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打羽毛球加速膝蓋磨損,那麼上年紀的人還打嗎?為什麼?

甲球迷


實際上,任何一種運動都會膝關節造成磨損!!!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它位於人體最大的兩個槓桿——股骨和脛骨之間。膝關節由股骨、脛骨和髕骨三塊骨構成,並由肌肉、韌帶、半月板、關節囊等附屬結構加固;膝關節的關節囊廣闊松馳,內有半月板,膝前後交叉韌帶、髕骨和滑膜皺襞。這些組織中的任何一部分受傷都會影響膝關節正常的生理機能。

羽毛球運動中膝關節損傷的發生與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及膝關節存在解剖生理弱點密不可分。羽毛球愛好者髕骨勞損發生率居膝關節損傷首位,約佔膝關節損傷的48%。羽毛球運動中膝關節運動形式和幅度隨動作技術的變化而變化,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場上完成的各種移動、跳躍步法,幾乎都需要膝關節在屈曲位進行發力,如:上網步法、起跳殺球和蹬跨步救球動作等,而在快速運動中,從支撐腿落地到膝關節屈曲 160°左右時是髕骨承受較大運動負荷的階段,因為在這個階段髕骨與股骨接觸點較小,所承受的壓力較大,使髕骨軟骨面與股骨進行“捻搓”和“擠壓”。

羽毛球運動員在被動情況下完成動作時,膝關節屈曲角度恰在110°-160°之間,且膝關節在地面的投影超出足尖位置,過大的屈曲角度導致髕骨承受的更大負荷。上述的這些作用力反覆積累,髕骨可產生微細損傷和疲勞積累,從而引起膝關節局部營養代謝障礙,最後產生髕骨勞損。

其他還有半月板損傷、髕腱炎、韌帶損傷等。半月板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膝關節長期反覆屈曲、旋轉和發力伸直動作造成的,側副韌帶損傷主要是因為經常使用中場左右跨步技術動作,導致內外側副韌帶被長期牽拉從而產生微細損傷,髕腱炎主要是在一定運動強度和身體負荷下,膝關節的反覆屈曲且下肢股四頭肌力量不足共同導致。

羽毛球運動中出現膝關節損傷多數都存在移動步法較差、不能針對球路的變化靈活運用各種移動步法,並且膝關節的穩定裝置股四頭肌力量不足以支撐這些運動負荷的問題。此外,若有先天性髕骨位置不正或扁平足等也是造成膝關節潛在損傷的原因


小冉哥運動康復


除非是年輕時候就精擅於羽毛球運動的人,老年時期可以適度的訓練

否則,我並不建議老年人作為羽毛球初學者,來進行這項運動。

下邊說說為什麼。

1.對抗性不適合老人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中年以後的人群,不適合初學所有的對抗性項目

類似足球,籃球等等都列在內

羽毛球儘管沒有身體的碰撞,但是也屬於軟對抗項目之列

什麼是軟對抗?

就是說,在運動全程,你並不能主導自己的全部行為

對方球的落點,不以自己意志轉移,因此在追球接球的過程中,其實是被對手牽制進行的動作

這會很大程度出現預期外的動作,也就增加了受傷的概率

2.對於骨骼的友好程度不高

經常打羽毛球的人都知道

在羽毛球運動中,經常要跳起做動作,這個期間發力的部位集中在腰部和膝踝關節這些地方。

而這些部位,恰恰是中老年人最為脆弱的所在

同時,中老年的骨密度不能和年輕人比,也就更增加了風險

3.對於心肺的負荷水平太高

羽毛球運動中,心肺的做功節奏,與變速跑類似

儘管其劇烈程度比變速跑要低,但是這種忽快忽慢的節奏,是很考驗心肺功能的

肺部功能好說,最多喘不過來氣了休息一會

但是心臟功能,則是所有運動中意外發生時,最嚴重的部位

心臟的節奏不穩定,對於一些本身不算強壯的老年人不算一件好事情

----------------------------

基於以上3點,建議老年人健身還是以節奏恆定,平緩,可控,無對抗的運動優先

希望有幫到你。


虎山行不行


每項運動都存在著本身的利與弊,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當的調整,從而享受該項運動的益處與快樂。

羽毛球是一種健康而又快樂的運動,在打羽毛球時,不需要一定追求過高強度的對抗,也不需要一定打出超出自己身體極限的難度,只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適當的享受羽毛球帶給我們的益處與快樂便已足夠。

而適當的打球速度就是令自己享受其中的標準,無需追求太快速度的加速從而傷害自己的運動壽命。

所以,無論何時,或什麼年紀,都可以堅持打羽毛球,因為它能帶給我們健康與快樂,令我們平淡的生活中點綴一些色彩。

堅持快樂羽毛球,羽毛球快樂!


ChenChaoYi


打羽毛球,是一項快樂的運動!

樂趣在於:

1. 邊打邊樂,開心連連;

2. 犯錯秒現,不容抵悔;

3. 合作協同,積極補缺。

年齡大了,不要做誇張的動作,不要拼命地救球,腰腹要求過大的,就算了。年輕人的技術,就不要學了,開心就好!


高數小棧


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問題,關鍵是和誰打,還有就是有沒有一直都在打,打打娛樂球就可以了。每次打都控制好時間,別打太久適可而止。我52歲,每週堅持打兩次,每次在場上的時間約一小時,前後差不多兩個小時。曾經和一個馬拉西亞的老人打,他79歲,他說他長期堅持,也沒有覺得太特別不能適應。


江湖夜語


羽毛球,是一項很容易上癮的運動,而且健身效果也很好。因此,很多球迷選擇羽毛球來健身鍛鍊。但是任何運動都有注意事項哦,下面來聽聽國家級教練是如何說的。”【打羽毛球也要謹防運動過量】]球迷:每逢節日胖三斤。我的春節長假計劃是前三天暢快吃喝、休閒娛樂,後幾天就去球館打球,一來是跟球友們歡度新春,再來也是藉著打球減減肥。因為假期時間比較寬鬆,我很想了解,在打球過程中,如何把握度和量呢? 解答(中國羽壇名將):運動過量,相信球友們並不陌生。羽毛球,是一項很容易上癮的運動,而且塑身效果也很好,因此很多球迷都會運動過量。首先,運動過度過量也很容易引起一些不適甚至是疾病。比如,運動後出現反應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甚至是頭暈噁心,易感冒等狀態。這時,你就要小心了。無論哪種運動,總是要結合自身身體狀況,即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要控制打球的時間和運動量,畢竟不是專業運動員,在感覺疲憊的時候,就要停下來歇歇。也就是說,身體的感受,是衡量運動過量或適量的最佳標準。球友們一定不要違抗身體的意志,在體能方面,勉強打球,這樣百害無益。當你在打球過程中,如果受到運動損傷了,就先不要去球館,必須在徹底治癒後,再去打球。打羽毛球常見的運動損傷有:肩關節損傷、膝關節損傷、踝關節損傷等。封閉的球館環境,打球時間過長,強度過猛,就會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這主要與血壓變化有關,此時,一定注意下場休息。特別是體質較弱的中老年球友,如果不注意很容易發生暈厥。打完球后,身體有一種很舒暢的疲勞感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疲勞感持續三天或者更久,就是運動過量。此時,就需要暫時停止運動,讓機體得到充分恢復。

【影響球技增長的5個細節】]握拍方法是否合理:握拍方法和打球的特點有一定關聯。攻擊型打法就不同於防守型型打法。拍柄稍向外轉,食指收回,拇指第二指節貼在拍柄內側的寬面上,其餘四指併攏握住拍柄,手心與拍柄之間應有一個明顯的空洞。引拍動作是否正確:好多業餘球友在做引拍動作時,都是引拍過慢,經常導致倉促揮拍,拍子沒有放到背後,引拍距離不足直接影響到擊球力量。基本站姿是否正確:以右手握拍為例,通常應是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側身對網,身體重心放在前腳上,膝關節微曲,後腳跟稍提起,收腹含胸,注視對方發球的動作;雙打接發球準備姿勢與單打基本相同,只是膝關節屈得多一些,以便能直接進行後蹬起跳。發球時用力、落點是否合理:發高遠球的時候,控制落點主要是通過球的高度和弧度來控制,主要有兩個位置:一是發靠近中線的高遠球,球要靠近中線,讓對手不能大角度的回球;二是發靠近邊線的高遠球,球儘量靠近底線一角,主要防守對手的直線回球,佔位靠近直線一側,然後意識留在大對角。髮網前小球的時候,落點控制主要通過手腕手指的發力,主要落點有三個,中線,中間以及邊線,一般看對手的站位來控制發球的落點。如果對手站位靠近中線,我們可以選擇發貼邊線小球,通過手指轉拍發力,提高發球的隱蔽性,讓對手接發球就儘量處於被動狀態;如果對手站位靠近中間,可以選擇發中線小球,讓對手回球不能形成大角度,以免自己形成被動。預判能力薄弱:羽毛球的預判能力,說得通俗點,就是“盯球”。有些球友接不好對方的發球,找不準擊球點,這都是沒有養成“盯球”習慣造成的。顧名思義,“盯球”就是用眼睛盯住對方擊球時那一瞬間的動作細節,它在雙打接發球時作用很大,稍不留神,己方就會處於被動狀態。最易於疏忽的地方是,只盯對方擊球的全過程,而放鬆了對其擊球瞬間的重視,從而易受假動作的欺騙。還有就是自我意識太強,或者說意識先行,自以為是,懶惰鬆懈,長期如此,自然難以形成良好的盯球習慣,對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造成了很大的障礙。改正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從對方拋球揮拍開始,自己的眼睛就要一刻不停地跟著球走,緊盯對方的拍形、觸球的部位、用力的方向和大小、球落臺後的第一落點、球過網時的位置等。
【打球后的6大禁忌】]不能立即休息:劇烈運動時人的心跳會加快,肌肉、毛細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快。此時如立即停下來休息,肌肉的節律性收縮也會停止,造成血壓降低,易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眼花、面色蒼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狀。所以,劇烈運動後要繼續做一些小運動量的動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後再停下來休息。不可馬上洗浴:運動後人體為保持體溫的恆定,皮膚表面血管擴張,汗孔張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熱,此時如洗浴冷水浴會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縮,同時機體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熱水澡則會繼續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導致頭昏眼花,甚至虛脫休克。所以,劇烈運動後一定要休息一會再洗浴。不應暴飲止渴:劇烈運動後口渴時,有球友會暴飲涼水或其他飲料,這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胃液稀釋。喝水速度太快,也會使血容量增加過快,突然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出現胸悶腹脹等。所以,運動後不可過量過快飲水,更不可喝冷飲,否則會影響體溫的散熱,引起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不宜大量吃糖:有些球友認為,在劇烈運動後應該多吃甜食。其實,運動後過多吃甜食會使體內的維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會感到倦怠、食慾不振,影響體力的恢復。因此,劇烈運動後最好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不能飲酒除乏:劇烈運動後,人的身體機能會處於高水平的狀態,此時喝酒會使身體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進入血液,對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會比平時更甚。不可吸菸解疲:運動後吸菸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體內各器官處於高水平工作狀態,而使煙霧大量進入體內。所以,此時吸菸比平時吸菸對身體的危害更大,更容易感到疲勞。


羽毛球生活


以鍛鍊身體為目的,和年齡水平相當,或和球速慢的女球友打一點問題沒有


腦殘e激動


省著使

悠著打

鍛鍊方法多

選擇傷少的

晚年先自理


甲球迷


我53了,一週至少打4晚,每晚大楷3-4個小時,一般都是打雙打,不是很耗體力。


有容乃大20078118


假的,膝蓋合理使用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