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商標、實體店關門,無論小企業的員工還是老闆都在給房東打工,如何破局?

3M淨水器3M空氣淨化


總之大家有錢賺就是良性的市場環境,如果大多數人沒錢賺,而錢都進入少數人的口袋就不正常了,他們錢多了消費不了就會流入國外,這樣於國於民都不利。


hwt51888


自從2013年過後,生意是越來越難做。 其中房租和人工成本佔了淨利潤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吧。 造成這種局面的肯定是房地產功不可沒。當然物價上漲也有一定因素在裡邊。

買房成本越高,租出去的房子心理預期收益就越大。南陽市長江路為例,2009年同等地段,同等面積的年房租約為2400元(低的),高的每年8000元。2013年開始顯著上漲,年租金20000---------30000元,2015年同地段同面積的上漲至年租金50000----------60000元,這只是市郊區的。2017年還在以瘋狂的速度上漲,物價局吃閒飯的嗎?

人工呢,以廚師為例,南陽市2007年廚師工資普遍的月工資在1000元左右,2009年月工資3000元左右,2013年月工資5000元左右。這是一般大眾化的飯店,高檔豪華酒店的就更高了。

運輸,材料,水電等一些也在上漲,所以說忙一年下來,掙得錢夠交房租。這還是好的,生意差點的忙活一年還賠錢。走在街上,“旺鋪轉讓”的廣告隨處可見。

話說回來,做生意確實有一些基本規律。市場形勢好的那幾年,各行業很多人蜂擁進來做,都能多少賺到錢。生意不好做了,肯定會淘汰出一批人出去,待到供小於求了,生意自然又好做了。


初吻給了小奶瓶兒


你提出的這個邏輯就是把老百姓的思路往房東那裡帶,是荒唐的,我問你,開直通車淘寶客年費鑽展什麼的,這個錢比房租少?你現在是賺不到錢了,利潤這東西關乎全體國民的衣食住行,利潤豐厚人民幸福,沒有利潤人民貧窮又多災多難。

全民都追求高利潤,才使社會進步又良性循環。

企業家和商人都想把自己的商品價格賣高點,競爭的結果一定是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如果企業家商人都想通過低價競爭搶別人的生意,結果肯定是不斷降低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來保證微薄利潤,而最後都會走入死路。

厚利少銷,享受優質又不浪費;薄利多銷,會導致低質泛亂資源浪費。

如果希望一個國家人民幸福,社會進步,生活質量好,那就應該禁止和打擊"薄利多銷"的競爭行為。薄利多銷的競爭行為,就是"搶別人的生意斷自己後路"的行為,損害國家民族的利益。

試問9.9元包郵,一元秒殺,0元搶購等等做法,最終誰得利了?說實話我非常噁心和痛恨這樣的做法。奉勸所有的商家和消費者都要遠離這些字眼,因為那些字眼的目的很不單純。

"便宜無好貨","一分價錢一分貨"。這都是經驗,是實驗檢驗出來的真理。消費者要理性消費才是真,"貨比三家"不僅僅是比價格。


射程2200米


2018年阿里的年營業額為1582億,利潤614億。2018年中國電商交易額為31萬億,阿里的營業額,廣告收入只佔電商總交易量的0.5%。阿里,騰訊領頭的互聯網公司全加起來,在中國企業500強的經濟總量中也只佔2%。


2018年互聯網廣告總收入3,694億元,錢究竟去哪了

2018年全國房地產總銷售額15萬億


互聯網公司的平臺廣告收入是遠遠低於房地產的,兩者根本不在一個體量上,相差40倍,不能相提並論。碧桂園全年銷售7286.9億,一家公司的營業額已經比互聯網所有公司的全部營業額加起來,還要多一倍。


阿里只是提供了一個商業平臺,這個平臺的服務費,廣告費在電商總成交量中僅佔0.5%,所有互聯網平臺都加在一起,也就是1.1%,但是房地產佔去了多少,不是一倍,不是二倍,不是十倍,而是整整40倍。商家要支付交易額的44%,這讓人怎麼活呀。


鷹傑長空


1 要與時俱進,和房東商量把房租降降。

2 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意方向對於零售可向互聯網方向發展。對於餐飲互聯網影響不大,自己可考慮差異化競爭。

3控制好供貨成本。

4考慮你的人群是哪一類,學生,上班族,村民或小區居民。根據需求開店。

4選好地方,注意區位優勢,差異化競爭,分析市場需求,學會運用網絡推廣自己的店


希望之草


房東收租大多數是不開發票的,對國家沒貢獻,建議來個硬性政策,租金強行砍半,價格由國家統一控制,讓實體有錢賺,對市場繁榮絕對有幫助!


半坡登頂


還是給馬雲打工好點,他流量費、直通車、推廣費,比房租還要多,可是好歹淘寶天貓就他一個房東,素質還比其他房東高點。


GL129033226


整個中國經濟疲軟,所有行業都處於飽和狀態,一切太難了


用戶5836704590


給房東打工好,房東給國家打工,這是歷史以來必然現象,合理合法。總比給日美老闆股民打工好。


彭剛32


如何呀?走唄!一家走兩家走……它自然要降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