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隋煬帝,都有哪些共同之處?

心與夢的結合


小城庸人趣聊歷史,為您回答這個問題,以下內容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探討!

其實秦朝和隋朝,秦始皇和隋煬帝真的有極大相似性,如果有轉世的話,我甚至會懷疑是不是秦始皇轉世投胎成了隋煬帝。

秦朝14年,隋朝38年,這兩個王朝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短命王朝,但是秦始皇和隋煬帝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做了很多功在千秋的大事。

第一:結束的戰亂,重新統一國家

秦始皇的出現結束了自戰國以來將近500多年的戰亂局面,而隋煬帝的出現結束了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將近400多年的國家分裂,使得國家再度統一。

第二:都做了功在千秋的豐功偉績

秦始皇修長城: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古代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秦始皇主持修繕的長城,修繕完成後橫跨了現在的15個省市區域號稱萬里長城,成了大秦帝國抵禦外來入侵的主要軍事防禦力量。

隋煬帝開運河:隋朝大運河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隋朝大運河全長2700公里,橫跨了8個省10多個市,成為了當時水路運輸的主要通道,為隋朝的經濟發展和軍事防禦,南北文化交流都起到了大大的促進作用。

除了這兩件事情以外,秦始皇還有統一貨幣、度量衡、推廣郡縣制;隋煬帝有推廣完善科舉制,重新打通絲綢之路等,可以說秦始皇和隋煬帝這兩位皇帝跟歷史上的大多數皇帝相比的話,他們做的這些功在千秋的豐功偉績,都是很多皇帝做不到的事情。

第三:兩人雖然都是明君,但也都是暴君

秦始皇修長城世上無數,隋煬帝開通運河也死傷無數,而其隋煬帝三次東征導致隋朝國力耗盡,直接走向滅亡,所有後世對兩為皇帝的名聲都不是很好。


不過小城庸人趣聊歷史認為,這兩個人應該都是配得上千古一帝的殊榮。因為秦朝雖然才14年,但其後卻有幾百年的大漢王朝;隋朝只有38年,但是他後面也有然全世界都仰慕的盛世大唐,可以說秦始皇和隋煬帝兩位皇帝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功在千秋,弊在當時。


以上回答希望能對提問者有所幫助,歡迎共同探討。


小城庸人趣聊歷史


好問題,提問者能將秦始皇和隋煬帝作為對比,來尋找相同點,應該是對這兩段歷史有自己的簡介,鄙人也拋磚引玉,講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者相同點如下:

第一件:都被歷史抹黑,歷史上被抹黑的人眾多,但是,抹黑最嚴重,甚至連正史都抹黑他們的人,估計最突出的就是秦始皇和隋煬帝了;那麼說下他們都有哪些事情被抹黑;

秦始皇:殘暴、焚書坑儒;我們對焚書坑儒都有誤解,這個焚書,焚的是少部分民間書,並不是像人們說的什麼書都焚,沒必要嘛!秦始皇之所以焚書也只是為了思想上統一管理,這個我們現在倡導的堅持社會主義是一個道理。至於坑儒,這裡的儒不是指的儒生,指的是方士,也就是搞求仙問道、長生不老的那群人,我說他們是騙子,估計沒人反對,而且總共就四百多人,說實話他比明君趙匡胤啊、朱元璋啊、康熙啊什麼的殺的少多了。那你說焚書坑儒還是我們所說的十惡不赦的事嗎?

隋煬帝:好色、弒父;我之前文章中分析過,這是就是瞎扯;隋煬帝楊廣,於公元600年被立為太子,於公元604年登基。早年的楊廣作風簡樸、不好聲色、禮賢下士、謙恭謹慎;注意最後一個詞:謹慎。將揚州治理的有條有理,深得隋文帝喜歡,於是廢除長子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但是,對於隋煬帝弒父的經過是:604年隋文帝重病,楊廣在隋文帝臥病期間大肆準備登基事宜,另外調戲隋文帝的宣華夫人陳氏;一個前期政績滿滿,禮賢下士謙恭謹慎的人,好不容易熬到了太子,眼過沒幾天就能稱帝了,這點時間他忍不了?我始終覺得不太可能;

第二件:都做出政績,但是卻不被理解;

秦始皇修築長城,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目的是阻擋北方匈奴,並且他只是把之前秦、趙、燕三國長城連起來,是動用了大量勞動力,但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就是這樣的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被說成了暴政,還編纂出孟姜女的故事來諷刺他,你說他冤不冤啊!

隋煬帝開通京杭運河,開通京杭運河的目的是:溝通南北水道,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這也是利國利民好事,這就是早期的南水北調啊!之前好多君王都做過局部的,比如曹操、楊堅等;隋煬帝時期,國資民富,有錢了不幹這事,那什麼時候幹,同樣也是因為動用了大量勞動力,被說為是暴政,最可氣的是:有人竟然編撰京杭運河目的是為了隋煬帝旅遊;開玩笑!!!

第三件:統一全國,開疆擴土;

秦皇掃六合,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然後南征百越,被擊匈奴;

隋煬帝統一南北估計沒幾個人知道;從西晉末年八王之亂開始,中國進入了長達300年的大分裂時期,不用說大家也能想象到,長達300年的時間呢,百姓的生活是個什麼狀態。到楊堅實際結束了這一局面,而當時替楊堅掃平南北的正是隋煬帝楊廣,楊廣23歲拜帥,領兵50萬滅了陳國統一全國;然後攻滅吐谷渾、討占城、征討契丹、敗突厥、徵琉求;一直順風順水,直到遠征高句麗失敗;



以上是我總結的兩者的相同之處;



金總之前發文好寫錯別字且發文不經校正,經好心網友提醒後決心改正,如再遇錯別字,請直言坦率批評,感謝!-----此發文已校正


大金Lance


是個好問題。

兩位帝王真有一比。

最大的相似之處那就是都是基建狂魔。

秦始皇修馳道,築長城,建阿房宮;隋煬帝大興土木,開鑿千里大運河。

就今天看來,這些工程不僅僅是給後代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而且是在整個歷史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戰略,軍事,經濟作用。有些,比如大運河現在依然起著重要作用,給兩岸及南北地域帶來極大的便利和經濟效益。功在當今,利在後世。

就當時而言,也不能絕對的看作是純粹的荒淫無度,為一己之慾而勞民傷財。

然而,工程太大,徭役繁重,可以說超出了民力,國力,導致民怨沸騰,揭竿而起。

經濟要發展,基礎設施必須先行。待要富先修路,無論陸路,水路,海路,空路,還是一帶一路。

但基建必須量力而行,盲目搞一些形象工程,超出了民力,國力,最終累垮了秦帝國和隋帝國。





豹眼看歷史


其實身為皇帝本身就有很多相似之處,秦始皇和隋煬帝身上相似的地方就更多了,前面有兩位網友說了很多。在此說一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一點:錯在當代,功在千秋。如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修大運河。這兩件事在當時都是勞民傷財的,尤其是在這兩個朝代剛剛結束亂世,正式休養生息的時候,這也導致了百姓的怨聲載道,以至於爆發後期的農民起義。但是在久遠看來,長城在秦之後的歷史中成為抵禦外族一個強有力的屏障,在今天也作為世界七大古奇蹟之一成為二中國的象徵;而大運河在古代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沿途各地的水利建設和城市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成哥談歷史


兩人都有雄才大略,很有戰略眼光。


菏澤黃曉然律師


秦始皇和隋煬帝的共同之處應該有以下幾點:第一,他們在位時都有大型軍事活動,秦始皇在位時滅六國,南征百越,北驅匈奴。隋煬帝大舉北擊高麗。第二,二人在位時都曾興修大型工程,秦始皇北修萬里長城,南開通聯結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靈渠,同時在建的還有秦皇陵。隋煬帝在位時修通了聯結南北的京杭大運河。第三,兩人都有一顆不安份的心,總有做不完的事,總想自已在位時把所有能做的事都做完。可最後都好心辦壞事,做的事越多,越勞民傷財,導致怨聲載道,天下不安。最後使帝國都成短命王朝。


水落石出15891002830


都是都是開國皇帝,

都有兩個兒子

都有上進心,當了天下第一,更要再進一步。

都對中國文人感興趣,方式有點相反。

在歷史上的名頭都很大。宣傳工作做的不錯。經常被唸叨。

都是男人,大家族出身。


真書門


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君王,推動中國的歷史發展,但是可能是急功近利,又或者是因為朝代更替所導致的某種原因,給後世的人們留下了相對較差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