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给孩子多少压岁钱来判断感情的厚薄,这样对吗?

快乐在农村


肯定不对,我们家不习惯给孩子拿压岁钱,也不让孩子收亲戚朋友送的压岁钱,因为从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跟亲戚朋友说了,那时候孩子小,不会因为没有收到压岁钱不喜欢某个亲戚。

孩子长大了以后,我们给孩子拿得反而比较多,但不是压岁钱,比如我哥的孩子考上大学了,我们送他一笔钱。我的孩子考上大学了,长辈送他的,他不收,我们会让他收下,因为这是对他们的一种奖励。

这么大的孩子,不会乱花钱了,我儿子收到的钱会让我帮他保管,他打暑假工和寒假工挣的钱,会直接跟我说有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我可以第二个月再给他转生活费。

我哥的孩子,从小寒暑假就在我们家生活,因为我哥嫂都是上班族,没办法带他,他对我就特别亲。他升学,我们送钱,他生病,我们也送钱。

大姑子特别讲究,走哪家都爱给孩子拿压岁钱,最开始也要给我儿子拿,我老公说,她把我儿子教坏了,以后找她的麻烦。后来她就不拿了,我们也不给她的孩子拿,但会买衣服,孩子也喜欢来我们家。

所以我们这么多年虽然没有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拿过压岁钱,但感情一样深厚。

当然,有的习惯给孩子拿压岁钱,那又是他们和亲戚朋友的相处方式,比如有的觉得受了谁很大的恩惠,无以报答,就以给孩子拿压岁钱的方式送点钱表达一下心意,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把孩子收压岁钱作为敛财之道,让孩子见了亲戚就伸手要红包,这种行为真的不可取,这样的人也没有亲情友情可言。

我个人觉得,亲戚朋友之间感情深不深厚,不是从压岁钱多少来体现的,而是从平时相处的点点滴滴看出来的。


杨子之爱




平淡才精彩65


不能从给孩子压岁钱的多少,来决定和衡量对孩子`感情的厚薄。

给压岁钱仅仅是表示,对孩子新的一年来到,又给孩子加上一岁,表示祝贺的意思。

该给的孩子多面广量大,长者经济收入並不多,压岁钱仅仅只是向孩子们,表示一下祝福的意思而已。

一个人的经济能力有大小,感情深与薄,绝对不能以给压岁钱的多少,来作衡量标准的,我认为心意到了,就完全可以了。


靠山4


没什么对不对,只是个人价值观不同,因为情感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阈值,但情感也不应该有阈值。

如果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父母这种用金钱来作为感情衡量基准的价值观,会让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孩子一开始是不会以金钱来作为情感衡量基准的,一支1万块的水枪和一支10块的水枪,在孩子眼里是一样的,那是父母给他的奖励。但如果父母总是和孩子强调前者是更深的感情,那么孩子就会以此为基准了。

当孩子形成这种情感衡量基准,会造成什么样的“更胜于蓝”呢?分为两种情况:

1.付出型: 以钱求情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就会用物质去交换友情,而且通常会成功,因为小朋友总是会被玩具、糖果所吸引,这是他们的硬通货,这更加深了孩子“物质=感情”的观感。

到孩子长大之后,他就会用钱、物质去追求他的另一半,这方面以男性为代表居多。喜欢一个女生,就给她买买买,不顾自己承受能力的给主播刷刷刷。

2. 接受型:以钱证情

小时候:“你不把玩具借我玩,你就不是我的好朋友”=》长大后:“这个男人不肯为我付钱,他不爱我”...即所谓的拜金主义。


淅爸育儿记


都是现实主义者,给得越多感情在一定时间内越深,现在的孩子太聪明小就知道哪些是大钱,给少了有可能当场难堪,何况物欲横流的今天,给红包说白了就是大人交流感情的一种行为,平等亲朋好友不会太多差别,下级巴结上级等权利交易红包就不一样了。


老周12345678901


不完全对,这也得对家庭条件的,比如如果都是独生子女,那么可能两家老人给的压岁钱就会多。如果一个家里有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又有孩子,那么只能一个孩子少给点了


娱乐新事点


不一定有是一个小孩给二百,有时给五百[我想静静]


雁归来631


感情不是压秽钱,头几十年碎米办干红芋叶做的稀粥都是不饱,不够吃

能拿压腰钱谈感情?


平安吉祥s


绝对不对。1,给压岁钱要入乡随俗,每个地区的规矩都不同。2,还有每个父母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哪怕只有一点点钱也包含了对你浓浓的爱。过年重在气氛,礼轻情意重!


西天云彩929


不对。意思意思就行了,只是为了哄孩子高兴。如果大人孩子都因为压岁钱少了就不高兴,那就失去了给压岁钱的意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