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逆行者”,也是最可爱的人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朱卫健

2月2日下午4时30分,株洲抗疫一线传来捷报:株洲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攸县人民医院治愈出院。

消息振奋人心,结果来之不易。“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疫情,全市广大医护人员一马当先,冲到前线,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

这些天,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他们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搏击,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焦虑不安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他们是“逆行者”,也是最可爱的人

株洲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记者 谭浩瀚 摄

靠前指挥,织牢防控网络

庚子鼠年春节,一场没有硝烟的遭遇战不期而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波及全国。

疫情来势汹汹,生命重于泰山。株洲市医卫战线积极行动,迅速吹响战斗的号角。1月20日,市卫健委专题研究部署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21日,市疾控中心举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培训班……各项应急方案快速制定,各种防控措施一一落实。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迅速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发热门诊管理,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确定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和省直中医院3个市级定点救治医院,5个县级定点救治医院,征用渌口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楼作为全市集中收治隔离病区。

疫情分析与科普宣传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全市成立了以市疾控中心、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等专家组成的疫情研判专家组,实行每日疫情研判。市卫健委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发布科普知识文章50余篇,发放宣传资料60余万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市无数白衣战士写下“请战书”,主动出征。1月25日,来自全市6家医院的75名医护人员集结到位,驰援湖北黄冈。

他们是“逆行者”,也是最可爱的人

1月25日,来自全市6家医院的75名医护人员集结到位,驰援湖北黄冈。

走上前线,“90后”成主力军

每一次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

2003年“非典”时期,作为孩童的“90后”被平安庇护。17年过去了,长大成人的他们,在面对又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时,选择守卫他人。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应该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1月23日,得知医院正在招募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29岁的省直中医院外科ICU护士胡学兵第一时间请战。此时,他的儿子出生才不到7个月。

主动请缨上前线的还有30岁的市中心医院综合内科医生马天明。疫情出现后,他申请调至发热门诊工作。为节约防护物资,他在穿上防护服后就不喝水、不吃东西。这些天,他日均连续工作10个小时。

在疫情面前,一切靠后。“不好意思,我的婚礼将取消。”1月26日,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江平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该消息。江平与妻子都是医务工作者。他们原定于1月31日举行婚礼。得知疫情形势严峻,夫妻俩主动取消婚礼,与同事并肩作战。

“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胜利之时,就是我们的大婚之日。”江平笑着说。

他们是“逆行者”,也是最可爱的人

援鄂医疗队的谭英征及队友检查药物及设备。

挺身而出,“娘子军”撑起半边天

未着白衣时,她们是家中的女儿、妻子、母亲。疫情来袭后,她们挺身而出,成为防疫一线的“娘子军”。

1月30日凌晨2点,芦淞区建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专干匡乖匆匆出门了。2分钟之前,她接到单位应急办电话,称辖区有位孕妇,其婆婆刚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女子被隔离在家,情绪不稳定,需紧急上门访视检查。

“医生,我肚子里的宝宝安全吗?”孕妇蔡某急切地问道。

“放心,只要我们做好防护措施,肯定安全的。”身着防护服的匡乖一边为蔡某进行产检,一边告知其居家隔离措施。忙完这一切,已是凌晨4点。

“家里还好吗?”“一切都好,你要注意安全!”2月1日深夜,在湖北黄冈,刚下夜班的省直中医院呼吸专科护士邱亿抽空给丈夫打了个电话。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邱亿主动请缨驰援黄冈。不到4岁的儿子天天在家嚷着“要妈妈”。

襁褓中的婴儿、生病发烧的宝宝、心焦的丈夫、担忧的父母公婆……让她们牵挂的事有很多。可面对这场防“疫”战,这群白衣天使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赞歌。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面对疫情,我市医卫战线的工作者上演了“最美逆行”。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笃定,战无不胜。让我们致敬这群最可爱的人,静候佳音。

他们是“逆行者”,也是最可爱的人

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赴黄冈援医的女医生剪掉了自己心爱的长发。 


编 辑 | 孙晓静

审 核 | 李支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