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程序員去做大學講師:我害怕被優化,我能怎麼辦?

年齡焦慮更多來源於對當下的不滿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常陷入略負面的情緒,沒有內心價值錨點,工作也日趨於平淡,想要自己搞事情,卻也沒想好。這個階段非常的難,但每個人都需要走過這段路程。

最近就看到一985博士畢業的華為員工,在華為工作五年後,毅然決然的由一名程序員轉成了大學講師。同時也感嘆,有資本的人才會有很多出路。

華為程序員去做大學講師:我害怕被優化,我能怎麼辦?

該員工說在華為工作了五年,可以說是把所有精力和生活重心都放在工作上,錢是沒少賺,華為雖然很苦很累,但好在拿到了相對應的辛苦費,並且表明他本人也不擅長那些辦公室政治,沒心思搞關係生高層,再說在華為晉升就沒那麼簡單,所以為了能安穩,就他是幹了這五年。


但人一旦過了30歲,隨之而來的焦慮感就不是騙人的了,30歲是職場人挺關鍵的一個轉折點,你會不斷的思考目前工作的意義,以及你未來10年的走向。所以該員工選擇了去當大學教授。


華為程序員去做大學講師:我害怕被優化,我能怎麼辦?

並且隨著最近251時間、網易事件等問題,該華為員工也聯想到自己某一天被優化掉,還能幹什麼的尷尬境地。所以自己的未來還是必須規劃好。

華為程序員去做大學講師:我害怕被優化,我能怎麼辦?

並且下面很多評論都能看到,不只是該員工有這樣的焦慮,這更是一種社會現象,大多數人對於公司的資本主義屬性還是看得很明白,但更多卻只能認命,陷入一種負面情緒。導致並沒有更多清晰地人生規劃。

也只有該員工985博士畢業的資本,才創造了更多的選擇,可惜大多數人並沒有。

華為程序員去做大學講師:我害怕被優化,我能怎麼辦?

當然其中也有已經實現的例子,華為工作編程學校導師,做項目還經常感到凌晨才讓他們走,這就是對華為員工的真實寫照啊,希望樓主到時候能大發慈悲,不用讓學生幹到凌晨。

最重要的事想清楚自己的每個階段所追求的東西,人生分為很多階段,每個階段的選擇都要多想想做事情的本質是什麼,該華為員工也想過,在華為這五年工作價值石油路,但成就感好像並沒有,所以,希望接下來教書的十年,他能找到真的的工作價值和自我的成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