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家开自己的新车回去,怎么样才能让全村人知道我买车了?

白虎堂


你真是要显摆的话那还不减单,你只须花费千把块钱,买得过几园边炮挂在车后,到村口把边炮点燃,然后把车慢慢开到家门口,这样全村人听到边炮声都会出来看的,这不就让全村人在几分钟之内就都知道了吗?


海嗨嘿


你们村有多少户?

按照一户一张打印成文字;我给你出个草稿作为参考:

大伯大妈,

叔叔阿姨,

哥哥姐姐,

弟弟妹妹:

大家春节快乐!

我是✘✘✘,今年买了一辆轿车,奥迪A8——花了150多万,进口车性能挺好,开着舒服坐着也很舒服。

正好赶上回家过年,我又不忙,春节期间,谁有近途走亲戚的,去附近车站、码头的跟我打招呼。

免费接送,有求必应,欢迎大家乘坐!

谢谢大家!





A0晴朗的天空


我们村是附近有名的穷村,以前村里不少親戚有困难到城里来,都要上我家求助。但老婆总奇怪这两年怎么不来了?我说生活条件好了,温饱解决了,所以当然不来了。

已经十年没有回老家了。今年元旦,我买了一辆夏利车,决定开新车回村。

但心中一直嘀咕的是,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全村人知道我买了新车?

我老婆查了悟空问答,告诉我办法可多了,有的告诉可把车开到稻田里,要全村青年帮忙抬;有的说可以慢慢开,比走路还慢,边伸头边和村民打招呼;有的说可以用车撞羊群,制造“事故”,引村民围观;有的说进村时不停按喇叭,引起大家注意……

我决定用车慢慢开,边和村民打招呼这个好办法。

那天老婆因丈母娘家有事,我一人上路了。

一进村,想到全村人都要知道我买车了,我的心蹦蹦乱跳,把车开得比走路还慢。

“那不是小马吗?”我扭头一看,是住我家隔壁的小王。他转身看了一下车头说:你开了一辆夏利车?

我说:是呀,刚买的新车!

小王说:他原来买的也是夏利车,现在换成了大众车。

我反问他,你还换车了?村里都这么富了?

小王笑着说,你不知道,这几年村里农业大发展,家家都蓋了房,户户都买了车了!

这时,村民都围了上来,大家七嘴八舌的,有的说,小马买的车真实在;有的说,我刚换了奥迪;有的说今年娶媳妇,想买一辆奔驰……

我的心第二次蹦蹦乱跳,一踩油门,赶紧离开了。

……还没休完假,我赶紧回家了。一进门,老婆就问我:全村人都知道你买车了吗?

我没好气地说:是呀,全村人都知道了,我买的是最最实在的车!

条友们,今年春节想开车回家显摆的人,要小心了!


老马190968311


我第一次买了新车回家,是这样让全村人知道的,又学雷锋做了好事,还不显得过分张扬,让大家觉得合情合理。

我是先在村子周边的几条路上瞎转,慢慢地转,见到村里的人,马上停车,上前招呼:张大爷李大爷,你要回家啊,来来来,正好我也要回家,顺道带你一程。连说带拉把他们拽上车,然后估意假装好久没回家,路忘了,在村里绕来绕去,见人就打招呼:我顺道送张大爷回家…。

送完一波,我继续开车到村边转,直到估计村里的人都差不多见到我买的车了,我才回到了自己家!



谭成年往事ABC


买了新车要想在村里炫耀一下,最好的办法先到村长家里,用高音喇叭,像全村的村民们,发布一条喜讯。今天我回家了,全村的村民们到村长家门口。我每人发一个100红包。这样你就出名了。全村的村民们也看到了你的车子。😂


人心不公


在我们村里最简单的就是:时间刚好过下午晚饭前,因为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聊天,车上备上几包烟,见到他们时给他们派根烟,然后就说:先回去了,有空来家里吃吃饭,喝喝小酒,品品茶。保证第二天全村人都知道你买了车,准确来说是知道你买了什么牌子的车,大概要多少钱都给你挖了出来。



沙鱼哥


绕行全村,逢人就停车打招呼,走家串户开车去,只要能将车开到门口的,绝不停在一米之外。到家里就说。本不想买车的,在外边混了这么多年了,买个车不算啥,所以就买了,坐在车里开车的感觉就是好,每到一处见到熟人就打招呼,大街上无论大姑娘小媳妇,还是大叔大爷们和婶子大娘们,都凑过来看我的车……


布草一介


这个我能帮你,我也是在农村吃酒看到的!但最好是那种有人去世的酒!一般第二天早上出殡就是送上山的时候,主家都会在村主要路口大放鞭炮,这个时候基本上全村的人都会站出来看主家人丁是不是兴旺啊这些!你就假装是主家人,顺势把车开过去停旁边,假装从车里拿出挂火炮来跟着队伍走就行了!此法特有效!



老大海


是显示自己买新车了,这个好办,回家之前什么都不要买,算计好日子,老家那天赶大集,人多示众的时候把车开进闹市区,肯定有不少熟人,办好年货,该买的都买,装上满满一车和亲朋好友打招乎,唠家常顺便显示一下自己,多有面子,这是我的点子,不过我可不是这种人,我觉得做人要低调,远敬衣服近敬财,老家的人谁生活过的怎么样,谁心里都有数,不必张扬,乡里情才是真情。


一生守护7544


讲个真实的故事吧,某个小村出了个科级干部,据说挺有钱的,每次回村都很高调,因为是村里唯一一个当了官的,所以村里男女老少都很羡慕,对他也很尊重,都争相出来打招呼,于是,衣锦还乡的他越发的得意。慢慢的,言行举止开始偏激,开始嫌贫爱富,在村里的亲属也打着他的旗子说别人不能说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再后来,每年几次的回村,老少爷们除了刚好遇上的打个招呼外,基本上是能躲就躲。都是村里的人,彼此知根知底,当了官也好,钱多也罢,没什么好炫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