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灑到水稻田裡多長時間可以走水?尿素會隨水流失嗎?

柳成蔭42


不去談論尿素成分什麼的理論之言。從個人實際經驗來說撒尿素水田多長時間可以走水的問題。

尿素是一種水溶性非強的化肥,抓一把尿素放到水裡,用棍子攪拌兩就全溶解掉了。所以施撒尿素時,水田裡的不宜過多。以免水太多而稀釋化肥的養份,甚至隨水而流走影響了禾苗對其養分的吸引。撒完後把水田的進水口和出水都堵上。水田少水也不要放水進田,一般三到四天的時間尿素的養分基本都被泥土和禾苗吸收了,這時水田可以走水尿素養分也不會隨流水而流失。

再說一個可以看得見的。只要是耕田種水稻的人都可以判斷撒下的尿素養分是否被禾苗吸收了。水稻生長非常快尤其是養分充足的情況下。尿素的主要養分是氮而水稻生長所需的主要養分也是氮。所以撒尿素禾苗吸收後禾苗葉子呈深綠色,而沒有或少吸收尿素養分葉子是淺綠色。這要走近稻田才能看出來,遠遠的一片是無法分辨的。所以撒完後看到大部分禾苗葉都轉色後水田就可以走水了,不用擔心肥料養分被水沖走。

以上兩種是個人種田的經驗,不是網上搜索而來的紙上談兵,有不足之處請指正。





專心一事


尿素灑在水稻田裡多長時間可以走水?尿素會隨水流失嗎?

老話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撒了尿素後五六天之內不能在田裡過水(農村經常為這種事打架)


家裡種了一畝多地水稻,在栽種後到抽穗前要撒兩到三次左右尿素。每次老爸去撒尿素前都要把水稻田裡的水放走一些,只留下大約二釐米深水,在撒好後等上差不多五六天時在把水放回原來一樣。而且回家好說看這天不會下雨,最好這幾天都不要下雨,不然這肥白撒了。

可見尿素會隨水而流失,不然怎會說這肥白撒了。但也就是五六天,過後就不會有影響。


而且使用尿素前最好把水放少,這樣有利於水稻更好吸收,在五六天後又要把水放回來。如果在缺少水源田時,可在下雨前使用,或者不放水使用。

以上是小曉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及補充請留言,謝謝大家!

關注小店,每天給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小曉農民


尿素是我國生產和用量很大的一種氮素化肥,屬酰胺態氮肥,含氮量46%。

尿素是一種高效優質的固體氮肥,白色晶體,中性肥料,不會引起土壤酸鹼度的變化。但它必須土壤溼潤方可使用,這是因為它見光易分解成氨氣跑掉,二是無水不溶化,難以被作物吸收利用,所以施用尿素時要深施且土壤溼潤,土壤過幹要澆小水,禁大水漫灌,防止尿素被淋至下層,導致轉化延遲降低肥效。


一,水稻田施用

尿素在水稻田中施用有很多次,苗床,營養土,基肥,葉面追肥等。在大田中施用尿素做基肥時,有三種用法,即深層施,全層施和麵施,追肥時要早施,因為尿素施入土壤中,須經脲酶的分解才能轉化成作物可吸收利用的胺態氮肥,這個過程須3-6天,所以追尿素應早追5天左右。

水稻田內用尿素田面要保持溼潤,結合耘耥,經過2-3天后可澆水。

二,稻田流失問題

水稻田要經過幾次進水走水,肥料流失是必然的,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施肥達到流失最少,秧田分別施好幾次氮肥,基肥,斷奶肥,接力肥和起身肥。

本田施用氮肥分別是基肥,分孽肥,穗肥和粒肥,對於秧田和本田施用尿素追肥,可在有水時揚肥,儘量減少隨水的流失。

適時做好根外追肥,節省投資,與土壤施肥相互補進和補充,效果不錯!


努力就好


水稻田用尿素無論是底肥還是追肥都要求地裡有水的。一方面是無水的話尿素易光解,另一方面是無水的話尿素不融化,不能被轉化供作物吸收。

尿素,化學成分是碳酰銨,主要營養成分用總氮表示,是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後不會引起土壤酸鹼度的變化。尿素在土壤中需要經過脲酶的轉化變成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才能被作物吸收,這個過程需要4-5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1、尿素見光易分解。尤其是施用底肥時,一定要在田地有水的時候揚肥。並且要揚完一個池子立即水整地,把肥料耙進土壤深層。尿素易溶於水,但是擴散得速度不會太快。撒施後立即耙地能夠將肥料大部分耙進土壤中,將肥料在土壤中保存起來供作物吸收。

2、肥料被作物根系吸收都是通過水溶液的形式來完成。肥料溶解在水中,陽離子和陰離子分離,根系通過鬚根和根毛來吸收水溶液。而尿素需要脲酶的作用變成碳酸銨和碳酸氫銨,也是通過水溶液的形式來完成的。在旱田地也是如此,尿素在水的溶解下被脲酶轉變。


3、水流失的問題。水稻種植中需要幾次進水、排水的過程。而這一過程確實會引起肥料的流失,造成肥料利用率下降,這也是為什麼黑龍江農墾現在推廣側深施肥技術的原因。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施用方式來減少肥料的損失,比如有水時揚肥,採用n+2的肥效規律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以及讓水稻在分櫱盛期、孕穗期和灌漿期有充分的養分供給。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理解,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種植每畝大概需要40公斤尿素,主要在水稻封行前使用,作返青肥、分櫱肥、拔節肥追施,分三次追肥,追施尿素,儘量把水稻田水位降低,保持水位1寸以內,追肥後,把水稻田裡水攪渾,越渾越好,讓尿素充分溶於水,沉澱到土壤內,減少揮發,水稻田沒有水,尿素也就不會隨水流失,不會跑“冒滴漏”,最大地提高尿素利用率。

追施尿素後,最好72小時後抽水灌溉,24小時尿素就會被水稻吸收,48小時尿素被水稻吸收8%——9%,72小時抽水灌溉,尿素利用率達40%,因此栽插水稻可以在72小時抽水灌溉,直播水稻第一遍尿素和第二遍尿素追施後都不用抽水灌溉,保持土壤不幹不溼,靠自然降水即可,可以促進直播水稻根系生長髮育,防止水稻倒伏。

水稻在追肥第三遍尿素時,可以72小時抽水灌溉,此時水稻正值分櫱封行期,要灌溉保持深水位2寸——3寸左右,促進水稻分櫱封行。我們當地水稻畝產1500斤左右,就是敢於投資,敢於下成本,敢於下肥,我們當地農民有句調侃的話:“種莊稼不下肥,就象賭博不下注一樣”,意思就是有投資才有回報。防止肥料流失最好的辦法就是降低水稻田水位。

每次施肥,我們當地農民首先把水排出,再追施尿素,然後結合人工拔草,把水稻田水攪渾,一星期之後才走水。水稻封行後,及時“曬田”,促進水稻有效分櫱,根系生長髮育,降低水稻營養過剩,控制水稻旺長、貪青,讓水稻田氮肥揮發掉。水稻孕穗期之後,就停止追施尿素了。穗肥以磷鉀肥為主。

我國農業化肥利用率都很低,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是專家研究的課題,提高化肥利用率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而且會使農民增加收入,降低農業汙染。在水稻種植上,施肥水位要低,要讓肥料滲入水稻田土壤內,降低揮發、蒸發、流失,追施尿素選擇陰到多雲天氣,氣溫30°C左右天氣進行。下雨、高溫天氣最好不要追肥,高溫天氣選擇早上9點以前,下午16點以後追施尿素。

以上是我種植水稻經驗、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交流、分享、補充留言,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長江老農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尿素撒到水稻田裡,如果排水的話,尿素分子肯定會流失的,具體流失多少一般要根據土質、溫度及施肥量多少等有關。


一般情況下,溫度越低、撒施越多,排水越早,相對流失越重。


尿素是一種生理中性酰胺態氮肥,也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因為其儲藏性能好,使用方便,易溶於水,且適合各種土質及作物等,生產上用量較大。


也是水稻等作物常用主要肥料,尤其追肥使用較多。


由於尿素施入田間後,要分解轉化為碳酸銨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施肥後見效比碳銨慢。


一般尿素分解的快慢與土壤類型、有機質含量、水分、溫度及酸鹼度和尿素施用量有密切關係。


通常10℃時水解需要7-10天,20℃時4-5天,30度時2-3天,超過30℃幾小時至1天不等。

另外黏土田比沙土分解快,有機質含量高、肥沃土壤比貧瘠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快,中性土壤比強酸強鹼性土壤快,低溫時旱田比水田分解快,而高溫時水田比旱田分解快,尿素用量小時比用量大時分解快。


同時尿素還能以分子態溶於土壤溶液裡,能與土壤腐殖質等結合吸附,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尿素的淋溶損失,但尿素吸附量因土壤而異,一般肥沃腐殖質含量豐富的田塊對尿素吸附比含腐殖質少的土壤要強。


另外一般尿素施入田間水解後,會通過淋溶損失、分解氨氣揮發、氨或氨離子通過硝化-反硝化途徑造成氮素損失等,尤其施肥時溫度越高,光照越強、或田間水層過深,土壤透氣性不好或土表乾旱時氮素損失越大。


綜上所述:


水稻撒施尿素追肥時宜田間要保持3釐米左右淺水層,避免水層過深或田間無水氮素損失,並避開午季高溫施肥。


施肥後田間保持淺水3-5天最為適宜,然後正常田管或排水等,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氮素流失。


要避開雨前撒施肥料,防止田間水層過深或田水漫灌造成氮素流失,施肥時用量也不宜過大,既可以加速水解,還可以有效避免肥害,防止水稻旺長極品貪青遲熟等。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分享經驗,高產技術,解決實質性難題。


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三農資訊。


點贊 轉發 讓更多的農民朋友看到!!


稻麥巴巴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尿素又稱碳酰胺,發揮肥效的主要成分是氮素,而且它在發揮肥效之前要首先水解成為氨態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尿素是一種中性肥料,而且對土壤的比較友好,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氨化的速度較快,是小麥、水稻等農作物使用量較大的肥料之一。一般施肥後考慮到墒情問題以及肥效的發揮,許多農民朋友會進行灌溉,促進肥料溶解在土壤中,但是有的肥料並不適合立即澆水,那麼在灑施尿素後要多長時間才能走水?以及尿素是否會隨水流失?

尿素髮揮肥效的機理。

尿素即碳酰胺,並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要水解成氨態氮才能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它並不會影響土壤的酸鹼性,一般在酸性土壤中水解的速度會快一些,肥料利用率也會高一些,在鹼性土壤中水解的就比較慢,植物吸收也比較慢。

所以在施肥時尿素一般不能跟鹼性肥料混施,如碳銨、草木灰等,會使尿素分解成氨氣揮發掉,降低肥料利用率。一般尿素直接撒在田裡,暴露在空氣中在轉化成氨態氮之後會大量揮發,所以尿素一般要求埋在土壤中,最好穴深15釐米左右,或者在水稻等作物的一側施加、覆土。

灑施尿素後多長時間可以走水?

尿素是比較容易溶於水的,有些農民朋友為圖省事會將尿素配合澆水一起衝施到田裡,認為這樣可以加速尿素溶解,促進其發揮肥效。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直接將尿素溶解在水中之後土壤又不能短時間內吸收就會造成肥料的大量揮發,大大降低尿素的利用率。如果是大水漫灌式的澆水還會引起尿素顆粒隨水流失。

為了保證肥效發揮,施肥之前土壤不能太乾,否則會延長肥效發揮。因此,如果土壤溼度適中,灑施尿素之後要10天左右可以走水,如果土壤比較旱,可以考慮適當提前澆水,灑施後5天左右可以走水。走水時嚴禁大水漫灌,要選擇小水慢澆,控制好進出水量,防止肥料隨水流失。走水後要將田地晾曬一段時間,如果幹旱可以再澆一次水。如果田間有水或者比較溼潤,在施加尿素之後最好用工具耙一遍地,將尿素覆蓋在土壤下。

尿素是否會隨水流失?

尿素是會隨水流失的。雖然尿素比較容易溶解於水,但是在大水漫灌或者陰雨條件下,尿素顆粒還是會隨誰流失的,而且尿素溶解在水裡之後,並不能及時被土壤吸收,在轉化成氨態氮之後會很快揮發,導致尿素的利用率降低。

總之,尿素最好還是穴施比較好,能夠避免隨水流失和減少揮發,提高肥效利用率。(王)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尿素灑(撒)到水稻田裡多長時間可以走水?尿素會隨水流失嗎?

要知道以上問題的結果,我們先來了解尿素肥料的化學特性,尿素化學名為碳酰銨,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高含氮有機化合物肥料,化學性質為中性,對土壤的破壞性小,因此適用於各種不同結構的土壤,又因其含氮量高(46%)、水溶性好、速效性強,普遍應用於各種農作物的底肥、追肥和葉面噴施,對農作物生長能起到更有效的促進作用。

由於尿素屬有機化肥,結構分子較大,不宜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通過水溶或土壤分解,才能轉化成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銨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轉化過程的速度隨土壤溼度的大小、溫度的高低而變化,通常情況下,土壤溼度大,溫度高,轉化速度快,作物吸收利用率高,反之,則轉化速度慢,這一溶解和轉化過程,除了土壤本身的溼度、溫度及其它條件外,在生產上,澆水也是提高尿素溶解和促進轉化的重要措施,所以農作物的肥水管理,一般是追肥澆水相結合,使尿素溶解稀釋,防止燒根燒苗。

根椐以上說明可以看出,雖然尿素速溶性好,但隨水追施,肯定會向後面流失,而且坡度越大,流失和滲失的會越多,因此在水稻田施用尿素,最好在灌水後進行撒施,可避免因水沖走流失,水源頭尿素減少,後面積累過多,造成尿素肥效不均勻,後面水稻貪青徒長,前面葉黃稈細等現象,影響整體長勢。

至於尿素灑(撒)到水稻田裡多長時間可以走水:這是水稻曬田後的追肥灌水環節,為了方便,先撒尿素後灌水,但多長時間可走水,這主要還是要看曬田的程度如何,如果曬田太狠,土壤收縮太大,裂縫太大,會影響根系生長,如果曬天適宜,這時稻田溼度還可以,撒施尿素後,第二天就可以進水了,撒施時間稍長,受溫度影響,尿素揮發,肥效降低,利用率減少,浪費了尿素,肥效還不能完全利用,所以,只要不是這邊進那邊出的過淌水,撒施尿素後,在隔夜的露水和土壤溼氣溶解下,第二天就可以進水灌稻,最好頭天傍晚時分撒施尿素,第二天早上灌水,減少揮發,提高肥效利用率。

總之,尿素肥效是會隨水流失的,它與灌水的大小,田塊坡度的陡平有重要關係,水大、坡陡流失的多,反之,則小,尿素撒在水稻田裡,由於四面有攔埂,又不是過淌水,可以隨撒後進行灌水,但為了避免進水沖走未溶解的尿素顆粒,最好頭天傍晚撒尿素,第二上早進水,避免因流失而肥效不均勻,也可減少揮發,提高肥效利用率。



關注“基層農人”,分享更多三農經驗,你還有怎樣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交流,謝謝!

基層農人


尿素撒到水田裡多長時間可以走水?尿素會隨水流失嗎?

尿素撒到地裡,首先是落地,然後吸水分解再溶於水,在尿素落地周圍面積水層內溶解度相對比較高,也就是說尿素撒到池子裡不是整個池子尿素濃度都是一樣的,,而是尿素落到土上,尿素吸水,分解,所以落地點尿素含量是最高的。

為什麼撒肥撒的不均勻,水稻後期長勢能看出來,一綹一綹的波浪式。撒肥不均勻有肥多的地方貪青,甚至黑穗癟粒!

題主問水稻撒肥多久可以走水?不知你這走水啥意思?是撒完肥遇到下大雨,稻田池裡水太大水溢出來,還是說撒完肥幾天可以排走池子裡的水不影響肥效?我想由於雨水太大,池子溢出來一些水,不是整個池子水全跑光,對肥效影響不會太大。如果全跑光視情況後期進行補肥。要是4到5天撒肥,即使水跑光也沒有太大問題,因為肥效基本作物土壤吸收了。

以我個人經歷來看,尿素撒到水田裡,尿素就地分解,被分解點土壤就近吸收,然後再被作物吸收,而不是完全溶於水後,再吸收!

至於說尿素會不會隨水流失,回答是肯定的。尿素撒到池子裡,首先落地點融化,土壤吸收融化點及周圍達到尿素飽和度,其它多餘的肥料在溶於水中,如果這時期池子裡的水走掉,就造成肥力肥效的流失,所以說撒肥時水不要過大,防止遇到大雨造成走水現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這是我個人觀點和看法,如有不妥望交流指正,謝謝!


北國飄雪


尿素是一種常用肥料,可以說是應用廣泛。在水稻上主要是用作基肥、返青、分櫱、穗肥,可以說水稻的主要生長期的氮肥,都可以使用尿素,但是一定要注意用量和施用方法。




尿素是含高濃度分子態的有機氮化物,水溶性氮肥含氮在46%左右。尿素在施入土壤後,當土溫升到10—20℃時,轉化時間需要7—10天,只有溫度在20℃以上時才會轉化較快。這時在脲酶的作用下被水解成銨態氮後,才能被水稻根系大量吸收。這個轉化過程要看土壤中脲酶的數量和活性。而脲酶的數量和活性取決於土壤的水分、溫度、肥沃度、酸鹼度等。


我們在實際生產中把尿素做追肥施用時,要求是保持水層3—5cm5—7天,缺水緩灌不能串水。通過保持水層來增加了水溫和泥溫,這樣做的目的能更好的加速尿素中氮素的轉化過程,得以充分發揮利用肥料。

在保持水層5—7天后,恢復正常管理。田間保持淺水或者溼潤狀態,尿素的肥效會繼續發揮,在後期曬田時逐漸分解降低。尿素易容於水流失性強,所以我們在施肥後不要串水和排水,否則造成肥料流失降低肥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