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了 電商如何出招?

疫情來了 電商如何出招?

這場疫情防控,放大了電商企業協調資源、技術賦能的作用。

2月2日,達達集團宣佈,正式啟動“到家新鮮菜場”項目,保障京東到家平臺每日7-10點的生鮮、民生類商品供給,並協調騎手參與配送,增強各地運力。

作為渠道商,多數電商企業同達達一樣盡力協調多方資源,例如跨國運輸、定向補貼、在線問診、產地調貨以及無接觸配送等,電商企業提供著看得見的保障。而這份即時、精準的保障背後,是電商企業通過採用5G、人工智能、視頻通信、遠程醫療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才能得以實現,新技術已然是電商企業的另一把重器。

居家防控期間,為方便民眾在家問診,避免在醫院交叉感染,不少互聯網醫療機構紛紛推出在線問診平臺。在支付寶和淘寶APP上搜索“問醫生”或“問專家”,用戶就可以進入“阿里健康在線問醫”平臺,選擇需要的醫生進行健康諮詢。

京東健康則在1月26日啟動了在線義診,向用戶提供免費在線問診和心理疏導服務,包括京東健康的全職醫生在內的超過2000位醫生參與義診。電商陸續開放的線上問診服務,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同時緩解各地區醫療機構的壓力。

當然,電商的支援並不會止步於線上,而是仰仗著日漸成熟的供應鏈體系,源源不斷輸送著物資。據瞭解,京東物流開通全國各地馳援武漢救援物資的特別通道以來,截至30日12點,已累計接到公益組織、企事業單位等450家機構的捐助運輸需求,持續將大批口罩、醫療用品等社會捐贈物資運往武漢地區。

面對複雜多變的抗疫形勢與物資運輸需求,物流企業的響應速度與流轉效率,無疑對其背後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1月27日,恆潔衛浴計劃為武漢火神山醫院捐贈一批坐便器、洗臉盆、淋浴花灑、龍頭等衛浴建材。為了能確保運輸時效,京東物流依託佈局全國的供應鏈基礎設施,緊急調撥車輛、規劃線路,並在恆潔物流中心完成當天裝貨、發運。

與此同時,向線上傾斜的採購需求,考驗著電商企業供應鏈的應急速度,乃至協調資源的反應能力。連日來,提供米麵糧油、果蔬蛋奶的生鮮電商、即使配送等企業儘可能調動著產地、商超等資源,以滿足快速增長的線上需求。

從“開放”的線上權限,到調動產地貨源,再到遠距離物資運輸、實時監控商品售價,均離不開互聯網企業的新技優勢,互聯網企業正用科技賦能疫情防控。5G、人工智能、視頻通信、數字監控等技術,讓互聯網企業時刻提供著更為精準的預判數據,大數據統計和分析在物流線路規劃、資源協調方面正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


趙述評/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