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後,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為何如此著急削藩?

孤客生


這個故事還得從朱元璋開始說起。朱元璋不愧是精強力壯,從一個飯碗創業開始,建立了大明帝國,40歲登記,在位31年,生下了26個兒子。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將跟隨自己建功立業的功臣慢慢都除掉了,明初四大案就是明晃晃的鐵案。為了鞏固自己的帝國,就將自己的兒子一個個都分封出去。

其中23個兒子前到各地就番,太子朱標直隸應天。本來太子朱標是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太子朱標早掛,朱元璋死後由太孫朱允炆登基,這讓朱允炆和各位叔叔之間紮下了一根刺,朱允炆登基後也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割據的勢力。朱允炆儼然就是周天子,自己的政令不通,地方上只聽從藩王的安排,這不得不讓朱允炆就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帝位做不安穩,自然而然就急著削藩。

朱允炆是如何削藩的?

朱允炆21歲登基。年輕的建文帝書生氣十足而又溫文爾雅,缺乏自信心和堅強的性格。他的性格為他的最終結局埋下了伏筆。建文帝本應加強自身實力然後逐步削弱藩王的實力,但是建文帝聽從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儒家師傅的建議,開始硬性削藩。但是硬性削藩也得先把最強的解決掉,非撿軟柿子捏,給朱棣他們以警鈴。最終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功奪取帝位。

朱允炆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出家為僧,作為一個皇帝他顯然是不及格的。


不務齋


不是他著急,而是我相信任何人看到朱元璋分封諸王的區域圖,都會支持朱允炆削藩,而且要及早削藩。朱元璋是歷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他英明神武,驅逐胡元,問鼎天下。但是人無完人,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大量進行皇子分封。

朱元璋幼年孤苦,父母早亡,兄弟多餓死。所以,他非常信任自己的兒子,在他二十多個兒子中除了幼子朱楠早夭,二十幾個兒子都被他分封到了國家的各大城市去做藩王。具體如下:

秦王朱樉,封藩西安。晉王朱棡,封藩太原。燕王朱棣,封藩北平。

周王朱橚,封藩錢塘。楚王朱楨,封藩武昌。齊王朱榑,封藩青州。

魯王朱檀,封藩兗州。蜀王朱椿,封藩成都。湘王朱柏,封藩荊州。

代王朱桂,封藩大同。肅王朱柍,封藩甘州。遼王朱植,封藩廣寧。

慶王朱栴,封藩寧夏。寧王朱權,封藩大寧 岷王朱楩,封藩岷州。

谷王朱橞,封藩宣化。韓王朱松,封藩開源。沈王朱模,封藩潞州。

安王朱楹,封藩平涼。唐王朱桱,封藩南陽。郢王朱棟,封藩安陸。

伊王朱㰘,封藩洛陽。

全國稍微重要一些的大城市幾乎都在藩王的控制之下,登基後的建文帝無異於周天子,所真正完全控制的地方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恐怕誰都會選擇削藩以保江山。可惜,年幼的朱允炆畢竟不是年富力強正當年的叔叔們的對手,最終兵敗如山倒,建文帝本人不知所蹤。


經典守望者


老朱留下的隱患

一切對皇室有威脅的人和事,都得剷除,這是朱元璋的人生哲學。因此,為了永保大明江山,朱元璋一手製造了“胡惟庸案“、“藍玉案”,兩案一共牽連數萬人。

當年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哥們“或者對皇室有威脅的大臣,幾乎都在這兩場”大屠殺“中喪生。剩下的幾位,也是人人自危,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這下好了,異性”王“們都被剷除了,留下的就只有”同姓王“了。朱元璋這麼做,的確是保證了皇室的安全,卻給未來的繼承人朱允炆留下了隱患。

原來,朱元璋這麼做是為了給太子朱標掃清障礙。而朱標號稱是歷史上”最具權勢“的太子,朱標不死,那幾個藩王是萬萬沒有造反之心的。然而,朱標命不長,年僅37歲就薨逝了。

朱元璋削減群臣的勢力,同時也抬高了皇子們的地位。若朱標不死,這一切都是合理的,然而朱標一死,朱元璋反而弄巧成拙。

原來皇子們想爭取皇位,但是沒有時機現在最大的威脅沒了,一個個紛紛活躍起來。當然,其中最活躍、也最不活躍的就是朱棣了。

朱允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

朱元璋不是沒動過重新立皇子為皇儲的心,說白點就是立朱棣為太子。但是,此時朱棣的二哥和三哥仍健在(而後皆先於朱元璋死去),若是朱元璋越過二人立朱棣又會違背自己所堅持的宗法制。萬般無奈之下, 朱元璋只得立朱允炆為皇太孫。

這麼做,的確是符合了朱元璋自己的一套標準,也順便穩定了政局。可是,朱元璋自己也清楚,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終究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這種威脅主要來自於兩方,一方是剩下的那些功臣,另一方就是自己的兒子們了。

為了讓朱允炆日後“高枕無憂”,朱元璋加大力度打擊功臣集團,同時限制諸王的權利,並且費盡心機去培養接班人。可是,這終究是不遂人願。

幾個躍躍欲試的藩王是消停了不少,但最重要的一點朱元璋並沒有限制——兵權。朱元璋大肆分封自己的兒子,目的就是讓他們替自己來保衛江山。

尤其朱棣,戰功赫赫,是抵禦蒙古人的“頂樑柱”,朱元璋怎會痛下狠手解他兵權?

朱允炆的擔憂

朱允炆年紀雖小,但並不代表他是個傻子。那幾個藩王這麼大陣勢,一個個爭著“建功立業”“恭順孝敬”的,是為了什麼?至高無上的皇位啊。

早在朱元璋在世時,朱允炆就曾表達過對叔叔們的擔憂。一日,他問朱元璋,“胡虜不靖,諸王抗禦防備;諸王犯上不靖,誰又去抵禦他們呢?”

朱元璋反問他,“如果是你,你打算怎麼做?”朱允炆說出了一套先禮後兵的方法,朱元璋無奈地點了點頭。是啊,諸王犯上,朱允炆年紀還輕,也只有這樣是最合適的了——打。

而朱元璋在世時,他就幫孫子剷除了朝堂上的障礙。不過對於這眾位藩王,朱元璋遲遲沒有下手,也不好多做處理。眼瞅著皇爺爺的身體每況愈下,朱允炆也不好麻煩皇爺爺幫忙削藩。

削藩就這麼擱淺了,但這件事始終是朱允炆的心腹大患,在即位以後更是如此。

開始削藩

這藩必須得削,然而朱允炆卻操之過急。即位之初應該做什麼?安撫人心。

可朱允炆卻反其道而行之,第一年就開始狠狠地削藩。甚至,他還創下了一個月削3王的記錄。

在這幾位藩王裡,朱棣的實力當是最強,然而他也是隱藏最深的一個。朱允炆最擔心的就是朱棣,然而又因沒什麼把柄不好下手。

後來,他聽從黃子澄的建議,先從好下手或者說是真正有問題的王下手。

周王是燕王的親弟弟,朱允炆自然不會放過他。然而,削他的理由竟然是他年僅十歲的兒子告她謀反。

更神奇的是,朱允炆就真的以這樣的理由把他抓起來了。如此胡鬧,人心能不浮動?

朱允炆太想穩穩地當個“太平天子”了,然而他的不成熟卻又讓他註定坐不長皇位。

參考資料:《朱允炆》、《建文永樂傳》


小豪說歷史


有一次,朱允炆在東閣門外唉聲嘆氣,正好被經過此地的黃子澄看見,他便上前問原因,朱允炆看他是自己人,便說了實話,他擔心的正是他的那些叔叔們,萬一將來要造反可怎麼辦才好。沒想到黃子澄聽後微微一笑,要朱允炆不用擔心,他說:“諸王的兵力只能用來自保而已,如果他們敢造反,朝廷發兵攻擊他們,一定能夠取勝!”然後他又列舉了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故事來鼓勵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叛亂一定會被平定。

朱允炆聽見這些話,頓時大感安慰,他把這些話記在心中,並感謝黃子澄為他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

這又是一個典型的脫離實際以古論今的例子,試問周亞夫在何處,你黃子澄能帶兵打仗嗎?

總結以上三人,有幾個共同特點,都是飽讀詩書,都是文人,都有遠大理想,都是書呆子。

書生誤國,並非虛言啊!

建文帝登基後,立刻召回方孝孺,任命為翰林侍講,並提升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翰林學士,這三個書生就此成為建文帝的智囊團。

當朱允炆正式成為皇帝后,他找到了黃子澄,問了他一個問題:“先生,你還記得當年東閣門所說的話嗎?”

黃子澄肅然回答道:“從不敢忘記!”

那就動手吧,朱棣遲早要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的判斷沒有錯,他一定會造反的!


空山新雨


朱允炆如果一開始不那麼急於削蕃,也許歷史會有所改變。朱棣與朱允炆之間的戰爭可以說時因為朱允炆削藩而起的,但是朱允炆的此番舉動沒有成功,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作為朱元璋的後代,他一出生久揹負了太多的使命,不僅要處理朝政,還要孑孓先輩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於是在他登基以後,他在位的第一年就削掉五個藩王,也是很著急了,不過,他這麼著急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先輩遺留下來藩王權勢過大,威脅中央的統治

在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分了25個藩地,每個藩地否分封了一個藩王進行看守管理,為了達到管理目的,朱元璋還給他們下放兵權,已達到良好的統治效果。這些藩王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們每個人手中的兵權雖然不是太多,但是聯合起來就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勢力,對於朝廷來說,這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只不過朱元璋在的時候,這些藩王都比較老實,不敢造次。結果,朱元璋一駕崩,這些藩王就開始蠢蠢欲動,嚴重影響到了朱允炆的統治地位。


二,有點操之過急,制定的計劃不周全

朱允炆在公元1398年的時候,就在當時明朝的國都——南京即位。這本來是一個讓人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對於年輕的朱允炆來說,當時面臨的挑戰太多,他開始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想要迫切的解決問題,來鞏固統治。在繼位之後不久,還沒有看清楚局勢,根基尚未穩定的時候,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大刀闊斧削弱藩王的勢力,但是當時這樣做的時候還沒有制定好詳細的計劃。


三,作為一代君王,太過年輕,沒有太多的控臣之道

朱允炆當上皇帝的時候,年齡尚且,對很多事情的解決上考慮的不是很周全。再加上身邊沒有什麼可靠的忠心大臣,也就無法兼聽則明。於是朱允炆剛繼位,就迫切的想要除掉那些對自己的皇權有威脅的人,但是由於經驗不足,各種計劃都一定得不是很周全,所以有點操之過急,導致漏洞百出,最後落得失敗的下場。


以史正衣冠


首先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舉是沒有錯的。正常一個君王在上位之後肯定是要進行收權加強中央集權的。更別說朱元璋表面上給朱允炆留下了一個相對安全的執政環境,但實際上朱元璋把朱允炆也坑害的不淺。朱元璋這個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朱元璋認為,大明朝的就需要個弟弟藩王來負責拱衛。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曾下達了一道詔書,其大意為“然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意思就是說老朱家的天下還得自家人來守衛。所以藩王制度就誕生。

而且朱元璋的藩王制度也不僅僅是為了明朝的國家安全考慮。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朱元璋想給老朱家的子孫找一張長期飯票。朱元璋曾經說過“朱姓子弟天下人共養之”。也就是說老朱家的子孫後代都要爬在去明朝百姓身上吸血。從朱元璋開始,在洪武年間就冊封了二十多個藩王。這些藩王不僅有封地可以作威作福,而且朝廷每年需要給藩王們分發祿米。朱家這些子孫後代其他能力不是很強,繁殖能力倒是不弱。從明朝建立到最後明朝滅亡。朱姓子弟足有上百萬人。而每個人朝廷都需要分發不同數量的祿米。據有關數據統計,明朝宗室祿米佔據了整個朱明王朝祿米的三分之一。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朱元璋賜予了藩王大量的田地。而藩王的田地只需要交非常少的稅。所以很多小地主和自耕農把自己的土地投靠到藩王名下,以逃避稅收,或者藩王們主動去兼併一些耕地,最終導致國家能夠徵收稅收的耕地越來越少,國家收入也就越來越少,最終導致入不敷出。在這種情況下就由不得朱允炆不削藩了。因為朱允炆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脅。如果朱允炆不削藩的話,長此以往下去,中央勢必會被地方藩王所壓制。到時候藩王尾大不掉,那他這個皇帝可就危險了。所以朱允炆迫切的削藩是有據可依的。

除此之外,朱元璋時期屬於國家開創時期,所以朱元璋會賦予地方藩王很大的獨立自主權利,來讓他們負責守衛中央。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他沒有足夠的威信鎮壓地方藩王。而且因為朱標死後分封他而沒有分封其他朱標的兄弟,已經使得藩王怨氣不小了。朱允炆自然不會允許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存在。況且加強中央集權也是勢在必行的工作。

朱允炆削藩有兩大敗筆。其一就是朱允炆繼位太短無可用之將,導致朝廷大軍數次征討朱棣不利。其二就是朱允炆下達的一道很奇葩的命令。朱允炆下令軍隊不允許傷害朱棣。這就導致下面軍隊作戰畏畏縮縮,士氣受到很大的影響。反觀朱棣大軍則士氣高漲。此消彼長之下朱允炆焉能不敗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已經把他認為存在威脅的功臣們一一清除乾淨,相信他在臨死之前肯定是帶著微笑離去的,心裡必然想著將自己認為的大好局面交給自己的孫子,那麼整個明朝的發展必將相當順利。他應該自認為整個明朝的政局被他處理的跟鐵桶一般,這樣的穩固江山交給自己的好孫子去坐,那麼他很有可能會成長為一個難得的明君。

事實上,剛剛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內心肯定是相當沉重,雖說自己的祖父已經將那些功臣通通處理掉了,進一步的鞏固了皇權的威嚴。但是那些被分封到各地的叔叔們手握重兵,反而成為了對他最大的威脅。特別是被封到邊境的那幾位叔叔,他們坐擁,強兵術萬可以說的上是兵強馬壯,特別是寧王朱權,連最精銳的蒙古騎兵都要讓他節制,無限膨脹的藩王集團,已經有了威脅皇權的趨勢,誰也無法保證這些藩王哪天會不會跳出來跟自己打對臺。

對古代的人來講,能夠當皇帝,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隻要是人,誰都想坐上那個位置去試試,這跟你這個人有多大的實力,有什麼樣的抱負沒有任何關係,只要當你的實力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層次之後,就會冒出這種想法,而這種想法跟你姓什麼也沒什麼關係,主要是看你有沒有這個實力。但歷史證明,往往那些天皇貴紂們對於這個位置的熱衷程度更高,他們都想去嘗試一下,坐在那個位置上,都能給他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所以說,剛剛登基的朱允炆非常擔心,如果這幾位手握重兵的叔父造反,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跟漢朝初年發生的七國之亂一樣,烽煙四起天下動檔。一旦出現這種局面,那麼這位年輕的皇帝根本應付不來。而這樣的局面,顯然不僅僅是年輕的建文帝已經發現了,甚至在他的心腹大臣黃子澄等人眼中,有權有勢的藩王,必須抓緊時間處理掉,將危險消弭於萌芽。因此,削藩就是當時的重中之重,讓這些人將手中的權力交出來。

在建文帝的心目中,對他威脅最大的就是那位守在北京的四叔朱棣。但是他又不敢直接對朱棣下手,生怕削藩的第一刀,要是砍在了這位燕王身上,很有可能會逼他直接造反。而朱允文生性小心謹慎,想著依靠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逼迫燕王做好被削藩的準備。因此削藩的第一刀,是直接廢除了五位藩王的爵位,想要通過這樣的手段來進行試探,當朱允文看到五位藩王被廢除爵位後,時局的發展比較平靜,就直接將矛頭對準了閻王,想要一步到位的解決這個問題。只不過朱允炆這時候已經失去了先機,讓燕王朱棣已經做好了準備,最終爆發了靖難之變。


小芊芊愛歷史


這個問題老來回答。

削藩這事其實就是個老話題。既然有削,那麼必然就有養。要想把題主這事弄明白,俺覺得咱現在先把朱元璋為嘛要養藩這事簡單說一下,打個底。

朱元璋為嘛要養這些個藩王呢?

這其實也簡單,老朱打天下,一傢伙就把從蒙古帝國演化過來的大元朝,給踢出了中原丟進了茫茫大草原。

就當時的形式,這元朝雖然被丟進了大草原,他的威脅還實實在在的擺在邊疆。

大傢伙也知道他這就是個遊牧民族,喜歡沒事打打秋風啥的,靠掠奪來養家餬口,這事年年有,所以造成了一個邊疆不太穩定的局面。

如果派大將去鎮守,這事最後弄不好,把這大將給養肥了,他帶著兵給你來個造反,這要不得。

比方大明朝末期的李成梁,這就很典型,他自己到沒有啥造反的想法,但最後來了個養寇自重,生生的把個努爾哈赤給養活大了。

還有後來的吳三桂,手握精銳鐵騎,造反投靠了滿清,最後把自己個的舊主用弓弦給生生的勒死,成為南明的掘墓人。

這些個事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老朱把皇位留給了朱允炆,小朱這塊還是太年輕,鎮不住腳。您要是弄這麼個大將,這玩意有點玄,天下還得亂。

而且這樣的大將被老朱宰的差不多了,就沒有堪大用的,所以這兩下一合計,這事就走不通。

所以他就走了另一條路,把自己個親兒子分封到各地,就任藩王,給予一定的兵權,讓他們替他朱允炆把手各個關節,畢竟這幫子叔叔們也是經過戰爭歷練出來的,有他們守著,老朱也放心。

那麼老朱就不怕這幫子藩王造反嗎?怕,當然怕了!老朱這輩子啥事沒見過,面對絕對的權利,但凡有點野心的,眼珠子這都是紅的。

當年晉朝的八王之亂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

所以老朱也預備著後手,這幫子藩王他們擁有的兵力用來防禦,這沒啥問題,但要是用來進攻,這傢伙就缺點。

所以首先兵力這塊就給卡死了。

這也是朱棣造反的時候,開頭老是被朱允炆掐,原因就在這裡,後來實在是撐不住了,才想到了寧王手裡的兵——朵顏三衛,連誆帶騙的才弄到了手裡,這才撐了一段時間。

這中間要不是朱允炆身邊的太監出現了間諜給朱棣傳遞消息。

“燕王您快來吧,南京這塊壓根就是空的,沒兵力!”

這朱棣也不會冒險一傢伙直取心臟,才把這事給辦成了。

當然朱元璋那叫老謀深算,僅僅用一招防範,那就不是老朱了。他還在各個藩王就藩的地方,建立由中央管轄的一套政府系統,這幫人除了維護地方官應該有的職責,還有著監視藩王的任務,而且也是手握兵權的主。

這就相當於相互制衡。

所以單單就這兩點,就把藩王們給卡死了。最後一點,這幫子藩王要想成氣候,這得有幫手,最可靠的幫手就是外戚,結果老朱就立了規矩,皇帝家的娃娶老婆,壓根就不看門第,你就算是宮女,老子是屠夫這都能成為外戚。所以這條路也被掐死了。

這也是為嘛,朱允炆開始削藩的時候,五個藩王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乖乖的伸著脖子聽候發落的原因。

朱棣的成功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那朱棣為嘛最後成功了?”

這就得怪朱允炆自己個了,您說這倆人都撕破臉皮了,朱棣明擺著就是衝著他的皇位去的,如果他拿到了皇位,朱允炆還有個好嗎?當然沒有了。

可朱允炆壓根就沒有想到這茬,所以在打朱棣的時候,他還專門說過這話:“千千萬萬的別弄死朱棣,咋說那都是俺叔叔!”

您說這不缺心眼嗎?這矛盾都擺在桌面上了,他還客氣,俺就沒瞅見他對那五個被削藩的叔叔這麼客氣。

估計朱允炆也就是客氣客氣,沒當回事。

可下邊的將領不這麼想,畢竟說道根子上,這就是你們老朱家的家事,那天你們叔侄要是和好如初,咱要是真對朱棣下狠手,這不找死嗎?

所以面對朱棣的時候,各級武將,那都留手了。

這就相當於給朱棣套了一層防護罩,這得勁了,朱棣每次都身先士卒,每次都被圍困,但就是奇了怪了,一點傷就沒有。

咱都知道這刀劍好控制,但在戰場上還有弓箭不是,而且大明朝這會已經有熱武器了,你說愣是沒有在朱棣的身上留下任何的傷口,你更加別說是抓到朱棣,而朱棣身邊的大將那是打一回少幾個,打一回少幾個。這都沒地說理去。

所以說道根子上,朱允炆之所以敗,要怪就怪他自己,老朱給他留的東西足夠他把朱棣弄死,可他偏不這麼幹,你說怪誰去。

好吧,這事咱都掰扯明白了,咱再說朱允炆為嘛這麼著急削藩。

削藩

其實削藩這事,朱允炆和朱元璋倆人就討論過。

當時朱允炆就說過,外邊的敵人要打自己,有叔叔們護著,可如果叔叔們有了其他心思咋辦?

就這問題,朱元璋沉默了,他讓朱允炆自己找答案。

最終朱允炆給出的答案是,先用道德來爭取這幫子叔叔,畢竟說道根子上,朱允炆是他們的侄子不是,然後用禮法來約束他們。

這說道根子上其實就是先禮後兵嗎?

接著如果還是不成的話,這就削他們的屬地,還不成,這就改封地,不讓你在一塊熟悉的土地上玩鬧,還不行,這就走最後一步刀兵相向。

對於這個答案老朱還是很滿意,其實說實質的就是徐徐圖之而已,這事急不來,得緩著來。

結果朱允炆一上臺,這屁股底下的皇位還沒有做穩當,這就想給自己找點事做,著手就開始削藩。

其實說道根子上,這都怪他那三大智囊,一曰方孝孺,二曰齊泰,三曰黃子澄。

這三人就是標準的讀書人,話說書生誤國,書生誤國,就指的是這三人,這三人風骨是有的,但也太急躁了。

這四個人都有一個想法,主少國疑。因為朱允炆上臺,這是老朱力挺的結果,就這事打開始的時候,就沒人提這意見,都覺得應該從他叔叔這輩子裡找皇帝,輪也輪不到他呀。

所以朱允炆有點想要立標杆的意思,乘著這幫子藩王還沒把根基扎牢靠了,先下手為強。

這事就弄的尷尬了,其實咱也說了,你先下手為強這也成,這會中央的實力可以碾壓地方的藩王,但不該的是,你為嘛要下那麼一句話呢?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歷史上的藩王都是有統兵權的,說白了他們和擁有獨立的王國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只不過他們不是皇帝罷了,但是,他們享受到的待遇和皇帝的區別不大。

要說他們和皇帝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地盤沒有皇帝大。他們要聽從皇帝的發號施令。

皇帝最忌憚的就是藩王他們有統兵打仗的權利。

那麼,為何朱允炆當了皇帝之後,他就要急於削藩呢?

原因就是這個藩王呀,有的時候他們也會不聽話,尤其是他們的勢力很大大到一定的程度,甚至一度都壓過了皇帝后。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對他們有所畏懼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個藩王的話,朱允炆這個皇帝,還是不會把他們給放在眼裡。

但是,藩王多了,朱允炆就睡不著覺了。對於他來說,這些藩王就如同虎狼一樣,只要藩王在他就難以安枕。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漢景帝時期,發生過吳楚七國之亂,為何會發生吳楚七國之亂,還不是藩王的勢力太大了。

大到中央皇帝對他們都有所懼怕了,漢景帝為了削弱他們的權利,就開始對他們下手了,後來他們聯合起來對付漢景帝。

若不是當時漢景帝擁有周亞夫這樣的名將,也許漢景帝就被趕下臺了。

你看藩王的勢力大了,對皇帝的影響是不是很大。

朱允炆上臺之後,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之前沒有人說削藩的事情,是因為朱元璋在,只要朱元璋在他的兒子們就會一個比一個老實。

可是,朱元璋死了,朱元璋的兒子們還老不老實,這下就不一定了。

畢竟朱允炆本來就是朱元璋的孫子,他當皇帝朱元璋的兒子,儘管表面上是沒有意見的。

但是,私底下他們都是不服氣的。

朱允炆很怕這些不服氣的叔叔們會聯合起來對自己下手。

為了消除自己的擔憂,那麼他只好先下手為強了。於是,他開始想要削弱自己叔叔的勢力了。

但是,在他削藩的時候,他竟然沒有做好功課。

也就是說他在軍事上做的準備不足,用的人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力,再加上他哪一句,不讓他揹負上殺害自己叔叔罪名的話,更是助長了這些藩王的囂張氣焰。

結果到好,朱允炆這個皇帝削藩沒有削成,最後卻導致了自己的完敗。你說這事整的,是不是事與願違了。


史學達人


一句話:不儒生給忽悠了。


儒生心目中的理想皇帝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此可見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這其中主要取決於每個人的利益關係。比如對於儒生來說,什麼樣的才是最佳皇帝人選呢? 是秦皇漢武那樣的帝王麼?顯然不是,也更不會是康熙雍正這樣,將帝王心術玩的爐火純青的上位者,儒生眼中最佳的皇帝人選是那種和他們一樣有些呆呆的書呆子。而想要培養出這樣的人選,就必須從小將其圈在皇宮裡,對所謂的聖賢文章來給孩子洗腦,皇孫朱允炆就是在這樣的培養套路下產生的。

至於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其實是儒生排擠朱元璋其他幾位兒子的手段而已,因為這些見過刀光劍影的王爺很難被忽悠,而且一旦發現被口花花的儒生騙了,往往就會痛下殺手,絕不手軟,這樣的皇帝人選一定要扼殺在萌芽中。

積蓄已久的報復

讀書人普遍有個特點,就是報復心極強,有著甚至隔著幾代人來複仇的。要知道在朱元璋死前,廣大儒生是很不受待見的,他們一直生活在這樣的陰影當中,等到小皇帝朱允炆繼位,可算鬆了一口氣的儒生便開始大肆報復,對各路藩王進行了一刀切式的削藩。

但凡明眼人,或是有過基層工作經驗的人都不會這麼幹,這麼幹相當於點燃了炸藥桶,說白了,朱棣的叛亂固然是因為有做皇帝的打算,但不可否認也有一定被逼的成分在裡面。

【歷史長河,溯流而上,怎麼能沒有船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