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西方科學是什麼?

靈智學君


傳統文化,孔子思想,孟孑學說,雖然沒有發明空調、汽車、飛機,它確倡導自然、和諧、天人合一、人們世代永存。科學雖然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確也加快了人類滅亡的步伐。


參園主人


機械唯物論!中國文化重視物質的用,而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形而上者謂之用,形而下者謂之器,我們的中華文化對任何有形的物質都定義為器,包括人的身體,而這些器的看不見的能力為用!任何物質的用是無法徹底發現的,老子把器定義為陰,而其用處定義為陽,萬物負陰抱陽,所以老子的陰陽和孔夫子的陰陽概念不一樣,老子的陰陽有更高的層次和對自然更妥帖的解釋。老子的陰陽代表了中華文化器物和用處的統一,及陰陽的平衡,而西方文化以看的見摸的著的純物質為基礎,對物質的用處有很大的人為侷限性,什麼時候我們的大家們真正弄懂了老子的思想,人類文明會前進一大步!


靜虛4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有,西方科學總體、整體大致稱為自然科學。西方科學主要偏重的研究對象是:如何解密、研究、探求、發掘、發現地球自然界、宇宙、包括人類等各種自然的生命現象、各種自然的科學規律。

西方科學具體地說:是研究自然界的物理、生物、生命、數學、化學、天文等自然科學學科,並研究如何利用自然科學的發現、發掘、開拓、創造、創新的科技、科學成就和成果。

中國的傳統文化,即東方(中國)科學:總體、整體大致稱為社會科學,即人文科學。中國科學主要偏重的研究對象是:如何解密、研究、探索、追求、發掘、發現天人合一的地球自然界、宇宙、國人等各種‘’道‘’的自然人文科學規律。

中國科學(傳統文化)具體地說:是研究自然界關於‘’人‘’與‘’道‘’等社會人文科學學科。是研究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人與自然的天道、人與社會的人道;也就是說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如何生存、謀生、發展之道,如何養生、養心、養性的自然科學規律之道,如何在社會上為人、做人的處事、處世之道。


袁聰


格物致知,理在氣中。格的甲骨文上止下凹,可引申為把事物放容器中。格物致知有分科治學的意思。理是道理、規律,氣是現象、表象。理在氣中指的是道理、規律是由歸納法從現象、表象得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論到此為止,和西方差了一個休謨。休謨證明歸納法不成立,因而引出康德,最後由波普用證偽法則完成人類認知論的建構。


Shrek21


中國人講究去欲還本,迴歸自性。然孫中山說:西方科學是捨本求末,能使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貨暢其流。這樣世界一切就有了動機,才有生氣。大清就是因為長久的克己復禮,只著於內修自身。而不思進取,外修其業,最後導致全國死氣沉沉的。


重新悟道


科技是無所不能的“外道”,卻永遠無法觸摸“神經”以外的精神世界

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看,科技是外道。《周易》是中華萬經之首,中華文明之源,核心就是“相數理,精氣神”,“相數理”是外探,“精氣神”是內視,一內一外,窮盡天下“道”與“德”。科技是“外道”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天地即“道德”,“道德”分“陰陽”,內“陽”

外“陰”,“精氣神”為陽根,“相數理”為陰本。同時陰本又分陰陽,主觀世界為陰“陰本”,為“內道”,客觀世為陽“陰本”,為“外道”,科技即“外道”的極致發揮。

二、科技的“有為”與“無能”。在客觀物質世界,從宏觀與微觀,科技所向披靡。宏觀即太空宇宙,登月登火星,天文望遠鏡,太空實驗站。微觀世界,早已發現基因並有改造基因的產品出現,已經捕捉並在利用中子,量子糾纏已經在通訊領域發揮作用。但,無論科技如何發達如何神奇,也只能是“外道”,因為“科技始終無法”進入“精氣神”的“內道”世界,更不可能妄言科技直接作用於“內道”精神世界。神經科學,通訊控制“大腦”,從而間接地深刻地影響精神,但還是“外道”範疇,當“大腦死亡”,科技力量就徹底消失,科技力量不可能觸摸“神經”以外的精神世界。

(蔣榮清,2019.12.4)




學林金喜鵲


首先,何為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兩個方面的知識。一為歷史文化於世界文化具有相同性質的普遍性,一為歷史民族特有文化所具備的完全的獨特性。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具有相同性質的普遍性?

比如:″表示形式不同但所起到相同作用的文字①,周易,詩詞歌賦,諸子百家,中國歷史,春秋史作或稱經,詩經,書經或稱尚書,禮記,中醫藥學②等等"。

以上,大部分只能稱之為″中國傳統文化",因為,她與世界文化雖然有民族傳承上的某種民族文化差異性,但是,卻也具有人類文化文明皆有的相同性與普遍性。

什麼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文明完全特有的獨特性?

《周易》。

《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以直接稱國學的文化傳承;而上文①②或亦可歸此類。

《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首而指導與引領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與無可比擬的功能和地位。

在《周易》著作所假設的邏輯智慧中,世間一切可以用物質性範圍者皆為″地道"。地道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一切物質性質的總稱,用現代述語表示即:″唯物主義"。

而科學是西方在哲學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唯物主義知識與應用法及法則的總稱。

哲學的地位在近代的西方學科中是無與倫比的。

她主要研究的對象是意識與存在的關係。

在哲學中存在是唯物質性的,意識則被稱為唯心主義的專利。而西哲對意識的表示則具有不可名狀的單純性與單一性,並被誇張了的稱之為追求終極。

隨著人類知識文明的發展不斷的延伸,我們知道事物不存在完全的單一性。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之首的《周易》中,更是表示著述的清清楚楚。

西方在哲學上的單純單一的唯心表述,恰恰證明了西方唯物質主義的本性是具有盲人摸象的偏識性質的。

所以,西方哲學所謂的唯心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周易》中的″形而上學"有著“以小見大"與"不以大無以見小"的思維缺陷。致使西方哲學單純單一的意識思維在人類初始文明中就與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境界無法相提並論,更別提媲美中國傳統文化了。

是以,在以《周易》為首的中國傳統文化面前,西方所尊崇的哲學只不過是夷荻文化或一域中的窮鄉僻壤而已。

所以,更況″地道"唯物主義延伸而來的西方科學乎!

我們從中國傳統文化《周易》的角度上來看,世界現代科學也只不過是″形而下學"的知識成功應用範例。

系言!

君若是非要問:″那麼近代中國何以落後西方"?我在過去的小文中已經多次論說過了:"天意"!"天意"!"天意"!這絕不是迷信。並且,我從不講迷信。更況,我對迷信的認知就是兩字:″未知"。

下面列孟子的一段名言,共諸君玩味欣賞!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罰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無為24472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乏科學成分。比如老子的道德經中講的道,就是指自然規律,老子是一個樸素而深刻的唯物主義者。而唯物主義思想是科學的哲學基礎。比如墨子創立的墨家學說,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科學技術的內容。墨子不只是理論家還是實幹家,在製造器具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和諸多發明創造。可惜,中國人尤其是統治集團更看重統治術和人際關係,所以“獨尊儒術”,科學技術被貶為“奇技淫巧”,歷屆封建政府很少或幾乎沒有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有所投入,也沒有注意給民間創造科學技術發展的氛圍,民間出現的星星點點的科學技術的萌芽得不到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國辦的所謂太學研究的學問就是反覆註釋儒家經典,向古人求智慧求學問,嚴重製約了科學技術在中國的發展,致使近代中國落後捱打。科學技術是現代文化的核心成分,但就科學技術而言它是一種生產力,的確有雙刃劍的意味。但是使用科學技術本身也應該科學。對科學技術的理解不能單單隻作為生產力,還應包括科學精神和科學情懷。我們的中華文化要把事實上已經把科學文化融入其中,科學技術已經是中華文明的有機組成部分。把中華文化或文明與科學技術割裂開來和對立起來都是有害的,是對中華文明的損害!


mulin30311368


中國傳統文化,從本質上來講是與現代(十八世紀)西方科學和技術格格不入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傳統農耕文明遇到了工業革命與思想解放。

傳統文化講究順天應時,天人合一,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中國最古老的官員(職業)有一個“星象官”,專門負責觀察夜空星辰位置的變化,記錄流星以及彗星的出沒。

古人們認為“皇權天授”,國運(朝代的興衰)一定和天上某一個星辰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星象官”有兩個任務;即一,記錄天象;二,記錄皇帝的起居言行,司馬遷——但是,這些與現代天文學沒有任何關係。

即使到了清朝中晚期,西方列強借助現代科技到了家門口,對龐大的帝國形成了直接威脅,皇帝卻仍然不以為然,斥責西方科學為“奇淫巧技”,糊弄人而已——但是,僅乾隆皇帝就收藏了“自鳴鐘”3000多座!

當年有西方人以及國內洋務運動領頭人主張在中國修建鐵路,本來發展鐵路運輸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保守派們卻百般阻攔——

修鐵路必須大興土木,開山搭橋,保守派們堅決反對,認為祖宗的龍脈是動不得的;還有,清朝的皇帝也許到最後也沒有弄明白洋人為什麼不願意行大禮,三跪六拜——只好看做是西方人天生的膝蓋不能彎曲吧!

在西方傳教士帶來第一張“世界地圖”以前,人們(包括皇帝和當時的精英們)一直以為中國才是世界的中心,泱泱大國,自給自足,千年來都在盡情享受“八方來朝”,周圍都是“藩屬國”,仰仗天子的餘威而生存。

只有極個別直接與西方人打交道的大臣才知道洋人堅船利炮的殺傷力,因此才有了後來的洋務運動——不過這時候的思想界仍然秉承“中學為主”(傳統文化為主),“西學為用”的朝綱——就是不願意做制度上的改革。

直到清朝被推翻之後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人們才真正開始思考傳統文化與西方科學之間的差距;此時的知識分子才紛紛走出國門虛心學習西方各種現代科技和現代思想——

民眾也開始被迫接受西方的“洋貨”(商品),西方的宗教(文化)、西式學堂、鐵路、電話、電影、西醫才慢慢開始進入中國。


閒看秋風999


從傳統文化《易》的角度看世界,有理、象、術之分。

理者,原理,道理,真理。

象者,現象,表象,真象。

術者,技術,手段,方法。

由此可見,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西方科學屬於術的範圍。不過西方科學是以四維時空觀為基礎的,發展時間也不長,因而有很大的侷限性。而我們傳統科學是蘊含在傳統文化裡面的,其時空觀是早就超越了四維時空的,因此,對這個世界看得更透徹!由於有文化斷層,現代的知識分子,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對這一點是沒有太多瞭解的。他們往往以西方科學為標準來解讀和判斷傳統科學以及傳統文化,就如同用平面幾何去解釋立體幾何,是根本行不通的!這也是當代中國高級知識分子的侷限性以及悲劇性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