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燕说晚一年上学,是给男孩最好的礼物,那么孩子晚读书一年究竟好不好呢?

苏北小卷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首先想到了两位同学。

小明出生于农村,因为父母忙于劳作,无暇照顾他,于是他跟着姐姐一起上学,当年农村小学入学并无严格的年龄限制,于是,五岁的他从旁听生变成了正式生,小学还凑合、初中跟不上、勉强上了高中,高考复读两年,终于考上了大学。

小刚同样出生于农村,但他是为了和妹妹做伴晚入学的,因为比其他同学年长,就一直做班长,学生会主席等,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

小明是我的大学同学,与我同龄,比我多上两年学;小刚是我的研究生同学,毕业时年龄偏大,未能顺利留京,于是选择南下,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领导能力,目前做到了某央企最年轻的中层。

小明曾说过,虽然自己上学早,但自己高考需要复读,主要是因为小时候上课听不懂,基础没打好,有时候因为手劲不够,连笔都握不牢,写不好字,经常被老师批评;而小刚除了因上学晚,毕业时年龄所限未能留京有些许遗憾,到目前为止他的求学工作一直比较顺利。

日常经验告诉我们男孩比女孩发育晚;国际研究也表明,男孩5岁时,仅相当于3岁半女孩的语言发育能力。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相差半年的儿童,生理发展就会有很明显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许多孩子因为个体条件未能达到入学标准而强行进入学校,在学校里不断的失败会让他们变得自卑、厌学,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于是,许多人、包括美国的儿童学家提出,让孩子晚一年上学,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晚一年上学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生理发育更成熟,更容易表现优异,获得老师的表扬,能够增强自信,促进成长发展。


许多家长因为“教育焦虑”,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想方设法让孩子早上学,每年8月底“产妇扎堆生产”的新闻报道就是个例子。家长的焦虑无可厚非,在激烈的竞争中,确实也有因为年龄而失掉的机会。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不能为了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也不能仅仅获得年龄优势,而枉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家长来说,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量身打造成长道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皮皮聊育儿


如果父母有时间自己带孩子,我觉得可以推迟上学时间。毕竟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但是父母要做到高质量陪伴。而不是看着小孩就好了。同时也要多带孩子出去,要有小伙伴。

有的孩子天生适应能力就比较好,平时家长也给于了很足的安全感,这样小孩完全可以三岁或者三岁多点去幼儿园。太早的话就不支持了,毕竟太早小孩各方面都做不到自主。这样很容易使小孩受挫,自信心受损。而且小孩免疫力,抵抗力都差,特别容易生病。我不建议太早送幼儿园。

我家闺女就是三岁三个月上的幼儿园,虽然适应力挺好的。但是也是逃不了入园爱生病的魔咒。上课一周,感冒一周了,还没好呢。班级里三岁左右的也是每天都感冒好几个。

所以,有条件的话我觉得四岁上幼儿园是可取的。


娜的晴


男孩确实发育比女孩晚,无论语言啊,理解能力啊,情商啊,男孩的比较活跃,比较容易坐不住,容易让老师操心太多,引起老师反感


丹枫情叙


年幼的孩子需要爸妈的无条件的爱,足够陪伴,足够的温暖,足够的支持,足够的信任。



这样子会让他进入学校,接触老师和同学的时候,更好的适应力,愿意好奇,愿意接触新的环境和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因为爸妈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是培养孩子的品格的根源的源泉,培养着情商的开端。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让孩子晚一年去上学,让爸妈潜移默化教育孩子,榜样就是最好的教育,是有智慧的爸妈的做法。不仅是男孩,也是对女孩做好的礼物。


遇仪


我觉得这个问题再孩子吧。。每个孩子发展不一样。有的孩子很小入学便能适应学校里的生活。能很快适应新环境,有的孩子泽不能。如果只是单纯的因为年龄到了二上学也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发展。因为如果孩子不适应,或者各方面发展比别人欠缺一些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反而会生病,厌学,带来种种不利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孩子到了入学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孩子年龄,另一方面还要看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是否达到了这个年龄段该有的。不要跟别人比较,不能看着别人家孩子都上学了自己的孩子也要赶快上学。要知道一切为了孩子,不要适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