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3句話,來看看你說過嗎?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蕭伯納曾說,“有自信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由此可見,一個人是否自信,能決定他將來的成就高低。因此,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做一個自信的人。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卻發現孩子很自卑,自己明明是照著讓孩子自信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怎麼就養出了不自信的孩子呢?

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3句話,來看看你說過嗎?

蘭蘭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太好,加上有兄妹3人,父母的負擔和壓力很大。和學習成績不錯的哥哥姐姐相比,蘭蘭資質一般,在班級的排名總是居中下游,偶爾還有不及格的現象。

對此,蘭蘭的父母常常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對蘭蘭說:“錢花在你身上,就是打了水漂了!”“讀書讀不進去,花什麼錢!”漸漸的,原本愛說愛笑的蘭蘭變得沉默起來,就連過年的時候姑姑要帶她去買新衣服,她也推辭不肯去。姑姑問她為什麼不願意買新衣服,蘭蘭小聲地說:“我成績不好,不應該穿新衣服。”

變得自卑的蘭蘭長大之後,即使有條件給自己買好一點的衣服和化妝品,她也總是去網上淘最便宜的地攤貨;每到一家新公司,當同事熱情地邀請她一起出去聚餐,蘭蘭也常常因為覺得自己不該“享受”而拒絕,久而久之,同事有什麼活動也就不叫她了。

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3句話,來看看你說過嗎?

這樣的蘭蘭在生活中過得“憋屈”,在職場上人緣不好、主動性不強,漸漸地活成了“社會邊緣人”。


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這3句話,父母千萬不要不當回事:

1.“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盡給我添亂!”

上三年級的小志放學回家後,看到爸爸媽媽還沒下班,於是想著自己先把飯煮上,但由於年紀還小又沒怎麼做過家務,小志忘了放水就開了火,等到媽媽下班回家時,鍋底已經糊成黑乎乎的一片了。

媽媽一邊收拾殘局一邊埋怨小志:“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已經能給全家人做飯了,你都多大了,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盡給我添亂!”媽媽嘮叨中的這句話,讓小志覺得自己真是太失敗了。

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3句話,來看看你說過嗎?

孩子做事不如成年人熟練、快速、準確是情有可原的,但有些家長一生氣就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對孩子脫口而出“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這樣一句話,無形中會讓孩子覺得自卑,覺得自己真的很無用,總是給父母添麻煩。久而久之,孩子在需要展示自己的時候,就會因為覺得自己做不好而選擇退縮。

2.“養你怎麼這麼費錢?”

如今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確實比較高,因此,一些父母在給孩子花了錢之後,或者在面對家庭經濟壓力的時候,會有意無意地對孩子說“養你怎麼這麼費錢?”

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3句話,來看看你說過嗎?

雖然父母可能只是調侃,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孩子在心裡會覺得是自己導致了父母辛苦的現狀,自己已經成為了父母的包袱,從而被父母嫌棄。

父母的這句話會導致孩子在花錢上面畏手畏腳,壓抑自己正常的需求,而且還會降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產生一種“我不配擁有好東西”的心理,從而使得孩子將來長大之後,也不懂得追求更有品味和質量的生活。

3.“你離最好的還差得遠呢!”

很多父母擔心表揚孩子會讓孩子驕傲,於是抱著“謙虛使人進步”的心理,在孩子取得一些成就的時候,用一句“你離最好的還差得遠呢”來“激勵”孩子更加努力。

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3句話,來看看你說過嗎?

孩子在做成功一件事時,往往是一臉興奮,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和鼓勵,如果這時候父母用這種“激勵”的方式,無疑是給孩子潑冷水,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還會使得孩子開始憎恨自己的父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特別在意別人尤其是父母的評價,如果父母能正面表揚和鼓勵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如果父母從來不肯定或者不滿足於孩子做出的努力,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什麼都做不好,從而變得自卑。

孩子在小的時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是最多的,受到父母的影響也最大,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時的言行,不要打擊了孩子的自信而不自知。

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3句話,來看看你說過嗎?

父母除了不要對孩子說上面這3句話,還可以做這樣幾件事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 多發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每一個孩子都是有閃光點的,因此父母要善於發掘孩子的優點,多表揚孩子的優點,讓孩子的長處有展示的機會。父母不要只看到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和自家孩子的短處,更不要總是拿別人家孩子和自家孩子作比較。
  • 多讓孩子參與到家庭決策中來:父母如果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選擇權,在家庭需要作出一些決策的時候,讓孩子也參與進來,那麼孩子也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並且還能培養出對家庭的責任感。
孩子的自卑,很可能源於父母不經意說的3句話,來看看你說過嗎?

  • 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孩子對父母提要求,不管父母最終是答應還是不答應,父母都應該對此予以重視。即使不答應,父母也不要裝作沒聽見或者忘記了,而是應該認真給孩子解釋不答應的原因。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不被父母重視而失去自信。

自信,是通往成功的鑰匙,而自卑,足以毀掉一個人。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孩子是自信還是自卑。所以,各位爸爸媽媽,你們知道該如何對待孩子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