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500億20所,深圳強勢發展高教,未來大灣區高教誰主沉浮?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戰略,

未來高等教育的支撐必不可少。

現在大灣區內香港高等教育一極獨大,廣州佔據規模優勢。

而深圳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引擎,高等教育一直是短板。

在當前建設大灣區的背景下,各個城市都充分認識到高等教育和人才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競爭成為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10年1500億20所,深圳強勢發展高教,未來大灣區高教誰主沉浮?

1、深圳高等教育崛起

深圳這座從邊陲小鎮發展起來的城市,

只有短短40年的歷史,文化的底蘊明顯不足,

最早的一所大學——深圳大學,創建於1983年,也只有36年的歷史。

土生土長的大學也只有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和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這4所。

這在中國的一線城市裡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情。

2012年之後,深圳的高教迅速發展。

先後引進17所外來985,1所211和6所港校(注:其中多數以研究院為主)

另外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已經和深圳簽署協議。

10年1500億20所,深圳強勢發展高教,未來大灣區高教誰主沉浮?

深圳現有招生高校13所,分別是:

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深圳廣播電視大學,共有全日制在校生9.98萬人。

深圳還正在啟動籌建三所深圳自己的大學——深圳創意設計學院、深圳師範大學和深圳音樂學院。

未來深圳的高等教育發展還將提速。

據相關報道,深圳計劃10年投入1500億建設元高水平大學,

力爭到2025年高校數量達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過25萬人。

2、香港創造世界高教奇蹟

相信大家都有一個常識,

世界知名大學基本都是建校時間長、歷史悠久。

比如哈佛、牛津等,都有著幾百年的歷史。

香港的高校建立時間相對較短,

但是在全球排名中卻有著不俗的成績。

香港有八所法定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

其中,進入QS2020年排名前100名的就有5所。

10年1500億20所,深圳強勢發展高教,未來大灣區高教誰主沉浮?

要知道大陸總共才有6校進入前100名。

10年1500億20所,深圳強勢發展高教,未來大灣區高教誰主沉浮?

5所高校成立的時間如下:

建校最早的香港大學(1912年)有百年曆史。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

)成立於1937年。

香港中文大學建於1963年。

香港城市大學1984年建校。

香港科技大學成立於1991年。 

其中香港科技大學到現在建校也不過28年,

卻已經超越眾多百年老校,進入世界一流強校之列。

不得不說香港的高等教育是一個奇蹟!

10年1500億20所,深圳強勢發展高教,未來大灣區高教誰主沉浮?

3、放眼10年,大灣區高教誰主沉浮

如今,

深圳正在鉚足了勁補高教短板。

香港當然也非常重視高等教育,

高教可以說是香港的一張名片。

但是,對照大學排名的指標,香港未來的排名會受一定影響。

以QS的排名為例,

影響其評價的主要因素如下:

學術聲譽(40%)、僱主聲譽(10%)、教師的論文引用數量(20%)、教師/學生比例( 20%)、國際教師比率( 5%)、國際學生比率( 5%)。

考慮當前的背景,短期內香港高校的排名必定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深圳如果借鑑香港高等教育發展的經驗,

用10年完成逆襲也是非常有希望的。

你認為下個1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教誰主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