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何敢于娶已经结过婚的甄宓?

大侃历史


我前段时间写作过《史上男女那点事儿--甄宓之死》,对甄宓的故事有一个很详细的介绍,没有更详细的史料可以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这里就不再累述。

针对题主这个问题,简单地说一下我的看法。

我只是奇怪,为何曹丕就不敢娶甄宓呢?

“江南大小乔,河北甄宓俏”,甄宓才貌双全,品行贤德,誉满河北。

袁绍作为河北最大的腕,慕名为其次子袁熙求为婚配,足见其多么优秀。

曹丕肯定也是慕名已久,等到曹操拿下邺城,曹丕请求娶甄宓为妻。曹操见到甄宓,大赞,说:“这真是我的好儿媳啊。”

可见曹氏父子对甄宓是如何满意。

此时,袁绍已死,邺城已经被曹操攻破。尽管甄宓的丈夫袁熙依然占据幽州,但对曹操来说,已经形不成太大的威胁。

在汉末三国时代,女人的地位很低,基本就是战利品。尽管甄宓出身豪门世族,其命运也不例外。女人跟财宝一样,是用来赏赐有功将士的。曹丕喜欢甄宓,自然也就娶了,没有敢不敢的问题存在。

不太了解这个时期历史的友友,或许有些疑问。

都以为曹操好人妻。其实,那个时期男人们还没有很堕落,并没有处女情结。

赤壁之战后,赵云被刘备任命为偏将军、桂阳太守,取代投降的赵范。赵范为了结好赵云,就想把姿色貌美,守寡在家的嫂嫂樊氏许配赵云。赵云没有同意,但不是因为樊氏已经结过婚,而是因为赵云与赵范同姓,赵云对赵范说:“你的嫂嫂就是我的嫂嫂。”

其实,这也是借口,根本原因是赵范虽然投降了刘备,但心不可测,赵云不想找惹麻烦。后来,赵范逃走,赵云则毫无牵涉。这是赵云谨慎之处,这才是不敢。

刘备取得益州,急需与蜀中大族结纳关系,属下力劝刘备娶吴懿之妹为夫人。刘备认为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有违礼法。法正力谏,刘备才同意。

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立吴氏为王后。221年,刘备称帝,立吴氏为皇后。也没有因为吴氏是二婚,就不能被立为皇后。

由此看来,三国时期,并没有很看重处女情结,好人妻也不仅仅曹操如此。

有史料也记载,关羽也曾经因为秦宜禄之妻杜氏,而与曹操有了纠结。

大丈夫何患无妻,好女人也不愁嫁。

曹丕没有不娶甄宓的道理。

至于有些说法,曹叡不足九个月就出生了,怀疑不是曹丕亲生。这个没有确证,不足为信,曹丕也不必害怕此事。

在《甄宓之死》中,我做过详细的说明,袁熙一直在出镇幽州,恐怕甄宓与袁熙在一起的机会很少,这里就不多说啦。

甄宓嫁给曹丕,夫妻琴瑟和鸣,渡过了十几年幸福时光,也算是不错的结局。

与本题无关,就不多说了。

总之,我认为曹丕没有不敢娶甄宓的理由,也就没有敢娶甄宓的理由。


豹眼看历史


公元204年,17岁的英才王子曹丕,在遇到21岁的成熟少妇甄宓的第一眼,就被彻底俘虏了: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

传说中曹操对甄宓也是志在必得,结果被儿子捷足先登,只好灰溜溜地让步。为什么曹丕要冒着被父亲责备的风险,强娶甄宓呢?

一、甄宓美貌过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甄宓美貌过人,史书上有这样的描述:

瑰姿艳逸,着雾绡、云縠是何人。但见凌波微步,罗袜自生尘。 手托明珠翠羽,向芝田、蘅馆启朱唇。却含辞未吐,明眸转盼,暗识洛灵甄。 当日枕遗玉缕,令陈王、耿耿暗销魂。绣出神光离合,浮动素绫纹。 想挑鸾彩鸾期近,便绣凤绣虎才分。纵宓妃重遇,魏宫今日重针神。

据说甄宓小的时候睡觉,身上好像有层玉衣似的,大家可以脑补一下……

甄宓一人,迷倒了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这三人可不是什么土包子,什么样的美人没见过,特别是曹植,见过一面后,不顾人伦之情,梦中还要相会,足见甄宓之迷人。

曹魏时期,世人还没有被贞操观念束缚,娶有妇之夫不会被旁人诟病。《孔雀东南飞》里的美貌妻子被休后,马上就有一大批富贵人家来提亲。

21岁的少妇甄宓,正是鲜艳、饱满、成熟的时候,长期在军营中的热血小子曹丕,哪能抵得住诱惑?何况父亲也没少干过这类龌龊事,于是曹丕就大胆将她收入房中了。

二、甄宓家世良好

甄家是世袭大族,当曹操被送给太监当养子的时候,甄家已经享受了好几代年俸2000石的待遇了。

曹操儿子众多,当时曹丕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曹冲、曹植等兄弟都是强有力的对手。

除了家世很牛之外,甄宓温柔、有眼光、善解人意,也是吸引曹丕的地方。后来还劝曹丕多纳妻妾,多生儿子……

甄宓自幼爱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遗传父亲的作风

曹操这辈子没少干过荒唐事,为了下半身的幸福,强抢有夫之妇,闹出过不少绯闻。

比方说在攻打张绣时,张绣已经主动投降了,当见到张绣婶婶时,就彻底迷失了。当他在大帐中做神仙时,不堪欺辱的张绣发动偷袭,曹军大败,曹操本人差点连老命都丢了。

常年在军营中曹丕,对这些风流韵事自然是了若指掌,无限向往。

有其父,必有其子。攻占邺城后,曹丕自然是有样学样了。

模样好、家世好、性格好、气质佳,像甄宓这样的白富美,曹丕见到后,哪还能迈开腿?

关于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小杨品史


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这是描述甄宓美貌的佳句。

甄宓被人们熟知,很大原因就是曹操曹丕父子邺城“抢”河北美女甄宓这一幕,再《三国演义》中加了艺术化的描述,同时甄宓是魏明帝曹睿的生母。那么曹丕为何敢娶敌人袁绍的儿媳,我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

原因之首:美貌绝伦,国色天香

甄宓的美,开头就提到,和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二乔相比,甄宓的美有过之无不及,甚至要远胜于。那么曹丕作为曹操的世子(大哥曹昂已经在宛城和典韦为救玩人情的曹操战死),未来将是曹魏集团的接班人,当时曹操势力正旺,曹丕娶妻自然不是一般女子能入眼。

曹丕敢娶已经是人妻的甄宓,第一原因就是她的美貌已经是女子中的绝色天香,不然他不会有那么大的动力,在刚刚打下邺城就收其为妻,而且她的老公袁熙还占据幽州,并不是已经战死,只能说美貌让曹丕完全不考虑其他。

有人说父亲曹操和曹植都惦记甄宓,曹植更是写下著名的《洛神赋》,这不是野史,有才华横溢的《洛神赋》,描述的主人公正是曹丕敢娶的女子,也从侧面验证美貌是第一原因。

《洛神赋》中描述甄宓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波,罗袜生尘。“

原因二 巩固家族河北势力,争取河北世家大族支持

帝王将相不是普通人,婚姻从来不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政治目的。

虽然曹丕被甄宓的美色吸引是第一原因,完全可以把她只是纳为妾,而不是妻,给她这么高的地位,那么说明甄宓不完全是依靠美色,曹丕曹操也不是傻子。

袁绍作为四世三公,占据北方的时候可以说名望实力都是最上,为自己的儿子袁熙找老婆肯定是优中选优,无论是美貌德行家世都是上佳之选,事实也是这样。甄宓家是河北的名门望族,虽然比不上袁家的四世三公,但也绝对是河北的豪强大家。

当时曹操新定河北,虽然占据邺城,但是袁绍的势力还是很强,幽州还在袁绍两个儿子手里,曹操在邺城的统治缺乏根基,那么就需要取得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让世子娶大家族的女子就是一种方式,历史上的外戚就是这样的道理,娶了她也就得到河北士族的进一步支持。

原因三 当时的汉人民风彪悍尚武,处女情结弱

这是除了上面两个之外的第三重要原因,这个涉及社会的认知,但也是了解一个时期历史人物的重要一环,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

《礼仪》中记载“妇人,从人者也”,但这并不是魏晋时期的社会风俗。因为战乱等原因,魏晋时期的崇尚老庄玄学,讲究的是名流雅士,随心随性,就像这个时期的嵇康等人物。儒家的礼教相对弱化,妇女并没有被深深约束,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并没有树立起来,

处女情结甚至远比我们自诩的现代社会淡泊,这个时期的女子改嫁也很频繁,曹操军中的兵户如果士兵战死,老婆就要嫁给其他士兵,娶别人的老婆不会有任何道德上的压力,这是很重要的原因。现代社会再婚就会受到一定歧视,所以我们要了解当时的习俗,也就理解曹丕敢娶袁熙之妻甄宓。

相信读者看完这三个原因就很理解曹丕敢娶袁绍之儿媳宓,不仅可以得到国色天香的佳人,而且可以巩固家族河北统治,更没有处女情结,加上野史中继承父亲曹操的人妻控基因,十七岁的曹丕如何能抵挡二十一岁的甄宓,换你呢?


白杨说史



曹丕连自己老子曹操的女人都尽收账下,更可况是结过婚的甄宓呢?当然,甄宓是在曹操攻破袁绍大本营邺城时,曹丕快曹操一步将甄宓拿下的,否则日后见到甄宓就要叫妈了。曹操父子,对于人妻的爱好,真是做到了那个时期的极致。


而甄宓在历史上的确貌美如花,知书达理,是每个男人见了都会流口水的美女,因此历史上有“一女乱三曹”的典故,说的就是甄宓的美貌迷住了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


建安年间,在河北有重大影响力的袁绍看到甄家是名门望族,为了取得甄家的支持,为其次子袁熙求婚迎娶了甄宓。至此,甄宓成为了袁家的媳妇。在政治上也向袁家靠拢,直到袁家被曹操打败,甄宓成为曹丕的妻子。



在嫁给曹丕后,甄宓生下了曹睿和东乡公主,日子过的也很幸福。但是到曹丕继承王位不久后,甄宓突然被曹丕赐死。


至于甄宓之死的原因在历史上争议不断。主流说法是曹丕即位后专宠郭贵嫔,导致甄宓不爽,露出不悦之色。加上郭贵嫔的谗言,导致曹丕怒杀甄宓。


一代美人,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一生。曹睿继位后,杀掉了郭贵嫔,追封了自己的母亲为文昭皇后,也算是尽到了最后一丝孝心。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甄宓呢?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简单直接的两个字:美色。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曹魏好人妻;东吴萝莉控;蜀汉全是基。据说曹操15个妻妾中只有两个是原配,活生生的一个“人妻接盘侠”,儿子曹丕还是继承了曹操的“优良”基因的,美色谁不爱呢,何必跟美色过不去?



甄宓

大乔、小乔不容多说,三国的顶尖美女,但有这样一句话: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由此也可知其“颜色非凡,姿貌绝伦”

甄氏,容既绝世,妖艳绝伦,发尤美观,尝将万缕青丝,挽就云鬓,号灵蛇髻,光泽可鉴。


甄宓,不仅美貌了得,而且自幼喜欢读书,才华出众,所著的一首诗歌《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

甄宓,这样一位“颜值、才华、德行皆在线”的奇女子,自然更加令人惊艳喜爱了。

杨慎:甄氏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争之如此?

甄宓本为袁绍次子袁熙之妻,后来邺城为曹操所破。曹丕在袁府见其惊为天人,便先下手为强,不然被其父曹操看见那就以后见面还得躬身问安。

为何说曹操对其也有意呢?《世说新语》中说道: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据传曹操早已听闻过这甄宓乃是人间绝色,心动不已,破城之时便急忙派人去找甄宓,不料被自己的儿子曹丕抢先一步,没办法,只得捏着鼻子认她作了儿媳。

至于曹植,据说曹植一见甄宓,就惊为天人。两人由于同在曹府,时常相见后日久生情。据传曹植创作的洛神赋,就是以甄宓为原型的,可见其对甄宓痴情之深。

结语

“一女乱三曹?”此事不知真假,经过后世人的传说和演绎,难免有许多不详实之处。而甄宓,结局却是极为悲惨,为曹丕所弃赐死,相传她死后被发覆面,口中塞糠,十分凄惨,一代绝色,令人叹息!!

拙见,欢迎评论!!


历史学舍


大家好我是峰哥看历史!曹丕之所以娶作为有夫之妇的甄宓,这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婚姻宽松和其父曹操的作风,所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结果。并且这种在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代取二婚女人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数。



在婚姻观念容忍度相对宽松的东汉末年,女性并不需要忠贞节烈为一个男人守寡终生,并且在当时的人看来,女子二婚三婚并不没有什么道德和理学问题。而这种极为讲究女性忠贞不二,至死如一的文化思想是在宋代理学大行其道时,诞生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卑微地位的一种文化约束,并直至清末。



同时,曹丕作为曹昂之后曹操的长子,长期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对于一向喜好有夫之妇的曹操,曹丕更是耳濡目染,深谙其道而行之。且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权贵阶层娶妻纳妾无外乎图的就是女性背后的政治地位或者外表容貌。而甄宓的家庭背景肯定不如她的容貌更有名气。故而作为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权贵阶层,曹丕完全可以无视甄宓的家庭背景,图其貌罢了。



而像刘备则图的就是家庭背景了。在其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先后病逝,且刘备进入川蜀之后,为了稳固和笼络地方士族,就娶了已经死夫的吴懿之妹为妻。这是因为吴氏是原来蜀主刘璋哥哥刘瑁的妻子,吴氏家族又是当时蜀地的权贵大家,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让婚姻成为它们交连的铁链。



所以,对于曹丕娶甄宓,这在当时并不会成为一段丑闻,这属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社会风气所致,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引起当时世人的太多关注和议论。


峰哥看历史


因为甄宓漂亮啊。



在汉朝,社会婚姻观还是很正常的,没有后代理学兴起后那么多违背人性的破规矩,要是女子对男方不满意,也是可以提出离婚的(和离),娶一个寡妇根本不算个事,就看当事人自己愿不愿意。所以司马相如勾搭寡妇卓文君才会传为美谈。

而且曹丕的母亲卞氏地位更为卑贱 原本是倡家,即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后来与曹操成婚,建安初年,原配丁夫人被废,卞夫人成为曹操的正妻。曹丕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有这样出身低下的母亲,有这样不在乎礼法的父亲,曹丕娶寡妇实在是一点压力也没有啊。

更何况甄宓不是曹丕的正妻,曹丕另有正妻,甄宓只是曹丕的妾而已。纳妾在色,只要漂亮就行了。这方面曹操也做出了优秀榜样,他纳过的寡妇里面有两个最为出名。一个是张绣的婶婶,为此激怒了张绣,起兵反叛,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另外一个是吕布部将的遗孀,本来关羽看中了这个美妇人,但曹操却在答应关羽之后反悔,不但纳了这个寡妇,还对待这个寡妇的儿子秦朗如同亲生,后来秦朗还成为曹魏大将。


海军史研究会员


首先当然是甄宓美。东汉末年有句俗语:“南方有两乔,北方甄宓俏”,甄宓以一人之姿可与二乔争锋,可以说是东汉末年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美女(貂蝉是虚构人物)。当时的中原战事频繁人口锐减,而且从文化角度来说伦理观远没有宋朝时那么刻板,大家对“二婚”的女子完全没有偏见(其实也不该有偏见),所以以曹丕的身份和地位,与甄宓还真是郎才女貌。

其次,曹丕那点身份和地位,还真不怎么样。曹操虽然在曹魏时代被追谥为魏武帝,但在东汉末年,他的出身在士大夫眼中可不高贵。曹操是宦官的义孙,当时陈琳在《讨曹操檄文》中骂他是“赘阉遗丑”,考虑到东汉时代文人之间的鄙视链,这还真不是夸张。曹操已经如此了,曹操的儿子,能好到哪去?而且当时天下局势不明,曹操也不一定就可以取汉而代之,并没有我们今天眼中的“主角光环”。

最后,曹丕娶甄宓很可以带有一丝对袁氏的嘲讽。你说我们曹家是“赘阉遗丑”,你们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是不是?老婆还不是被我抢了?豪族又如何?古人将同嫖一妓者称之为同靴之谊,曹丕这可是直接“收购”,个中的成就感可能更深吧。当然,还有一个惊人的秘密,在这里卖个关子:魏明帝曹叡是甄宓的亲儿子,数数他的出生年月,这位曹魏皇帝是姓曹还是姓袁,真不好说呢!


隐语




甄宓,魏文帝曹丕的文昭皇后、魏明帝曹叡的生母,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正史中对她的记载有姓无名,甄宓这个名字是否真实存在,无法考证……



史载,甄氏早年曾嫁袁绍次子袁熙为妻。曹操大败袁绍、攻陷邺城之后,滞留邺城的甄氏成为了曹氏父子的俘虏。因为貌美,不久之后甄氏为曹丕所纳。请注意这个纳字,古代妻应该用娶,妾才用纳。换言之,曹丕彼时并没有娶甄氏为妻,仅仅是将其纳为了侧室而已。这一娶一纳,一字之差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曹丕的原配姓任,史称任夫人。因为与曹丕性格不合,后来为曹丕所休。根据部分史料记载,曹丕休妻时,身为侧室的甄氏还曾经劝过曹丕不要休妻,但曹丕没听。换言之,甄氏进门时任夫人仍然是正室!甄氏只是妾。这就推翻了一些人关于曹操做主让曹丕娶了甄氏的说法,自然也就排除了所谓“政治联姻”之说。话说回来,袁绍都已经被灭了,曹操让儿子纳袁绍的儿媳为妾(不是妻)又能起到多大政治影响力?个人更倾向于曹丕就是看上甄氏美貌,所以将其纳为了侧室,并没有那么多的说道、讲究。



曹丕为何纳一个已婚少妇为妾

在秦汉时期,中国古人的思想还是相当开放的,尤其是对于女子再嫁这个问题,并不像明清那般畸形!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娡在被时为皇太子的汉景帝刘启纳为侧室时不仅结过婚,而且还和前夫生下了一个女儿——修成君金俗。可这并没有影响她成为汉景帝的侧室,更加没有影响汉景帝立其为继后!换言之,已婚生过孩子的女人都可以成为皇后,曹丕纳一个已婚少妇为妾又算得了什么呢?



除此之外恐怕就是家族遗传了,曹操好少妇众所周知。因为这个小爱好,宛城一役曹操还葬送了自己的庶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曹丕作为曹操的亲儿子,遗传了曹操喜爱少妇的基因也不是没有可能,不是吗?本就喜欢少妇、加之甄氏美貌,曹丕将她纳为侧室太正常不过了……



至于所谓“政治联姻”,前面已经说过了,可能性不大。如果真是政治联姻,曹操完全可以自己纳甄氏为妾,不是吗?干嘛让儿子来干这事儿?曹操自己可是非常好这一口的!更何况,曹操让其他未婚或丧偶的兄弟子侄娶甄氏为妻,岂不是更能达到“政治联姻”的目的?因此,“政治联姻”之说根本站不住脚。



不过,曹丕对甄氏似乎也就是雄激素一过性冲动而已。在郭氏(郭贵嫔、文德皇后)、汉献帝刘协的两位公主、李贵人、阴贵人……等等一堆女人进门之后,曹丕早就把甄氏抛诸脑后了。有一种说法,说甄氏因为丈夫的冷落而发了些牢骚,结果被人(很可能是文德皇后郭氏)传到了曹丕耳朵里。不久之后,曹丕下令赐死了甄氏。



但是,《三国志·魏书》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说甄氏是正常死亡,死后被曹丕追册为了皇后。而且还特别记载了甄氏生前辞让皇后的事情。正史这东西,为尊者讳是常事,不能全信。不过,个人还是更倾向于《三国志·魏书》的说法。



首先,文德皇后郭氏没有儿子,搞掉甄氏对她来说意义不大。反而会增加与魏明帝曹叡之间的矛盾,让自己将来不得善终,得不偿失。其次,从史籍记载来看,曹丕一直将甄氏的儿子曹叡当作接班人在培养,并没有产生过易储的打算。处死储君的生母,显然是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就算不冲儿子的面子,为了安定团结,曹丕也不太可能因为几句怨言赐死甄氏,不是吗?



不过,甄氏后来不得宠应该是事实,有些怨言也是人之常情。至于什么辞让皇后之位,恐怕就是陈寿在往她脸上贴金了……进门那么多年都没有扶正,可见曹丕根本就没有打算让他转正!那还有什么可辞让的?如果已经转正了,那她就是正室、是理所当然的皇后,又有什么好辞让的呢?


农民工歪说历史


在我们印象中,古代一个女子如果成了寡妇应该是很难嫁人的,而正常男子应该也会更愿意娶名门闺秀。但在三国,却非常盛行娶寡妇和人妻。甚至成为一种潮流。。

时代背景

曹操就不是说了,是有名的喜欢人妻。据史料记载,曹操至少有12个妻妾,其中就有10个是被据为己有的有夫之妇。

刘备也取过人妻,刘备前三个老婆都在战争中去世了,孙尚香也被东吴接走了,作为一个君王总得有个老婆吧,于是在臣子的牵线下取了寡妇吴氏,这个女子曾刘璋的弟弟刘瑁的老婆,刘备刚来四川,急需要拉拢人才,娶了吴氏,其实也是为了利益,这对稳定西川有很大的意义。在刘备当了皇帝之后这吴氏还被立为了皇后。东吴的孙权也当仁不让,他也取过寡妇,娶的是陆尚的老婆徐氏。就连那大名鼎鼎的汉寿亭侯关羽也逃不过喜欢人妻的爱好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

意思就是看上了宜禄的妻子,请求曹操将其嫁给自己,于是曹操开始留心这个女人,等城破了发现果然是绝色美女,便自己留下享用了。

由此可见在三国时期,寡妇再嫁是非常普遍的,并不存在人性上的问题。其实也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死伤兵力无数,寡妇是非常多了,为了维护社会的人口数量,娶寡妇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合情合理的。

所以曹丕取人妻甄宓在当时的时代不算什么难以启齿的事

甄宓才貌双全

俗话说的好,“江东有二乔,河北俏甄宓”,甄宓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不仅如此她从精通琴棋书画 也爱诗词歌赋 名声远扬 ,后来也因此嫁给了袁绍的儿子袁熙。大家都是知道袁绍在三国初期是非常厉害的,这一点足以说明甄宓确实有惊人的美貌,不然也不会嫁给袁绍的儿子。

就连曹植也为甄宓的美貌所折服,据说曹植写的《洛神赋》就是为他的嫂嫂甄氏所写的。他曾用八个字形容甄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有人说曹植笔下的洛神原型便是甄宓。甄宓进入曹府后经常与曹植讨论诗词,可见甄宓也是一位才女。这样的女子曹丕喜欢并娶过来没什么意外的。

甄宓的身份

甄宓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也算是官宦出身。后来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纳甄氏为妻。所以也算是大家闺秀,一直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从身份上也配得上曹丕了。

所以曹丕在当时娶了人妻甄宓,并未有任何不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