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农村和城市过节,哪个地方更注重节日?

乡村小跳哥


我们这里过小年并不重视,晚饭吃饺子,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来降吉祥就行了,放个鞭炮就行了。


一帆风顺永远开心


腊月二十三(小年儿)农村和城市过节那个地方更注重节日?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儿)也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我老家是农村的,小时候经常听到一些歌谣。“腊月二十三糖官粘”(就是粘牙的糖果,称为糖官儿)今天也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用糖官把牙粘住不说话,把灶王爷送上天去。

也有的地方民谣,腊月二十三把家翻,(就是把家里里外外的东西全翻出来,清扫一遍。)二十四,赶集市购买年货。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渚大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准备蒸馒头。。二十九熏腊肉。年三十儿,挂灯人。(就是贴对联,挂灯笼,灯笼上有小人儿)大年初一拜年去。有一种说法,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各地方不一样。说法也不尽相同。过小年比较实际一点。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准备过年了,一直到正月十六。所谓“过”就是准备过年的东西了。过了小年就是大年的一个过度。开始购物买年货。农村边远山区仍然保留着传统节日。杀猪宰羊杀鸡。而其它农村也不养猪。养羊养鸡了。一是环保二是养不起,赔钱。年货也是赶集上店购买,也不蒸馒头了。专等打工的回来买过年的东西。给老人,老婆孩子买衣服。也就没有杀鸡猪羊的事情了。

城市一般不注重过小年,平时吃什么还吃什么。购物超市一站式到位。天天过年式的,不上班也不出门,叫外卖送到家。感觉没有什么年味。社会的进步,一些人也养成了懒惰思维方式。

要论过小年了节日,我更趋向农村热闹,有年味。现在的城市人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觉得城市的节日除了灯红酒绿,要不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手机,打游戏也不爱出门。更没有过年味道。





爱国40335


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农村和城市过节,哪个地方更注重节日?回答这个问题,看人脉活动现象肯定是在农村生活的人比城市里的要更重视一些:

天南地北的,从大清早就陆续发来“祝乐辞”,提醒“吃饺子”,大多是农村的朋友们。

生活在农村的家人、朋友们基本在这一天之前就将年猪宰杀完了,只等今天烩菜聚餐。

今日,上午八时许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山村俩朋友的节日问候:赛罕.阿木古郞!

记得,小时候的今天早上全家人会起得很早,一起包饺子吃。那会儿人们生活困难,家家过年谁家都买不得很多炮仗——

时间好像总是那么准,家里刚好包完饺子,赶到饭前劈柴回来的父亲,总是会从厢房里挂的条子筐里掏出两支双响,喊:“点火来!”我急忙拿个木棍上灶膛里点着,跑出去递给父亲。

那会儿我胆子小,得慌忙躲进屋里听响。现在想起来,那会儿的年味就是从今天开始的——

这样想着,那时我还个是孩子。现在的今天,我的孩子的孩子比那时的我都小得不许多了。

那时候的小年夜,天刚擦黑,母亲摆上供桌,悄悄地从灶台后 •请•下灶神,念着灶王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点火燎着,辞灶!再就是另买一张,等年二十九另•请•回来贴在原来供灶神的位置。

今天,我和家在农村的表弟通话,问他,“辞灶的日子,还有供灶神吗?”

小表弟,“没。只是夜定的时候家家都放挂鞭炮、放两个二踢脚应景。”

城里的小年算不得啥节日。晚上,女儿打回电话,“爸爸,今儿个小年。我让我老弟给你送回家饺子,你吃没?。”

“刚吃过。”我回完女儿的话,才翻然醒悟,“怎么,就这样过小年了。没劲!”念头刚闪一下,

楼下“咣咣”两声炮响。啊,还是有人知道今儿个小年。





铭志千年健


老家:陕西乾县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每到腊月23,农村才开始备年货,买花生瓜子、割肉、买对联、买菜......

腊月23这天,我们那里是灶王爷要上天,母亲一早起来,洗漱完毕,把家里的灶神、门神、财神......神明从供位取下来,统一拿到大门口烧掉,在灶王爷的供位前献上“焦糖”,意思是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帝汇报工作,让他吃点焦糖,黏住嘴巴,少说坏话,多说好话。”

村里的小孩子开始把家里的鞭炮摘几个拿出来,一天中总聚在一起放炮。

真怀念小时候,真怀念小时在农村过年场景。


掘墓忍者


我是媛媛的深漂生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我在南方广西长大,小时候对小年是没有概念的,因为我们那没过这个节日,后来长大到外地上班,也只是偶尔知道有这个节日;

但是在我婆家西安,她们那里对这个年是很注重的,小年拜灶王爷、蒸花馍等为过年作准备。


媛媛的深漂生活


小年是一年之中,真正带有浓重年味开始的一天,而南北方在这一节日的时间上又不尽相同。北方普遍是腊月23,南方则是腊月24.

这一天,在民间神话传说中,灶王爷要上天庭,向上天禀告一年来,人间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而人们则会在今天会举行祭灶,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时至今日,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来越发生疏,即便是亲人之间也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能见上一面。农村的年味已经慢慢地变淡,城市更是难以找寻几丝年味。

依稀记得小时候,每年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这一天,可以有新衣服穿,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可以跟在长辈身后四处拜年,更是还有压岁钱。

现在社会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以后能够走动和挂念的亲戚将来会越发的少之又少,只希望当代人能够在繁忙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余,珍惜身边每一个亲人和朋友,传承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美好传统。


山东苗三十


还是农村具有年味,就拿我们商洛来说,今天小年宋灶神,许多家庭打扫卫生、开始杀年猪、做豆腐、蒸年馍、炸麻糖……

除夕那天挂灯笼、贴对联贴福字、烧香焚表敬祖宗、燃放鞭炮迎新年……

满满的都是年味!

大年初一初二走本家、初三初四走外家、走丈人家……等等





宋成贵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是小年首先祝大家小年快乐!关于农村和城市过节,哪个地方更注重节日,我来回答一下,首先我要先说一下小年,我们这边有过小年要祭灶的习俗,就是这天要买祭灶糖,到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候在吃,必须要一家人都在家的时候才能吃呦,缺一不可。

再来说一下农村跟城市我觉得农村更注重节日,尤其是以前小时候从腊月初一开始就盼着,过节了,腊八要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小年,要吃祭灶糖,过年有新衣服穿,重要的是还有压岁钱可以花,这些都是农村人所期待的。尤其是孩子们每年到过小年的时候都已经放寒假了,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


而城市就没有这些将就了,住在城市有的是好几年的邻居了都还不认识,平时各上各的班,各过各的日子,谁也联系不到谁,孩子们之间也没有过多的交流,不像农村的孩子可以到处跑,所以我觉得还是农村最注重节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那股劲都能体现出来。

或许是城市里的人们每天都忙于工作,偶尔聚聚也是和同事朋友去饭店,吃吃喝喝,去ktv唱唱歌吧,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可能是我不了解城市人们的生活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朋友们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


玲姐的乡村生活


小年夜,中国传统节日,即传统的祀灶日。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中国大体以腊月二十三开始为小年,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一些沿湖的居民,如鄱阳湖则保留船家传统,小年夜是腊月二十五。

我是南方人,家里过小年都是二十四,以前基本还可以在家过小年,但是自从成年之后,一次都没有在家里过小年。

现在都是在城市上班,公司放假也是小年之后。城市真的不太注重节日,像这种中国传统节日,在城市的话,基本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饭,在城市一个人奋斗的就是叫上朋友一起吃顿饭发个朋友圈。

而农村就不一样。对于这种传统节日,一般都是当天要准备好供品祭神,还要放鞭炮。到了晚上就是小年夜饭时间,会把家里长辈,兄弟还要小孩都叫到一起,在一家吃饭,很是热闹。

还是农村毕比较注重传统节日,比较有味道,在城市根本就没有这种感觉。


公子无心羽


小年到了,意味着春节的年已经离我们实进了。

小年几乎是传统的小年,农村很重视这个年,一要少话,二不说不己和他人的话,做事要谨慎,千万别错了。以免灶王爷给自己带来不好征象。

三,鞭炮齐放,意味着新年的到来。做年夜饭。炸一些美味供养财神,到三十那天可能吃年货。

四,吃糖瓜糖,封住自己的嘴,闭免出口伤人也伤了自然。

上面的三点和第一段的总合。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