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露馅的红豆包


中国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一,不仅是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独放异彩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艺术。

中国书法具有工具性和艺术性,既是记录语言、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又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它采用精炼的线条造型和情感上的平、仄、顿、挫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

中国书法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它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形片,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文字形体逐渐形成。中国书法注重达意畅神与线条造型,以结构组织为主、点线墨色为辅,集诗、书、印、款、意结合的艺术特征。在世界艺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有着优良传统。既具有自身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又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



墨趣乐缘


中国书法的特色是什么?这个问题可泛谈,也可从不同角度详谈。

中国书法 有何特色?书法诞生至今历史最久,书法作品、书学理论书籍和书法评论等文化宝库最大,使用学习的人数最多,是中国特有,世界共享。

中国书法不仅是一门技艺,更上升为文化,或许还能形成一种思潮或信仰。他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大量的创作作品,流传的历代名家名帖,名碑及其拓片,拓本,各种书帖及书法理论吉及评论书籍的电子文本文档等,构成一个文库系统。有基础教学辅导培训系统,有市场交易系统,场外交易系统,机构评估系统,作品影印装裱系统,有笔墨纸砚等工具及耗材产供销系统,学院钻研教学系统,和博物馆及个人收藏系统,有赛事评展系统,有社群和多媒体交流系统。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体系。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和事业,最后形成书法文化艺术的大系统。

具体到书法艺术特点看,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书法是黑白艺术。传统书法以黑白为主,至今仍以白纸黑字为主流。但随着各种科技进步和创新,墨色和纸色及装裱色彩,也逐步丰富起来,电子影印件的变色装裱版本更是丰富多彩。

这里顺便插几句,笔墨纸砚更加丰富多彩。笔,不仅有传统的各种毛笔(羊毫,狼毫,鼠毫,兼毫等),还有各种硬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水笔),铅笔等。墨,除了毛笔用的墨块,墨汁,绘画用的颜料,有时也可挪用为书法添彩,更有硬笔书法的墨水。书法用纸,有宣纸(白色宣纸,各种色宣等),毛边纸(练习用纸),硬笔书法的各种书法用纸。砚台或许逐步淡出,但也有各种名砚,单独作为收藏品的。



二,书法是线条艺术。书法主要依靠笔迹线条及其组合、变化来表达,虽然有“书画同源”之说,但书法与绘画有所不同,主要通过用笔,用墨,字法结构和章法,笔迹的各种线条的“神秘”组合变化搭配而呈现的。运用毛笔但软毫,硬毫和兼毫等,再配合选用所需的相应的墨性和纸质的墨和纸,从而创作出线条有粗细,刚柔,墨色有浓淡,虚实,厚薄的书法作品。



三,书法是方圆艺术。用笔及形体上,都讲究方圆之术。笔法上,方笔与圆笔配合运用,产生书法笔迹形体的方圆变化。从用笔上讲究方圆之术的,如元代刘有定《衍极?注》称:“执笔贵圆,握管不可不直,直则方。字贵方,得势不可转,转则圆。篆圆也,圆其用而方其体;隶方也,外虽方而内实圆。”从字的形体上讲究方圆之术的,如南宋姜夔《续书谱》称:“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方中寓圆,圆中有方,既有矛盾,又能统一,才能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若“舍方求圆,则骨气莫全,舍圆求方,则神气不润;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此书之大病也”。(《变通异诀》)故方圆也可用来评价书法艺术的优劣。



四,书法是具象与抽象统一的艺术。中国文字,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有八千多年。而从河南南阳考古发现的殷墟和甲骨文算起,发展至今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字形体的不断简化,伴随着中华历史的演进,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最后形成主要书体:真(楷书)、草、行,隶、篆五种常见的书法字体。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点画具有象形性,且文字的字形结构也具有形象特征。因此,汉字书法具有了一定的具象性。但是尽管书画同源,但汉字的具象性与绘画中的具象大不同。即使是象形构造的文字 也已脱离了事物具体形象。以线条点画为主但书法艺术,主要还是抽象地表现书法的形式美。是抽象与具象的艺术统一体。




五,书法是人文的统一和情感的载体。书法艺术 是“有情的图画 无声的乐章”,具有抒情性,它能够表露主观意念、情趣、感受和理想,构建一个性灵的世界。比如王右军《兰亭序》的洒脱,颜鲁公《祭侄文稿》悲伤,苏东坡《寒食帖》的伤感,都在文句和书法中得到体现反应。书法作品,不仅能反应书家的情感,还能反应书法家的人格、品性,俗话说“字如其人”,比如启功先生的谦逊,慈祥,善良,正直,旷达、幽默的品性,反映在书法作品中的简捷,明快,刚健,线条富有弹性,文句总现谦词。对于市面出现仿启老的作品,他甚至笑答“他们有的比我写得好”。启老说,好多历代名家名帖,好多不是真迹,好多仿品,大多出自书法高手,仿得很严谨,有的甚至比原作写得还好。只是仿者名气不够,幸好有这些仿品,才得以流传下来。譬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唐太宗时曾令人鈎摹,幸好有这些钩摹本,才流传下来。当然,个别人拿着仿品当真迹卖,动辄几千几万(笔者注:说话当年几千几万算天价了,如今高仿估计该是会骗十百千万吧),谋取暴利,那是坑人!不过,买家也要注意,提高眼力。这就是启功老先生。

好,就此打住。


林默之健龙达人


中国书法是由特制的毛笔书写出来的线条艺术,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它的主要特色体现在;

1.用笔,提按使转,藏锋、露锋、中锋、侧锋都体现出节奏韵律。

2.结构,顾盼呼应,承上启下,穿插避让。

3.章法,疏密安排。

4.神韵,精神面貌,字如其人,道法自然,禅宗顿悟,得意忘言。

中国书法为中国人所独有,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胜过一切其它艺术!它既有实用性,又有欣赏性,无声而具音乐的节奏,无色而有绘画的灿烂。它是抒情诗,它是抽象画,它是天籁曲,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所不具备的特色!





平定山人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闪耀于世界文化星宇,她铭刻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雕硺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

人们常喜欢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之全面。

而其中的“书"即书法,是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

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以笔墨纸砚,加持书写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由心而手,由意面形,由中国文人手手相传,心心相映,而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

它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1,无言的诗,书法首先表现在书写者的气质精神。是书写人不言说的诗,“诗以言志",某人的书法便是某人的心志,故“字如其人"。

所以人们才会用“颜筋柳骨"、“张颠醉素"、“二王气象"来形容,实指书法,意在于人。

2,无形的舞,中国书法是有笔法、章法,也有书写技艺的,合而成为一种美的艺术。

由于字的用笔或中锋或偏锋,结构欹侧呼应,章法错落有致。

静态的字便有了动态的美,便有了“笔走龙蛇"之美,宛如舞动的精灵。



3,无图的画,中国书法是有画面美感的。

就如侠客岛上的石破天,看石壁上的蝌蚪文,便能看出武功图谱来。

亦如王羲之的《初月帖》,会给人“老携幼孙,顾盼生姿"之视觉感受。

4,无声之乐,中国书法亦会让观书者有美的享受。她无声,但观书法者可以通过笔墨了解书写者的心灵之曲。

如“芝(张芝)动繇(钟繇)静,義神献韵,苏厚黄奇……"

总之,中国书法兼具诗舞画乐之特点,是艺术“平天冠"上的最闪亮的明珠,散发在每一个热爱中国书法者的心里梦里,眼中口中。


赤灵


中国书法是靠点与线组合成的,由于墨加水后在宣纸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色阶,所以古人称“墨分五彩”。中国书法是抽血的艺术,是历代先民智慧和审美的结晶,真行草隶篆皆是中华文化积淀的具体显现,是无数先贤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结果,流派众多,异彩纷呈。“真如立,行如走,草如奔”“錐划沙、屋漏痕”都是古人对书法的实践积累。现在有些江湖艺人称自创“宇宙体”这体那体的都是骗人的鬼话。


粟丰堂主人


所谓的书法,从专业而言,它是文化它是艺术;从生活角度来讲,它是兴趣爱好。从某个层面理解,它是人性情感释放的某种最佳方式,无关审美,笔转锋动,刚柔并济,字迹吐露印记,吐露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灵轨迹,带给人一份慰籍,我想这是它的最大特色。


翔安92580


中国书法的特色是以中华汉字为根本表现形式,创造符合艺术审美的字型,线条,章法为整体的作品。


22蔡清阳


楼上诸君所言极是,我只想说,书法是国粹,必须严谨治学,当下出现了一股邪教,什么丑书,乱书,江湖体,名星作品(其实就是毛笔字)等,都是不可取的,绝不可以使我国的书法传承误入歧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