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令人感动 解密十天建医院背后的水务铁军

2月2日晚9时许,由武汉市水务集团铺设的1400多米火神山医院内部供水管道全部完工通水,经过几千名工程建设者10天昼夜奋战,一座崭新的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中国速度”令人感动 解密十天建医院背后的水务铁军

当接到必须尽快打通火神山医院供水通道任务时,武水集团水务工程公司经理程飞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他带领100多名管道工程建设者吃住在工地,保质量、保安全、抢时间、抢进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协调、施工上的困难。程飞为这支能打硬仗的“铁军”感到自豪。

“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1月25日下午5时,程飞和他的同事连续奋战20多小时,在打通了火神山医院外部的两路供水通道后,暂时撤出了施工现场。而此时,程飞的姐姐,一位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因感染病毒在家隔离;而同为“白衣战士”的姐夫仍坚守在医院,身患绝症却没日没夜抢救患者。听到这个消息时,程飞心里非常难受,他一方面担心姐姐、姐夫的身体,一方面还要照顾年迈父母。

1月26日,程飞再次接到任务,医院建设方希望水务工程公司组织力量,继续协助铺设火神山医院内部供水管道。程飞没有犹豫:“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因为他心里清楚,只有快点把集中治疗新型肺炎患者的医院建设好,医护人员才能获得更好的保护,患者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中国速度”令人感动 解密十天建医院背后的水务铁军

当天下午,他组织水务建设工程公司下属的管道工程公司、二次供水公司及安装公司100多名工程建设骨干火速驰援“火神山”,与武水集团蔡甸供水公司工作人员一起,抢铺医院内部1400多米供水管道。

临行前,他再三叮嘱妻子,千万要照顾好父母的身体。接着,他给姐姐打了一个电话,希望姐姐好好调养,早日恢复,早日重返战斗岗位,他自己也会带领团队和7000多名建设者一起,与时间赛跑,提前完成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为医护人员和病患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带着这份承诺,程飞和他的100多位同事连续工作10天,保质保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我们都在跟时间抢病人

火神山医院供水管道铺设,由武水集团派出水务工程公司和蔡甸供水公司共同参与援建,水务工程公司负责现场统筹协调。几千人同时进行基坑、电力、供排水、板房建设等作业,壮观的施工场面的背后,是交叉作业、施工断面的紧缺。如何应对复杂的施工条件,顺利推进供水管道铺设?程飞和他的管理团队迅速掌握现场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他将100多名管道施工人员分成三个组,按照网格划分,安排到中建三局、武汉市政和汉阳市政等单位施工区域,每个小组安排2名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负责,做好各施工网格的对接协调工作。

水务建设工程二次供水公司经理胡绪彪是管道施工的总协调,他坦言,每天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断面”,在这里施工“断面”要比口罩紧俏多了。为了一个施工断面,工作人员会等到凌晨,而且只有两个小时的施工时间,他们会争分夺秒地装管道,为兄弟单位的后续工作挤出时间。为了不错过见缝插针找到的施工断面,他们会10人一组,扛着18米长600斤重的供水管道,在高低不平的泥泞中走400多米转场施工。

“中国速度”令人感动 解密十天建医院背后的水务铁军

在多个单位、多工种,几千人同时施工的现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在抢时间,怕拖了抗击疫情的后腿,现场协调基本上要靠喊。“甚至有几个断面是靠吼争取来的,对于那些被我吼过的兄弟们,我要说声抱歉,嗓门大了点!说实话,虽然单位不同,工作内容不一样,但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和心情都是一样的!”第三项目组经理邓志雄有着运动员的强壮身体,但他的嗓子已经嘶哑了,妻子担心他身体拖垮了,半夜给他送药。邓志雄所在的项目组负责医院重症病区300多米供水管的铺设,给他的施工的时间只能是在半夜,而且还必须盯着其他单位的人施工,一有间隙就得去协调、去争取。

请组织不要忘了我

武水集团蔡甸供水公司维修工程处原主任高波,一个月前因岗位轮换,调任蔡甸水厂书记。得知火神山医院建设消息,他就一直关注着工程进度,因为参加现场援建的人员,大多是他曾经一起共事的同事。他深知艰巨的任务,人手够不够,工作能不能顺利推进?这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他始终放心不下。


“中国速度”令人感动 解密十天建医院背后的水务铁军

“请考虑我从事了20多年的管道维修、建设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虽然现在不在维修岗位上,但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请组织不要忘了我,把我派到‘火神山’一线去。”高波主动请缨得到了上级同意。

他来不及安排好家里的事,冲到了施工现场。据高波介绍,他所带领的供水管道的热熔组,因为这次为医院铺设的1400多米管道是PE管,管道之间的连接需要特殊装置现场加热。管道热熔连接是门技术活,热熔时,既要保持管口的干净清洁,又要保证接口冷却到位,否则管道埋入地下后容易漏水,完成一次管道的热熔连接需要40分钟的时间。

让高波感到欣慰的是,维修工程处的16名热熔师傅和他一样,在得知“火神山”的消息后,都选择了坚守。他们两人一组,8个小组各携带一套设备分布在施工现场,轮班作业,24小时不间断。高波每天在不同的热熔焊接点来回奔波,把关、指导、协调,还会亲自操作,换同事休息一下。高波和他的团队顺利完成了500多个管道连接点的热熔焊接。(中国食品安全报网记者熊源、胡毅、通讯员谢铭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