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一到父母身邊就變得頹廢,離開父母就變得積極向上?

金宏雲


有的人在父母身邊顯得消極頹廢,而一旦離開父母身邊,就能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差,

跟父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個人的依賴心理有關係,這兩者之間也是有很大關聯的。

控制慾下的巨嬰式教育

  • 奧地利醫生兼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將人的性心理發展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口欲期,也就是0~1歲的嬰兒期。

嬰兒期的典型特徵就是隨心所欲、無知無畏,一切皆從天性出發,我們常說的“巨嬰”,指的就是生理年齡已經成年,但是心理年齡還停留在嬰兒期。

1.自以為是的“為你好”

孩子的成長,不但要靠養,更重要的是“育。”在控制型的父母眼裡,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於是所有的一切都由家長來包辦。嬰兒時期孩子習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三四歲不能自己吃飯穿衣,六年級學生每天的書包都要家長幫忙整理,初中生吃完飯筷子一放就心安理得的掉頭就走。

不讓孩子做家務,理由是學習更重要。不讓孩子有獨立的想法,理由是太幼稚不夠成熟。對於孩子來說,“等你長大了”就是望梅止渴的那棵誘惑之樹,自己做主也就成了虛無飄渺的美好願望。

父母所以為的無微不至,卻忽略了孩子的每個成長過程都需要親身體驗才能獲得最真實的感受,所有省略的東西都必然會在以後的生活中以另外的形式被補上。

  • 山東濰坊年逾七旬的李阿姨,每天在街頭找路人搭話,目的是希望他們能給自己的兒子找份工作。阿姨的老伴已經去世,兒子在家啃老了二十多年,一個身體健康的成年男人,每天就是窩在家裡吃飯、睡覺、打遊戲,靠著母親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生活。
  • 有的父母在孩子考上大學後擔心他們在外地會吃不好、穿不暖,會被別人欺負,於是拋家舍業到學校周邊租房全程陪讀,為孩子洗衣服、做飯,全程的照顧。

這樣類似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2.不幸婚姻裡的情感轉移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

有很多婚姻關係不和諧的家庭,父母會因為情感的失衡,而把給予對方的愛轉移到孩子身上,給孩子賦予情感寄託的屬性。

特別是離婚家庭裡的單身母親,受到婚姻破裂的影響,把孩子當成未來的全部,以此來彌補自己感情世界裡的空缺。她們會用窒息性的無微不至,操控著孩子的一切,將孩子緊緊的抓在手裡。

  • 幼小的時候,孩子會享受這樣的貼心關注,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獨立意識逐漸覺醒,開始懂得選擇想做和不想做,也許曾有過掙扎和反抗,那些微小的自我意識,就在父母禁錮式的愛裡被無情的扼殺掉了。

孩子還小,是的,在父母面前,無論年齡多大,都只是孩子。走出家庭的範圍,哪怕真的只是孩子,也會受到社會規則的約束,如果父母不能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將來被社會教育的後果要嚴重的多。

依賴意識下的逃避心理

目前我們所能接觸到的教育方式主要要三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在學校,老師傳授我們文化知識,陪伴我們整個學習階段的成長路程。踏入社會,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學會人際交往、職業發展、情感體驗等眾多的生存技能和心理滿足。而在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家庭的教育無疑是重中之重。

在“巨嬰式”教育中成長的孩子,由於獨立意識被壓制,逐漸形成了凡事只聽大人話的心理,家長給自己規劃了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小到幾點喝水幾點睡覺,大到考什麼大學選擇什麼專業,都由父母一體包辦。

Maxwell Maltz教授在1960年出版的一本心理學書籍《精神控制論》中提出:改變一個人壞的習慣,只需要短短的28天。

一個習慣的養成只需要28天,而十幾年“巨嬰式”的培養,給孩子塑造出來的就只能是對於父母的無條件的“依賴”。

社會是檢驗家庭教育最好的學校,之前你所有的投入和付出,最終結出什麼樣的果實,都會無所隱藏的展現在大眾面前。沒有了父母的庇護,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實,缺少自我意識的“巨嬰”們常常會無所適從,有的就會很自然的縮回家庭的厚殼裡,去逃避生活的考題。

  • 就像我們之前說的那位李阿姨的兒子,也曾幹過一段時間的保安,卻因為不適應選擇宅在家裡啃老。我們固然要去責怪作為兒子的懶惰不上進,可究其原因,作為父母的教育錯位才是根本,孩子少年時捨不得放手,等自己想放手時,卻發現已經栓的太牢放不開。

這就是長期依賴心理形成的下意識選擇,對於他們來說,家庭就意味著避風港,可以隔絕外界一切的風風雨雨。而當父母不在身邊,不得不獨自面對生活,從小被壓制的獨立意識也會藉機得到激活,反而變得更加樂觀向上。

因此,家庭教育裡一定要避免過於片面的方式,它一定是系統化的教育體系,包含著獨立意識、挫折教育、品格養成、學習習慣等等多方面的組成部分,過於包辦和放任都不是理想的選擇。

孩子在每個年齡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選擇,在可能的情況下嘗試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就像選擇特長班,選擇旅遊的目的地,即能增強孩子的參與感,又能鍛鍊他們的自立能力,長期的訓練養成會讓孩子越發自信,不會因為困難挫折而選擇逃避。

孩子本來都是一張白紙,不同的下筆方式會會勾畫出不一樣的未來。養而不教,教而不嚴,嚴而不得法,都是家庭教育的禁忌。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人父母者,還是多點心思、多多學習,學會適當的放手,寧可做“懶惰”的父母,不要做“萬能”的爸媽。


相見歡顏


哈哈哈😬你這是在說我女兒吧?在大學的寢室裡,她最愛衛生,把自己書桌床上都是整理得乾乾淨淨,就連洗澡洗頭時用過的毛巾,她都是勤快得立馬用肥皂搓得白生生的晾曬起來……(不是撒謊,而是在視頻通話時我經常看得見)媽呀!放假一回到家,她就跟沒了脊樑骨一樣癱軟了😃每天各種賴床;起床之後連被子都懶得整理;只要不出門,她的頭髮永遠都是亂七八糟的披在腦後,狀若梅超風;除了每天上午做作業以外,下午及晚上,她都是各種姿勢蜷在沙發上不會挪窩,不是玩平板就是玩手機……我給她取了個綽號叫“家懶外勤”😀我認為呀!這種人就是些長不大的孩子,在父母身邊就有了依賴思想唄!


鳳146983974


在父母面前,不管是誰,都是父母的寵兒,都會受到父母所給與的無私的愛,所以都會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撒嬌賣萌,這都是很正常的。如果離開了父母,就會感到無有依賴了,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會得到自己的所有,所以就會很努力,並且讓人感覺判若兩人。這不奇怪。

就拿我自己來說父母在的時候,可以說是父母心裡的摯愛。因為我是個父母認為聽話的好孩子,所以不管我有什麼要求,都會實現,哪怕是不能實現的,也努力一下然後再對我說聲孩子,我做不到啊!無奈的話語。後來父母相繼去世了,我無所適從。過來好長時間才適應過來。並且做的還可以,沒有誰說我做的不好啊。這就是現實。

我父親在的時候說過:人啊就像地裡的豆子,到了成熟的時候就會掙破豆莢落到地裡,再次生根發芽再成長成熟的。父親的話讓我受用終身!


詩書傳千古


家是避風的港灣,也給他從小養成了一種習慣。

每年春節來臨,兩個兒子全家都會回家探望父母。他們常回家看看,我們就爸爸準備了一桌好菜,媽媽準備了一席嘮叨。

我的兩個兒子好象什麼也不會做,從小為了讓他們好好學習,都是飯來張口,地裡活也儘量不去拖累他們,好在現在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工作,父母覺得一切都值!

可是聽說他們現在都會在自己的小家庭裡做飯炒菜,而且又快又好,吃的想必也不是小時的粗茶淡飯,對他們我也真有點刮目相看。

在父母面前,他們為什麼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呢?


為霞尚滿天0219


這個問題有意思啊!我為什麼一回到山東父母身邊馬上就變得覺很多,晚上早睡覺,早上不起床,而且睡得香!我一到上海自己家裡就興奮啊!晚上不睡覺,早上起得早!估計就是你這個問題所在吧!自己打拼的環境變了,父母身邊安逸,離開父母全靠自己,然後環境變了,人就勤奮了!





縹緲的我1828


為什麼有的人一到父母身邊就變得頹廢,離開父母就變得積極向上?很高興今天能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是父母眼裡的孩子,又是孩子眼裡的母親。

小的時候在奶奶家裡長大,因為家裡地多,父母們就整天天不亮就下地幹活,偶爾中午回來吃飯也是吃完就繼續回地裡幹活,感覺父母有永遠幹不完的活一樣,基本上能和他們呆上一天或者是一起出門趕個集就是一種奢望!從上一年級才開始和父母一起生活,雖然是和父母住到一起了,還是感覺整天見不著人一樣,不過慢慢大了也習慣了,在家裡的時候都是爸媽做飯,幹些家務活,從來也不讓我們收拾家裡,就是讓我們好好學習就行了,偶爾的自己也會做一點簡單的家務,也僅限於疊疊被子、掃掃地一類的,連學習做飯都到了年齡很大的時候了。在父母眼裡,你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他們永遠都想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替孩子承擔所有的事情,父母在身邊真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為下班回來後能讓辛苦一天的我們好好休息休息,其實我們上班都不一定有父母辛苦,可憐天下父母心!

回到自己家裡,角色大轉變,作為孩子的母親,要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就得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就得從學習做家務開始,根據孩子的年齡適當的安排一些事情讓他們去做,也是為了長大以後更好的獨立生活。工作中,更是以一抵三,一個人做多個人的活,沒辦法,創業初期什麼都得自己去做,幸好老公下班還能幫幫忙,要不然的話一個人真的是忙的像個陀螺停不下來!

可能是常年在外的原因,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每次回家,父母都不讓做這做那的,讓在家好好休息,就光等著吃就行,我們也只有趁這段時間放縱一下自己,不用做家務、不用做飯,陪父母聊聊天就行。離開父母以後我們就像迴歸戰場的勇士一樣,能夠獨當一面,只為了我們將來能給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為了我們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加油!


呂嬋娟工作Vlog


這是個好問題。家是一個人的避風港,家是一個人的加油站,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家也是一個人最後的退路。我家孩子也是在外積極努力,謹言慎行,回了家甩手掌櫃,天天睡懶覺,但我也能理解,因為在外邊太緊張,壓力太大,回了家才能真正放鬆,卸下一切負擔,好好恢復體力和心力,做父母的又怎麼忍心責怪!再說現在多數家庭條件都不錯,沒什麼必須乾的活,為何不讓孩子暫時輕鬆一下?記得曾經我說女兒,你在外面彬彬有禮,脾氣很好,怎麼回了家脾氣那麼大?結果她說,媽呀,我只能跟最親的人發洩一下呀!想想有道理。父母子女一場,不過短短几十年,互相愛吧,不要互相挑毛病。



一切順溜


有的人一到父母身邊就變得頹廢,離開父母就變得積極向上,也許是因為父母太能幹。

我小時候是跟著姥姥姥爺一起生活的,直到上小學才被父母接到身邊,但是他們工作都很忙,沒時間管我,印象中最深的畫面就是,晚上自己一個人在家和電視作伴,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睡著了,跟爸媽的關係非常的生疏,甚至有點害怕。

沒有溝通和交流,讓我變得非常的內向。

直到上初中以後,媽媽在家裡是時間越來越長,也許是想彌補小時候不在身邊的缺憾,家裡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是由她一手操辦,什麼事都不用我做,洗衣、做飯,就連掃地都不用我幹。印象最深的就是高中那三年,我的衣服都是每個月拿回家,我媽給我洗的。家務活我都是會幹的,我從初三就開始住校,照顧自己完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回到家,我的這些能力就被退化了。上大學的時候,還是偶爾會把髒衣服拿回家洗(因為離得近,每個月都要回家)。當時並沒有多大的感覺,現在想來,那就是對我的寵愛。

做父母的總想把最好的給我們,讓我們少吃苦,讓我們過的快樂。工作之後,還是每月回家,每次回去,我媽就像招待貴客一樣,整一大桌飯菜,吃完飯的我就像大爺一樣往後一退,什麼都不用幹。想幫忙做飯,被說成幫倒忙,想收拾桌子,被嫌棄礙事。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是孩子,需要被寵著。

在父母身邊,他們會將我照顧的很細緻,那也許不算是頹廢,是享受被寵溺的快樂。有時候我們在他們面前偶爾的撒個嬌,逗個樂,遠比做一些事證明我們有多能幹要好的多,我們長大了,他們就老了,讓他們多幹一點,證明他們還非常的有能力,或許就是在忙著樂呢。

在家裡我們是那個被寵溺的孩子,離開家我們還是那個能幹的,積極的自己,並不矛盾。


幻想大磊


實話說我也是其中之一的…常年在外回家的次數很少,在外邊兒生活工作壓力下感覺自己一切都能解決所有問題,在外邊一切需要什麼我總是會搞定一切。可有閒暇空間回去一次總感覺自己在老媽身邊總是弱智的感覺,、總是老媽清晨起來給我準備好我喜歡的咖啡☕️,然後懶懶的躺著直到老媽喊我多次才在不情不願的弱智情況下洗漱喝著老媽準備好以我喜好的早點。真的不需要大腦思考太多。而正如老媽每次來我這邊遊玩一樣的感覺。其實都明白我們已經長大成人了都以成家立業了、而老媽都老了需要的是我們的照顧。可或許我們都不想面對自己的父母老去的畫面,而總是不想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而把自己放在依然年少的時代背景裡吧……矛盾年歲糾結。


張清影1


孩子回到父母親身邊有依賴。就像我的弟弟在自己家要管女兒吃,穿,上學要接送,還要管寫作業等等,到了我媽和爸家也不伸手做飯菜,也不搞衛生和洗衣服,做好吃的菜直接放在我弟弟座桌子上面,就他一個人想吃多少就吃多,好自私不考慮別人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