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不是和“顾客就是上帝”一样是句空话?

Illusion首席策划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育不只是教一个方面,还有学的方面。不解决学的问题,怎么教都是无效的。延伸的问题是学得好的标准是什么?在国内应该就是考的成绩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从来没有如何考试的训练,不会考怎么可以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呢?所以,教不好和学不好以及考不好有很多因素,不是一个简单问题。


曹力1962


这句话严重违背了唯物主义和、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可以判断的出,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个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并且以不负责任的态度讲出这句话。

学生的学习结果,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可以分为言语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而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何,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学习者后天生理机能发育快慢影响。

教师的教学除了严格按照科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之外,所有的教学实施过程都需要学生的主动能动的配合,这就涉及到学生学习动力问题。即使是专家教授,面对复杂的教学过程,都无法把控所有的问题。可以说,没有一个教育家敢说他能胜任所有孩子的教学,或说自己的教学一定很有效果。

当一个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可以看得出他的浅薄和无知,面对类似这样狂妄自大的言论,不必去理会。


何必问


没当过老师,不能评论这句话,但我觉得小孩子都是很聪明的的,只是兴趣点不一样而已,有这么一件事,上学的时候我们有一门课是立体几何,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姓李,学习比较差,可是考立体几何他考了个全班最高分,而且高出很多分数,大部分人没有这个立体概念,还有一位英语学的好语文好其它的都不好!是特不好!老师家长一般会说这个孩子偏科,我上学时就偏科,物理学的好,因为特烦那个物理老师,就是和那个物理老师置气,我不听你的课我也学得好物理,我化学学的很烂,因为化学老师是邻居。现在觉得我真对不起那个化学燕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话没有毛病,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有毛病啊,不信你试试啊,看你能不能把到这几十号学生搞明白了。


蒲公英阿杜


有这种观点的人带有很重的偏见意识,学生的智力发展都是有差距的,有的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造成的,同一种教法班里的成绩却有好有坏,这是和学生的领悟能力及注意力集不集中有很大关系,我不是老师,但我却经历过这一阶段的,多读,多练,多领悟,老师教三分,学生学七分,成绩是刻苦学来的,虽说可以提因才施教,但是一个班几十人老师不可能有能力用几十种教法去教学生,既使老师有这个能力时间也不允许。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哪个教育家将一个班的学生成绩都教到一样的。


慕鱼情


我是一名一线的教师。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完全错误。根据我多年对学生的这个教育经验来看。学生学不好的一个根源性的问题,其实还是来自于他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就来自于他的家长给他创造了这个家庭环境。所以这句话应该改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管理孩子的家长。


清华坊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纯粹给老师下套的谬论,古人说:朽木不可雕也,早已经证明不是所有的学生老师都能教得好,这道理恐怕拿到今天仍然适用。而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其实也是谬论,很多商家不是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讨巧顾客优先,这不正是欺诈顾客的营销策略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看教好的标准是什么?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好与差,还是以综合素质来评价学生的好与差呢?当任何命题提出来的时候,都要有预设前提条件做为参考。否则,把一句话放之四海皆说的通,那根本不可能,哪有万能的定律啊。

再看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凡是一个老师都会教学,至于教的好与不好,那也两可呢。何为教的好?如果单拿班级整体平均成绩来衡量,得需要平均分多少才能证明这个老师教学水平很厉害呢?如果个体学生综合素质很差,想必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出优秀成绩。

所以,对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谬论,但凡有分辨力的人都会清楚这是错误的言论或观点,全然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就如“顾客就是上帝”一样,当你走进商场时,导购会万分热情,恨不得管你叫声爹喊你一声娘,跪求你买他的商品。可是当你完成购买之后,绝大多数导购的态度会有180度大转弯。

总之,两句话看似有道理,实则都缺少前提条件,这就直接导致表述不完成,极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有时会被误导。所以,大家在看待某种观念或思想时,必须要做充分的考虑,尽可能多角度去审视,才能发现文字游戏背后隐藏的秘密。


寒石冷月


其实只能说老师的水平有高地,学生的智商也不一样,但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水平的老师教导下,成绩是不一样的,学生学的好与不好与老师的水平及责任心有很大关系,记得自己在小学的时候水平差的老师教,成绩在班里觉得很好,还是第一呢,可是到了升上中学,和其他学校来的学生一比,就差了,用了近一个学期才赶上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这说明人没变,老师变了。尤其是文科,写作文,老师水平高低大有区别。


月华22800603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不但不是一句空话。而且是一伟大的教育家,把全身心都献给教育事业的心声流露。

这句话最早是由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来的,是他自己用于自勉,自我鞭策的。

陈先生是专注幼儿教育的教育家。稚子入园,刚刚接受教育,犹如一张白纸,全凭老师描绘。老师的专业水平和对事业的忠诚程度,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走向。陈先生能用这么一句话自勉,足见陈先生是倾尽毕生精力,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当之无愧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而现在有人却拿这句话来评价老师的工作。并认为这句话只是说说而已,学生该学不会的,还是学不会。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也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对教育是十分有害的。

温度能使鸡蛋变成小鸡,却不能使石头变为小鸡。同样道理,教育只能使适宜教育者成才,却不能使沾染恶习后不思悔改的不适宜教育者或先天不足者成才。

学校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环境的不同家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可堪教育的孩子。通过教育使之走上成才之路。但也有极少部分过早沾染了社会中的坏习气,或者接受了不良的家庭教育,送入学校后老师虽劳心费神,但终不能使其转变。如果认为老师教育不力,是"不会教的老师",显然是不合理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老师用来自勉,要求自己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倾尽心血使每一个学生成才。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于促进自己的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被社会上某些人拿来评价老师,把个別学生不能成才的责任归咎于老师,是完全错误的。

同理,"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也并非一句空话,也是商家用来自勉的。商家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为顾客服务,尽力使顾客滿意。如果顾客在商家面前耍大牌,真把自己当作上帝了。对商家挑三拣四,吆五喝六,指手划脚。那他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別人一定认为这人大脑有问题,到头来只能是贻笑大方。

我是天凉好个秋A,关注我,分享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诚邀朋友评论、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天凉好个秋A


“没有教不好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当然不是一句空话。不但不是一句空话,而且这句话非常的高端,高端得我们普通老师难以高攀。这句话原本出自陈鹤琴老先生之口,老先生是我们祖国当代的伟大教育家。他把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我们祖国的教育事业上,老先生无疑是伟大的。而上面这句话应该老先生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理想的一种呐喊,估计当时老先生也不会考虑这句话的弯弯道道。而老先生势想不到,这句话会成为我们后世老师头上的魔咒。老先生地下有知,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啊!

我起初听闻这句话,是在大学的时候。我当时对这句话并没有恶感,相反我觉得这句话所显现的教育理想真是伟大,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终生。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无疑是非常适合我们老师用于自勉的,但就不适合用来做衡量我们老师的标准。因为要做到这句话的境界实在是太难了,

用“难如登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句话用作我们老师的教育理想,这并没有错。错就错在现在的社会,用这句话来衡量我们老师是否是一个好老师。说得更彻底一点,这句话被用作绑架我们老师。人在工作中总会遇到些困难,遇到困难有时抱怨一下也是不稀奇的。但每当我们老师抱怨一下工作难做,工作辛苦,学生难教,这句话就会及时出现,把我们老师噎得说不出话来,其实就是压制。久而久之,这句本应该成为我们老师理想的话,确成了我们老师头上的魔咒。于是我们老师就讨厌这句话。

我们老师讨厌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句话被用来危及我们的工作。我们现在老师管理学生的确是困难,学生管不好,社会上很多人都不满意。这里面的现实原因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但知道归知道,很多人是不会理解你的。他们只会说:你管不好学生,是你没有本事,你没听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你干不好就退出来,后面大把人轮着想进去呢。

我一想也对,干不了就让别人来干,很合情合理。众所周知,现在的在职老师大多数都有本科的学历了。再往上推,就要到研究生了。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绝大多数在一线城市,在出名的中学,据说他们的年薪都有20万以上。那么要在落后的地区或者普通的中小学普及研究生,这年薪最起码要出到20万吧!而且在落后地区,20万肯定不行,难道出到30万,40万?能不能出得起我暂且不讨论。我还怀疑研究生到底能不能达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境界。如果研究生达不到,难道再往上推到博士?博士也达不到呢?那就没有得推了。因为博士已经是我们国家的最高学历了。

我要申明,我并不是要说研究生和博士能力不行,按规律说,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能力肯定比我们本科生强许多。我也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才,因为教育毕竟是关系到我们祖国繁荣的大事。但目前我国的教育界的现状是:“吸引不了读书成绩一流的人,能吸引一部分读书成绩二流的人,更能吸引大量读书成绩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人”。而这个现状,是不会因为你们总拿上面这句话压我们老师而改变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做老师的终极的理想。我们老师讨厌的并不是这句话的本身,而是讨厌这句话被人为的弄成了我们老师脖子上的枷锁。

我是肥仔老师!关注基础教育!期待你的关注!


似八卦非八卦


这个无知瞎说,世界上有那个教师教书教得很好,使全班学生个个读书优秀,个个考上名校,学生读书不好怪老师不好,每一个班好的学生也有,差的学生也有,同样40分钟上课,为什么学生学习有好有差,说明每个学生智商不一样,接受也不一样,接受能力有快有慢,这个很正常,教师教书方法好,让学生听课认真,接受快一点是有,不可能全班同学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