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為何敢於娶已經結過婚的甄宓?

大侃歷史


我前段時間寫作過《史上男女那點事兒--甄宓之死》,對甄宓的故事有一個很詳細的介紹,沒有更詳細的史料可以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這裡就不再累述。

針對題主這個問題,簡單地說一下我的看法。

我只是奇怪,為何曹丕就不敢娶甄宓呢?

“江南大小喬,河北甄宓俏”,甄宓才貌雙全,品行賢德,譽滿河北。

袁紹作為河北最大的腕,慕名為其次子袁熙求為婚配,足見其多麼優秀。

曹丕肯定也是慕名已久,等到曹操拿下鄴城,曹丕請求娶甄宓為妻。曹操見到甄宓,大讚,說:“這真是我的好兒媳啊。”

可見曹氏父子對甄宓是如何滿意。

此時,袁紹已死,鄴城已經被曹操攻破。儘管甄宓的丈夫袁熙依然佔據幽州,但對曹操來說,已經形不成太大的威脅。

在漢末三國時代,女人的地位很低,基本就是戰利品。儘管甄宓出身豪門世族,其命運也不例外。女人跟財寶一樣,是用來賞賜有功將士的。曹丕喜歡甄宓,自然也就娶了,沒有敢不敢的問題存在。

不太瞭解這個時期歷史的友友,或許有些疑問。

都以為曹操好人妻。其實,那個時期男人們還沒有很墮落,並沒有處女情結。

赤壁之戰後,趙雲被劉備任命為偏將軍、桂陽太守,取代投降的趙範。趙範為了結好趙雲,就想把姿色貌美,守寡在家的嫂嫂樊氏許配趙雲。趙雲沒有同意,但不是因為樊氏已經結過婚,而是因為趙雲與趙範同姓,趙雲對趙範說:“你的嫂嫂就是我的嫂嫂。”

其實,這也是藉口,根本原因是趙範雖然投降了劉備,但心不可測,趙雲不想找惹麻煩。後來,趙範逃走,趙雲則毫無牽涉。這是趙雲謹慎之處,這才是不敢。

劉備取得益州,急需與蜀中大族結納關係,屬下力勸劉備娶吳懿之妹為夫人。劉備認為吳氏是劉璋已故兄長劉瑁之妻,有違禮法。法正力諫,劉備才同意。

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立吳氏為王后。221年,劉備稱帝,立吳氏為皇后。也沒有因為吳氏是二婚,就不能被立為皇后。

由此看來,三國時期,並沒有很看重處女情結,好人妻也不僅僅曹操如此。

有史料也記載,關羽也曾經因為秦宜祿之妻杜氏,而與曹操有了糾結。

大丈夫何患無妻,好女人也不愁嫁。

曹丕沒有不娶甄宓的道理。

至於有些說法,曹叡不足九個月就出生了,懷疑不是曹丕親生。這個沒有確證,不足為信,曹丕也不必害怕此事。

在《甄宓之死》中,我做過詳細的說明,袁熙一直在出鎮幽州,恐怕甄宓與袁熙在一起的機會很少,這裡就不多說啦。

甄宓嫁給曹丕,夫妻琴瑟和鳴,渡過了十幾年幸福時光,也算是不錯的結局。

與本題無關,就不多說了。

總之,我認為曹丕沒有不敢娶甄宓的理由,也就沒有敢娶甄宓的理由。


豹眼看歷史


公元204年,17歲的英才王子曹丕,在遇到21歲的成熟少婦甄宓的第一眼,就被徹底俘虜了:確認過眼神,你就是對的人。

傳說中曹操對甄宓也是志在必得,結果被兒子捷足先登,只好灰溜溜地讓步。為什麼曹丕要冒著被父親責備的風險,強娶甄宓呢?

一、甄宓美貌過人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甄宓美貌過人,史書上有這樣的描述:

瑰姿豔逸,著霧綃、雲縠是何人。但見凌波微步,羅襪自生塵。 手託明珠翠羽,向芝田、蘅館啟朱唇。卻含辭未吐,明眸轉盼,暗識洛靈甄。 當日枕遺玉縷,令陳王、耿耿暗銷魂。繡出神光離合,浮動素綾紋。 想挑鸞綵鸞期近,便繡鳳繡虎才分。縱宓妃重遇,魏宮今日重針神。

據說甄宓小的時候睡覺,身上好像有層玉衣似的,大家可以腦補一下……

甄宓一人,迷倒了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這三人可不是什麼土包子,什麼樣的美人沒見過,特別是曹植,見過一面後,不顧人倫之情,夢中還要相會,足見甄宓之迷人。

曹魏時期,世人還沒有被貞操觀念束縛,娶有婦之夫不會被旁人詬病。《孔雀東南飛》裡的美貌妻子被休後,馬上就有一大批富貴人家來提親。

21歲的少婦甄宓,正是鮮豔、飽滿、成熟的時候,長期在軍營中的熱血小子曹丕,哪能抵得住誘惑?何況父親也沒少幹過這類齷齪事,於是曹丕就大膽將她收入房中了。

二、甄宓家世良好

甄家是世襲大族,當曹操被送給太監當養子的時候,甄家已經享受了好幾代年俸2000石的待遇了。

曹操兒子眾多,當時曹丕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曹衝、曹植等兄弟都是強有力的對手。

除了家世很牛之外,甄宓溫柔、有眼光、善解人意,也是吸引曹丕的地方。後來還勸曹丕多納妻妾,多生兒子……

甄宓自幼愛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三、遺傳父親的作風

曹操這輩子沒少幹過荒唐事,為了下半身的幸福,強搶有夫之婦,鬧出過不少緋聞。

比方說在攻打張繡時,張繡已經主動投降了,當見到張繡嬸嬸時,就徹底迷失了。當他在大帳中做神仙時,不堪欺辱的張繡發動偷襲,曹軍大敗,曹操本人差點連老命都丟了。

常年在軍營中曹丕,對這些風流韻事自然是瞭若指掌,無限嚮往。

有其父,必有其子。攻佔鄴城後,曹丕自然是有樣學樣了。

模樣好、家世好、性格好、氣質佳,像甄宓這樣的白富美,曹丕見到後,哪還能邁開腿?

關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小楊品史


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這是描述甄宓美貌的佳句。

甄宓被人們熟知,很大原因就是曹操曹丕父子鄴城“搶”河北美女甄宓這一幕,再《三國演義》中加了藝術化的描述,同時甄宓是魏明帝曹睿的生母。那麼曹丕為何敢娶敵人袁紹的兒媳,我認為原因有三個方面:

原因之首:美貌絕倫,國色天香

甄宓的美,開頭就提到,和銅雀春深鎖二喬中的二喬相比,甄宓的美有過之無不及,甚至要遠勝於。那麼曹丕作為曹操的世子(大哥曹昂已經在宛城和典韋為救玩人情的曹操戰死),未來將是曹魏集團的接班人,當時曹操勢力正旺,曹丕娶妻自然不是一般女子能入眼。

曹丕敢娶已經是人妻的甄宓,第一原因就是她的美貌已經是女子中的絕色天香,不然他不會有那麼大的動力,在剛剛打下鄴城就收其為妻,而且她的老公袁熙還佔據幽州,並不是已經戰死,只能說美貌讓曹丕完全不考慮其他。

有人說父親曹操和曹植都惦記甄宓,曹植更是寫下著名的《洛神賦》,這不是野史,有才華橫溢的《洛神賦》,描述的主人公正是曹丕敢娶的女子,也從側面驗證美貌是第一原因。

《洛神賦》中描述甄宓美貌“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體迅飛鳧,飄忽若神,凌波微波,羅襪生塵。“

原因二 鞏固家族河北勢力,爭取河北世家大族支持

帝王將相不是普通人,婚姻從來不是個人的事,更多的是政治目的。

雖然曹丕被甄宓的美色吸引是第一原因,完全可以把她只是納為妾,而不是妻,給她這麼高的地位,那麼說明甄宓不完全是依靠美色,曹丕曹操也不是傻子。

袁紹作為四世三公,佔據北方的時候可以說名望實力都是最上,為自己的兒子袁熙找老婆肯定是優中選優,無論是美貌德行家世都是上佳之選,事實也是這樣。甄宓家是河北的名門望族,雖然比不上袁家的四世三公,但也絕對是河北的豪強大家。

當時曹操新定河北,雖然佔據鄴城,但是袁紹的勢力還是很強,幽州還在袁紹兩個兒子手裡,曹操在鄴城的統治缺乏根基,那麼就需要取得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讓世子娶大家族的女子就是一種方式,歷史上的外戚就是這樣的道理,娶了她也就得到河北士族的進一步支持。

原因三 當時的漢人民風彪悍尚武,處女情結弱

這是除了上面兩個之外的第三重要原因,這個涉及社會的認知,但也是瞭解一個時期歷史人物的重要一環,瞭解他們的風俗習慣。

《禮儀》中記載“婦人,從人者也”,但這並不是魏晉時期的社會風俗。因為戰亂等原因,魏晉時期的崇尚老莊玄學,講究的是名流雅士,隨心隨性,就像這個時期的嵇康等人物。儒家的禮教相對弱化,婦女並沒有被深深約束,三從四德嫁雞隨雞並沒有樹立起來,

處女情結甚至遠比我們自詡的現代社會淡泊,這個時期的女子改嫁也很頻繁,曹操軍中的兵戶如果士兵戰死,老婆就要嫁給其他士兵,娶別人的老婆不會有任何道德上的壓力,這是很重要的原因。現代社會再婚就會受到一定歧視,所以我們要了解當時的習俗,也就理解曹丕敢娶袁熙之妻甄宓。

相信讀者看完這三個原因就很理解曹丕敢娶袁紹之兒媳宓,不僅可以得到國色天香的佳人,而且可以鞏固家族河北統治,更沒有處女情結,加上野史中繼承父親曹操的人妻控基因,十七歲的曹丕如何能抵擋二十一歲的甄宓,換你呢?


白楊說史



曹丕連自己老子曹操的女人都盡收賬下,更可況是結過婚的甄宓呢?當然,甄宓是在曹操攻破袁紹大本營鄴城時,曹丕快曹操一步將甄宓拿下的,否則日後見到甄宓就要叫媽了。曹操父子,對於人妻的愛好,真是做到了那個時期的極致。


而甄宓在歷史上的確貌美如花,知書達理,是每個男人見了都會流口水的美女,因此歷史上有“一女亂三曹”的典故,說的就是甄宓的美貌迷住了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


建安年間,在河北有重大影響力的袁紹看到甄家是名門望族,為了取得甄家的支持,為其次子袁熙求婚迎娶了甄宓。至此,甄宓成為了袁家的媳婦。在政治上也向袁家靠攏,直到袁家被曹操打敗,甄宓成為曹丕的妻子。



在嫁給曹丕後,甄宓生下了曹睿和東鄉公主,日子過的也很幸福。但是到曹丕繼承王位不久後,甄宓突然被曹丕賜死。


至於甄宓之死的原因在歷史上爭議不斷。主流說法是曹丕即位後專寵郭貴嬪,導致甄宓不爽,露出不悅之色。加上郭貴嬪的讒言,導致曹丕怒殺甄宓。


一代美人,就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一生。曹睿繼位後,殺掉了郭貴嬪,追封了自己的母親為文昭皇后,也算是盡到了最後一絲孝心。



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甄宓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簡單直接的兩個字:美色。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曹魏好人妻;東吳蘿莉控;蜀漢全是基。據說曹操15個妻妾中只有兩個是原配,活生生的一個“人妻接盤俠”,兒子曹丕還是繼承了曹操的“優良”基因的,美色誰不愛呢,何必跟美色過不去?



甄宓

大喬、小喬不容多說,三國的頂尖美女,但有這樣一句話: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由此也可知其“顏色非凡,姿貌絕倫”

甄氏,容既絕世,妖豔絕倫,發尤美觀,嘗將萬縷青絲,挽就雲鬢,號靈蛇髻,光澤可鑑。


甄宓,不僅美貌了得,而且自幼喜歡讀書,才華出眾,所著的一首詩歌《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

甄宓,這樣一位“顏值、才華、德行皆在線”的奇女子,自然更加令人驚豔喜愛了。

楊慎:甄氏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爭之如此?

甄宓本為袁紹次子袁熙之妻,後來鄴城為曹操所破。曹丕在袁府見其驚為天人,便先下手為強,不然被其父曹操看見那就以後見面還得躬身問安。

為何說曹操對其也有意呢?《世說新語》中說道:魏甄后惠而有色,先為袁熙妻,甚獲寵。曹公之屠鄴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將去。”公曰:“今年破賊正為奴”。

據傳曹操早已聽聞過這甄宓乃是人間絕色,心動不已,破城之時便急忙派人去找甄宓,不料被自己的兒子曹丕搶先一步,沒辦法,只得捏著鼻子認她作了兒媳。

至於曹植,據說曹植一見甄宓,就驚為天人。兩人由於同在曹府,時常相見後日久生情。據傳曹植創作的洛神賦,就是以甄宓為原型的,可見其對甄宓痴情之深。

結語

“一女亂三曹?”此事不知真假,經過後世人的傳說和演繹,難免有許多不詳實之處。而甄宓,結局卻是極為悲慘,為曹丕所棄賜死,相傳她死後被髮覆面,口中塞糠,十分悽慘,一代絕色,令人嘆息!!

拙見,歡迎評論!!


歷史學舍


大家好我是峰哥看歷史!曹丕之所以娶作為有夫之婦的甄宓,這是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婚姻寬鬆和其父曹操的作風,所直接和間接影響的結果。並且這種在東漢末年以及三國時代取二婚女人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數。



在婚姻觀念容忍度相對寬鬆的東漢末年,女性並不需要忠貞節烈為一個男人守寡終生,並且在當時的人看來,女子二婚三婚並不沒有什麼道德和理學問題。而這種極為講究女性忠貞不二,至死如一的文化思想是在宋代理學大行其道時,誕生在男權社會下女性卑微地位的一種文化約束,並直至清末。



同時,曹丕作為曹昂之後曹操的長子,長期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對於一向喜好有夫之婦的曹操,曹丕更是耳濡目染,深諳其道而行之。且在當時的社會體制下,權貴階層娶妻納妾無外乎圖的就是女性背後的政治地位或者外表容貌。而甄宓的家庭背景肯定不如她的容貌更有名氣。故而作為當時天下數一數二的權貴階層,曹丕完全可以無視甄宓的家庭背景,圖其貌罷了。



而像劉備則圖的就是家庭背景了。在其兩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先後病逝,且劉備進入川蜀之後,為了穩固和籠絡地方士族,就娶了已經死夫的吳懿之妹為妻。這是因為吳氏是原來蜀主劉璋哥哥劉瑁的妻子,吳氏家族又是當時蜀地的權貴大家,盤根錯節的政治關係讓婚姻成為它們交連的鐵鏈。



所以,對於曹丕娶甄宓,這在當時並不會成為一段醜聞,這屬於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事情,社會風氣所致,沒什麼大不了的,也不會引起當時世人的太多關注和議論。


峰哥看歷史


因為甄宓漂亮啊。



在漢朝,社會婚姻觀還是很正常的,沒有後代理學興起後那麼多違揹人性的破規矩,要是女子對男方不滿意,也是可以提出離婚的(和離),娶一個寡婦根本不算個事,就看當事人自己願不願意。所以司馬相如勾搭寡婦卓文君才會傳為美談。

而且曹丕的母親卞氏地位更為卑賤 原本是倡家,即漢代專門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家庭,後來與曹操成婚,建安初年,原配丁夫人被廢,卞夫人成為曹操的正妻。曹丕繼位後尊其為皇太后。有這樣出身低下的母親,有這樣不在乎禮法的父親,曹丕娶寡婦實在是一點壓力也沒有啊。

更何況甄宓不是曹丕的正妻,曹丕另有正妻,甄宓只是曹丕的妾而已。納妾在色,只要漂亮就行了。這方面曹操也做出了優秀榜樣,他納過的寡婦裡面有兩個最為出名。一個是張繡的嬸嬸,為此激怒了張繡,起兵反叛,殺死了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愛將典韋。另外一個是呂布部將的遺孀,本來關羽看中了這個美婦人,但曹操卻在答應關羽之後反悔,不但納了這個寡婦,還對待這個寡婦的兒子秦朗如同親生,後來秦朗還成為曹魏大將。


海軍史研究會員


首先當然是甄宓美。東漢末年有句俗語:“南方有兩喬,北方甄宓俏”,甄宓以一人之姿可與二喬爭鋒,可以說是東漢末年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美女(貂蟬是虛構人物)。當時的中原戰事頻繁人口銳減,而且從文化角度來說倫理觀遠沒有宋朝時那麼刻板,大家對“二婚”的女子完全沒有偏見(其實也不該有偏見),所以以曹丕的身份和地位,與甄宓還真是郎才女貌。

其次,曹丕那點身份和地位,還真不怎麼樣。曹操雖然在曹魏時代被追諡為魏武帝,但在東漢末年,他的出身在士大夫眼中可不高貴。曹操是宦官的義孫,當時陳琳在《討曹操檄文》中罵他是“贅閹遺醜”,考慮到東漢時代文人之間的鄙視鏈,這還真不是誇張。曹操已經如此了,曹操的兒子,能好到哪去?而且當時天下局勢不明,曹操也不一定就可以取漢而代之,並沒有我們今天眼中的“主角光環”。

最後,曹丕娶甄宓很可以帶有一絲對袁氏的嘲諷。你說我們曹家是“贅閹遺醜”,你們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是不是?老婆還不是被我搶了?豪族又如何?古人將同嫖一妓者稱之為同靴之誼,曹丕這可是直接“收購”,箇中的成就感可能更深吧。當然,還有一個驚人的秘密,在這裡賣個關子:魏明帝曹叡是甄宓的親兒子,數數他的出生年月,這位曹魏皇帝是姓曹還是姓袁,真不好說呢!


隱語




甄宓,魏文帝曹丕的文昭皇后、魏明帝曹叡的生母,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正史中對她的記載有姓無名,甄宓這個名字是否真實存在,無法考證……



史載,甄氏早年曾嫁袁紹次子袁熙為妻。曹操大敗袁紹、攻陷鄴城之後,滯留鄴城的甄氏成為了曹氏父子的俘虜。因為貌美,不久之後甄氏為曹丕所納。請注意這個納字,古代妻應該用娶,妾才用納。換言之,曹丕彼時並沒有娶甄氏為妻,僅僅是將其納為了側室而已。這一娶一納,一字之差卻是有著天壤之別的!



曹丕的原配姓任,史稱任夫人。因為與曹丕性格不合,後來為曹丕所休。根據部分史料記載,曹丕休妻時,身為側室的甄氏還曾經勸過曹丕不要休妻,但曹丕沒聽。換言之,甄氏進門時任夫人仍然是正室!甄氏只是妾。這就推翻了一些人關於曹操做主讓曹丕娶了甄氏的說法,自然也就排除了所謂“政治聯姻”之說。話說回來,袁紹都已經被滅了,曹操讓兒子納袁紹的兒媳為妾(不是妻)又能起到多大政治影響力?個人更傾向於曹丕就是看上甄氏美貌,所以將其納為了側室,並沒有那麼多的說道、講究。



曹丕為何納一個已婚少婦為妾

在秦漢時期,中國古人的思想還是相當開放的,尤其是對於女子再嫁這個問題,並不像明清那般畸形!漢武帝劉徹的生母王娡在被時為皇太子的漢景帝劉啟納為側室時不僅結過婚,而且還和前夫生下了一個女兒——修成君金俗。可這並沒有影響她成為漢景帝的側室,更加沒有影響漢景帝立其為繼後!換言之,已婚生過孩子的女人都可以成為皇后,曹丕納一個已婚少婦為妾又算得了什麼呢?



除此之外恐怕就是家族遺傳了,曹操好少婦眾所周知。因為這個小愛好,宛城一役曹操還葬送了自己的庶長子曹昂和侄兒曹安民……曹丕作為曹操的親兒子,遺傳了曹操喜愛少婦的基因也不是沒有可能,不是嗎?本就喜歡少婦、加之甄氏美貌,曹丕將她納為側室太正常不過了……



至於所謂“政治聯姻”,前面已經說過了,可能性不大。如果真是政治聯姻,曹操完全可以自己納甄氏為妾,不是嗎?幹嘛讓兒子來幹這事兒?曹操自己可是非常好這一口的!更何況,曹操讓其他未婚或喪偶的兄弟子侄娶甄氏為妻,豈不是更能達到“政治聯姻”的目的?因此,“政治聯姻”之說根本站不住腳。



不過,曹丕對甄氏似乎也就是雄激素一過性衝動而已。在郭氏(郭貴嬪、文德皇后)、漢獻帝劉協的兩位公主、李貴人、陰貴人……等等一堆女人進門之後,曹丕早就把甄氏拋諸腦後了。有一種說法,說甄氏因為丈夫的冷落而發了些牢騷,結果被人(很可能是文德皇后郭氏)傳到了曹丕耳朵裡。不久之後,曹丕下令賜死了甄氏。



但是,《三國志·魏書》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說法,說甄氏是正常死亡,死後被曹丕追冊為了皇后。而且還特別記載了甄氏生前辭讓皇后的事情。正史這東西,為尊者諱是常事,不能全信。不過,個人還是更傾向於《三國志·魏書》的說法。



首先,文德皇后郭氏沒有兒子,搞掉甄氏對她來說意義不大。反而會增加與魏明帝曹叡之間的矛盾,讓自己將來不得善終,得不償失。其次,從史籍記載來看,曹丕一直將甄氏的兒子曹叡當作接班人在培養,並沒有產生過易儲的打算。處死儲君的生母,顯然是不利於安定團結的。就算不衝兒子的面子,為了安定團結,曹丕也不太可能因為幾句怨言賜死甄氏,不是嗎?



不過,甄氏後來不得寵應該是事實,有些怨言也是人之常情。至於什麼辭讓皇后之位,恐怕就是陳壽在往她臉上貼金了……進門那麼多年都沒有扶正,可見曹丕根本就沒有打算讓他轉正!那還有什麼可辭讓的?如果已經轉正了,那她就是正室、是理所當然的皇后,又有什麼好辭讓的呢?


農民工歪說歷史


在我們印象中,古代一個女子如果成了寡婦應該是很難嫁人的,而正常男子應該也會更願意娶名門閨秀。但在三國,卻非常盛行娶寡婦和人妻。甚至成為一種潮流。。

時代背景

曹操就不是說了,是有名的喜歡人妻。據史料記載,曹操至少有12個妻妾,其中就有10個是被據為己有的有夫之婦。

劉備也取過人妻,劉備前三個老婆都在戰爭中去世了,孫尚香也被東吳接走了,作為一個君王總得有個老婆吧,於是在臣子的牽線下取了寡婦吳氏,這個女子曾劉璋的弟弟劉瑁的老婆,劉備剛來四川,急需要拉攏人才,娶了吳氏,其實也是為了利益,這對穩定西川有很大的意義。在劉備當了皇帝之後這吳氏還被立為了皇后。東吳的孫權也當仁不讓,他也取過寡婦,娶的是陸尚的老婆徐氏。就連那大名鼎鼎的漢壽亭侯關羽也逃不過喜歡人妻的愛好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

意思就是看上了宜祿的妻子,請求曹操將其嫁給自己,於是曹操開始留心這個女人,等城破了發現果然是絕色美女,便自己留下享用了。

由此可見在三國時期,寡婦再嫁是非常普遍的,並不存在人性上的問題。其實也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在兵荒馬亂的時代,死傷兵力無數,寡婦是非常多了,為了維護社會的人口數量,娶寡婦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合情合理的。

所以曹丕取人妻甄宓在當時的時代不算什麼難以啟齒的事

甄宓才貌雙全

俗話說的好,“江東有二喬,河北俏甄宓”,甄宓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美女,不僅如此她從精通琴棋書畫 也愛詩詞歌賦 名聲遠揚 ,後來也因此嫁給了袁紹的兒子袁熙。大家都是知道袁紹在三國初期是非常厲害的,這一點足以說明甄宓確實有驚人的美貌,不然也不會嫁給袁紹的兒子。

就連曹植也為甄宓的美貌所折服,據說曹植寫的《洛神賦》就是為他的嫂嫂甄氏所寫的。他曾用八個字形容甄宓:“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有人說曹植筆下的洛神原型便是甄宓。甄宓進入曹府後經常與曹植討論詩詞,可見甄宓也是一位才女。這樣的女子曹丕喜歡並娶過來沒什麼意外的。

甄宓的身份

甄宓父親甄逸曾任上蔡令,也算是官宦出身。後來嫁給了袁紹的次子袁熙納甄氏為妻。所以也算是大家閨秀,一直在良好的環境中長大。從身份上也配得上曹丕了。

所以曹丕在當時娶了人妻甄宓,並未有任何不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