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实际政权由谁控制?

手机用户13691021564


泰国在法律上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讲,泰国和日本、英国、西班牙、丹麦等国是一样政体。


但是泰国又和这些西方国家不同。

不同在哪里?有两点:

第一,泰王的权力其实更大。

第二,军队对政治介入的太多。

从第一点而言,无论是英国还是日本或者是其他君主立宪的国家,国王只能是虚位,承担礼仪职能。比如我们看到英国女王,从来不插手英国政府事务。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英国脱欧一事,女王自己没啥态度,首相约翰逊让她干嘛她就干嘛。因为这是英国法律上规定的,王室不能干涉日常政治活动,只能批准首相的提议,只要不是叛国等严重问题的提议,英国王室甚至连反对的可能都没有。

日本也是如此,日本天皇给人的感觉就是与世无争。最近新天皇即位大典,来了80多个国家代表祝贺,这些代表基本都没有和天皇有什么接触,反而安倍在两天时间里马不停蹄地会晤了60多个国家的代表。

可见日本的权力谁说了算。

而泰国王室权力很大,虽然表面上是君主立宪,但泰王和军队是一体的。

(泰国总理巴育拜见国王普密蓬)

这就涉及到第二点,军队的作用——

如今泰王拉玛十世的父亲九世王普密蓬,就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被军队“封神”的,从此在泰国人心目中泰王越来越具有神圣感,而二战后泰国甚至都有废除王室的民主化运动的。

所以泰国王室对军队很感激,当然就对军队也十分信任。

在普密蓬当泰国国王时期,军队政变20次之多!包括对他信政府和英拉政府的政变。

(英拉拜见诗琳通公主)

而每次军队的变革,都没有把泰王统治推翻,相反,还毕恭毕敬地请泰王来认可他们政变的合法性。每次泰王也都认可,这就成了泰国军方的一把尚方宝剑。

泰王有个顾问团,叫咨枢密院,这里大多都是军队元老,他们和泰王之间互相支持也互相制约,可以说结成了一定的利益同盟。

每次泰王在正式场合,穿的都是军装的礼仪制服,也能体现这个特色。

因此,如果从法律上看泰国就是君主立宪,但其实泰国的制度更像是君主立宪和沙特那种开明君主制度的混合体,同时还要混合缅甸或者巴基斯坦那种军队对国家掌控力的情况。

可以说,泰国是一个国际政治中的奇异角色。


木春山谈天下


泰国是个神奇的国家,泰国是君主制国家,因为他们有至高无上的受人敬仰的泰王,泰国王室,同时泰国也是个佛教信仰的国家,刷我的卡(🙏🏼),连打招呼问候都要双手合十表示敬重对方,那么实际政权由谁来控制?

【泰王与王后】
如果按照一个创始人公司来比喻的话,泰王室,泰王就是这个公司的永久创使人,泰王虽然不管政治外交,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受万人敬仰,掌控巨大的家族企业与财富。拥有自己的皇室卫队保护,就是在泰国三军中的高级将领恐怕也有些是王室的心腹,在泰王面前,应该是不管对方多大的官也是可以炒他鱿鱼的。


【见泰王与公主】

泰国总理的话更像这个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全权打理这个公司,有些活动可能也要向泰王请示,佛教在泰国是国教,受到王室民众的敬仰,信奉,泰国僧王就是泰王见到也要行跪拜礼,泰国年轻人到了年龄就要去寺院做几个月和尚,这已经是习俗了。


【僧王】


牛头马面两鬼


1932年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泰国,先后发生了20多次政变,国家竟然安然无恙,民生经济发展持续稳定。不愧是被佛光普照之国。

拥有实权的泰国国王

泰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它同英国等其他君主立宪的国家不一样,皇室不是个摆设。在泰国,国王掌控军队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实际最高领导人。政府内阁、军队虽然都有一定权利,但政府和军队都对国王效忠,特别是军队,根据泰国宪法规定,只效忠于泰王,而不是政府。

泰国国王可任命总理,有权修改、取消、更换宪法。虽然不直接从事政治,却能在适当的时候充当最终仲裁者,这也是泰国多次政变,最终都是由泰国国王表态,而让政变事件结束的。

名义的三权分立国家

作为一个采用西式民主制度国家,泰国政府是由普选产生的,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法院履行司法权。这样制度看似很完美,但在实际运行上,由于泰国总理代表的内阁政府由泰国民众一票一票的选出来的,在政策执行中,肯定会代表选民的利益。

这样自然会动了泰国的有产阶级利益,他信和他的妹妹英拉退出泰国政治舞台,虽然表面上是因为和其他党派竞争所致,出现所谓的红衫军、黄衫军对抗。其实真正原因,他们改革政策,让泰国现有的有产阶级利益受到损害。面对民选的政府,有产阶级的选票数怎么可能与泰国普通老百姓的力量抗衡,军事政变成了必选条件。

政治局势不断倾斜的国家

泰国的民选政府,无论谁上台,他都要制定利于民众的政策。而泰国的有产阶级们,自然会通过军事政变来守护自身利益。但军管只能短暂存在,长期集权统治,必然会触犯泰国普通民众的利益。在这种盘横交错的关系中,又推动军管把权力还给政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政府和军管在各自利益受到侵犯时,都会采取方式进行反击。

这样的泰国政权,就犹如一个天平,不断的来回倾斜,而这种维护天平平衡的就是泰国国王。因为民众的支持,是维护君主立宪制的执政根基,但也需要有产阶级支持,这是维护泰国王室经济利益的保障。





江淮圣手


泰国这个国际比较奇特,大家都有很多疑问。泰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政体的国家?为什么这些年来几乎每一任民选政府都经营不下去,都会出现重大的问题?总理本人甚至都会被拉下台。

几十年来泰国政治已经演进成了一个怪圈,民选政府上台经过一两年之后,民选政府可能有些政策造成了一些国家动荡,然后军队突然发生军事政变,这种政变还很简单,基本不怎么流血,顶多死个几十人几百人然后就宣布民选的总理被废掉了。


1932年,在政变军队的协助下,泰国人民党发动政变,结束了泰国近6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1932年6月24日,政变军队占领了泰国王宫,解除了御林军的武装,6月27日国王在曼谷签署了人民党起草的临时宪法,泰国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泰国的政治结构不象英国等其他君主立宪的国家一样,皇室只是个象征意义。在泰国,国王掌控军队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实际最高领导人,而总理只负责国家的行政,政府的主要权力就是建设和发展。

泰国国王在泰国人眼里是一种信仰,泰国的大街小巷都挂着泰国国王的画像,路边,车上,百姓家都会有泰国国王的照片,特别是已经去世的泰国九世王普密蓬阿杜德,泰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也是泰国人民心中最德高望重,也最喜爱的国王!九世王在泰国有一个很深入人心的行为,就是拿着照相机、地图深入基层,谋求经济发展,在泰国人民心中,国王是带领泰国人民生活走向幸福的精神领袖!是精神支柱一样的存在,九世王去世,使泰国人民陷入无限的悲伤与担忧中!泰国人民称九世王为“父亲”,是全泰国人民的父亲。



可以说,泰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非常不健全,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封建主义,保留了握有实权的君主。泰国军队在泰国政坛从此却形成了特殊地位,泰国军队不受民选政府控制,泰国军队甚至有自己的产业,民选政府只有行政权。军队经常以效忠国王的名义。随着军方实力的膨胀,泰国军方在看民选政府不顺眼时一言不合就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由此形成了军方干政的传统。因此,泰国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煮酒话事


泰国名义上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实际权力还掌握在泰国王室手中。泰国王室通过与军方合作,牢牢的掌握着泰国局势的走向。一旦民选政府损害了王室的利益,泰国王室与军方会毫不犹豫的发动军事政变将其推翻。2006年与2014年,泰国王室与军方两度联手,将他信与英拉赶下台!现如今,巴育作为泰国王室与军方推出来的代表,成功洗白成为民选总理,继续代表王室u军方的利益统治泰国。

泰国国王拉玛十世

早在1932年,泰国就成为了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此后,历届国王均不掌握实权,泰国实际掌控在军方手中。1946年,普密蓬·阿杜德成为泰国国王,被称为拉玛九世。从1946年到2016年,拉玛九世整整做了70年泰国国王。在拉玛九世的70年国王生涯中,逐步在泰国建立起了崇高的威望,成为了泰国各方势力的仲裁者。2006年,拉玛九世与军方合作将他信推翻。此后,以拉玛九世为代表的泰国王室重新掌握了实权,能够直接影响政治走向,再也不需要躲在幕后遥控。

泰国前国王拉玛九世

2014年,拉玛九世再度与军方联手,将英拉政府推翻。推翻英拉政府以后,泰国王室与军方共同推出陆军司令巴育出来掌权,建立了全国维持和平委员会,巴育成为了军政府总理。到了2017年,拉玛十世与巴育合作修改了泰国宪法。通过修改宪法,拉玛十世获得500多亿美元王室资产的管理权,而不再需要泰国政府代为管理;而巴育则成功修改了泰国总理选举办法,将原本由500名下议院议员选举,改为500名下议院议员加250名上议院议员共同选举,250名上议院议员的名额都掌握在巴育手中。

泰国总理巴育

经过2017年修改泰国宪法,泰国王室与军方的联盟更加牢固,而关键性人物就是泰国总理巴育。巴育作为纽带,将泰国王室与军方连接到了一起。在2019年3月的泰国大选中,巴育成功洗白为民选总理,获得了4年任期。而泰国国王拉玛十世通过巴育,掌控了泰国军方与泰国政府,实际上是最大获利者。尽管拉玛十世的威望远远不及父亲拉玛九世,但权术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

尽管泰国一直是在王室与军方联手统治之下,经济发展的还不错。2017年,泰国GDP总量4552.21亿美元,人均GDP达到了6594美元。泰国经济的发达程度在东南亚仅次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旗鼓相当。但是泰国贫富差距较大,特别是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不过,泰国全民信奉佛教,泰国人性格平和,也给了泰国王室与军方联手统治带来了便利!

泰国人虔诚的信奉佛教

欢迎大家讨论,您认为泰国王室与军方有没有可能会闹翻?


美国观察室


君主制啊,皇室控制军权,同时入股一些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