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航拍視角下的雪後古城,當白雪邂逅古建,紅白交錯宛如穿越


每到冬天,下雪就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白雪天生的浪漫情調和那種特殊的儀式感總是讓人很期待。雪改變了一座城市的初顏,給人帶來的新鮮感讓人欣喜若狂,而對於喜歡攝影的人來說,統一的白色掩蓋了畫面所有的缺點,一片極簡的白色也很適合拍照。就在這個冬天,我來到了山西的忻州,來到了這座剛下過雪的古城。

忻州是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對於很多外地人來說,這座城市並不“出名”,但是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忻州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這座城市距今已經一千多年了,曾經古城的建築早已在歷史的長河中蕩然無存,留存下來的也已破敗不堪。好消息是,就在去年,政府啟動了古城重建項目。想不到我第一次來到這座千年歷史的古城,就看到了它雪後最美的一面。

這次忻州旅行,我住在了健康街附近,所以是從古城的北邊進入的。在來古城的路上,遠遠的就看到一座硃紅色的建築,這便是古城的北城門樓。白雪皚皚的雪覆蓋的硃紅的城樓之上,將這座建築裝扮的格外漂亮。北城門樓如今已經是山西省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了,外邊看起來雄偉壯觀的城樓等你走近了才發現,牆面上到處都是歷史寫下的“滄桑”,有些牆皮都已經脫落了。


也許是因為文物保護的原因,普通人並不能登上城樓,我只能用無人機視角飛近來查看城樓的細節。整座城樓是紅磚配白瓦,樑架結構非常簡潔,在城樓的正面最顯眼的就是巨大牌匾上的四個大字“晉北鎖鑰”,什麼意思呢?因為忻州是保衛太原的戰略要地,這四個字比喻這座門樓是一把巨大的鑰匙,敵人來了我就關上,敵人走了我便打開。北城樓也是忻州古城四座城門裡唯一留下來的一座。

忻州古城又稱“秀容古城”。古城的重建是一個大項目,在古城裡有很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比如秀容書院、關帝廟、財神廟等等,這一次,對於仍然倖存的文物進行了修復,對於已經損毀的古建進行了復建,也讓這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城再現了原貌。

如今這座沉睡已久的古城已經基本重建完畢,而被大雪覆蓋的古城也向所有人展示了它優雅、端莊、秀麗的一面。網友經常會說西安一下雪就變長安,北京一下雪就變北平,而忻州古城一下雪就變成了“秀榮”。白雪皚皚的秀容古城是那麼的有風韻。


一場雪也給了一個造訪這座古城的理由,硃紅色的城樓,靜靜生長的新樹,歡喜的遊客,還有堅若磐石的城牆,雖然被這場大雪掩蓋了初顏,但是卻掩蓋不了忻州古城深厚的文化積澱。

地靈人傑的忻州歷史上也有不少“風流人物”,比如班婕妤、楊家將、元好問等等,這裡文化氣息濃烈,在古城裡還有好多手工店鋪,進去一問才發現原來都是高人,比如這個老人就是非遺剪紙的傳承人,我不忍打擾她,只能遠遠的欣賞一下她的作品。

美食自然與旅遊不可分割,欣喜的看到了雪後古城的美景之後,肚子餓了,就想嘗一嘗這座古城的美食。這座古城的美食沒有讓我失望,古城裡美食店鋪林立,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人真的不知道吃什麼,蒸肉、羊湯、火鍋、忻州拉麵、烙餅拌湯等等,真正的滿足了吃貨。


據傳說當年漢高祖背上抗擊匈奴,被圍困大同,一直到忻口才擺脫了追兵,漢高祖欣然如歸,因“欣”通“忻”,所以忻州的名字由此而來。有“晉北鎖鑰”之稱的忻州歷代也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當古城的夜晚來臨,店鋪關門,遊客散去,這裡又恢復了寧靜。城裡點亮的橙色的夜燈彷彿一劑溫暖,給匆匆路過的人帶來了光明,只有這個時候你才能看到它本來的樣子。

一座硃紅的城門樓,門外是紛紛擾擾的忻州市井,而門內便是端莊的古城新貌,走到這條路的盡頭就來到古城,當白雪邂逅古城,紅白交錯宛如穿越一般,如果你喜歡看雪,如果你喜歡逛古城,那麼這個冬天來一趟忻州古城,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