红山文化时期的生产力有多低就不用我多说了,红山文化时期的人有多少也不用我多说了,红山文化的范围有多小我不用不多说了,即使没真正入行的外人也不会相信红山玉多达几百万几千万件的。

那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红山文化位置只是一个小地域,在内蒙古中,东北地区,时间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左右,画重点,是公元前,不是现在那几个批量生产造旧红山玉的几个村生产出红山玉的二零几几年哈!再结合行内真实红山玉的存量来分析,结论是红山玉存量极少,并且大部分在博物馆内。

民间藏家有三件以上者即很少,即玩的不错的藏家了。

当然,我说的是真品,做旧的那是想要多少有多少,但是没有意义,白白浪费精力,浪费钱财。

红山玉行情在这里不做讨论了,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了解行内最一手,最真实的信息。



青岛小哥ge


红山玉存量极大,发掘量也大,行家推测,红山玉藏友十万之众,珍藏数目过百件的几万人,各大博物馆藏品也有大量红山玉。

红山玉属于高古玉,市场上禁止交易,真品一般在圈子里流转,不入圈子,难得真品,文玩市场上真品流通极少,尽乎作伪制品。

红山玉用玉几乎都是岫岩玉,颜色多见绿色,黄色两种,黑色,棕色少见,白色几乎不见。红山玉和现代仿红山制品相较,用料上存明显差异,新料散发出玻璃光泽,与老玉内涵大相径庭。

红山玉代表红山先民的神灵和氏族部落的象征和掩护神,也可能是一件求雨法器,也可能是件首领配戴饰品等等,文化含量高,文物身份显赫,但作为古董身份,在民间不利流通,收藏价值大打折扣,行情远远不及明清玉器。





玩古赏今


在新石器时代,已广泛的使用各种玉石材料,而红山文化是中国境内新石器时期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它的主要遗址分布在内蒙古的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吉林的西北部,因1935年赤峰红山遗址的挖掘而得名。红山玉器多以鸟兽形圆雕,动物为主体,在造型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讲究神似和对称,以熟练的线条勾勒和精湛的技艺,碾磨技艺,将动物的形象,展现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古朴遒劲之神韵,而红山玉器的石材,一般是使用当地所产的透闪石类玉材这类材质,质地细腻,硬度较高,一般是摩氏硬度6到6.5度,色泽均匀,其玉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类似于新疆玛纳斯碧玉的深绿色,被称之为老岫玉的宽甸玉。第二和第三分别是析木料以及岫岩玉两种玉料,确定为红山文化所用的玉料,产地也在红山文化的区域内,取材方便,而且价格不贵,所以现在,作伪者多用它来制作假的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玉器,文化种类繁多,从小型的装饰品到大型的礼器,用途广泛,可谓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按其功能又分为礼仪器,装饰品和工具,但是有许多玉器,兼具几种功能,也有的至今不明白用途。红山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开端也是中国新石器时期玉文化的顶峰,那么由于其原始条件已经大范围变成沙漠化和草原无人居住,虽然距今的年份久远,但是存在的时间跨度较长,从最早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到红山文化时期,到夏家店文化以及赵宝沟文化时期,将近跨度4000余年。所以存世量相对较多。去年我们曾参加过内蒙,辽宁以及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勘察研究,发现原古遗址的保护,以及盗挖的现象,文物的流失现象,相对比较严重,前不久在北京国家历史博物馆,也专门做了盗掘文物的专题展,其中红山文物被盗掘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也在很多的民间收藏家手中看到过大量的,红山文化的玉器精品,以及很多残件。但是由于目前仿制比较严重,鉴别的标准比较混乱,造成很多市场上对红山文化玉器的争议也比较大,如果不是在属地的特殊优势条件下,不建议过多和参与到红山玉器的收藏和整理。






玉见沈华


红山文化玉器的问题,卓然堂日前已作回答,观点也已阐明,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老沈说玉]对这个问题回答详尽,从历史渊源、玉料、工艺及收藏界现状均作了阐述,自叹不如,建议网友一阅。

此外,对红山玉存世状况及收藏群体,[玩古赏今]也在上面作了详细解答,可了解一下。这些资料,都是卓然堂在海外了解不到的。

红山玉器型多,很少有人能全面掌握,这给赝品制作创造了机会。假作真时真亦假,有时收到真的古玉,也再三审视,不好定夺。以下这件古玉,是红山文化的吗?一直没有确定。




卓然堂


我收藏的大家看看。











观史论金


红山文化居今少说五千年以上,具体多少年恐怕没有人可以说的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红山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玉器及陨石制作的远古人的遗珍。

红山文化历经数千年,其遗存不在少数。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是否仅仅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和辽宁一带我们只能从目前官方考古发掘中了解,但是,民间的藏家手中的东西可能来源更为广阔更为精致。


金正458048377


红山文化早期玉🐷龙!请鉴赏


逝风93511436


红山玉现存世量应该比馆藏出土的多,有很多是考古出土未发现的玉质,器型,只不过真品的红山玉早被收藏者购藏,不会轻易拿到市场上去卖。有的只是极少一部分,零星的出现几件,而且是卖家不太肯定是真红山,认不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偶遇到几件真的红山玉。像平常在古玩市场,现在几乎是见不到有红山玉的真品了。


好古收藏


这么多年只碰到这一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