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读书改变人生,学习改变命运,你能和我分享个因为读书学习改变的故事吗?

曾明的学习发展观察


我的发小伊广谦先生,现在是国家级著名中医专家。又是古籍专家。他自小爱读书,仅以高中学历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又因爱读书,学习成绩优秀,被委以重任,成为我国中医文献的帶头人。有人赞之“当代李时珍”。


觉呈


说一个我身边的真人真事

身边有一个同学Z就是个典范,他以前曾经当过老师,代课的那种,没有正式老师工资高,没有坚持下来,中途就下海经商去了。

因为人勤奋好学,能吃苦、肯钻研,不久就混的有模有样了,在一个中外合资的单位做了老总,并且中途还利用业务时间进修函授了专科的毕业证。

我这个同学Z是很善于应酬的,酒量也大,但是却有一个特别之处,喜欢喝快酒,哪怕一口一杯也是可以的,每次总是第一个离席。

前几年同学们聚会的时候,我这个同学Z是唯一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参加的,并且西服上衣口袋上还别着一个小牌子,上面赫然写着我们这家喻户晓“××××大学”,也让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通过交谈才知道我这个Z同学已经是这个大学的第一副校长了!

感到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的这个同学Z早在几年前就考了博士,在大学里还讲了几年的课,据说是某个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座的每个人都惊诧不已,当年高中还没念完的Z是什么时候靠什么考出了博士的?大家都把嘴巴张得大大的!

原来,Z同学每天都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学习,每次喝完酒也是早早离开回家看书,几乎每天都学到下半夜,天天如此,因为看到经济的不景气,觉得在商海中再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就考了研,并且还坚持学习考了博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其实本人觉的,学习就是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读书学习是有用处的!大家说呢?

如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大家一块交流!谢谢!


Weston


分享个我身边非常励志的真人真事:

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当年高中毕业后因为家庭原因没有上大学,之后跟着亲戚去了南方一工厂打工。这事大概是在05年左右,她最初做的工作是最底层的操作工,枯燥乏味,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在同宿舍的室友们下班后出去上网出去逛街的时间里, 她一直在自学,不断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同时还报名学习计算机办公自动化一类的课程,后来拿到大专毕业证后就跳槽到另一个公司做了办公室文员。

到了新的公司以后,她除了在工作上学习之外,仍然没有放弃自学之路,在她的努力之下,三年后拿到了自学本科的毕业证。在这过程中,她由文员转到HR部门的助理,由于她的好学和勤奋,进步非常快,很短的时间就得到不断晋升。

在这个公司,她拿到本科毕业证后又继续考了人力资源师的相关证书,考了培训师一类的证书。终于在这个公司工作了5年以后,在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后,被另一个民营公司挖过去做部门负责人。

这个新的公司规模没有以前的那么大,但她能接触到更多的工作范围,能直接与老总对话,这让她在思考问题时,高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视野也比之前更开阔。在这期间,她又报名参加了很多管理的课程,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同时,她所在的公司也赶上了行业红利期,发展得很快很迅速,她又被提拔到副总,成为老板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她的故事很励志,总结下来,她能有今天,与机会好有关系,

但是机会往往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背后付出常人难以坚持的努力,才有今天的脱颖而出。有句话叫:你只管好好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木兰在这儿


读书改变人生,学习改变命运。这样的故事很多,我们村里就有一个叫李遵的人,直到今天,他还是经常被作为例子用来教育孩子们。

李遵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母亲一个字不认识,父亲可能上过几天私塾,认识几个字。家里兄弟姊妹七人,他排行老四,兄弟中是老二。听父母讲他从小听话爱学习,虽然不是很聪明,但是学习用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考上了县城里的高中。那时农村家庭还不是很重视教育,能上完初中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考上高中后很多人认为不能去上了,因为县城距离很远,交通不方便。但是令全村人出乎意料的是,开学那天,他一头挑着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一头挑着书,步行了几乎一整天到了学校。在高中的三年里,每月回家一次,村里的人总是能看见他挑着干粮和书离家回学校的背影。

三年后,他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大学。具体学校不知道,村里人只看见他寄回来的相片里穿着军服,照片背景是大雁塔。后来听说他又到了云南上大学,现在想想应该是去上研了。上完学后,他被分配到武汉工作,一直到现在,具体做什么工作村里人不知道,据猜测说是在部队当了大官。隔几年回趟老家,回来时都是在村里转转,和村里的老少爷们一起吃顿饭,拉拉家常,谁家有实际困难了,就帮帮谁家。每次见面也没什么改变,丝毫没有什么架子,就像一直在村里和大家一起生活一样。

但是据村里有见识的人讲,曾经看见过他的照片,很多年前衣服上的军衔就是大校,现在是什么就不知道了。还有人说在外地见过他讲学,身边还有保镖保护着。真假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和蔼的人,甚至这么多年过去乡音也没改。

无论如何,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能够有现在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如果不是当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上完高中,考上大学,哪里会有今天的成就。所以读书改变人生,学习改变命运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石径斜



经过这些年的惨淡生涯,我虽然没大彻大悟,但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

时间回到了我的大学,那年上完高中的我满怀期待的来到了还算心仪的大学。到了学校,还算满意吧,我满怀雄心壮志,开始策划我的未来,朝着梦想进发........



Part1 迷茫中辍学

刚开始我怀着一颗求学与上进心,认认真真的的上完没一节课。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常常听老师和同学讲,现在的社会,干什么都要靠关系,讲金钱,于是我迷茫了,这样一来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上学的必要,感觉上学就是浪费父母的血汗虚度自己的光阴。最终我决心退学。

与同学们一一道别后,我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开始了我的打工生涯,而唯一不能忘却的,是那个同窗多年的好友,他叫迪。

之后我花了4年时间出卖苦力挣钱,在他们花钱上学的时候有了点自己的积蓄。而现在他们即将毕业,在老同学吃散伙饭之前我去了那所学校找到了迪。刚见到他时没有看到他分外惊喜的神情,相反的却是一脸的迷茫。

我想他是有心事,便追问起来才得知面临毕业的他工作毫无着落。我能做的只有安慰,然后鼓励他要有信心,目光放远。之后便离开了。

心里却暗自庆幸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明智。

Part2 商海中沉浮

离开学校后我带着血汗钱南下开始创业。南方的城市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人口也比我意料的稠密,我在那属于喧嚣城市的商海中摸爬滚达了两年,起起浮浮。可是最终由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太少而坠入低谷,血本无归。

受到重创的我绝望了,感觉到了生活的艰辛、命运残酷。好在家人的关心和朋友的劝慰,我重新振作了起来。但是经历了艰辛的我慢慢与生活妥协,年少时的雄心壮志也荡然无存了。最后到属于我的城市里办了家商店以维持生计。

穷困潦倒的我时常想起原来的同学们,很想知道他们的境况。特别是迪,可又想到当初为他的落魄而偷偷得意,我便苦笑自己真是小人。

Part3 迪学成归来

最后还是在惦念之情的驱使下拿起电话拨通他的手机…… 他“喂,你好”我就后悔了。赶紧抱歉的说不好意思打错了。而接下来那天发生的事我一直记得。

那是个夏日的午后,我一如往常坐在那里。一辆红色轿车驶来,本来在这车水马龙的市区已不算稀罕,可车子偏偏停在了店门口。

我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让我震惊的是在车子上走下的竟是久违的迪。他朝我这边走来,看起来很有精神。 还未等我反应过来,他便冲我笑了。我不知所措地走过去,原本想留他于小店一憩,而他直接将我推进了车子,去了一家有名的茶馆。

这下我更是一头雾水:他是如何得知我的住所?如今是不是发达了……

Part4 辍学的遗憾

在之后的长谈中得知,昨天的通话中他觉得蹊跷:这声音如此耳熟,于是用电话号码查到真的是我,然后今天就找到了我。他说在我下海的两年里他继续深造,学国际对外方面专业的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异地生活的很好,只是还惦念着我这个一起长大的朋友,于是一有我的情况后就过来看看。

而谈起我时他的惋惜之情分外明显,他说我当初真不该退学,去年的同学聚会上,真是热闹非凡,同学们中有的做了律师,有的当上了大法官,还有的出了国,收入也不菲……时间差不多了的时候,他驱车离去,空余我一人伫立于此,看着他远去,我满腹道不出的遗憾情。


无奈充斥了我的所有神经,感慨万千:尚且不说我读书能不能有成就,但是现在是没有了前景,只有长时间窝于此。同学们的成就验证了知识的重要性,而我也用大半生的光阴证实了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


暖閱一刻


本人就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出生于不发到的农村,凭借自身对学习的爱好,在小升初考试中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县城重点中学,自此跳出农门。贫困乡村小学考上县城重点中学是很低的概率,因而,当年的我是村中的名人,也是无数学弟学妹的榜样。

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大学到研究生,我都是凭借着这股的劲儿,一直努力下去。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但父母对我们姐妹的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尤其是父亲,一直向我们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对比于一些当年没能走出乡村的同龄人,我是属于比较幸运的,因为她们大多数是留在乡村生活,或者是到周边的一些制造业企业打工,生活的层次和个人的视野方面还是比较狭窄的。

我承认,读书和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下一代的命运。因为,读书是改变一个人和家庭社会阶层的唯一途径。人们常说,现在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的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而读书学习是改变社会阶层固化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因而,如果你的家庭环境不太好,你的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比较低,你的唯一出路还是读书,读书才有可能让你和你的家庭打破这种社会阶层的限制。

每一个人光鲜的背后,都有别人看不出的努力,所以,要靠读书改变命运,当然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任何的成功都是得来不易的,任何的改变都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经过了努力,是会有回报的。只能说,将来的你会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想要改变命运,就努力去奋斗吧。


蕙心千千结


分享个我老家的故事哦 我们老家在县城那边 接受教育比较慢 甚至很多都觉得上学读书没用 不如去大城市打工 女孩子15,16岁就被送去鱼片厂食品厂等 男孩子也是出去打工 我估计应该也属于哪挣钱哪里要人就干啥的那种 而上学的就几个 其中有我一个老乡 他年龄比我大 但按辈分他得叫我姑 暂且称呼俊富吧 他上了大学 建筑设计的 工资年薪也得近百万 不上学的呢?一个月拿三四千 累死累活 一个月不敢休息 还担心被辞退 能一样吗?上学的脑力劳动 工作轻松 不上学只能做纯体力活 不一样 即便上学的没有混的特别好 但也不会太差 现在渠道 资源那么多 不管是上班 创业都得需要很快的学习能力 不学习 不上学肯定不行 而且会越来越重视学历 学历代表学习程度 虽不是绝对的 再打个比方 医院里为了留住博士医生都是直接分配房子的 能一样吗?不一样 那些说学习没用的 要么是学习不深 所学习没有转化为知识 智慧 创造价值 要么是没学习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当然也有些没上学做老板的 可是要么是传承家业 要么也是摸索打拼 打拼不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吗?不学习别人的创业理念 学习人家 怎么会做老板呢?学习的定义很广 不仅仅是在学校课堂里拿着书本接受知识 生活 职场 创业 方方面面都是学习 哪怕和别人讨论 交流思想 改变观念也是学习的过程


佳片剪影


读书的确能改变人生,改变运命,不仅自己改变,连自已的父母也带来富足与荣光。

我妻子的堂兄,家里很穷,东挪西借,培养了一个很会读书的儿子。是上海建筑设计院毕业的,毕业后在杭州工作,后来自己开了一个设计公司,可以说,现在是日进斗金,富到流油,,给他父母在杭州也买了别墅,兄弟也进了他公司工作,兄弟也富了。一荣俱荣。读书不竟改变了自己,也帮了亲戚朋友。

我四姐夫十七岁就帮富人当长工,没有进过一天学校。抗美援朝时参了军,在部队认真学习文化,先从速成认字开始,走路也想读书,一年时间,学会了二三千个常用汉字,还被评为团里的识字标兵,接着就升了班长,但仍学习不辍,被保送到南京军官学校读书,毕业后,就当了军官,一直提升到上尉。后来退伍到地方上工作,今年八十八岁了。他常对我说,如果在部队里不学文化,就进不了军官学校,进不了军官学校,就当不了军官,当不了军官,退伍就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作,就没有今天幸福生活,除了退休金,还有丰厚的老干部补贴。

是读书使四姐夫改变了人生的规迹!


毛春旺1


读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我家就有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我家弟弟和我堂弟相差一岁,俩人都资质平平,在上学期间并没有多聪明,也并非大家所说的“神童"!

从小学到初中,他俩都处于班级中等水平,就在快高考了,成绩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两人一个考了普通大学,一个考到上了985!其中原因也很难说,这也许就是发挥失常吧!



今天就说一说考上985这个弟弟吧。自从上了高校,弟弟几乎没从家里拿过钱,闲了赚点兼职费,更重要的是他每年都有奖学金,老师也因此更器重他了,大学四年后,老师建议考研然后顺利通过,后来又硕士一直到博士,这样在学校一直读到博士毕业!


后来在同学的介绍下到一所高校任教,教师工资不必说了、几险几金等福利都很好。其实身边的朋友,同事所见所闻是又一个档次!毕业短短几年的时间,利用自身这些优势和才干,在二线城市拥有几套住房。以后更不用说了,前途是一片光明!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能使人安静,增长见识,不但开拓眼界,更能改变命运!所以能读书就尽量多读点吧!


宋小颂


我认同读书改变人生,但念书未必改变人生。学习改变命运,但学校并未改变命运。

学校的知识只能帮你与身边人不同,能另一个人重生的,是思维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先看3个小故事。

01 人可以不读书,但不能不学习。

我表哥出生在农村,家里背靠大山,母亲卖水果,因家里没钱,初中就辍学,帮母亲卖水果。他喜欢画画,对艺术特别有天赋,他不想卖水果,兜兜转转几个小工,后来舔着脸找姨夫家借的钱,打算去鲁迅美术学院学画画。

去了鲁美才发现,鲁美的学费高的离谱,那天下这大雨,表哥坐在雨中,嚎啕大哭,最后决定不上了。

经别人介绍,跟一位美术老师画画,在老师家吃住,帮老师家做各种活。老师很喜欢表哥,也说了实话,中国一年也出不了几个画家,不如转行学设计。

表哥背着个蛇皮袋去了北京,最早从工地搬砖开始,后来在一家设计公司做保洁,再后来帮设计师放幻灯片,把每个月工资请设计师吃饭,求他们教绘图。因为家住的远,有时就在单位办工作上睡觉。

再后来开始做室内设计师,得了奖,支撑起全公司业务。后来,他选择自己单做,第一年没客户,最难的时候就去卖血,也没跟家里说。

再后来公司运转起来,客户带客户,他也开始在学校讲课。

现在已经是北京知名设计师,身边客户朋友大概是北京有四合院的。定期去欧洲与日本充电学习,卧薪尝胆大概用了10年,曾经吃得苦,现在笑着说出来。

他没念大学,但家里最多的是书。在2011年,一次去书店买书能花1-2万。

人可以不读书,但不能不学习。可以不念书,但不能不充电。

台湾有个出版人,郝明义。他是位残疾人士,也是第一个把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卡尔维诺到台湾的人。

他说:大约十六世纪,西方古藤堡革命开始以后,西方是什么人读书;工匠读书,政府公务员读书。上升的阶级是永远在读书的,下降的阶级是不读书的。会读书的阶级,,基本上是对自己生活不满意,显示出要改变的欲望,所以要到另一个地方去寻找;无论是知识、人生的道理,甚至于包括休闲,所以这种人的阶级地位是永远在上升的。

上学也许是获取专业知识最快、最便捷的的方式,但一个人想上进,他会进化出超出常人的意志力,比死读书的人更能获取成就。

上学也许能拉开差距,但拉开的仅是与我们同一生长环境且一无是处的人。

能令命运真正不同的,是保持终身学习力,并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拔高自己。


02 光会死读书,依旧无法融入社会

前段时间,武汉理工大学一名研究生因为向17个App借贷,陷入无限借贷循环,最后选择自杀。而他所欠款仅仅5万多,一位父母养育20多岁的孩子,国家与学校辛苦栽培的学生就选择如此结束一生,令人不胜唏嘘。

很多人说,他们为什么不报警?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陈某某,因疑似被导师利用,又因2年多没找到什么工作,觉得无法承受生命之重,结束自己生命。

在智商上、知识上,或许碾压普通老百姓。但在心智或情商上,不懂得与人沟通,不懂得处理不公。在吃苦上,他们能吃得了点灯熬油的苦,却承受不起读书之外打击。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幽微的人性》中说:

许多优秀的学生恰恰因为潜心学习,早年离家求学,因为一直进入复杂的认知过程中,而失去了因经历而形成观念的机会,从而造成他们一生的心理空缺:缺乏暖意判断的根据,从而形成潜在的心理危机。

那些抱负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孩子天天沉浸在书本里,从而缺少真实生活,更缺少对真实生命的理解与感悟,这样人,读书再高,顶多会为自己谋求1份工作,或许从住在山里变成住在城里,从贫穷生活变成优越点生活,但对命运改变多大,不见得。


03 改变命运的方式很多,重要的是认知

我有个初中同学,初中辍学当小工了,十几年过去,现在拥有自己的家具厂。父母都是农民,对比父母来说,他跳出了“靠天吃饭”的无常命运,至少能掌控自己命运。对比一些上了大学,在大城市找份工作,苦逼996的人来说,也许这个同学赚的还比上大学的人多。

但一个人一生的价值,不能全靠金钱衡量。

那些上了大学且留在大城市的人,或许不如县城小老板富有,但至少他们把下一代起点、思维、世面提升了。

县城小老板如果想让孩子将来也去大城市,那至少他的孩子起点不如人家高。

但这种起点,与有意识有关。没意识,命运以吃饱、穿暖、团圆、幸福为主,大城市小城市都一样。

没法说理去,所以说改变命运的前提,得对“命运”有个具体认知。

我想大部分说“改变命运”,也都是想区别父母,改变“无从左右、不得不面对”的命运吧。

那念书是最快,最公平的选拔方式,且这条路看起来“体面”、“高贵”、“光鲜”,实际感受只有到了才知道。

但学点技能,肯吃苦,肯努力,但凡有点专业技能,并不断充电,也会活得很好。

重要的是,人要下苦功夫,拥有一技之长。其次,认知不能局限,思维不能僵化,视野不能短浅。这个人的命运在哪都不会差。

希望回答能帮到您。

我是若素,专注心理学,解答情感、婚姻、成长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