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记:西藏的美是独一无二的,一生中不可不去的地方


【原创首发】宅家整理照片,我的西藏游记映入眼帘,回忆八年前的7月初,请看那魂牵梦萦的西藏风情。我们4人自驾沿川藏线抵达拉萨,奔赴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历尽艰险来到西藏西南边陲。高原、雪山、蓝天、戈壁……一帧帧照片散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艰险、胜利和闪着泪光的微笑,使我们每一个人略显沧桑的面庞上都刻下了痕迹…… 这是进藏第17天的我,拍摄于珠峰大本营。

神秘的西藏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行走在这条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318国道上,尽管道路险峻,但是所到险处总是有惊无险,一路上景色秀丽,大饱眼福,雪山、草原、冰川、原始森林……,看不完,拍不够;高原反应早已淹没在这些美丽的风光之中。拍摄于318国道途中。

走进西藏,我真正的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如果不去西藏,就永远不知道中国的西藏究竟有多美!正因为没有去过西藏,所以要去西藏。这样的河流、湖泊景致在西藏数不胜数,这幅照片拍摄于去江孜途中的羊木雍措湖。


西出成都进藏,遇到一批批骑友,自行车、摩托车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他们来自于全国各地。我和骑游攀谈,他们信誓旦旦的说:选择骑行是在挑战自我,这是一种双重锻炼,既强健了体质,又磨练了意志;一路上,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辛苦、他们的付出、他们经受的磨练时时感动着我......

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佛地。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的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拉萨进入了新时代,1982年被定为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布达拉宫是进藏者必看的地方。

一个月的时间,我经历了风雪、冰雹、龙卷风、沙尘暴、暴雨带来的泥石流等恶劣气候;跨越了雪山、草原、戈壁、险滩、激流,翻越了通麦天险、九十九道拐、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口等30余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这幅照片是翻过业拉山口,在著名的怒江99拐拍摄的。


西藏是我国河流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河都流经或发源这里。路段被山水冲断,相向而行的车排成长龙屡见不鲜。当地政府及公安部门都可以及时维修,大型铲车清道,另外两辆在上游激流狭窄处用铲车合拢阻挡流水,使行人和车辆顺利涉水。看到站在冰冷的激流中指挥车辆的警察同志,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摄于新都桥——理塘途中。

微笑是西藏通行的语言,这是藏区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西藏,不管认识不认识都挥挥手,一句“扎西德勒”可以化解一切。淳朴,朴实的藏民对陌生人充满友善,路上行车,走前面的马匹、马车,只要听到后面有车辆,他们马上停靠路边避让。此照片拍摄于日喀则——亚东途中。

高原湖泊,水面宽阔平坦,两岸翠山掩映,绿草茵茵,碧蓝的湖水,清澈见底,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嘻戏追逐,牦牛、羊群在蓝天、白云下奔跑,我深深地陶醉在这里。拍摄于定日途中。


山花烂漫,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在天空中游荡,看的让人目不暇接,绿草坪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小花,山谷里隐隐约约的藏族住房,缕缕炊烟在青山中环绕,那五彩的经幡更把绿油油的山脉点缀的如诗如画…….拍摄于八宿县——林芝途中。

八宿县,素有“东方瑞士”之称的然乌镇、然乌湖是去西藏旅游的人们不可不去的地方。这里莺莺燕燕的婉约情怀,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土人情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

到达鲁朗之前,先说说“三江之险”的雅鲁藏布江,这一段最长最险,道路沿江盘旋50度上升,到顶峰又40度下降,车辆一侧悬崖笔直,波浪滔天;另一侧,时有落石,再加上两车相会,时时让人手心出汗,胆战心惊!鲁朗的“龙王谷”,素有“神仙居住的地方”之美誉,这里雪峰拱卫,群山环抱,芳草青青,花海起浪,构成了一副绝美的人间仙境。


这是一个“世外桃源”,四面环山的吉隆大峡谷底部,海拔仅2600米,位于尼泊尔边界的吉隆县。景色秀美、鸟语花香、白云缭绕、山峰若隐若现,好似一幅幅水墨画,而且空气清新怡人,在“世界屋脊”上走了20多天的高原,海拔大多都在4000米以上,来到这里,那种轻松无可用语言表达。

黝黑的皮肤,暗红的脸膛,细长的黑眉,厚厚的嘴唇,嘴唇在似有似无的微笑,清澈的眼睛,流水一样的目光,这是我对藏族小伙的描述。尽管他们生活还不富裕,从这位安居乐业的牧民小伙的笑容上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摄于岗巴县岗巴镇。

西藏的民居住宅日新月异,大部分的藏民由以前的帐篷、碉房,住上了现在的“洋房”,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社会治安很好,气候很好,空气清新,吃的食物也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添加剂,藏民70岁以上的老人很多。拍摄于安多县。


走在西部边陲的定结县康布乡,茫茫贫瘠的大草原、大沙漠,气候、环境等条件十分恶劣,大风、暴风雨雪时常侵袭。这里居住着几户藏民,他们以放牧为生,他们的居住环境是每户20平方米左右的土砌茅屋,夏日仅可挡雨,冬日则很难抗寒,一年四季屋内燃烧着畜粪。他们对我们的到来充满了友爱,端奶茶、递奶酪、热情非凡,临别,我们将仅有的罐头食品全部送给了他们,他们也完全把我们当成了朋友与亲人。

“你的笑容就是雪域升起的太阳,所有爱唱歌的女孩,都夸藏红花,告诉世界,告诉天下,青藏铁路就是祖国给藏家一匹铁骏马……”这是西藏广为流传的儿歌。藏族儿童和蔼可亲、充满友善。

去拉萨途中,经常可以看到“长头队”磕长头的队伍,男女老少皆有,走在前面的一位老婆婆告诉我:他们来自四川甘孜,已经出来4个月了,计划再用3个月到圣城拉萨。队伍中有两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小姑娘,让我既为他们的虔诚感动,又有些许伤心。他们行走之中双手合十,三步一匍匐,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那种淳朴、那种执着、那种虔诚让我的灵魂为之颤动。摄于芒康县。


在西藏,马匹、毛驴仍然是他们的运输工具,这就是流传至今始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他们还沿袭着这种方式架起了和内地联络的桥梁,同时也链接着不丹、尼泊尔、印度边界的居民群众和商贸,这里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摄于定日县。

走进西藏,这样的遗址、土丘比较多,也不知是什么时代残留下来的。但是,有一处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在亚东县的山堆那乡的曲美雄谷抗英遗址,1904年1400名守关藏族军民在此阻击入侵英军,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英勇抗击,英军屡攻不克后假借谈判大肆杀戮,千余藏族军民在此英勇不屈慷慨就义。摄于亚东县。

7月14日中午12点,我们的车辆行至东达雪山口,这里海拔5008米,山上白雪皑皑,路途雪花飘飘,气温零度左右。而我们的家乡商丘,正是三伏天气的35度高温。这是我和我的影友张国栋、李军,同时感谢商丘民俗摄影家协会廉松成会长为我们拍照。摄于左贡县。


29天的时间,我感受到了西藏不一样的“春、夏、秋、冬”。我们走到哪里玩到哪里,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风干的牛肉、藏族酥酪糕、藏式面条等等。去西藏的时候,有不少的担心,害怕安全问题,高原反应,吃的能习惯吗?住宿咋样?我们甚至备用了:红景天、方便面、睡袋等等日常用品,以防不测,其实,这些东西都没有用上。 图文原创/陈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