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勇敢,带来春天的希望——向奋战在岳阳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他们的勇敢,带来春天的希望——向奋战在岳阳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他们的勇敢,带来春天的希望——向奋战在岳阳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他们的勇敢,带来春天的希望——向奋战在岳阳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他们的勇敢,带来春天的希望——向奋战在岳阳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他们的勇敢,带来春天的希望——向奋战在岳阳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他们或年老或年轻,或个人或集体,或生于城市或来自农村……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来自我市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勇士!

患者救治、物资保障、交通管理、信息发布、奉献温暖……疫情防控的每一条战线,都有人在敬业值守、默默奉献。

他们是谁的儿女?他们是谁的父母?他们又是谁的兄弟姐妹……“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我们要向奋战在岳阳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最勇敢最美丽的人!

他们坚守在这个冬天,带着春的希望!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岳阳一定行!

方宜的女儿方昱文。

方宜在工作中。

葛静脸部都是深深的口罩勒痕。

集体请战书。

“保护好自己,我等您胜利归家”

“妻子和女儿是我心中的牵挂,但患者更加需要我。”从去年大年二十八开始至今,一直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线的市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方宜,近日收到7岁女儿方昱文的信,眼里闪烁着泪花。因为天天接触发热病人,为了家人的安全,也为了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抗战,方宜让妻子带着女儿住到姨妈家中。

一边是努力抢救病人的爸爸,一边是非常思念爸爸的女儿。方昱文因为太想念爸爸了,给爸爸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信:“亲爱的爸爸,您好!过年了,大家团团圆圆,可是我好多天没看到您了,爸爸,我好想您……”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看见父亲,湘一南湖学校二年级一班的方昱文念着写给爸爸的信几度哽咽。“我爸爸是一名医生,专门治病救人的。”方昱文言语里充满了对爸爸的崇拜。“可是他太忙了,我经常几天看不到他。”小姑娘非常懂事,前段时间“甲流”横行岳阳,为了让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控制,方宜经常加班到深夜。“‘别人家’的爸爸会陪孩子玩游戏,辅导孩子写作业,可我的爸爸永远有看不完的病人,加不完的班。”方昱文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不想您这么辛苦,我不想您生病。”虽然只有七八岁,但是方昱文比同龄孩子更懂事,“我知道您不仅是我的爸爸,还是病人的医生,很多人还等着您去救他们!”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她也许不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有多厉害,但是她坚信爸爸是去执行一个艰巨的任务去了。“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会乖乖在家等着爸爸胜利归来的……”

方宜的妻子金晓萍说,她也是一名医护人员,非常理解丈夫,这是他们的共同使命。 记 者 李弈萱

给贩菜的老人发放口罩。

市交警支队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集体请战——

“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唐忠明)“市交警支队综合执法大队全体党员和民辅警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及市局党委和支队党委的‘防疫防控’工作号召,强烈要求到全市‘防疫防控’最需要的一线、最艰苦的一线、最危险的一线去,请支队党委给予批准!”1月31日,岳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收到了一份来自该局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的请战书。

自2020年春运工作开始以来,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按照支队党委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先后担负着皇古塘立交桥春运临时检查站、岳阳高铁站春节值班及全市交通警保卫、中心城区交通保畅等工作任务。“1月27日以来,根据上级指示,大队担负的春运检查站临时撤除。我们看见当前我市疫情阻击战形势依然严峻,在这关键时刻,作为支队的‘应急拳头单位和预备分队’和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大队队长田松球介绍说。

“请支队党委放心,我们将始终牢记使命、忠诚履行职责,全力以赴、敢于担当,坚决完成好支队党委赋予的任务!”2月1日上午,接到支队党委的指示后,大队党支部召开誓师大会,全体党员们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做出庄严承诺。下午他们立刻奔赴君山区,来到杭瑞高速君山收费站,开始了24小时全天候的防疫防控工作,党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志愿者上街分发爱心口罩和水果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赵 芸)“这是给您的口罩,每天记得带,这一箱水果也是送给您,祝您新年快乐!”近日,岳阳娱乐协会、爱心驿站、壹基金志愿者们连续三天上街,将湖南民间联合救灾和长沙群英会为岳阳区域提供的10万元爱心物资,免费送给了正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环卫工人、保安人员等。

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传播,从1月23日开始,岳阳上百家娱乐场所已经整体停业。娱乐协会的各会员单位坚决按照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疫情这么严重,岳阳城区到处缺口罩,我们就在群里呼吁,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岳阳市娱乐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在岳阳扩散以来,协会迅速募集了几万元物资。其中,协会志愿者联合爱心驿站、壹基金志愿者一起, 连续几天上街,将湖南民间联合救灾和长沙群英会提供给岳阳区域的10万元爱心物资,上街分发给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环卫工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员。

汨罗90后妹子驰援武汉,她的父亲说——

“有这样的女儿,我感到骄傲!”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方璐 通讯员 欧阳林)2月2日,汨罗市古培镇月星村村民葛卫兵心里掐着日子:静静去武汉已经9天了。静静是葛卫兵的女儿,全名葛静,出生于1990年,在广东南方医院工作的她,大年三十驰援武汉。

葛卫兵说,葛静本来订了正月初五的票回家,年三十晚,却看到女儿发了朋友圈要去武汉。看到信息时,葛卫兵心头一紧,立即打电话给女儿。

“爸,对不起,我怕你们不肯,所以没提前告诉你们。”接到父亲的电话时,葛静已随驰援队伍抵达了武汉,电话那头,葛静轻轻一笑,安慰父亲道,“放心!我会做好自身防护!”

疫情发生后,大年三十,广东组派10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驰援武汉,这是广东省首批驰援的队伍,广东南方医科大学南山医院30名医生和护士请战,这其中就有葛静。到达后,进行了短暂几小时的休整,医疗队开始讨论学习,接受专家培训,重点学习救治和防护措施;大年初二,葛静被派往武汉市汉口医院,在重症区里负责给病人打针。

在医院的这些天,是轮班制,葛静每天工作4个小时,虽只短短的4小时,但这个看不见敌人的战场,让每一位医护人员精神都高度紧张。因为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严密的口罩,葛静的脸部,都是深深的勒痕,耳部全是密密麻麻的红斑点。

工作完后,葛静就给父母打电话,告诉父母她的情况,让他们放心,可在近300公里之外的汨罗,葛卫兵和妻子却每天都睡不着觉,“看到她发过来的照片,很心疼。”记者采访时,这位50多岁的父亲,眼泪蓄在眦角,热滚滚的一滑,落了下来,他用衣角擦了擦,继而微笑道:“不过,有这样的女儿,我感到骄傲!”

古稀党员主动当上村里的防疫宣传员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苏世扬)1月31日下午,平江县南江镇罗洞村两位年逾古稀的共产党员主动当上村里的防疫宣传员。

得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形势非常严峻,罗平录和苏世恒,这两位老党员在家坐不住了。不约而同,两位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相互在电话中商量:“国家有难,碰到这么大的事情,我们总应该做点什么。”

他们知道,罗洞村地处张师山下,村民住地零星分散,村里的高音广播喇叭不巧也出了故障。一些住在偏僻山坳里的村民也无法了解山下的情况,有些村民对县里有关防控法规决定重视不够,甚至有串亲访友、有出门还不戴口罩的情况。

于是,心急如焚的两位老党员赶到村部,找来一个手提电池喇叭,把县里下发的有关防疫内容转录到扩音机上。

旋即,他们戴紧头盔,戴上口罩,绑好扩音机,背上喇叭,骑上各自的摩托车,一前一后地行驶在各个屋场之间。喇叭声音划破山村的寂静。两位共产党员的朴实身姿,成为弯弯山路上不可多见的一道风景。

由远而近的喇叭声引起村民们的十分注意,他们格外认真地听取一条条防疫宣传内容。

令他们始料不及,两位骑士竟然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老党员,因此便更加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还纷纷表示要遵守有关规定,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不给政府添乱,并向两位热忱的老人投去敬重的目光。

“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家国情怀。现在我们的心稍微安稳了些”。回到家里刚洗完手的两位老帅哥如是说。

隔离不隔爱 我们在一起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刘 革 通讯员 李 彬 孙 璞)“你要的奶粉和尿片我们买到了,麻烦出来拿一下。”1月31日,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木里港社区朱下组的一居民门前,社区支部委员朱五洋和组长朱建良放下几个装满物资的购物袋,连忙向门内打招呼。

门内是社区朱下组居民朱红波一家。1月24日,朱红波家人从湖北回到木里港社区的家中,随即就被摸排干部定为居家隔离对象,一再叮嘱14天内不要出门,并在门口张贴温馨提示,留下了陶金、朱五洋、朱建良3名帮扶干部的联系电话,“有事就打我们的电话”。

1月30日晚上,帮扶干部朱五洋接到朱红波打来的电话:“家里小孩的奶粉快吃完了,尿不湿也没有了,一些吃的也没有了,还要麻烦你们想想办法……”随后通过微信发来购物清单,还特别发来了奶粉的品牌图片“家中小孩还小,只能吃这种牌子的奶粉”。第二天一早,朱五洋很快就买好米和油,又从自家菜园采摘了新鲜蔬菜,但在购买奶粉和尿不湿时却遇到了难题,找遍附近超市里没有,母婴用品店又没开门。怎么办?木里港没有,只能进城去采购了,朱五洋驾驶私家车到八字门各大超市寻找,终于在青年路沃尔玛超市买到了婴儿的拉拉裤,但是没有找到同款奶粉。几名帮扶干部又赶忙分别联系隔离户主,打电话联系熟人打听,几番波折后,组长朱建良终于在一家尚未开门的母婴店里买到了同款品牌的奶粉。

这已不是帮扶干部第一次给隔离户送物资上门了,“蔬菜都是从我们干部、组长自家菜园里采摘后赠送上门的”,朱五洋表示,木里港社区党员干部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告诉社区的被隔离居民们,我们一直和你们在一起,你们并不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