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置院校梯度才合理?

小澤健次


2019年的高考就要來了,高考結束後,考生和家長就會涉及到高考的志願填報。俗話說“七分考,三分報”,一個好的志願填報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分數的不足。在高三的一整年裡,相信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已瞭解了志願填報的相關常識。唯一不夠清楚的就是和提問者的問題一樣,如何設置院校梯度才合理。

一個好的高考志願,要講究志願體系的搭建,通俗點將就是要形成“衝、穩、保、墊”的志願結構。體系中的衝,是指衝刺一些層次高的院校。穩,是指有較大可能走的高校(專業選擇餘地較小)、保則是浪費一些分數,就讀一所次一點的大學,保證好的專業。墊則是時運不濟,前面的都錄取不到,最後保證有大學可讀。至於怎樣搭建“衝、穩、保、墊”的志願體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在具體搭建志願體系前,先假定一個例子,以方便大家理解。假如一考生高考分數是610分,在當年的省排名為1000位。上一年度高考中1000位的排名是600分。此時,我們就可以看作是今年的610分,約等於去年的600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讀到一所好學校,都想自己在衝上獲得成功。但是總的來講,衝刺院校都需要一定運氣。不僅需要運氣,而且也需要考生和家長理性認識分數,不要盲目衝刺。在衝刺院校的分數上可以選擇去年收分在603-608的高校,也就是向上衝刺3-5分。3-5分的衝刺幅度,有著不錯的成功率。如果想增加成功率,就要去分析這些高校連續三年的收分範圍。倘若覺得3-5分的高校還是不滿意。想衝刺更大幅度的高校,就需要考慮招生計劃的變動。只不過越往上衝,概率越低。

穩能夠走到的高校是和自己分數較為接近的高校,分數也有可能實現最大利用。但是在專業的選擇上餘地較小,這是需要值得注意的地方。院校選擇範圍可以設置在去年收分595-603這個分數區間段的高校。

保需要保一個好專業,為了保住專業,就只能在學校的選擇上退而求其次。保的學校在去年收分585-595之間去選擇。

時運不濟,前面的院校都沒有錄取。為了保證自己有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就要墊夠底。學校在去年580-585之間選擇就足夠了。

最後再次提醒考生和家長,一定要理性認識自己的分數。只有這樣,才能夠合理的進行志願填報。


敬雯老師


個人認為,每個梯度大概5分左右,較為合理以及保險


臭臭不是個男生


我江蘇,480滿分,10~12分為一檔,以你的考分為標,+3~-12,覆蓋兩三檔,挑8個學校即可,每個學校間隔2分左右。


zipon


依據往年數據,位次等,最好設置在8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