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胡宗南汉中起义始末

1949年5月19日,有“西北王”之称的胡宗南,丢弃西安南逃汉中。为了争取穷途末路的胡宗南弃暗投明,周恩来、彭德怀、贺龙、习仲勋等人,开始安排有关人士赴汉中进行策反,敦促胡宗南起义。

策反胡宗南汉中起义始末

胡宗南,浙江镇海人,1896年5月生。毕业于黄埔一期,深受蒋介石宠信,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胡宗南坐镇西北10余年,统领40万大军,有着最现代化的美式装备,一直是蒋介石手中的一张王牌。1949年4月下旬,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实施了陕中战役,一举突破了胡宗南在渭河南岸的防线,剑指西安。5月19日,胡宗南见大势已去,放弃经营10多年的西安,仓皇逃往汉中。1932年,胡宗南曾驻军汉中,还和红四方面军多次交手。此时的胡宗南手中只剩下三个兵团25万兵力。面对大军压顶,胡宗南也自知是螳臂当车,内心一片茫然。8月,胡宗南和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密商后,一起飞到重庆见蒋介石,欲放弃汉中及西南转进滇缅,被蒋介石当面训斥,胡宗南只好龟缩汉中。8月4日,国民党长沙“绥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长沙警备司令陈明仁,在中共的策反下率部起义,对胡宗南更是当头一击。

胡公冕劝其起义

为了复制程潜长沙起义的模式,1949年8月,经周恩来策划,彭德怀、贺龙、习仲勋部署,电示对胡宗南有提携之恩、师生之情的胡公冕,从上海抵达西安,劝说胡宗南起义。毛泽东对胡公冕策反胡宗南的工作十分重视,曾于1949年8月6日,在给第一野战军负责人彭德怀、贺龙、习仲勋的电示中,特地指出:胡公冕已来西安,请你们注意用他去收拾胡宗南部。现在程潜、陈明仁已在湖南起义加入我方,对蒋、桂、胡各部必有影响,给我们以分化各部的机会。

胡公冕,浙江永嘉人,1888年生,1911年参加革命军。1921年10月,由陈望道、沈定一介绍,在杭州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月,胡公冕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奉命参加黄埔军校筹建,出任卫兵司令,负责招收黄埔一期学生。胡宗南参加复审时,因身高不足,年纪超龄而被淘汰,经同乡胡公冕周旋,在党代表廖仲恺的特许下被破格录取。11月,胡宗南毕业被分配至胡公冕手下任职。1925年春,在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胡公冕将胡宗南火线提拔,从排长升至营附,后转任营长。1926年在胡公冕的力荐下,胡宗南升任教导师第二团上校团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胡公冕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胡公冕奉中共指示,只身前往甘肃固原,力劝国民党第一军军长胡宗南不要东进,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了贡献。

策反胡宗南汉中起义始末

张新南下送密信

考虑到胡公冕前往汉中,目标太大,于是,选择了弃暗投明的张新。张新,浙江浦江人,生于1902年。1925年7月,张新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步科,曾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38年5月,率第552团参加台儿庄会战,在丁字沟与日军激战,身负重伤。伤愈后,升任第46师138旅旅长。1940年,毕业于陆军大学将官班一期。1943年,任第76军第24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后,任第76军第24师师长。不久,该师改为整编旅,张新任整编第24旅旅长。1947年10月11日,张新在陕北清涧战役中被俘,入山西兴县晋西北解放军官团高级队学习。1949年初,派赴第一野战军联络部工作。

张新在临出发时,受到彭德怀、贺龙和习仲勋的接见。在胡公冕的耳提面授下,携带胡公冕给胡宗南的密函和中共西北局文件,出西安,过宝鸡,越过秦岭封锁线,南下汉中策反胡宗南。张新乔装行至褒城,遭保密局哨卡严查,落入特务手中。张新与胡宗南同乡,同为黄埔校友,有袍泽之情,私交甚好。对其如何处置,胡宗南思考了两天,让士兵将张新押到绥署胡的住地来。张新见到胡宗南,寒暄数句,便将脚上穿的一只鞋脱下,递给他说:“胡长官,这是胡公冕先生要我专程送来的,鞋底里有文件,有信,内容我不知道,请你自己拆开来看。”胡宗南接过张新递来的鞋子,拿到里间卧室,拆开鞋缝,翻看了胡公冕的来信与中共西北局文件,然后出来与张新继续谈话。张新谈了被俘后的情况和对当前局势的看法,胡宗南只听不说。其后,胡宗南突然转移话题,颇含深意地问张新:“那边对文天祥这样的人,认为好不好?”张新听出胡宗南话中有因,回答说:“文天祥,从历史上看,不向异族屈服,为民族尽节,当然是好的,所以人民尊他为民族英雄。但你我所做的事……我们不可能变成文天祥。”胡宗南无语,张新知趣告辞。

胡宗南动了起义念头

当晚,胡宗南请来他的亲信朱亚英。胡宗南开门见山,说前几天彭德怀释放了张新旅长,让他带来一封亲笔信,建议起义投诚,共方保证以礼相待。朱亚英说,张新带书赴汉,乃千载难逢之机,提醒胡宗南不要坐失良机。胡宗南听后,在室内踯躅良久。

第三天夜晚,胡宗南和张新继续谈话,了解中共的政策和近期陆续起义的国军将领的安置。根据张新的回忆,他和胡宗南共有三次谈话,效果一次比一次好,胡宗南在蒋政权垮台之际,被中共晓以民族大义所感,的确动了弃暗投明的念头。

1949年10月15日,胡宗南收到蒋介石密电:立即赴台,有要事相商。两日后,胡宗南返回汉中。此时的胡宗南态度大变,一下飞机,立即下令将张新交侍勤队严管,并召开高层会议。11月28日,张新被敌特押解四川。12月23日,张新在四川金堂脱险。1950年1月起,张新历任西南军区高级参谋、西南军区军官教导团副团长、西北军区工作团教导团团长等职,负责改造起义军官工作,屡受表扬。1952年7月,张新转业回乡。1959年11月起,张新历任浙江省政协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委员。撰有《回忆我在黄埔军校的日子》《我所知道的胡宗南》等文史资料。1984年9月,张新被批准离休。1985年8月13日病逝,享年83岁。

胡宗南一生效忠蒋介石,深得其信任并委以重任。谁也想不到,这个愚忠的“西北王”也曾在汉中萌发过起义的念头。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郭松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