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女人为什么都选择在夏天拆洗被子?为什么现在不这样做了?

悠然见东山


有两个原因,

1,那个时候农村的生活太艰苦了,家里都没有洗衣机,冬天洗的话不容易干,记得那时候我们洗头刚洗完,头发就冻成冰块。

2,那个好时候太穷了,没有多余的钱来买被套,一家子人就那么两三床被子,被子是直接用棉花和布缝起来的,不像现在,棉花外面包层布,然后再套被套,脏了就直接洗被套,





农家小艳


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季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有晒着的被子,但是现在发现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这是为啥?


农村家里穷

那时候的农村几乎没有外来收入,一年四季就靠着家里的庄稼过日子,所以生活是能省就省。一床被子是反反复复的利用,不像现在,只要不喜欢或者不好用就扔了,就没有那么多要晒被子的事情。

质量不一样

以前用的被子都是清一色的棉被,大家都知道棉被质量不太好,也不太好用,晒一晒会更好。现在不仅有棉被,还有丝做的。

天气好

一年四季,也就夏季的温度最高。被子只有被套能洗,里里却洗不了,所以被子用久了就会发霉,夏天气候好,可以拿出来晒一晒,防止发霉。


农村人家一般都比较勤快,夏季的时候刚好是庄稼的生长期,基本所有的农活都忙完了。这时候,农村的家庭妇女们就会打扫家里,该清理的清理,该晒的晒。有多余的时间,还会做一些特色的调料品或者农村小吃。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妈妈做的红豆腐,臭豆食,薯粉之类的。

总的来说,还是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东西不用再自己弄了,坏了直接买新的记好了,毕竟现在的商场里面,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以上是个人观点和看法,如果有异议,欢迎批评指正

红叶知秋


夏天拆洗被子这件事情,相信很多人小的时候都经历过。每到夏天地里活收拾完的时候,老妈总会选个晴天的日子把家里的被褥都拆开,然后带到离家不远的小河边洗一洗。

那个时候我们去河里洗澡的时候经常看到到处晒在河边大石头上的被褥。那时候农村家里穷,哪有人家里有被罩什么的,都是没有被罩直接盖身上睡觉。基本上一年才能拆洗一次,所以都会特别的脏。而选择夏天拆洗被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夏天天气比较炎热,拆洗的被子洗完之后很快的就能晒干了,另一方面是因为那个时候夏天农村都没有多少农活。因为农村最忙的时候就是春季播种的时候,跟秋天收获的时候,夏季的时候一般都是抽早晚的时间去地里除草。

我一直记得小时候自己特别喜欢干的一个事情就是在老妈刚刚铺好的被褥(还没有缝起来)上面打滚。而且那时候一般都会找几个人一起帮忙缝被褥,因为一个人不好干这个工作,而且每个家都好几床被子,一个人忙活不过来。

现在农村确实很少见有人再拆洗被子了,我夏天的时候经常回老家,也没怎么见过有人在河边洗被褥了。这个很少有人做的原因是因为现在大家被子基本上都用被罩套着,避免了把被褥弄脏,而被罩也基本上会一两个星期就会换洗一次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农村人很多都在外面打工,回家的时间不固定,所以拆洗被褥的时间多数也会选择自己不忙的时候,而不是跟以前那样一般都在夏天拆洗被褥。


种花家的种花匠


我们家还有这种习惯!“俺是北方人”


一般是八九月份吧,把家里厚点的薄点的被子通通拆洗一遍,如果拆的太早了到了伏天一样会“返潮”尤其快到下雨时房顶,地板“水泥”上都有水珠,床上的任何东西都潮湿的不行,外面又潮又热的,要是这时候拆洗了被子见的也是潮湿的,即便你晒了被子过几天也是潮!等过了伏天了天气不潮了,把被子拆洗一遍放到柜子里,到冬天了直接拿出来晒晒就能盖了。

在我家里的说法就是被子盖了一冬天到夏天用不着了过了伏天拆洗拆洗放起来,到了冬天继续用。


灵灵的vlog


农村女人都会选择在夏天拆洗棉被,过去是这样,现在仍然有这个习惯。那为什么农村妇女要选择在夏天拆洗被子呢?梅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是夏天这个时间段很适合拆洗被子。

一方面是夏天天气炎热,不用盖棉被子了,盖了一冬一春的被子,上面肯定有很多灰尘,这个时候不用盖被子了,要抓紧这个时间,拆洗一下被子的表里。

另一方面麦收已经结束,秋季的玉米已经封地,地里的庄稼活儿比较少了

,人们不再整天儿去庄稼地里干活,尤其是妇女是一年当中比较闲散的时段,勤劳的操持家务的妇女们,就会利用这段儿闲散的时间,把被褥的表里拆下来洗洗。

再一个原因是用水比较方便,夏季雨水比较多,农村的河流里面很多地方都有水。

夏季的雨水比较多,一场大雨过后,山下的水沟里就会有清澈的滚滚的雨水顺流而下,这时候妇女们就会把拆下的被褥表里,拿到水沟的边上,尽情的洗涮

。一方面不用费力就能有水使用,一方面水还不用花钱,还有一方面在流动的水流里洗涮,洗衣粉或者是洗衣液能够冲的很干净,洗出来的被褥表里,不会留下洗衣粉或洗衣液因冲洗不干净而留下的残留,这样洗出来的被褥的表里会显得特别的干净。

还有一个原因,大雨过后,石头上树枝上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很适合晾晒被褥这一类的大的物品。因此妇女们选择在夏天拆洗被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我最享受的就是夏天在被雨水冲刷的很干净大石头上,晒满了那些大件的床单被套被子之类,人坐在滚烫的大石头上那真是一种很美的事情。



妇女们选择夏天拆洗被褥,充分的体现了妇女们这种勤劳持家的良好品质,也体现了妇女们合理安排家用物品。


山村梅花




世界特别美妙,一年中它会经历很多美丽的季节。有春,夏,秋,冬,春天是万物复苏,正是播种的时节,农村农活比较多,农民都比较忙碌,夏天真的是严热酷暑,这时没有太多的农活,加上天气的原因,人们在家休息的时间会多一些,会比较清闲。秋天就是美好收获,人们又到了农忙的时候,又开始忙碌起来,冬天是天寒地冻,这时的天气,让人们很少会外出,都躲在家里储备能量,比较清闲。只有夏季与冬季,这两个季节比较清闲,但是由于冬季气温比较低,冷的人伸不出手,更不想动,所以拆洗被子只能放在夏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夏季天气比较热,更有利于被子的拆洗或者晾晒。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妈妈套被子的样子,她总是先在地上铺上一张大大的塑料布,然后把洗好晾干的被面铺在上面,然后她会把弹好的棉花均匀的铺在上面,铺平之后,再盖上一层被面,就可以开始穿针引线了,一道道一针针都是妈妈缝出来的。缝好之后,把被子再背到院子里晾晒一下。晚上在太阳下山之前收回屋里。你都能闻到被子上那种淡淡的太阳味道。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幸福的味道。现在好久都没有看到这种情景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
越高,现在的被子都不用拆洗啦!都是直接在弹花的地方弹好的网套,回家后罩一个被罩就可以了,如果中间脏了或者需要换洗的时候,直接拆洗被罩就行了,比原来方便多了。女同胞们也都解放了,这些简单的事情,男同胞们都可以做。

现在的生活越方便,越快捷,人们也就越没有时间来做这些反锁的事情,所以拆洗被子已成为过去。现在都是现成的网套,或者机器印好花的被子,回家套上自己喜欢的被套,就可以直接用了。

通过这些生活的习惯也说明了,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享受生活。


娜娜谈农村


过去,农村的女人拆洗被子是夏天农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往往三三五五凑在一起,一边飞针走线,一边拉侃家常。如今,农村里很难见到这种风景了,只能唤起古老的回忆。

一:夏天拆洗的原因.

上世纪八十年代,承包到户的政策掀开了中国农村的新篇章。由大锅饭挣工分到承包到户,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农民的闲余时间大大增多。在那个经济刚刚复苏的时期,外出打工少之又少,夏天恰逢农村相对闲散的季节,金灿灿的麦子早已被收进了粮仓,花生和玉米也已经播种完毕,趁着天气炎热,棉被暂时用不上,正好借机拆洗一下。


别看这小小的棉被,它可是农家人的命根子,那时不像现在家家装空调有暖气,寒冬腊月,一家老小都指着它挡风御寒呢。

被面已被河水洗得干干净净,晾干;被胎也在阳光下暴晒,带着温暖的味道,一张凉席被铺展到宽敞地方,要开始缝被啦。本家的亲戚跑过来帮忙,隔壁的邻居也笑盈盈的走来,手里还拿着一把青菜。于是,热闹起来了,银针蝴蝶一样穿梭,细线盘龙一样飞舞,欢快的笑声和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此起彼伏。

二:如今难寻的原因.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棉被的替代品层出不穷。比如毛毯,比如蚕丝、太空被等。材料的出现日新月异,比如乳胶,比如纳米等。行业的全面发展,服务业更加细分,比如可以机洗,或者送去干洗等。农村人也不是仅仅管理土地的泥腿子,如今早起晚归,外出打工,忙碌在各行各业,少有空闲。最后最重要的是农耕文化逐渐消失,互联时代足不出户就可以社交,更多的人愿意居家沉醉在互联网和手机之上。

所以,一种现象的产生都裹有时代的特征,其本质反映的是深层的经济和精神。而一种文化现象的消失,展现的是潮流的不可阻挡,同时留下万千的怀念。


流水无声


过去农村女人选择在夏天拆洗被子,是有多种原因的。现在虽拆洗的次数少了,但依然沿袭了以前的做法,依然喜欢在夏天拆被子。



从时间上说,这段时间最合适。过去由于家庭困难,没有替换的被子。被褥要盖到麦前,之后正值农忙季节。而夏天这段时间,农民给玉米等封垄后基本没农活了,可以说是利用闲空时间做被子。如果再晚,到了秋天需要盖被子的时候,反而农忙又开始了。

利用水资源。过去农村用水都是去深井拔水往家挑,一个上千人的自然村才三、四眼人工挖的深井。那时候男劳力早晨唯一的活就是挑生活用水。而拆洗被子需要的水较多,妇女们舍不得用。到了夏天的时候,沟里、湾里到处都是清水,正好可以拆洗被子。



现在由于有了被罩,在被子脏的时候,只是洗洗被罩就可以了。并且也有可替换的被子、被罩。因此,拆洗被子的次数少了。如果脏了,各方面方便,可以随时拆洗。一些年龄大的妇女依然沿袭老习惯,在夏天拆洗被子。并戏称说夏天做的被子暖和。

总之,过去夏天拆洗被子的唯一原因是家庭生活困难。我知道这些的原因,是过去我在下午放学后,要帮母亲‘拽被面’。被面晒干后,有很多褶子,需要两个人像拔河一样的拽。那时候调皮,在母亲做被子的时候,总要在上面打两个滚。现在想想依然留恋。


泰山农家人


说起拆洗被子,感觉都是一段美好又难忘的回忆,在我上学的时候,85年那会,清楚的记得还去同在太原读书的男同学的学校替他拆洗被子,尽管考上学校后,澡堂洗澡很方便,但是那会还没有开始用被罩,就是在经常盖的那一档头,在被子里上再缝上一块布,这样脏的慢一点,减少拆洗被子次数,而后来这个男同学刚毕业上班就走了,拆洗被子是我见到他的最后一面。

选择在夏天拆洗被子,在那个物质还缺乏的年代,很少用到洗衣机,我清楚的记得只要礼拜天,我都会帮我妈去村里的大池泊去洗衣服,尤其是在池里洗被子,很方便。

夏天拆洗被褥,能把棉花晒透,鼓囔囔的就像新做的被子一样,盖起来很舒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被罩,慢慢拆洗的次数少了很多,再接着好多人开始喜欢轻薄的丝绵被,我是不喜欢的,虽然轻薄,冬天盖起来感觉不到暖和的感觉。



以前每年都要拆洗两次,一个是夏天,一个是过年的时候,好在现在有了被罩的庇护,我都好多年没有拆洗被子了。

现在拆洗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做被子的时候,把棉花用一层纱布或者是稍微薄一点的花布包了一下,只用洗被罩,不用拆洗了。


这不,为了减少拆洗被子的次数,女儿结婚的时候,陪嫁的被子全部都有被罩套着,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不会拆洗被子做针线活了。


黄晓红果果


夏天拆洗被子,是过去北方农村女人的一种习惯,似乎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见,有人夏天在街上缝被子的情景了。为什么北方的女人一定要选择在夏天拆洗被子?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穷。


北方人习惯睡土炕,那个时候家里人多,不管是闺女还是儿子的炕上,一年四季都盖着一床被子,条件好的人家到了冬天最冷的时候,再加一床薄被子。家里孩子多,条件差的人家,管不了冬天冷不冷,就那么一床被子。除了夏天天气热,可以不用盖被子,春秋冬三个季节,都需要盖被子。

那时候盖的被子没有被套,不是农村人不讲卫生,而是穷的买不起被套。有那特别讲究的女人,会找一块长布,将被头的两边儿包起来,这样被头脏了以后,顶多把这块布拆下来洗一洗,然后再缝上。不太讲究的女人,家里的被子盖了一年之后,可以发现两边的被头都是锃亮的。一铺炕上好几个人,盖了一年的被子,只能等到夏天的时候拆洗一次,可想而知被子能脏到什么程度。



那时候农村女人夏天缝被子,一般是农历的7月份,因为那个时候地里的活儿不算太多了,也就是我们这里的农村人所说的该挂锄头的日子了。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妈妈在家里缝被子,因为那样妈妈不用天天上山里去辛苦的干活,可以在家里稍微休息一下,我放学以后可以看到妈妈在家里做饭。

我记得那时候,妈妈总说两个弟弟的被子特别难洗,说他们俩的被子怎么洗都有一股子臭脚丫子味儿,我很清楚的记得,为了把被面被里都洗得干净一些,妈妈要反复的洗好几遍,而且会拿到河里用洗衣锤敲打被面被里。那时候的河水特别清亮,在河里洗出来的被面被里特别干净。以至于到现在,我总感觉自来水洗出来的衣服,不如河水洗得干净。



把家里所有的被子都拆洗干净以后,妈妈会把被面被里叠的整整齐齐四四方方,等到天气好的时候,把家门口扫得干干净净,再铺上一块大的塑料纸,然后开始缝被子。全家的被褥都缝完,需要好几天的时间,那时候一般会有邻居家的婶子大娘都凑在一起,大家都在门口一起缝被子,场面非常热闹。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喜欢那个场景。


虽然是拆洗的旧被子,但是刚缝起来的时候,被子特别柔软干净。虽然说那时候的洗涤用品没有什么味道,但我总闻着新缝起来的被子,有一股清新的味道。被子缝好以后,先整整齐齐的叠在那里,用一块布蒙盖着,等到立秋以后天气凉了,才可以盖。这一盖就是一年,等到第二年夏天再重新拆洗,周而复始。

现在当然不需要赶在夏天拆洗被子,随时都可以,因为家里的被子都用不了。再说现在谁家的被子都有被套,随时洗被套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