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把我需要的东西送给亲戚了,是我自己无法买到的、别人送我的,事后我生气还被骂格局小,我不应该生气吗?

一代球痞


最讨厌这样的家长,和你妈讲道理是妄想,你好好的观察一下你妈妈有什么心爱之物,那天你妈妈没有在家,把她的心爱之物统统送给你的哥们姐妹,再让哥们姐妹好好的谢谢你妈的慷慨大方,让她也尝尝被大方的知味。


lszouxj


前几天我带5岁的老二在外婆家,小外婆家的外孙4岁,想要我儿子的玩具,两种颜色。外婆说你拿吧,我跟小弟弟说,这个玩具不是大外婆的,她没有权利把玩具借给你玩,你要问下二宝哥哥。然后他妈妈,我孩子的三姨也说,你去问下哥哥。小弟弟说,二宝哥哥,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嘛?我儿子说,玩吧,两个都可以玩。然后我跟外婆说,我们要尊重孩子,要让他们自己去交涉,而不是大人去强制


豆豆20070408


正常,有时老年人为了面子或者情分会把自己家人排在后面。举个例子,小孩不到1岁我就买了专门的婴幼儿餐桌,就是那种带餐板的椅子,为了多用几年,专门选择了不刷漆的木料的可拆的,就是可以拆成一个桌子一个椅子的那种,想着孩子3-4岁以后可以直接上桌子了就可以用来写写画画的。然而,小孩4岁的时候,哥哥的孩子出生了,我父母就自行送他们了。我就说了一句,女儿不正在用吗?还能用的呀,送了又要专门去买。我父母就冒火发脾气了,大吵了一顿,不,是他们单方面吵一顿。我简直了,我就说说。


风吹夏至


我这暴脾气,真的气死了,如果是我,要和老妈好好掰扯掰扯。

这件事,先别说东西,先说作为尊重这件事,您老妈就做的特别的不对。

不管孩子多大,她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家长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

我记得我上初中时,有一个特别漂亮的铅笔盒,粉粉的,是白雪公主的头像的盒盖,在当时那会属于特别的漂亮。而且是我运动会比赛时跳高第五名挣得的,因为难得,而且意义非凡,所以特别的珍惜。

可是,有一次,我们家亲戚带着孩子来我们家串门,那个小孩到了我们家就东翻翻西动动,作为大人也不好说什么,最终,我摆在书橱里的那个珍贵的铅笔盒就入了他的法眼,非要不行。又哭又闹,他家长也不管,看着我妈只说,您看这孩子,就这样,没办法,从小爷爷奶奶惯的。

我妈也无奈,不能看着这个孩子一直这么闹下去吧,所以只好把我珍藏的那个白雪公主的铅笔盒拿下来给他,那个熊孩子才停止了哭闹。

等我放学回家习惯性的看看书橱,发现我的宝贝没有了,立马声嘶力竭的问老妈怎么回事。老妈只好道出缘由。

我立马冷了,不是楞了。怎么可以这样啊,那是我的东西,先别说珍不珍贵,先说别人的东西不能动这个道理还要多解释吗?

随之,我没哭也没闹,就那么冷冷的冷冷的看着我妈,随手把她喜欢的抱枕给丢到门外,然后,保持了三个月在家没说过一句话。即使老妈给我买了一个类似的铅笔盒,也让我当着她的面扔垃圾箱了。

这成了我和我妈心里共同的刺。

自此,多少年了,我的任何东西,我爸妈再也没有动过。

至于那个令我痛恨的熊孩子,长大后如所愿,一事无成,活成了一个巨婴,养成了啃老族,活该!

所以,有时候和父母没有道理讲,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家长有权利决定你的一切,因为你的生命是她们给的,但是,她们忘了,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得到尊重!


期待耿好


我其实是非常讨厌别人送我的东西的,我也绝对不会送别人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怎么说呢,任何东西都有主,你凭什么作主送人呢?尽管那有可能 是你的孩子你的亲人的东西。但是不是你的,你就轮不到送啊!

像我以前高中有个同学,就是特别讨厌,她从来不知道别人的东西是不能“替别人送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像同学小妍买了两个馒头,放在宿舍里,准备第二天早晨吃,这样就不用跑食堂了。

晚上,外面宿舍的小刘饿了,就到我们宿舍里问,谁有多余的馒头啊?买个吃。

这时候,那个同学往往就会自做主张地,说:小妍你不是有两个吗?给人家一个。你一个也够吃了。

搞得小妍非常郁闷。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她总是慷他人之慨。让大家伙非常生气。

像这种母亲送自己的东西,也是非常常见的。

有的人,认为你不要了,或者不值钱的东西,所以她感觉没啥呀,就送人了。其实是非常讨厌的。

像我儿子的玩具,他喜欢的乐高之类,人家是非常之心爱的,我是绝对不会送人的。

这就赶紧 要回来。如果不要回来,下次还给你送的。



Longsuixinyuan


你好!妈妈把你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了,而且还是无法买到的,可以想象出这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很多东西都是用金钱无法去衡量的。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一定会很生气很难过的。生气是人们正常的一种情绪,你没有错,这不是你的格局问题,而是你的妈妈没有尊重你,是她的问题。


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孩子,他们总会把自己的想法强行加在孩子身上、代替孩子做决定、不尊重孩子的隐私等等。父母这些行为很容易伤害孩子。为什么会父母会这样做呢?



一、父母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

父母认为,父母说的话孩子都要听。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和控制权。以前在很多家庭中就是这样的。在你母亲的原声家庭中,她的父母可能就是这样对待她的。比如:随意处理你母亲的物品,从来不需要征得她的同意。你母亲在这种原生家庭中受到了影响,从前自己没有得到过尊重,在潜意识当中也会用同样的教育方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二、你妈可能在讨好别人。

当一个人刻意去讨好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把自己或家人最喜欢的东西都送给别人,或者做任何事情都只会考虑对方的感受,而不会考虑自己的感受。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就是这样。但是,当他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时,他们就会感到很难过。

但我们了解的以上两种情况后,就知道了为什么你妈妈会这样做。



妈妈并不是每件事做得都是对的,她也会犯错误。当父母有错误时,孩子可以和善的指出他们的错误。你可以把你的感受告诉她

“妈妈,你送给亲戚的礼物是我最喜欢的礼物。”

“我感到非常难过,是因为你送走的礼物是我最喜欢的礼物,我希望你以后不要把我的东西随便送给别人。”

在正面管教当中,这就是情绪诚实。把情绪和感受诚实的表达出来。并且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语气,不要过分责怪对方。

每个人都有伤心、难过和生气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你的经历。我父母曾经把我小时候很多和同学的照片都扔掉了,还有写有同学名字的明信片。那是多么珍贵的照片啊!我至今想起来心都是痛的。但是再责怪她又有什么用呢?她现在已经老了。



当父母不接纳你的情绪时,我们只有学会自己接纳自己。接纳你愤怒的情绪!别把父母的话太放在心上了。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您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


雨后山林静


自己心爱的东西却被老妈不声不响的送给了别人,说一点不生气那是假的,可是生气又能咋办?你总不能再到人家那里把东西要回来吧?再说了不知者不罪,更何况又是自己的亲妈,你还能记她一辈子仇不成?只能咬着牙发几句牢骚得了,顺便再恶狠狠的叮嘱老妈几句,如下次再不经允许就随便把你的东西送人,你就果断的和她绝交!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个人觉得主要还是两代人的沟通和交流不够,又或者是在对事物的认知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你比如有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在年轻人的心里绝对会当宝贝一样对待,可同样的东西到了父母的眼中,压根就和一堆废铜烂铁没啥两样,反倒还嫌堆在屋子里碍地方!

一说起这个方面的事来,我弟弟就为此还差点跟我母亲闹起来,弟弟从小就是个车迷,家里头大大小小的汽车、摩托车模型就摆了满满一屋子,到如今二十多岁的人啦这爱好是不减反增,为此没少落的父母的唠叨,嫌都这么大个人了还和个孩子似的正事不干一点,可是任凭父母再怎么奚落,弟弟是照玩不误,一下班回家就钻到屋子里头捣鼓他那些宝贝去了!

前段时间他不知道从那里捣腾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回来,还跟我吹嘘说这是现存为世不多的几辆了,足足花了他一月工资才买回来的,因摩托车没法搬到房间里去,弟弟只好暂时先将其放到院里头,自己嘴里还念叨着说过几天就搭个棚,别把他的宝贝给淋坏了。可是谁知棚子没搭好,车却不见了!原来是母亲嫌车放在院里碍事,趁着弟弟上班的时候偷偷的把车卖给收废品的了,卖完后母亲还跟我炫耀这车卖了300多块钱呢,我当时一听心里头顿感大事不妙,嘴里直呼老太太这下你闯了大祸了,等下你儿子回来不跟你拼命才怪!果不其然,待弟回家一看自己心爱的宝贝被当废铁卖了后,顿时就和母亲吵吵了起来,吵过几句后顾不上生气,又忙追到废品回收店内花了800块钱将车给赎了回来,得,这下好了,一反一正500块钱没了,自此以后老太太也聪明了许多,对弟弟的那些破烂玩意就再没上心过!

所以,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年轻人的事老人还是少搀和为妙,眼不见为净,耳不听心不烦,"没心没肺"的活着就挺好!


山东汉子也柔情


知道什么叫孝顺吗?就是要笑着顺从,你现在痛心珍惜的东西将来可能一分不值,而你为其所付出的无知也许将来你会痛心疾首。


崑仑壹砾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下次来客人 把妈妈新买的衣服 化妆品 送小姨 送邻居……看看你妈妈的格局多大[捂脸]


明ing3


提个问题也不说关键点。

东西的所有权是你妈的,你妈爱送谁送谁,想要回家去朝你妈骂,卖萌,打滚滚,上各种手段。要到了是本事,要不到是你自己龊。ヽ(  ̄д ̄;)ノ

所有权是你的,你不同意你妈送人了是你妈不对。以后你的重要东西各人收好,不要让你妈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到。

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