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高二,每天回家基本不和家长交流,家长问啥都是爱理不理。这种情况怎么办?

燕子605


家里有高中小孩的基本遇到过这种情况,没啥好担心的。

换位思考,上学到高二,至少有11个年头,还没算各种培训班,幼儿园之类的,比成年人上班还累。而且经常接受家长和老师唐僧般念经式谈话,别说,这挺枯燥无味的。因此,回家了,家长例行公事的问那些套词『在学校吃的好吗』『学习怎么样』『堂测成绩怎么样』『班排名怎么样』『温习效果怎么样』『补习效果怎么样』『穿得暖吗』等等,几乎复读机。[捂脸][捂脸][捂脸]换谁都崩溃,何况高中生。

所以,别拉节奏,他们确实身心很疲倦。家长真的那么想跟孩子沟通相处,能不能换个姿态?能不说话少说话,想说话聊17岁的话题,聊他们的世界,聊nba,cba,聊体育,音乐,娱乐;聊见闻,动漫,学校趣闻;聊他在学校参加的社团,他的朋友圈;随即绕道学习上,轻描淡写;聊家长自己学生时的囧事,趣闻,生活,学习。等等,所谓同呼吸共命运。跟孩子拉近距离,而不是机械般推出去。

苦口婆心在21世纪已经不适合了,这些老师,各种长辈,教科书,媒体等等都充当了角色。那么最亲近的家长还是苦口婆心年龄,还要孩子喘息吗?如果家里的天空没有一息清新,他们唯有想方设法走出围城[捂脸][捂脸][捂脸]同龄人扎堆,还有家长什么事?

建议,家长做一个成年人中的17岁,试试看,也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路过man


看到这个问题,我马上想起了我家孩子刚上高中时候的情况。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家孩子开朗活泼,懂事,和妈妈贴心,我们之间可以说无话不说。但是到了高中,我发现情况变了,孩子放学回来不像以前每天回来会眉飞色舞的和我讲话,有时候很沉默,问了说两句,而且都很简短,敷衍了事,不问也不说。当时我也很气啊,我这每天起早贪黑的伺候你,反倒要看你脸色,说句话还要每天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直到学期末,开家长会,看到孩子的成绩,听了老师介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我终于明白孩子为啥有如此大的变化了。

  • 学习累不想说。高中的学习与初中的学习有着很大不同,除了科目多,学业重之外,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初中老师是掰开了,揉碎了,放进你嘴里。高中老师是做的半生不熟就开始让你吃了,能不能消化就看你肠胃功能强大与否。所以孩子不适应,学习很累。累了,谁还有精力去说啊?
  • 学习成绩不理想,避免冲突不想说。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虽然都是各个初中的尖子生,但第一名毕竟只有一个。对于学生,成绩决定一切,我家孩子初中三年都是班级第一,年级前十,母子之间自然会是母慈子孝的和谐场面。高中成绩不拔尖,孩子心里不舒服,也怕家长不高兴,自然不会主动说起这个话题。
  • 有什么问题没有想清楚不想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了,不是原来那个一有什么事就张嘴喊妈妈的小孩子了。有些事情他想自己去处理了,但毕竟年轻,缺乏经验,所以他需要时间自己考虑。

了解原因了,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孩子聊天的内容很少是关于学习,有的时候回忆他小时候的趣事,有的时候一起吐槽某个明星,有的时候聊聊都爱吃的美食,有的时候憧憬一下美好的大学生活,……

其实,有很多东西不一定要明确说出来,潜移默化也很不错的。做家长也要有艺术的,呵呵

孩子最后顺度过高中生活,考取了自己理想大学。

当然,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我说的以上几点原因可能不一定能符合题主家孩子,但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应该是一样的。

要和孩子的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多分析孩子,多理解孩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一点点的从生活方面开始,加强沟通。


东方一抹红98


这种情况说明孩子已经出问题了,这也不是简单的家长认为的叛逆期,而是家长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带来的管理上的问题。

每一个班的这种不和家长交流的学生很多,我曾经一个班里的学生,和老师、同学之间处的非常好,唯一不说话的人就是他的妈妈。

这个男生只要回到家里,妈妈说的任何一句话对他来讲都是噪音。后来通过接触他的妈妈,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对孩子来讲,妈妈的话是噪音。

和这个男生妈妈通了电话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能啰嗦的妈妈,而是一位相当啰嗦的妈妈。

和她说话基本上都是她在说,甚至连我这个当老师的基本上都没有机会插嘴。

一、太强势的妈妈孩子容易出问题

一个在家里习惯了自己强势的妈妈,也难怪孩子不听他的话。这种妈妈长时间和孩子交流一定是命令式的、要求式的。

我也和这个孩子交流过,希望他能和妈妈缓和一下紧张的关系,但是孩子从来不听,看来他已经被妈妈的啰嗦伤了心。

家长问啥都不理的孩子,是由于长时间大人和孩子之间相处方式的不对造成的,既然事实已经造成,我们就得想办法去解决。

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妥协,或者说有一方必须做出改变。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想要求他们改变是很难的。所以建议大人先改变自己。

性格决定命运,妈妈的教育方式不变,妈妈的教育性格不改变,最后一定改变不了孩子命运。

二、从改变从家长的行为方式做起

妈妈长期的命令式的教育方式既然已经让孩子承受不住,产生逆反的心理,那么父母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尝试着加以改变。

这一点对一些很要强的家长来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她们往往是去改变别人的,想改变自己有点困难,但如果不去改变自己,问题一定无法解决。

建议这样的家长少说,能不说就不说,既然孩子不想和你说,就说明他厌烦你,你的眼神,你的动作,你的声音都被他屏蔽掉了,甚至你的出现他都会反感,这样的话聪明的家长一定要懂得改变策略,停止你的语言。

冷处理有时候也是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由于平时他的空间都被你的语言占满,所以,当你给他留出空间,他就会有思考的余地,同时这也会让他觉得你在改变,这就是一个好的信号。

一段时间的冷处理之后,寻找一个契机,比如大家都愿意做的一件事情,可以是旅游,可以看电影等等,和孩子在行为上拉近距离,但是这个时候语言上仍然少交流。

三、尝试着改变家长的语言内容和形式

这一点之所以放在最后,就是因为对家长来说是最难的,之前长时间的真空对峙,语言交流比较少的目的就是让家长也

反思自己的说话方式和内容

有的家长喜欢见到孩子聊成绩,似乎除了成绩就没得聊了似的,那么现在就要开始在聊的内容上进行转移,这会让孩子感觉到新鲜。

比如聊聊去旅游的地方,聊聊对所看的电影的评价等等,这会激发孩子和父母聊天的欲望,一旦打开孩子的话匣子,也就容易走近孩子内心。

注意一点,这个过程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慢慢来,否则会让孩子察觉你还是没变,还是以前的你,你在装。

寻找和孩子的共同点很重要,共同点是连接两个人的桥梁,一旦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是教师老李,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关注。


教师老李


我家儿子跟你们同岁。😀我儿子回来也不是很愿意跟我说话。回家直接进房间躺床上,很累的样子。

有一次,我抱怨他不和我交流。儿子说“妈,我每天早上六点二十出门,晚上九点四十进门。我这一天十五个小时的工作量。我都累死了,让我自己歇会行不?再说了,你们大人啥话都和我们孩子说嘛?”孩子的话让我一时语塞。

仔细想想,孩子说的一点没错。您回忆一下,您工作累了,或者有不开心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自己一个人呆着,也想啥也不管自己睡会儿。17岁的男孩子已经是大小伙子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秘密啊!

其实孩子如果需要跟您交流的时候,他自己就会主动找您了。只要孩子对您足够信任。

我现在对儿子的态度是,你不说,我不问。你需要,我一直在。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若尘81262070


每天给他做好吃的!告诉他,他是父母生命里最重要的,,告诉他不管在外面发生什么事别藏心里。别总数落他,让他感到父母是真心爱他的,我曾经给我儿子聊天,说宝贝,你就是是妈妈的命!你知道吗?儿子听了笑。儿子要是感冒发烧,我特别紧张,他就会对我说,妈妈,我不难受,吃了药就好了,我儿子成绩也不好,从小到大一直操心,每次叫完家长,当着老师面,认错干嘛的,但回去我都不说他。我儿子自已会说,妈妈我没有你说的这么好,原则上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但是一定要让孩子在一个健康有爱的成长环境生活


般若波罗蜜222


我家上九年级的儿子,以前是话唠,现在回家说的也愈来愈少,有时也不想说话,问他就说累,烦,叫我们让他静静,想想也是,一天十几个小时的连轴转,看他不愿说话时,我和他爸爸也不怎么说话了,在我家大孩到青春叛逆期没有来临前,在关注他成长的同时,我开始转移注意力,所以养了个二宝,现在十六个月了,现在会说话了,又是一共小话唠,每天和她相处的时光,恍惚就是大孩子的昨天。


芳芳


我儿子今年17也是高二,接他放学就我跟他单独在一起他会跟我说些学校的事,同学之间的事,回到家拿了手机就很少跟我聊天了,想跟他说话就提前跟他说,儿子,玩玩这一场游戏我们吹吹水,我如果问他一些东西他也偶尔会跟我说说。有知道我这样有没有问题?


故云GF


与孩子的关系是家庭中一个大问题,有的父母活成了孩子的朋友,无话不说,相互尊重。有的父母活成了侦探,天天与孩子斗智斗勇,有的活成了提款机,有的活成了保姆……百态父母,千面孩子。

如果说17岁的男孩不愿与家长交流,作为家长,要勇于从自身找原因,孩子不能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改变呀。

我小外甥今年高一,有一次和姐姐聊天她就说,放假回来要不就是写作业,要不就就是宅屋里看手机,问啥都急赤白脸的,可是不如小时候了,那时候多听话。我就问她,你都跟人聊什么了?她说就是聊聊成绩聊聊学习,成绩退步了别总是玩手机……这之类的吧。我二姐初中毕业,在家种大棚。

后来我跟她分析,首先,对于孩子现在的高中生活你并不了解,你只知道好好学习考大学,所以有时候对于你的观点,孩子内心并不接受,接受不了怎么谈下去。再者,关于成绩,老师说就够了,作为父母,可以谈成绩,但要有主次,你主要管的是他的生活,学习状态,为人处世的态度。

如果他回家之后你做上丰盛的饭菜,问他在学校吃啥饭,我想他应该会跟你聊聊吧。

想要走进孩子的心,得先让他们感受到你们的爱。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没有太好的建议,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人的脾气不同,但是有一点是通用的,大多数孩子最讨厌听到的就是父母见面就问成绩,学习,这和成年人讨厌亲友见面就聊工作催结婚是一样的心情。孩子叛逆喜疏通忌围堵,所以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不妨试试换一种沟通方式。


莞尔手工坊


我家也是高二,学校比较好,压力很大,娃有时候也会吊样子,看着心烦就忍着。但真的过份时候会说他,毕竟是自己成长没人能代替。尽量疏通他内心的不安。考试成绩不好时候也会敲打他,我个人觉得家长不必要战战兢兢,那样孩子压力很更大。明里像小学一样和他胡扯,暗里看看他哪不对劲早点发现,旁敲侧击的开导。个人理解非喜勿喷。


白开水192173


十七八岁的大男孩,已经过了当初那个整天围着父母爱说爱笑的阶段。作为家长也不必焦虑,这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在这个时期,父母做好以下几点会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01

尊重孩子

十七八岁的年纪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自己主观认为已经成年,有了自我处事的方法和能力,但是,在父母眼中却仍然不过是一个孩子,一切事情都需要父母替你去考虑。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刺激到孩子,他们会认为父母不尊重自己的建议,认为父母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极端之时会将孩子推向父母的对立面。

在这个时期,父母在安排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学习规划之时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听听他们的想法,尽量根据他们的意愿行事。家长的尊重可以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锻炼他们独立自主地能力,也更有利于孩子将来进入社会。


02

给予空间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心智也会渐渐成熟,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准大人”。他们不会还像当初一样整天和父母嬉戏打闹,不会像当初一样跟父母分享秘密,也不会再像当初一样向父母表露心迹。

孩子的成长总是不经意的,就像太阳高升之后的冰雪消融,就像春雨之后的青青绿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却又悄无声息。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给予他们信任和理解,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成长!


03

有效交流

高二的孩子,不仅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处于学业发展的关键期。他们不仅有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也有来自于学校的压力,还有来自于自身的压力。家长在这个阶段不能强迫孩子,可以间接的询问孩子的学业情况以及生活情况,同时表露出父母对他们的爱、尊重以及鼓励。

有效的交流才能全面的了解孩子的情况,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是父母需要把握的。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判定,可以先做简单的沟通,可以讨论他们平常喜欢的话题,通过这一些方式引起孩子交流的欲望,这样更容易达到我们的目的。

成长就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表现特性。作为家长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制定适合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

恩心Say教育,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一位初出茅庐的老师,欢迎您的批评和指正,欢迎您的关注和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