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荊州不是洩洪區,現在發展會怎樣?

成飛虎608


先訂正一下,不能說荊州是洩洪區。荊州有兩個洩洪區,一個在江南(實際的江西,長江在這裡是北往南流)的公安縣境內,一個在江北洪湖縣境內,兩個洩洪區都是在長江河道的曲彎中。洩洪區的地面積和人口估計只佔到荊州的10%左右。另外,洩洪區裡土地肥沃,河湖密佈,農業種植的自然條件非常優越,棉花、水稻、小麥、油菜,還有淡水魚,蓮藕,簡直都是下種就可以等收穫,產量還很高。還很平坦,適應大面積機械操作。應該說荊州有洩洪區,說荊州是洩洪區就太離譜了。

三峽大壩建成後,過往“長江發大水“的現象已經很難再現,洩洪區大約也無洪可洩,它也不再成為荊州的負擔,相反,漸漸開始為荊州貢獻力量了。

荊州處在長江出三峽後的衝擊平原帶,土地的肥沃不僅在湖北首屈一指,在全國也不多見,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養育了荊州密集的人口,殷商年代的郢城、春秋戰國時的楚都、三國時的荊州、唐宋的江陵,遙遠的年代裡,它一直都處軍事文化政治的中心。

現在的荊州,經過湖北省多次調整,僅剩兩區(荊州和沙市)三縣(江陵、公安、監利)三市(松滋、石首、洪湖),人口600多萬。農業還是支柱產業。

這裡的郢文化、楚文化、三國文化,有郢都、紀南城、保存完好的荊州城,車馬坑,考古和古文化資源相當集中,全國也不多見,相信未來的荊州會抓住自己獨有的優勢,重現輝煌。


通用漢語研推


整個湖北,最好的地段是江漢平原。江漢平原最好的地段是荊州和武漢。要知道幾千年來湖北最中心地位最高的地方就是荊州,而且人口最多。武漢只是清朝末年才出現的大發展,而且武漢的地位巔峰時期也就是民國戰亂年代前後。之後被沿海地區超越。當近代武漢成為省會後就是荊州的衰敗史。仙桃天門潛江原本都屬於荊州的富縣人口大縣,本應該被荊州代管縣級市,卻被武漢代管了。荊州彷彿被砍了手臂。同理如果宜昌的,當陽宜都枝江被武漢直管脫離了宜昌,那宜昌就完蛋了。還有荊門也屬於荊州也劃分出去成為地級市。荊州的腳也徹底被砍去了,剩下的復地在江南又是洩洪區,荊州還拿什麼發展?如果說仙天潛沒有被武漢直管,荊門也沒脫離,我相信今天的荊州一定是個巨無霸城市,市區人口達到600萬不是問題,因為被拆掉的荊州依然在湖北排名第四僅次於兩副,可見荊州確實是風水寶地養人。如果湖北最初的發展是一主一副,重點發展荊州和武漢,那荊州城區人口達到800萬都不是問題甚至更多。那麼湖北就有兩座重量級城市。如同,重慶和成都。可是荊州被拆分了,人口自然也被拆分出去了。剩下的任何地區要麼離武漢太近被吸血,要麼太遠地理位置沒武漢好。唯一比武漢位置好人口又多的地方就只有荊州。可是歷史無法重來,不過好在武漢現在已經過分飽和也開始限制自身發展了。並且推行一主兩副,在中國政策點哪哪裡就是金子。只要國家堅定不移的推行一主兩副,宜昌襄陽都有機會成為大城市。一城獨大的湖北是不可能真正強大的。而且省府希望宜昌荊州融城,也就是說荊州宜昌未來幾十年會發展成城市群,這個城市群產業聯繫緊密互補,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宜昌荊州融城是組團式。最後達到1000萬人口城市群。宜昌有政策有產業,荊州有人口有最好地理位置,兩地融合是必然結果,也是省府現在力推的政策,因為武漢現在需要一個兄弟城市帶動西部發展,宜昌人口規模達不到武漢,荊州經濟也達不到武漢。只要荊宜融合才能再造一個武漢級別的經濟體。還有襄陽,經濟比荊州好,人口比宜昌多,但周邊地級市都離的遠,襄陽就要靠自己努力和政策扶植髮展,成為湖北經濟第三個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