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为何把英语看得如此重要?

仿佛99


我想国家之所以吧英语的位置放的如此重要,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国家要与国际接轨,就需要大量的英语人才。

试想,如果高考不考英语,国人有几个会去学英语,没几个吧。

现在,国人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就是考什么学什么,不考的一概不学。

如果高考真取消英语,国家连几个英语人才也选不出来,何等可怕?

第二:英语也不好学,不是几年就可以学好的。

有人建议,小学初中不学,高中再学。一门外语,难道三年就能学好?

我们现在好多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很多孩子还上着英语辅导班,但英语学得如何,很好吗?

因为国人大多没有语言环境学习英语,所以学习起来并不轻松。

我们很多人,学了这么多年,会交流吗?能看懂外国电影吗?很多都不能吗?

所以英语想学好也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第三:英语不能取消,可适当降低分值。

英语一旦从高考中取消,国人99%都不会再学英语,对于这么大一个国家来说,也是极不现实的。所以,取消根本不可能。

但可以适当降低分值,从目前的150分降到50分吧。

分值降低,相应会降低其重要性。大部分孩子花在上面的精力也会减弱,对减轻孩子们课业负担来讲也不是坏事。

现在一门英语拉动了国家多少经济呀,街上大大小小的英语辅导班层出不穷。英语真能在高考中降低比重,想必我们的家庭辅导费也会降低很多,孩子们课业负担也会减轻很多,国家也不耽误选拔优秀的英语人才。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有利的。

赶快改革吧,中国越来越强大,文化上更要自信。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没有之一!


人生如梦LLH


说轻一点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说重一点这是崇洋媚外的表现!

完全没有必要全民学英语,谁需要谁学习,谁有兴趣谁学习,谁有能力谁学习!全民一辈子学英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学英语,上大学考英语,大学毕业要和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成绩挂钩。中国人被英语绑架13年,工作以后评职称还要考英语。英语简直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恶梦!一辈子不出国工作,一辈子不看英语书,还要学一辈子英语!

这是中国人一百年来文化自卑的表现,这是中国人一百年来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中国人只要有1%的人精通英语就可以了,何比100%的人学英语呢?因为只有极少数从事科学技术尖端研究、前沿研究、探索研究的科学家,才需要研读英文原著,一般人只要能读懂翻译文章就可以了。中国学生把学英语的时间省出一半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的道德水准肯定会大大提高!


董海发


英语初高中还是要学的,但高考和大学就没必要趋之若鹜了。

其实物理远比英语重要!这些年中国人在英语上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真的太不值得。。。

英语用得着当然有用50万人,用不着十年青春化作土900万人。每年近千万学生招收700万大学生,最后有多少人会出国?有多少人做外贸?又有多少人需要踏踏实实地在国内做好眼下的事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英语必考把巨大的人力引向无用的工具科目,而不是实用的素质和技术,刷掉了太多人才。现在正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候,此时最该推广的是中文啊,为了全人类。。。

上个世纪之所以把英语作主科,首先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曾经英语是很重要,因为当年我们很白痴,什么都得跟洋人学。其次,当时没有翻译软件,就只能依靠人力。而大学英语专业课程与技术背景脱节,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所以只能全民背单词,自己解决。

但此一时彼一时,时代变了,现在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洋人更对更先进。我们已经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有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培养出了大量的科学和技术人才,也积累了很多的科技类文献。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已经有很多翻译软件可以完成文字和声音的转译。人人面壁苦背单词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

只有让中文立足,才能完全摆脱对洋文的依赖。全民学英语,不仅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更是对洋人的纵容。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再是唯洋是瞻,而是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完善中文文献,特别是内部文献和权威期刊。英文刊物由专业翻译制成中文文档,整合到国内知识库中。让所有读者可以不必再关注洋文。

其实中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语言。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只有两种语言,中文用于交流,英文用于编程。中文国际化,不仅可以减轻国人负荷,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当前存在的问题:

1)英语专业的课程没有与技术背景相结合

解决办法是高考翻译类需在数理、生化、政史哲地三个方向上选考一个方向,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改为以培养专业翻译人才为目标。

2)没有专业翻译机构

解决办法是扶持创办基于互联网的私人翻译社,投入科技类文献翻译事业,同时解决英语人才就业。

3)知识库和权威期刊有待完善

解决办法是整合内部资源,建立安全易用的权威知识库,并鼓励百度、知乎等完善中文知识体系

4)英语必选且分值高导致的资源浪费

解决办法是把英语改为及格考,过了就可以上大学。除翻译类外,仅对于英语成绩前10%的给予最高20分的加分。

附高考最佳方案:

初高中全科教育。高考除翻译和艺术体育专业外,语文数学物理必考150,然后生化、计算机、政史哲地三选一,英语自由选择仅对成绩前10%的人给予最高20分的加分。统招按对口专业和规划比例录取!

这样通过初高中全科教育,和物理高考必考,就从根本上实现了文理不分科。这才是文理不分科的真正内涵!

原理:从科目的角度看,我们需要的人才,就是接受过初高中全科教育,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语文)逻辑思维(数学)和科学素养(物理),又在专业领域和专业交叉领域(如计算机、生化、政史哲地)有较强技能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长为大师,才能担当重任。


火狐520


中国教育把英语看的如此重要是由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一、三十多年前,英语是当之无愧的国际语言。英国是全球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和资本主义帝国的缔造者,更是十八世纪世界上殖民地最多,最发达,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家。由于侵略和称霸世界的需要,英国在殖民国家大力推广英语,并強行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为英语一成为国际语言奠定了基础。使英语和枪炮一起称霸世界近百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步登上了称霸世界的地位,但美国是移民国家,没有传统语言,继续延用英语,所以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并未得到改变。

二、中国改革开放必须主动开放国门,与国际交流,用英语交流。这就需要培养一批又一批英语专业人才,提高全国人民的英语基础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

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普及英语知识,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到今天,取得如此辉煌的巨大成就。客观地说,英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教育战线的是功劳永存史册的!但也因此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随着中国崛起,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益日凸现,英语的作用己明显弱化,这已经引起了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据观察,在近期的教育改革中就会有所体现的。


迈克大山


英语,害人害己害国家。

近代无大师,究其原因,无自由时间尔。

任何科目,文学,数学,理化,艺术,都会进入一个忘我的状态,没有时间概念,几天不休息的沉浸其中,并且非常想要进一步的学习,加上天赋中上,就会产生一个天才。

有了英语则不然,你必须每天抽出几段时间去学习背诵,一天不背就会丢下,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情况下,追赶英语非常困难,所以所有人都会时时刻刻记英语单词,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要用上。

英语是最简单的,英语国家的傻子都会说,是最不能分辨智商的,只要用时间去磨,总会能拿高分。但是占用的时间是最多的,要思想上重视才不会忘,让人不能够再重视其他科目,影响巨大。

英语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因为其与实际结合学习最快,建议在工作和研究中去学,工作的学口语,搞研究的学书面语。


正常人j


作为一名在国内外都从事过英语教育的老师,看到这个话题,想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题主的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其他国家的英语教育并没有像中国这样重要”。这一观点是有待商榷的。因为职业的关系,对许多国家的教育制度做过研究。对于英语的教育制度,举两个简单的例子:韩国和日本。

  • 韩国教育部在1993年将英语列为大学入学考试的主要科目,1997年开始将英语列为从小学阶段开始的全民必修课程。

  • 日本,曾经是极度不重视英语教育的国家。在进入21世纪后,也开始了全国性的英语教育改革。2002年,日本文部省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将英语纳入中学必修课程;2011年,文部省再次修订这一标准,正式将英语列为小学必修课程。

很多网友谈及的经济及历史等诸多因数,使得英语目前在全球的地位如此重要,我在这里不再啰嗦。从上面两个大家熟悉的国家的教育体系来看,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在各国都开始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为中国很早就注重英语教育而感到骄傲和庆幸,而不是为此而觉得忿忿不平。至于把英语教育上升到“缺乏民族自信心”的层面,就更无必要了。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下这个问题。掌握不同的语言,是体现一个人自身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在欧美国家的亲身经历,虽然并不是所有公立中小学校都有外语的必修课程,但是所有的私立学校毫无例外的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开设了外语的必修课。无论是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这些欧美国家传统的外语,还是后来居上的阿拉伯语、日语,一直到最近几年的汉语。欧美国家的精英教育,无不是从小就在培养孩子的双语、甚至多语言能力,而普通的民众是根本获取不到这些资源的。严格说这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对于在中国的孩子来说,以国家的责任来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到双语的学习,保证了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公平性,为什么我们要抱怨呢?

以上只代表个人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思高课堂


你好,我是一名30岁才开始自学英语成功的英语学习爱好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我是广州地区的学生,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英语是五年级才开始有的。如今的九年义务教育中,一年级就开始有英语口语,三年级英语已经纳入了主科。更有些幼儿园,幼儿时期就开设了英语课和外教课。可见,教育部门对英语是越来越重视了。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英语是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曾经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一个故事:

他说他刚到日本留学时,教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圈,说:“这个世界用英语记载的信息是这么多。”

接着,教授在圈中画了一个小圈说:“中文记载的信息可能是这么多。”

最后教授在小圈旁边点了个点,说:“而日文记载的信息可能只有这么多。”

可见,掌握了英语这门外语,是中国人融入世界,和全世界的人沟通的前提。


2.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后,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外商外资企业来华发展,中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推进中国贸易、推进鼓励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的来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语言桥梁作用。


把英语纳入中小学和高等教育学科,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中外交流的需要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在世界事务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既需要对外输出人才,同时,也会引进国外人才,促进国与国之间经济、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各行各业的交流。懂得英语的人才,将为祖国对外交流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所以,中国教育之所以把英语看得如此重要,是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国策的需要。而且日后,懂英语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英语将会越来越普及。


Hans英毅英语


我想说的是,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接触英语的方方面面不同,所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同!

我从之前的学生时代超级喜欢英语,再到后来毕业之后有幸当上了一名大学英语老师,再到后来成为超级奶爸开始进行英语启蒙和双语教育,学习和吸收更多基础的英语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以及总结了更多的英语学习经验。



经历了这么多,我对英语的看法和观点也有了很多改变!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从大的方面来考虑!

如果把国家看成一个家庭,你要和其他的家庭做生意,但是另外的家庭语言和你说的不一样,让您们每天都要进行语言沟通交流,因为你们要做生意,语言障碍将会是阻碍你们沟通的最大问题!

你们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生意,难道,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就是重视你们的语言学习吗?你作为一个家庭的管理者你所要管理的就是要求每个家庭成员去学习,另一个家庭的语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重视英语这门语言了,因为英语是国际性的通用语言!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了吧!

从小的方面,从我们个人的方面来考虑。

上学的时候我们知道,英语是必考科目,是三大课之一。英语成绩的好坏会直接决定你的大学都好坏。

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校各方面都会强调这一点。

而我在上学的时候也被老师灌输了,有的英语精英比方说同声传译赚钱都是按秒收费的,一次赚的钱,就好比别人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赚的钱!



而大学的好坏会直接决定着你以后的就业谋生,等等。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所以说英语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被重视,也就会衍生出更多的行业,更多的英语教育培训机构,包括辅导课等等之类的。

从这一大一小的方面分析,我想大家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教育会特别重视英语了吧!

但是我更期望是家长学校社会能够理性看待英语,英语现在也很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情况来学习,而不能够强迫学习英语!

因为到最后越强迫,英语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反而适得其反。

最后总结:

最近有不少的质疑声说英语没什么用,因为现在科技发展,智能翻译机器可以代替不少工作,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学了多少年的英语,到最后还是哑巴英语,或者说英语根本不能够实际应用!我想说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因为教学理念的问题,没有遵循听说读写的先后顺序等等符合语言学习的科学规律,而不是因为没有用的! 所以说我们还是应该重视英语,但是应该适当重视,另外最重要的是应该改变我们学习英语的理念,改变我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方式!

艺方亲子英语


我说说我亲身经历的事儿吧。

  • 我家先生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由于师资不行,主要是他自己也不喜欢,英语很差。自己说26个字母单个放那都认识,俩儿放一块就不认识了,更别提3个字母的或更长的,组成句子就更蒙圈了。可他理科特别好,就因为英语差没考上大学(高考时英语只考了20多分)。同班一个同学,理科没他好,但人家英语高考及格了,考上了大学,后移民加拿大。不过,我老公运气好,上了不错的中专,后在国内发展的也挺好,但出国就别想了。


  • 我女儿上学时主要是我抓她学习,一上来我就挺重视英语的,上小学时每天早上坚持听英语磁带,就是学校附课本自带的那种,反复听。后来又买了剑桥英语书和磁带,我觉得挺管用的,听力没问题,课本每篇都能背诵。所以她的英语一直挺好,各种考试都能一次通过,而且高分拿下,比他爸爸强太多了。
  • 我上学时英语也不错,但是学的是“哑巴英语”,笔试翻译都挺好,张不开嘴,听力也不行。但我自己挺喜欢的,一直以来买的“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啊,但大都半途而废。最近我又心血来潮了,听朋友介绍”流利说“线上学习特别好,我就下载下来,又开始了”有始无终“的学英语之路,嘿嘿。

这次学习,我有自己的目标,就是退休以后可以带老伴出国走走看看,有了我这个翻译官,到哪能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在我家先生面前显摆显摆多好。

清泉梅子999


英语(外语)在没有语言环境得情况下想要学好真的不容易,尤其现在基本是全民从小就要求,当然有小比例的人学的还可以,但毕竟真是很少部分,抬杠的请绕道。为什么说语言环境很重要,举个例子,国外暂时不提就说国内,一说新疆,你是不是会想到那里的人说维吾尔族语,说到西藏会想到藏语,内蒙古想到蒙古语,很简单,因为那里满足了语言环境。再举个例子,我作为少数民族在读书前从未接触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一年级以后才逐渐学习而且现在和汉族人交流完全感受不到我曾经不回汉语。又比如有个苗族姑娘的婆家是我们那里,为了离学校近方便上学就住外婆家,她本来完全不懂我们那的少数民族语,但初中三年不知不觉它不仅听懂还会讲了,后来她离开没了这个语言环境,她现在基本听不懂也不会说我们这的少数民族语言了。讲这么多,同样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重要性自然是有的,但要在中国不具备使用环境下让大家都去学好英语,个人觉得真是太难,确实也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而在今天科技这么发达,如果成立一个专门的翻译局,并集中一定的力量研发翻译软件,未尝不可弥补看不懂外文资料的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