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覺得很煩,很枯燥,很崩潰!怎麼辦?

小懶豬豬666


每個女人的必經之路,生孩子帶孩子是沒辦法的了,等孩子大點就好了


邁事如玉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和一點點好的建議。

我家老大超級難帶,愛哭覺少,雖然有婆婆和我一起帶,但是婆婆還要買菜做飯,中午午睡,所以白天基本也是我帶。老公下班回來基本就是我倆一起,半夜起來n次,沒睡過超過兩個小時。那時候也是不太適應新手媽媽的身份,每天都很崩潰,有情緒也不能衝著婆婆發,老公下班就衝他發火,偶爾就會大吵起來。

後來意外有了老二,老大上幼兒園了,婆婆給帶老大,還是自己帶老二,現在老二5個半月,偶爾也會崩潰,但能很快調整好心態了。

帶寶寶就是個辛苦的差事兒,沒有好的心態是很容易崩潰的。在肚獨自帶寶寶的幾個月或者一兩年的時間內,必須告訴自己要佛系,什麼事情都要想開一點。不要總想著看手機,不要想帶娃就耽誤工作和進步,因為想也沒有用,反而會徒增煩惱。就想著帶娃就是我的工作,這是我親生的娃,我愛我的娃。

尤其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手機不離手,如果想著一會看看朋友圈,看看小視頻,這樣很耽誤時間,而且寶寶的哭鬧或者其他訴求影響你看手機,心情就不好。所以,把它當成固定電話就可以了。

如果天氣好,可以帶娃出來玩玩,自己也透透氣,換個心情。有時間就抓緊休息,事業型媽媽可以看看書學習學習。

帶娃路漫漫,以後陪孩子的時間會越來越少,現在全身心的帶娃,以後好好工作,也許還會懷念這段親子時光呢。


仔仔媽咪說


孩子多大了?我還是雙胎,一個人在家帶倆,白天鬧,晚上熬,你能想象到我的崩潰吧?

不過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差不多一歲半以後吧,他會慢慢跟你交流,會走路,會簡單說話,到時候你的情緒就會好很多了。

我曾經也埋怨過家人不幫忙帶孩子,但是我實在接受不了他們帶孩子的方式,所以還是咬牙自己帶。雖然自己累,可是孩子很乖,值得的。

我曾經看到一對夫婦,他們的孩子頂多一個多月,因為還放在搖籃裡,他們就直接拎著搖籃去餐廳吃飯去了。孩子在籃子裡睡覺,夫婦倆吃著西餐,很開心。當時我除了感慨一下這對夫婦的心真大之外,也很佩服他們,也很羨慕他們的感情。你也多跟老公溝通交流,其實,你不是一個人!


茜茜說


我是有兩個孩子的媽媽了。生老大的時候。那時候可能年齡還小。每天帶小孩都覺得很煩。大到一歲的時候我就出來上班了。可真到出來了,心裡也牽掛的不行。後來到三歲的時候就想盡辦法把他帶到身邊了。現在又生老二了。我覺得,小孩有空還是自己帶的好。就像我老大那樣從幼兒園帶到現在二年級。變得懂事。乖很多。所以生老二我就沒有這樣的感覺了。再苦再累我也想自己帶在身邊。


三文魚的二胎時代


孩子十一歲前,孩他爸每年大概平均有兩個月時間在單位上班(其餘時間都工地出差),我的父母親在千里之外,他的父母親也在老家照看孫子。我一個人全心全意帶孩子,孩子六歲前基本每月都因感冒要去兒童醫院報到…即便是孩子高燒不退住院,也不會告訴同一城市居住的孩子的姑姑,一切都是一個人面對。孩子病了忙得做不了飯吃,只要孩子不好好吃東西,經常一個人涼拌個紅皮蘿蔔喝點稀飯就是一餐;孩子能吃飯了就做他喜歡的食物。在外面給孩子買他喜歡吃的東西,自己買個饅頭啃一啃就過了。不過那時候不覺得是事,臭小子那時候很乖,即便是高燒、咳嗽…也都不吵不鬧,只是我會一宿一宿不睡守著他,考體溫喂退燒藥,不聲不響的他倒是嚇得我,他一發燒不退我都不敢睡覺。

只要有愛,不管怎樣的付出都覺得值。因為孩子他爸工作辛苦,又是病毒攜帶者,嚴重缺乏安全感,怕他萬一把身體累垮,多年來家裡的事沒讓他操一點心。工資交來也一個掰成幾個用,都是每天下午快收攤時帶孩子出去買菜。人家買成三四元的蔬菜水果,我一塊左右就能買來。哪個市場便宜就到那裡去,哪個時間點去便宜就那時候去。常年只有一人在家帶孩子的不安全感可以讓人崩潰。想在都好奇:我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後來一些不和諧,讓我覺得我的人生被耽誤,這一切的付出成就了別人,自己卻成了沒用的人,之前全心全意的付出落下的是罵名。就這樣漸行漸遠……

做一個持家的女人太難,又說到我的親身經歷,我都覺得自己是祥林嫂了。你這種情況,冷靜思考一下焦慮來自何處,跟你老公商量一下。看是把孩子安排好, 自己找個事做還是怎樣辦。


用戶3584024039401980


我公婆兒子也就老公一個,下面2個妹妹,我生兒子時,婆婆46歲,可他們要清閒,我2個兒子自己坐月子自己帶大,其中的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老公常年在外地,為了養家沒辦法,孩子生病大包小包抱著一個人到醫院,沒辦法呀!自己的孩子,誰都可以逃脫,唯獨母親不行。調整自己,好好對待孩子,是你把他(她)到人世間的,就該為他(她)負責。


用戶52855025180


答:你好,大美女。

我是旁觀者,又是過來人,能感受到你的心情,每天過得都是特別不容易!可以說是到了一種崩潰的邊沿!

我親眼看到我的老婆,因為照顧孩子,痛苦地躲著一個人哭,也傾聽了她的心裡話。

想出去找工作,寧願辛苦工作,都不願意照顧小孩,是哭著訴說的。

她和你的現狀,都是一抹一樣的!

也可以說,大多數的寶媽,都會經歷這段日子!

在這段時間,我們做男人的,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我們更要理解你們做寶媽的心情和現狀,儘管我們要賺錢養家,也要用各種方式,去關心你們寶媽,哪怕一個電話,一句溫暖的關心話,如果能回到你們身邊,陪你一起照顧一會孩子,哪怕是一會,這麼短暫的時間,對寶媽的工作都是一種分擔和支持!這是最好的。

同時,

寶媽為什麼感到煩躁,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孩子小,啥都不懂,並且吃喝拉撒,愛鬧愛哭。你困死,他們反而精神,不按你的意願進行的每時每刻,會讓你心情,無數次崩潰![捂臉][捂臉][捂臉]

這個是孩子的天性,

我們不防,自己反思一下:

從孩子身上,能不能,看到了自己出生的時候,也是如此折騰我們的父母呢?

同時,你也可以親眼見證,自己小的時候,原來是這麼【放肆】!這麼【嗨皮】!想幹啥就幹啥!根本不用理會誰的感受![大笑][大笑][大笑]

換位思考,你能從某種程度上,慢慢理解孩子的狀態,這樣你心裡會感受一百倍。[奸笑][送心][送心]

我們的思維,決定了我們的心情,和一切言行舉止!【境隨心生,心生萬物】

這段經歷,

其實也是,我們做父母的一段修煉過程![贊][贊][贊]修心的過程!我們內心不再是以前那樣,不是年輕時的女孩子,不開心就撒嬌,受委屈就哭泣!我們要明白,我們已經是為人父母了,應該有的責任和擔當,所有的一切,都是要和你的丈夫一起面對的!

修煉好了,等孩子稍微長大一點了,你會發現比以前的自己,內心強大百倍,成長了不少,更有勇氣面對以後的未來!

雖然我們還沒見過,但我們是同道中人!

未來!我們的B媽們!我們的B爸們!

一起加油!一起面對,生活的一切!

我們會老去!

孩子會長大!

折騰的日子,在人生的長線上,僅僅是一個點而已,過了就沒有機會重來,用珍惜的心態,去面對孩子,陪伴孩子,鍛鍊自己,同步成長!

朋友[握手],加油![碰拳][碰拳][碰拳]

當你心情煩躁的時候,多找朋友聊聊天,到戶外找寶媽們聊天,假設去想一想美好的未來,孩子長大成人,幸福一家人的之美[比心][比心][比心]





珠海莫老師


一點也不想在家看孩子,覺得很煩,很枯燥,很崩潰!怎麼辦?我的答案是,如果經濟允許可以找一位保姆和你一起照顧,如果沒有就只能你和老公照顧了。

我和你一樣也是一天24小時在家照顧孩子,可能不太一樣的是,我是一個人照顧兩個不滿四歲的孩子,非常累,而且現在兩個孩子正處在非常調皮的階段,而且兩個孩子在一起真的能反了天。我老公不在身邊,公公婆婆也在上班,我孃家父母離得遠,怎麼辦?只能自己辛苦一點了。

今天我就遇到了令我崩潰的一天,大寶放假了,兩個孩子在家把家快要拆了(有一點誇張)我也是非常崩潰,最後,我投降了,不管了,愛怎麼玩怎麼玩吧。我就默默的看著。

其實,照顧孩子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兩個孩子調皮起來,我都想不要了,但是,當兩個孩子抱著我說:媽媽,我愛你的時候,我瞬間把一天的勞累都忘到腦後了。

照顧孩子都是一樣的,有幸福,有辛苦,有崩潰,也會大哭。這就是你想被叫一聲“媽媽”所要付出的代價。也許你就是一瞬間覺得很崩潰寫下了這個問題,我相信你還是幸福的時刻多過讓你崩潰的時候。

當媽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寶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如果覺得太累了,就讓老公幫忙照顧一會,你偷會懶。


小淘氣鬼日記


[流淚]我比你慘 我也是一個人帶 我除了帶小孩 還要帶著小孩上班 每天我做事的時候只能把他放小推車上 任他哭鬧 心痛的要死 我老公還覺得我工作做的不好 我說帶著小孩還能做得多好 他還總是說你別找藉口 [流淚]好像我用小孩做擋箭牌偷懶一樣 我是餵母乳的 一晚上也幾乎沒什麼覺睡 在他眼裡帶小孩很輕鬆 總是說那我在家帶小孩 你去上班 我也想這樣啊 可是他之前開工廠破產欠了1000多萬 現在還欠300多萬那 現在開個小貿易公司 我哪有那個能力還 他大我17歲 還一點都不懂的心疼人 沒有房子 沒有婚禮 啥都沒有就糊里糊塗跟他了 我給他生了個兒子 好後悔 想離開 又捨不得小孩 只能堅持下去給小孩一個完整的家 我朋友都覺得我腦袋被驢踢了


123說愛你z


告訴你一個很有用的方法,在頭條上回答問題,回答自己想回答的問題,藉此來抒發自己的情緒,堅持一段時間,你的內心就會慢慢的平靜下來。我以前和你一樣,那個時候我感覺我真的抑鬱了,那個時候都有自殺的念頭,有時候還會想到底怎麼死才好,於是我就在頭條問答上答題,堅持了一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好多了。包括現在,我也在借頭條問答來抒發自己的情緒,一些低落的,消極的,煩躁不安的情緒。

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生的自己帶吧,現在只是一時的,孩子會長大,長大了就是你的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