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走了以后,妈妈仿佛不会笑了,我们都害怕面对死亡的过程


姥姥走了以后,妈妈仿佛不会笑了,我们都害怕面对死亡的过程

1、

临终前有什么征兆,你们了解吗?

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觉得生离死别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一场葬礼,以前是因为年龄太小,后来是因为求学在外。所以在我的认知里,觉得亲人都围绕在我的身边,是永远都不会老,也不会离我而去的。

过年赶回老家的时候,九十六岁的姥姥就一直在昏睡。那时候的她已经没有能力翻身,已经穿上了成人纸尿裤,已经完全听不见别人说话,已经呼吸困难,已经快认不清楚身边人。

我的妈妈在帮我看孩子,一年都在我身边,离我姥姥几千公里。每次姥姥和妈妈视频的时候,妈妈都在喊“娘”,而已经视线模糊的姥姥嘴巴一撇,就开始掉眼泪。等到妈妈挂掉电话,也会忍不住落泪。

而当我妈妈来到姥姥身边,握住她的手告诉她,我回来了。姥姥根本就没有听见,还是呼哧呼哧的喘粗气。

直到二舅对着她的耳朵说,“巧兰回来了”。

声如洪钟,屋子里都觉得声音太大了。这一次姥姥听见了,她还是没有睁开眼睛,只不过精神明显好多了。

她的嘴里开始念叨,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不走了吧,不走就好了。

说完这句话,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心里觉得愧疚极了。我是妈妈的女儿,可是妈妈是姥姥的女儿呀。

那一天姥姥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也吃了一些东西。大家都觉得很高兴,为姥姥的身体有望康复而欢呼。


姥姥走了以后,妈妈仿佛不会笑了,我们都害怕面对死亡的过程

2、

妈妈回来之后就每天去看望她,而姥姥在我们回来的第二天,就已经处于神志不清状态,开始迷迷糊糊的说话,对于守在她身边的人都不认识。

妈妈开始哭,开始后悔没有早点回来。不停地哭,却不能为姥姥提供任何帮助。

医生又来了,又开始给姥姥输液,又开始喂好几种药。姥姥不想吃,被几个人按着灌下去。

第三天,姥姥开始动手拔针头,开始不停地挥舞手臂,开始拒绝吃药和输液,开始不停地说疼。她的手指变得非常有力量,如果有人握住她的手,她会用力的抓紧。

她的嘴里说,“抓住我”。能够看得出来她的恐慌,她内心充满了恐惧。如果身边没有人在的话,她就会拼命的抓住被子。

小姨家的小女儿,已经上大学二年级。她是和姥姥相处时间最长的孩子,有一段时间姥姥住在小姨家。而那时候小表妹还特别小,只有五六岁。

小表妹喜欢看动画片,而姥姥喜欢听戏。两个人就经常抢遥控器,谁都不让谁。但是姥姥也是最喜欢她,因为她的玩闹也是一种陪伴。

而这一次她来看望姥姥,姥姥还是认出了她。

她说,你带我去玩吧,行不行?我跟你走吧,我不要呆在这里,行不行?

说完就拉着小表妹的手,一脸认真的表情。小表妹点点头说行,等你病好了就出去玩。


姥姥走了以后,妈妈仿佛不会笑了,我们都害怕面对死亡的过程

3、

等到小表妹要走的时候,姥姥还是对她说了句,不要再来看我了,知道吗?

大年初一的时候,姥姥的儿子、孙子都过来拜年,她也从床上被扶着坐了起来,靠在了三舅的肩膀上。

我看着视频里姥姥的状态,觉得她肯定能够熬过这个春节,以后天气慢慢的暖和了,她就可以出去走走了。

大舅说,姥姥一晚上睡得很安详,不说话也不闹,安静的睡了一晚上。等到早晨七点多钟的时候,嘴里吐了一口气,就没了呼吸。

大家都说姥姥活了那么大岁数,而且死的时候没有受罪,这场葬礼是“喜丧”。

可是任何人都得不到宽慰,都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在姥姥去世之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人在临死之前的症状,会出现嗜睡、意识开始模糊、开始呼吸困难,皮肤开始松弛,食欲开始下降,手脚也变得冰凉。这些症状在姥姥的身上都曾经出现过,可是当时的我并不能够认可这是临死之前的症状,只是拼命的找医生给她治疗,想要减轻她的痛苦。

临终关怀医学院的崔以秦教授曾经说过:我们最缺的其实是生死教育

“人们只认为优生才是一个问题,但是有没有想过,优死也是一个人的权利。”

父母不需要子女能给他们多少钱,多大的房子,他们只想要,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还有一个人能给自己离开的力量。


姥姥走了以后,妈妈仿佛不会笑了,我们都害怕面对死亡的过程

4、

在葬礼上不管是妈妈还是小姨,都哭得死去活来。妈妈觉得这一年给我照顾孩子,没有对妈妈尽孝。而小姨也在照顾她的女儿,而且她得了流感,在姥姥的最后时间不敢靠近。

他们的共同遗憾是,在姥姥的最后一段时光,没有用心的陪伴在她的身边,没有给予她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没有让她安心的走,没有让她走的有尊严。

所以在姥姥的棺材下葬的时候,突然觉得再也没有机会补救这份遗憾,再也无法得到妈妈的牵挂了。

妈妈回到家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我知道她在和自己赌气,也是和我赌气。其实她的内心是真的放不下,无法面对姥姥的离开。

不管任何人说了宽慰她的话,都无法让她的心情好一些。我们都喜欢笑着面对新生儿的到来,却无法用平静、坦然的态度面对亲人的离世。

妈妈想要陪着姥姥走过最后一段时间,可是她知道自己没有做到。所以她的心里很内疚,很不是滋味儿。就像一个枷锁一样禁锢住了她,让她觉得每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们都没有学会面对亲人的离世,都无法接受这个难过的过程。尽管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可是多少都有无法接受的感觉。

昨天看《朗读者》,有一期请了一位冰山地质勘察专家,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他读了一篇老舍的《我的母亲》,他说,现在我的手里有几千几万的钱,可是再也花不出去了,她已经不在了。她受苦了,我很惭愧。

我只能说,姥姥已经走了,再也无法活过来。我们只有用最真挚的感情去怀念她,去把以后的路都活好,学会珍惜学会减轻遗憾,学着对身边的人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