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画家太注重画面形式,就会忽略作品内容的深度,你怎么看?

影影圈圈


虽然有人说太注重画面形式,就会忽略作品内容的深度,但我依然认为画面形式不仅不会忽略影响作品的内容深度,反而会增加、提高对作品内容的表现力,更好地烘托作品主题内容的深度表达。

形式和内容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内容是形式要表现的主体,而形式是内容表现的载体。一幅优秀的作品既离不开有深度的内容,更需要有好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就以国画大师刘海粟的《黄山系列风景》为例。国内有许多画家描绘过黄山俊秀、壮观的国画风景,或工笔、或写意。为何刘海粟大师的黄山系列作品最为令人称道?此时他们所表现的画面题材内容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可见,形式在绘画作品中所产生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好的画面内容要有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去表达;而好的艺术形式也要有好的内容来依托。


海洋的艺术空间


人们常说,第一印象很重要。绘画作为以图像呈现的视觉艺术,审美是它的第一特性和属性,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首先应让人在一眼看到它时能产生视觉上的美感,接下来才会去欣赏和领会这画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可见绘画作品的画面形式是多么重要而不可或缺。这一点,我们从很多经典的世界名画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安格尔的《泉》、梵高的《向日葵》等等,都有十分完美的画面形式。可以说,没有好的画面形式的绘画作品是不可能成为优秀作品的。

但是,正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绘画作品不注重画面形式肯定是不行的,因为缺乏好的画面形式,这画就不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也就无从谈起了。但一幅画如果只是或过分注重画面形式而忽略了画作的主题内容,这幅画就会空乏空洞,就没有深度,就没有灵魂,就经不起读者的审视和品味,同样也是不行的。

绘画作品的画面形式和主题思想是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问题,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没有好的画面形式,就不能取悦读者。没有好的主题内容,画面形式再好,也很难得到读者的认可,也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只有既注重画面形式,又注重主题内容,将二者有机的完美的结合统一起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

古今中外被认定为经典传世的绘画作品都是既有优美画面形式又有深刻或丰富主题内涵的范例。


灯影书画


每个人在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第一瞬间都会去观看画里面画的是什么人或物,我们可以把画里面的人或物,看作是作品的内容,然后,才会细致入微的观察整幅画各个细节的色彩修饰、构图衔接,这叫作品的形式,问题来了:有人说画家太注重画面形式,就会忽略作品内容的深度,你怎么看?

画家太注重画面形式,就会忽略作品内容的深度

做个形象的比喻,作品的画面形式和内容,就好比一个人的颜值和才华,古人曾说“人无完人”,既有出众颜值,又有杰出才华的人,是极为少数少数的,同样,对于一幅绘画艺术而言,形式完美且极具内容深度的绘画作品,也是非常非常少数的,

所以说,“画家太注重画面形式,就会忽略作品内容的深度”,这观点是可以认可的,我们要强调一点,一幅绘画作品的画面形式,不一定是要很传统的完美,它也可以是画家个人主观思想里所设定的形式,就油画艺术而言,其载体是色彩,而每个画家都可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来处理运用色彩,



问题的关键词是“太注重”,也就是说画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心思去处理画面的形式,想通过独特新颖的画面形式来吸引观赏者,这种想法是绝对存在的,就好比一个女人总想别人关注她的外表,然后忽略了自身的言谈举止及修养了;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比如,抽象派油画超写实主义油画,


抽象派画家和超写实画家,都是非常注重画面形式的,从而就忽略了作品内容的深度,抽象派油画作品,除了画家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真正看懂,委婉的说,那是画家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艺术表达方式,但实际上,抽象派画作是没有内容深度的,唯一有的就是画家自己个人的思想,这种思想通过另类的绘画方式表达出来;超写实油画作品,让人看到的都是画家的精致细腻的技巧,画家用手工完成了照相机该做的事情,画面形式看起来很完美,就如高像素照片一模一样,

在艺术创作中,使用了太多的技巧,就缺乏情感了,这样的作品,也是缺乏内容深度。


诗夜城主


太注重画面形式,是为内容的意味奠定基础。注重画面形式不仅不会影响作品内容的深度,反而会让欣赏的人更能感悟作品的意味和意境。

绘画本来就是把主观之意融入自己所创造的形象,赋予意之后的形象就成为意象。成为意象后,就会体现出画家内心所表达的思想。美的画面形式是意的感情表达的载体,有了优秀的画面形式,其思想情感会得到符合意味的表达。

好的画面形式正是意融形象的自然流畅的表达,是意有更大容量,同时也是使作品思想含量更加丰富。

绘画是平面的,是不能注释和有动作的,更不能有画外音传达画家之意,是一个非常有局限的艺术表达方式。不能有声音,不能有动,不能加注,不能立体创造,在很有局限的状态下创作作品,必须使画面有立体感,有动作感,有故事感,有顺序感。唯一的画面就成了凝美蕴意含善的载体。

画面形式成了绘画作品的聚焦点,成了画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成了作品吸引眼球的唯一,成了意象升华与否的核心。

画面感是绘画作品的生命。是画家体现意味的载体。

太注重画面形式,不但不影响作品内容的拓展和挖掘,反而会使味更浓,意更足,象更美,境更阔,深邃而明亮,世界著名油画作品皆为美象(形式)与妙意(内容)之水乳交融,融会贯通之精品力作。

(诚谢关注)。





GoodLuck6868


画面的形式就是通常大家谈到的构图以及通过绘画达到视觉上的美观。而作品的深度即内含却是艺术家长期修炼出来的真功夫。这真功夫是艺术家个人内心的流露,通过绘画工具和绘画材料转换成一种无形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内在的艺术魅力。简言之就是"耐看",让人回味无穷!举列看读陈逸飞的水乡油画风景,你就会被画面的水乡隽韵、沉静的画面深深地被打动。画面的景象会让你浮想联翩深临其境回味无穷。另一位画江南水乡的艺术家吴冠中先生90年代后的作品。他的风景画已脱离西洋画面的具像形式。代之于运用中国传统中国画的"神似"的帶装饰艺术形式。画面简洁,笔法流畅。看吴老的画,我们会顺着吴老灵动的笔触认识一个清新脱俗的江南水乡。一个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跃然于纸上。当一个艺术家达到形式和内容髙度的统一。这就是一幅有深度的作品。一幅百看不厌的优秀作品。


SY43625156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有人说,画家太注重画面形式,就会忽略作品内容的深度

其实在西方美术史上,从14世纪,至19世纪的油画作品,一直很注重画面主题,情节的再现性,客观写实的造型表现风格

因为那时候还未出现摄影技术,所以对于传统写实的油画造型艺术,特别注重画面的主题,内容

因为传统写实油画,是记录当时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社会现状,地域风俗的手段

绘画,雕塑,都是把圣经,宗教神话故事形象化的手段,比如绘画,把圣经,宗教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化的手段

所以欣赏西方写实油画,如同欣赏一段文学故事,宗教神话故事,历史故事

特别是对于俄罗斯的巡回画派,特别注重画面内容,情节,主题

俄罗斯巡回画派,诞生于19世纪

那个时候,俄国取消农奴制度,社会问题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时俄国的知识分子提出,艺术必须反映现实,如俄罗斯巡回画派,提倡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很黑暗,俄罗斯人民的疾苦,真实的底层老百姓的民不聊生的生活,所以俄罗斯巡回画派,注重艺术创作的主题性,情节性

俄罗斯巡回画派,如同19世纪诞生法国的现实主义画派,同样提倡反映现实,社会现状,提倡油画作品的真实性,比如作品中故事的真实性,社会现状的真实性

但是,对于同是19世纪诞生的印象派油画流派,其绘画表现风格,艺术创作思想是和巡回画派,现实主义画派是大不相同的

印象派,如莫奈,梵高,西斯莱,修拉,高更的油画作品,并不是如同俄罗斯巡回画派,现实主义画派一样,反映现实问题,社会问题

如果说,现实主义画派,俄罗斯巡回画派的油画作品,具有艺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

印象派,追求的是纯粹的画面视觉美感,审美功能,纯粹追求视觉形式美感,如光线,色彩的艺术魅力

自印象派之后,西方的抽象派,表现主义画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画派,都不怎么追求画面的内容,情节,而是注重画面的纯视觉美感。

所以对于一些画家,创作只追求画面的纯视觉形式美感,我觉得也未尝不可,能不能画出经典的绘画作品,在于画家的本事

康定斯基,蒙克,波洛克,梵高等画家,创作油画作品都是追求纯视觉美感,如追求线条,色彩,点线面,构图的艺术魅力,其经典之处丝毫不亚于传统写实造型的油画作品

如果一个画家,单靠画面纯视觉形式语言来征服大家,说明这个画家有本事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艺术狂人2


形式是身体,内容是灵魂。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画就是废纸一张。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内容没有依附,画不成画。二者是一非二。形式靠积累磨炼,内容靠读、识、阅、历,形成心性境界。方成自家面目。拙作一幅[祈祷][祈祷]



松下雲池


一个画家,不仅仅要有娴熟的笔墨技巧,独运的匠心,更要具备非凡的学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于画竹有自己见解:“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削去繁冗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说得就是如此!一个画家,如果单纯的追求画面效果,过分强调布局,章法,就会失去灵性,甚至沦为画匠!



逸人李旭东


没有矛盾之处。

一、普通人与不同思想层次的画者,即使站在同一角度,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与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你所说的画面形式可能是指色彩的搭配、空间的布局、写真的程度,而别人所理解的布局也许只是点到即止与适当留白。不用自己的不专业去质疑别人的专业性

二、一件作品的深度有很多体现的层次,比如有的反应真实,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有的注重延伸,更让人入胜。欣赏者的层次也不同。不同的欣赏者需要不同深度的作品。这本身没有高贵与底下之分。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就是好的。不用其本身经济上的价值去衡量。

三、一件优秀的作品,既离不开画面较好的展现,也离不开内容的提前构思。



芳华1982


横向与纵向都是画家们考虑的问题,形式与内容并存,好的作品既有深度又具有很强的视觉美感。传递意义的同时又不失风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