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一種杭州有杭州人、蕭山人、餘杭人和臨安人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正宗話梅


中國人的地域歸屬感其實與行政劃分沒什麼關係,有關係的是語言。蕭山、餘杭、臨安的方言與杭州方言差別較大,方言彼此不同,自然就談不上什麼歸屬感了。

南京也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很多蘇南人不認可南京的江南城市的身份,為什麼?因為南京話一股子蘇北皖北腔調,和傳統江南地區的吳儂軟語風馬牛不相及,又加之安徽人多,被蘇南人稱為徽京。

話說回來,江南地區方言繁多,在20年前,出了環城路圈子外,基本上就不太能聽到當地人說一口標準的杭州話了,城東彭埠、城南轉塘、城西三墩、城北喬司都有各自的方言,更何況蕭山、餘杭這樣傳統的槍籬笆外的地方。


火研真真


說一下我的感受,母上大人杭州人,外婆杭州人,太婆祖上都是杭州人。所以對杭州的變遷還是很有體會的。以前說蕭山佬,餘杭佬,隱隱有一些城裡和鄉下的感覺。

杭州以前很小,出了城門都屬於鄉下地方。大概可以以話音來區分的。母上大人下鄉插隊在蕭山,當時大家都削尖腦袋想要進城,做個城裡人。那時候蕭山人多地少,多是錢塘江裡填出來的灘塗,也只能種種蘿蔔和陸麻。光靠種地大概要餓死。所以也促成了蕭山人的經濟意識。當時70年代,我媽所在的大隊,已經有了一家皮鞋廠。當時就錢江一橋一座橋,從她們那裡騎車到杭州要40分鐘,她大隊不少人又勤勞又有經濟意識,禮拜天就把自己種的菜,用自行車馱進城裡賣掉,因為城裡可以賣的比較貴。當時有個城市戶口和現在完全是兩個概念,包分配工作,結婚包分房子,看病有醫保幾乎不用錢。

現在屬於蕭山人,餘杭人看不起杭州人。以前蕭山有很多做小企業的,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蓬勃發展了一陣子。外加幾乎家裡拆遷都有好幾套房子和幾百上千萬的拆遷款。聽說不少以前有本事轉城市戶口的,現在都好後悔。所以風水輪流轉啊。


大錦鯉小錦鯉媽媽


看了這個問題,有點好笑,想到一句歌詞: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記得我小時候討論的是我們下城區怎麼怎麼樣,你們西湖區怎麼怎麼樣,哈!

作為杭州土著,談談杭州和下屬縣合併的個人感受。杭州首先合併的不是蕭山,是三墩,餘杭下的一個鎮。當時杭州已無地可用,直觀表現是市轄區內無田地了,三墩靠杭州那邊發展的最好,順勢並了,無反彈。然後是濱江區,蕭山的一部分,並進來時田地為主吧,拆遷賠償的,按當時不錯,也無反彈。再下去是蕭山吧,蕭山的當時的地位很高,全國縣級市gdp排前幾位的,心高氣傲,不太看得起杭州(這個和崑山和蘇州關係差不多),但是大勢所趨,也給並了,其實從蕭山官坊、民間牴觸都較大。但是10多年下來了,無論是地鐵、醫療,杭州對蕭山都相對傾斜,3條地鐵都經蕭山,浙二、兒保濱江院等等,不過本身經濟厲害,除了濱江區,融入感不強。不過可以反思下,最近幾年為什麼沒有濱江、餘杭發展快。餘杭融入極快,從早期的城西,到良渚、臨平,再到阿里巴巴那裡叫啥?(求補知識)發展的很快。餘杭對於杭州,就象鄞縣對於寧波,基本就是包圍。後來的富陽,臨安,建區時間不長,看後面怎麼發展吧,我估計還是走美麗鄉村、特色小鎮這條路,畢竟山區佔絕大面積。想想臨安天目山,居然撤縣建區,這真是佩服。大杭州,20年後再看這問題,都是搞笑,大家會都是杭州人!

以上一點淺見,都是自己感覺,也沒上網查資料,有紕漏請指教,勿噴,謝謝!


用戶334579336401


我是蕭山人,我老家那一區域歷史上一直屬於紹興縣,解放後劃給蕭山縣,家譜都在紹興檔案館的。

按理我們對蕭山感情應該比較淡,其實不然,蕭山縣、紹興縣自建制以來一直屬於紹興府管轄(紹興府相當於地區,紹興縣與紹興府同名),語言、文化、習俗都相通,解放後劃給蕭山好比是住到了親叔叔家,沒啥感覺,都是自己家。

但是蕭山劃給杭州後,老杭州和蕭山之間各種矛盾就此起彼伏,我們曾多次探討過一個問題,也付諸實踐,就是蕭山人和老杭州相處,雙方都比較難融合,但和富陽、餘杭、臨安、桐廬、淳安、建德就沒問題,甚至和上海人也很好融合。

比如省略10000字。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杭州免費發放口罩(蕭山餘杭除外),當然,富陽、臨安、桐廬、淳安、建德也別想。至少第一批名單裡都沒有,就噶!


陳杰VITO


以前有代溝能理解,反正蕭山和杭州確實有,明明就在隔壁,方言差不少。蕭山話和紹興話一樣,屬於正宗本地方言,但杭州話不是。如果用方言說話,蕭山人和濱江人可以無障礙交流,但是和杭州人說話就感覺彆扭。當然現在都講普通話,就沒那麼多事了。一口一個杭州人,蕭山人,餘杭人的,老一輩偏多,年輕人沒那麼在意


周貳不二


杭州土著,往上翻三輩的那種,90後。在我概念裡,杭州很小,內城在十門裡,外城基本就是秋濤路,石祥路,紫荊港路加上錢塘江。從小耳聞蕭山人看不起杭州人,大了後在網上就看杭州人蕭山人之間的口水仗,就好像是自古以來傳承下來的習慣。小時候坐火車在蕭山(現在的濱江)全是大片農田,只到過了江才能看到房子,也不見得他比我們好啊,憑啥看不起我們嘞?我覺得究其根本,可能還是以前隔江分治,上八府和下三府沒啥交流導致現在杭州人也更願意接受餘杭而不願意接受蕭山哪怕是濱江了吧。


用戶7626436438709


我們從小就是這麼說的,你非要說個所以然呢,會引起地方互相攻擊,也沒必要。從前確實蕭山杭州互看不順眼,但是現在的蕭山人誰還沒幾個杭州朋友,杭州本地的誰又沒幾個蕭山朋友。歷史問題,現在的網友有幾個人是真的經歷過的呢?

就像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一樣的,我們本地人的思維是從小形成的,等過幾代就不會有那麼根深蒂固的思想了,畢竟時代進步,每個區之間都需要相互扶持的。

我們就是一直說,我去蕭山,我去濱江,我去杭州,我去餘杭。

如果是外地朋友,我們就會說,在蕭山區,在上城區,在下城區,在濱江區,在餘杭區。

沒什麼好爭個所以然的,如果有一天外國人來懟我們中國了,大家還不都是中國人麼。


孫富貴


因為以前的杭州城區很小噠,也就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幾個區,就連濱江區都是後來從蕭山劃了一片地,成立的新區。

蕭山,餘杭,臨安這些都是後面並進杭州的,當地人已經習慣了自稱為蕭山人,餘杭人,臨安人。


暖暖的阿恆


我在杭州呆過,有些想法。

蕭山、餘杭撤市設區早一點,臨安是近幾年才撤市設區的。之前這三個地方都是縣級市,而且發展還算不錯,特別是蕭山餘杭,非常有名。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直到今天,杭州在不同場合,提到蕭山餘杭時,都會把這兩個單獨列出來,以示和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的不同,增加臨安後,就是蕭山餘杭臨安。也就是說,雖然同樣是區,蕭山餘杭臨安和其他六個區的待遇並不是一樣。雖然看上去餘杭區委書記和蕭山區委書記還是杭州市委常委,但是很多時候,這個待遇還是老六區更好。

基於此,很多蕭山餘杭人都自稱蕭山人、餘杭人,臨安剛變區,自然更需要時間的積澱,沒有那麼快。


張傑談史


現在蕭山雖然是杭州一個區了,但區界非常明顯,在湘湖,在白馬湖等地界,藍牌白字的“濱江”“蕭山”標註非常明顯。濱江區原來就是蕭山的地界,生活習慣,風土人情,依然與蕭山血親相連,就是稱呼也是舊稱呼。有一次我在長河乘坐公交車114路,一上車司機就大聲提醒說:“不去杭州,不到杭州”,我納悶了,這不是在杭州嗎?杭州市區的公交車,要去哪裡呢?原來是公交車只到西興大橋換乘站,不過錢塘江。這裡習慣上把錢塘江北岸以裡,才叫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