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过年了,家中老人突然得病去逝,这个年怎么过?

合肥宝迅


那当然是先把老人的事办了,年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谁都会走这一步的,只要他生前孝顺,没什么遗憾就好!


丛中笑49


去年我们村里就发生了这种事。一位八十多岁的大爷在大年三十晚上去逝了,他家有四男二女,除了小儿子在家与大爷共同生活,其它几个儿子都住在县城。因都在自己家过年,所以大爷死时他们都不在大爷身边,小儿子第一时间通知了哥嫂和姐,她夫并商量一下怎么办,第二天几个儿子女儿都赶了过来,悄悄的把大爷洗干净身子,穿上寿衣,用被子盖好还放在床上,强忍悲痛即没通知村里人也没对外发丧。除了大儿子留下外其它人各回各家继续过年。本来我们这里的风俗是人死后,家人第一时间把自己的兄弟招集起来,再把村民组长找来,共同商量举办丧事的过程,第二天由村民组长去招集八个年强力壮的村民把棺材搬过来,再通知专门给尸体穿衣服的人在亲人的帮忙下把尸体放入棺材,点上长明灯,摆好祭品停放在客厅供来客吊唁。可他家没惊动别人,大家都还在高高兴兴过大年,他家不想让大家感到扫兴,大爷的寿衣就亲人为他穿上了。正好那几天天气冷,再加上人老了己瘦得皮包骨头,也没作冷冻处理。除了邻居知道大爷去逝了,全村人都不知道,都还在高高兴兴过新年,直到正月初三才对外发丧,请乡亲去帮忙。亲朋好友去吊唁,他家的这种做法受到大家的称赞和敬佩。人死不能复生,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人贵自知自明


生死自有天注定,阎王爷什么时间点了名,一秒也不能拖,就要去报道。不能因为快过年了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跟阎王爷商量一下,晚几天再走。在这一点上,不论官当的多大,家里再怎么有钱有势,跟平头百姓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特权,人间的关系到了阴间不好使了。越是快过年了,越到了天气最冷的时候,年龄大的人本身就体质弱,一些心脑血管病很容易在冬季复发,这样的事情经常会遇到。

如果到了年根下,家里的老人突然去世,这个春节应该怎么过?

我记得大约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们村有一个跟我同龄的孩子,他妈妈在除夕的晚上去世。那个时候农村好像不知道有癌症这个病,但是村里人都知道他妈妈有一个乳房被切去了,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乳腺癌。他妈妈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比他小两三岁的弟弟。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他和弟弟跟爸爸一起送走了妈妈。那时尚不懂世事的我,很奇怪为什么大年初一会有人去世。在我的意念里,以为过年只有高兴的事,不会发生有人去世的事情,或者说是不应该发生在春节期间。



只要是今年家里有老人去世,也不管是不是快过年了,今年春节都不能贴春联。如果非要贴春联的话也只能贴绿色或者黄色的对联。临近春节,如果家里老人去世,在我们当地的习俗,除了不能贴春联以外,今年春节也不能去给任何人拜年。家中老人去世,是带着重孝的人,平常都不能随意到别人家去,更何况是春节。意思是带重孝的人,身上阴气太重,别人会有所忌讳。初一这天,不仅不能去别人家。一大早也不能开门,最好也不让别人去你家。



正月是走亲戚拜年的时候,家里老人去世了,正月也就免去了一切走亲戚的繁琐,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就行了,亲朋好友也不会怪你不去拜年。要等到三年过去以后,一切才可以恢复正常。也就是说三年之内,都不能贴春联,也不需要出去拜年。虽然这些都是过去的老风俗,可我们当地一直延用着这些传统的习俗。不知道其他地区,是不是和我们胶东地区一样的风俗习惯。


灵子


临过年了,家中老人突然离世,我们这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农村最注重过年了,所以过年这天老人去世了,怎么办呢?

过年这天老人去世,是不能惊动亲戚和邻居的,自己家人把老人安顿好了,比如给老人擦身子,然后换上寿衣,年龄大的老人都提前把寿木,也就是棺材找木匠做好了,寿衣也是提前做的,以防不测,万一老人赶到过年时不行了,上哪买去,农村人说的大老粗话就是防止到时候抓瞎。

这些事完成了,就把老人放到棺材里,烧上香,摆上供品,子女们是绝对不许大哭小叫的,对外面就当没有这回事,该过年还是过年,因为过年时大家在自家忙自己的,也没有人太在意这事,等到过了正月初二,初三那天就得告诉邻居亲戚,大家帮忙把老人安葬了。

为什么过年老人去世不惊动别人呢?第一是不吉利,大过年的大家都过年喜幸,不能哭。第二农村流传过年了百神下界不在天上,就和单位一样过年放假了,没人管。

我们这农村过年老人去世都是这么办的,不知道别的地方啥样,希望大家留言。


肖为华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

临过年了,家里老人不幸去世,如何处理?考量这个问题的前提,是看年前的时间充分不充分。在农村的话,还要看日子吉利不吉利。只要这两个问题能解决了,就在年前安顿了老人,毕竟入土为安。如果不行,那就“按僻”下来年后再议。

我的父亲是腊月19走的,适逢年根。那一年的除夕是29,没有30。满打满算到过年就10天时间。咋办呢?根据农村的风俗习惯,年前安顿了老人,就等于衰运丢在了过去的一年。假如来年安顿,下一年还是不走运的一个整年。根据族人的意见,再根据阴阳先生的测算,年前适宜安葬老人的日子只有腊月27这一天。适逢年根,很多村里的乡亲都回到村里准备过年,在大家的帮助下,去山上帮忙埋灵柩的人有近百人,我父亲终于在年前入土为安,至今已经过去20多年了,我还依然感谢村里乡亲们的关照,他们是放下手里过年要做的事来帮忙的,第二天我酬谢帮忙的人吃饭,他们好多人都没有去!

这个话题,很应景,前天是13号,正好是阴历腊月19,也是我父亲去世22周年祭日。我深深怀念为国家煤炭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父亲,他得的病是职业病:煤矽肺病。走时66虚岁。

父亲走了的那个年,谁有心思过年!后来每到年底,人们忙乱着过年的时候,那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绪油然而生,而我却在大团圆节日前失去了最亲近的父亲。那种痛彻心扉的感受没人能理解。只有独自伤痛和承受!那年,我用心写就的纪念父亲的一片文章《心祭》发表在国家级报刊副刊,追思父亲的一生。

爸爸,我想你[流泪][流泪][流泪]你在那边还好吗?[流泪][流泪][流泪]


心雨部落


这要看你自己怎么想了,应该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吧,很多时候我觉得走的老人们比我们想的做的更多些的,说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吧,是这样的,两位我生命中最亲的人,我的姥姥和舅娘娘(因为小的时候在舅舅家长大,所以和老表们一起喊娘的),姥姥去世的时候是正月十六,我的舅娘去世的是在大年初一。村里人都说这两老人是有福气的人,因为她们活着的时候不但在村里面德高望重,一辈子都在为亲戚邻居着想,几乎很少给别人添麻烦的,而且走的时候也是为儿孙们着想,不让儿孙们为难,记得姥姥走的时候还未改革开放,村里人机会没有外出打工的,过年的时候都在家里面的,舅娘走的时候更是神奇的,本来已经卧床不起几年了,那年情况更不好,进入腊月,老人家就特别想回老家了,医生也善意提醒也就十天半个月的事情了,回到老家,老人家精神上好多了,直到大年三十晚上家里人都聚齐了,磕完头拜完了年,第二天早上她老人家吃完了三个饺子,然后就休息,大家都以为她睡着了,其实是闭眼走了。我们这边的规矩是不出正月的白事不请外人,只是至亲参加,所以俩位老人最后也没有给大家添什么麻烦的,全村里的人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有些唏嘘不已的,觉得老人们是功德圆满的。


天中之星


我们老家是 农村的,我邻居家的老人是去年年三十晚上去世的,

本应该是合家团圆喜庆的日子,结果老人去世,的确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

所以,年三十那晚上,邻居并没支声,对左邻右舍都没有讲老人去世的消息,

北方的冬天,放一下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就没有下葬,

即便是作为邻居,如果不是我妈妈想着老人病重,去探望一下的话,

也是不知道老人去世的消息的。


这件事,一直到初二,才放鞭炮,通知亲戚们,然后下葬,

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老人在年三十晚上就去世了。

村里人对这家人的做法,也很认可,也由此在老人的葬礼上都尽力帮忙,

生老病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能不打扰到别人,就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有时候,我们要尽量顾及一下活着人的感受,不是吗?



老徐说事999


记得我奶奶近过年走的,办奶奶身后事已经二十九了!爸爸心情很沉重,第二天就是除夕,我们家唯一一次没做十多个菜的年夜饭,家里就弄了个火锅,跟平时差不多,也不能贴对联,不能拜年,简简单单的把年过了!过年那个月,原本性格内向的老爸更没听他说几句话,知道他难过呢!


Queen411


这个事情我亲身经历过了!那是5年多前的1月中旬,我母亲因为患脑萎缩病多年,终于没能熬过那个冬天,撒手人寰。其时,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是春节。

由于我母亲是在农村老家过世的,而农村的“白事”风俗尽管各地有所不同,但在我老家那边还是相对比较繁琐的。

首先,守灵7天是基本的要求。这个比较麻烦,冬天可能还比较容易处理,起码尸身不会因为气温高而快速腐化。如果是在夏天,基本只能请殡葬服务公司出面才能解决。他们一般都是采用一个专门制作的冰柜棺材,将尸身放在冰柜里保存,这样就可以解决尸身腐化的问题。

当时,出于各种考虑,我们也是请了殡葬服务公司帮忙解决我母亲尸身保存的问题。用的就是那种特制的冰柜棺材。

其次,守灵7天后又是其它一大堆的这个、那个事,反正特别折腾后人。什么请某个活菩萨来超度啊,什么请某唱诗班来唱歌啊等等,再次折腾了4天左右,才将我母亲送到殡仪馆火化。然后就是摆几桌酒席,算是“白事”变“红事”的转换。

而这些后续操作其实我们只需要出费用就行了,怎么做都不由我们决定,是由村上长老参与决定的。

当然这是我们老家农村当地的殡葬风俗,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上辈子人流传下来的,我们也无法更改。

其实,按照平常的风俗习惯,因为家中老人在年前去世,一般情况下过年期间最好不去探亲访友,免得别人家忌讳。这可能算是一个大家都相对认可的做法吧。

我们这边,无论是城市也好,农村也罢,假如家中老人去世,一个月以内是不去别人家窜门的,主要是考虑到其他人的忌讳问题。这样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的一种自律。

至于其它事情,该吃吃、该喝喝,当然,家中老人毕竟刚刚过世,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娱乐活动,我认为还是应该的,这也算是对过世老人的尊重吧!


感动时代


生老病死人生的自然规律,按排好老人的后事,活着的人还得好好的活着,悲伤是肯定的年还得过说心里话一定和往年过年的气氛不一样这是真的两个心情,因为我感同身受。17年12月我父亲住院诊断癌晚期18年2月份过春节,我们全家老少四辈是怎么渡过的春节,那心情甭说了用语言无法形容,我父亲刚强大年三十还包芹菜和白菜还有酸菜加肉馅水饺那,我们正常每年都是零点放烟花鞭炮,然后按顺序给二位老人拜年老人给小辈压岁钱,我哥和孙子外孙子嗑头拜年,然后吃首岁饺子共同举杯吃年夜饭丰盛的菜肴,共享团圆天伦之乐可是18年我们9点之前就把这些每年正常的仪式都提前举行了,我们的理由是充分的和父亲说,你身体有毛病需要休息养病不能贪黑休息太晚你病会加重,当时不敢告诉老父亲真实病情79岁高龄,5月8日我父亲辞世。我们全家老少四世同堂全都知道这是柯家最后一个团圆年,那泪水都止不住老少,终生难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