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家公司以后,发现自己所应聘的职位是可有可无,甚至不是特别的重要该怎么办?

江南小河流水


我也讲我自己亲身经历吧。我特别感谢我当年从事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否则,也不会进步到今天的状态。多年前,我在行业内有点小名气,因为在老东家呆着不舒服,被人介绍跳槽到了一家公司。老板很欢迎我来,却安排我是培训主管。可悲的是,这个公司从上到下都不重视培训工作,这项工作就是鸡肋,可有可无,除了装门面,就没有啥用处了。

我有半年时间很郁闷,毕竟是别人介绍、老板热情留下的,白拿工资不干活不好,瞎干活也不好。后来,我决心把培训这个不被重视的“冷饭”自己炒热。我精心研究公司业务发现方向和趋势,精心研究员工的能力缺项,精心研究新业务可能对能力的需求,超前设计好培训方案。刚开始的时候,员工都忙着销售赚钱,没人愿意抽时间培训。我也不着急,先办两个小班,大家反响很好,慢慢地就办大班,果然对工作很有促进。

一晃两年过去了,公司转型发展了许多新业务,不吹牛地说,新业务转型,都是我亲自策划,进行转岗培训的,很多员工都实现了个人职业的顺利转型,很多从业职业资格也是通过培训取得的。用了两年多时间,把队伍能力结构进行了优化,并提前做了能力储备和人才梯队建设,每次新业务需要拓展,公司都可以从内部选派精兵强将。

后来我当上了这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当这个职位空缺的时候,很多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我。以前看似很遥远的事情,两年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一,你作为新人,对新工作有点迷茫,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正常。

很多人都有“得到了就不喜欢了”的心态,得到即失去。没入职之前,对新工作很憧憬,入职之后,感觉落差很大,不是自己想象的或喜欢的样子。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失去的更好,放弃的更好。产生这种心态,很正常,首先不要着急,静下来心了,想一想应该怎么办?

第一,纠正你自己的认知偏差。这个工作,既然公司设置了,存在即合理。只是你刚来,没有掌握这个岗位的职责和内在的作用。这段时间,恰好老板忙别的大事,忽略了这个工作。过一段时间,老板转头过问这项工作,你可不能抓瞎了。

第二,沉下来了,研究这项工作与其他核心工作的内在联系。主动地做工作,让本职工作围绕公司核心利益服务,慢慢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第三,即使这项工作并不是那么重要,你还可以把冷饭炒热啊,让这项工作有用起来啊。比如,就像我当年抓培训一样,把培训工作围绕员工需求和公司利益运转起来。

第四,哪怕这项工作真的可有可无,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业务啊,做一个一专多能的人才,将来为跳槽到核心岗位打好基础。

第五,以上都不成立,你可以主动申请转岗,或增加核心职能。你想多干活,这个没人拦着你吧。实在还不行,你再想跳槽吧,别忘了,你才刚入职就跳槽,也说明你这个人稳定性不够强,这个还真的需要你自己改正。


职场火锅


对题主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提醒一点,职场中最大的禁忌:绝不能浪费自己的大好时光,没活儿可以“抢”,抢不到就换一家,人挪活!

答主也经历过类似的情景,第一份干工作的岗位描述特高大上,该职位美其名曰:“办公室助理主任”,当时也特么真是被“主任”这个词儿迷的死死的!答主有“官迷”的天然属性。

入职以后发现:待遇低、职级低,重复性、机械性劳动很多,办公室开锁门、打扫卫生、跑腿复印、取送材料、找领导签字等等,除了打杂还是打杂,最奇葩的是,该公司根本没有“办公室主任”这个职位!

现在想想,当年的自己也真是够“虎”的,既没有硬关系也没有递条子,哪有这么容易到手的“主任”!

主动“抢活儿” VS 趁早离职!

当年的答主是通过“主动抢活儿”的方式逐渐脱离了这个尴尴尬尬的“办公室助理主任”职位,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 1,确定抢活儿目标:通过给领导取送文件、签字等事情,迅速理清了办公室的核心职能有哪些,领导挠头的人和事有哪些,自己能力匹配度如何;
  • 2,针对办公室核心职能、技能,快速请教、学习:那阵子除了杂事一大堆,还要兼顾这一块,答主压力山大,但还是咬着牙坚持过来了,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但成长巨大;
  • 3,和领导建立联系:在等待领导处理事情或签字的空档和他聊聊工作,八卦一下,建立很好的沟通关系,偶尔下班约他一起吃饭、喝茶等,润物细无声的培养好感度;
  • 4,建立办公室好人缘:当时办公室的零食、杂志都是答主个人承包的,不仅如此,答主还硬生生成为每个人的“树洞”,的确心累,但对于后期有很大帮助;
  • 5,针对具有办公室核心职能而又让领导挠头的事儿,揣摩他习惯的处理方式,主动向领导请缨并全力解决,对于领导挠头的人采取“绕着走”的方式,前提是不得罪;

总结:职场遇冷,要积极活动,以积累自己的能力为目标,确定所在职场的核心职能、并抓紧一切时间修炼,同时和领导及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采取“主动抢活儿”的方式给自己加温。答主通过上面的五个步骤,在一年之内成功升职加薪,成为该公司的“白骨精”之一,直到后来有猎头挖,给的职级和待遇翻翻的情况下,才转至目前的公司。

当题主尝试了上面的方法而无果的情况下,趁早投简历、赶紧离开这个水不深、火不热的地方,切莫虚度光阴浪费了自己的升值空间和时间!

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它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没有了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永远在坚持。人生亦是如此,只有不回避痛苦和迷茫的人,才有资格去谈乐观与坚定。命运不会厚待谁,悲喜也不会单为你准备。你现在所经历的寒冬,看似沉寂,实则暗潮涌动,一切生长拔节都在沉默中进行,你只需要努力生长,时间会带你去你最想要去的地方。


CiCimaspace


你不要太悲观,换一个角度想,其实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为什么公司愿意花钱去招聘一个可有可无的岗位?

储备干部,就是预留人才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公司准备拓展新业务,大展身手,或者是成熟的大公司,都会进行一定量的人才储备。

正常情况下,公司很难预测哪些员工会离职,哪些员工会跳槽,但等到员工离职的时候才来招聘,一方面是时间比较紧急,可能会降低招聘要求才能快速招到新人;另一方面是新人需要时间适应工作,可能会造成工作的延误。

所以公司需要有人才应急机制,就是发现有人辞职,可以立马有人来交接他的工作,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我觉得你的岗位很有可能是储备干部。

储备干部有两个特点,一是薪酬比较低,你们懂的;二是事情不多,因为不知道要交接哪个岗位的工作,所以你的工作内容没有确定下来,可能是一些琐碎的,协助他人的事情。

短期内不会被辞退,不用担心

我能明白你的感受,你觉得现在的工作可有可无,不知道公司会不会突然就辞退你?每天上班坐在工位上无所是事,心里觉得不踏实,虚度光阴

但你要明白一件事:任何公司不会吃饱了撑着、平白无故地招聘新人在那里放着,招聘你进来说明是有一定的用意。

一般招聘流程:HR要在各大招聘网站发招聘需求,筛选简历,电话邀请面试,还要准备笔试和面试,然后跟面试官协商,最后决定要不要录用你,跟你谈薪资待遇,办入职手续。整个流程下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都是

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跟精力

所以你不用太担心被辞退的问题,至少在两个月内应该不会辞退。

带薪学习,很多人巴不得的事情

你现在的处境:虽然每个月的薪水低,但也是有收入来源;上班没事做,说明自由的时间多,准时上下班。

想一想,现在是夏天,外面多热,即便待在家里,没开空调也会热,那公司有空调,有钱拿,又可以学东西,多好的一件事。

或者你有更好的追求,可能觉得在这里无所事事,也不会有所成长,自己的能力被低估,这个时候,我建议你在职的期间,特别是三个月试用期内,投简历找下一份工作,拿到offer再辞职,如果找不到的话,可以继续做下去。

所以只要看清楚现在的局势,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你现在没事做,感觉可有可无,公司可能会把你炒掉,但公司刚招你进来,在短时间内不会被辞掉,你有充足的时间自我学习,或者去找更好的工作,对你来说一点损失都没有

加油,相信自己。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你对储备干部有何看法?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职场的小世界


只能怪自己太懒太天真了,投递完简历自己就没有详细的了解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什么,就算没有提前做了解,那么面试时我们的嘴能不能勤快些,问一问HR有关该岗位的信息呢。显然题主都没有做到,现在发现形势不对了,慌神了,早点干嘛去啦。

既然已经正式入职了,贸然的离职肯定有些唐突了,那我们就要另外想办法改变现在的处境了,不然自己最后很可能会随时被公司淘汰的。

1、现在自己和HR侧面的打听一下,在该岗位上呆多久可以申请公司内部转岗,可能性又有多大,公司之前有没有内部转岗的成功案例,如果有机会内部转岗的话,有哪些适合自己的岗位,目前自己和目标岗位又存在怎样的差距。

2、自己随时关注公司其他岗位的招聘信息,如果有最新的招聘岗位,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机会竞聘,或者公司目前的招聘规模怎么样,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招聘,至少说明公司目前的发展状态还是比较向好,自己还可以在目前岗位上呆一段时间。

3、要了解该工作岗位设置了多久,之前的人为什么离职,如果公司刚设置该职位,自己又是第一个人,危险性就非常高了,因为公司目前还在尝试阶段,如果觉得不合适,很可能随时撤销。

4、其他的路径或办法都想过了,没有一个靠谱的,那就趁着自己没有入职多久赶紧离职,重新找工作。

在今后再次找工作中,怎样避免被公司套路,让自己能顺利进入核心岗位

1、提前对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想要了解一个公司太简单了,除非自己想做伸手党,除了在正式的官方网站上进行基本信息的了解,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社交软件,通过该公司员工的吐槽,选比较好的和比较不好的,基本就会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

当然了,针对我们熟悉的企业和行业,基本上可以做一个判断,比如新浪、头天这类公司,内容相关的岗位肯定是核心的岗位,而对于阿里可能运营就是比较核心的,腾讯系产品类是核心岗位。

所以,只有我们了解到公司所在的行业,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核心岗位都有哪些了。

2、面试时HR都会问求职者还有哪些要问的吗,自己就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相信很多人在面试时都会被HR问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就可以询问岗位方面的问题,问一问原来的人为什么离职,该岗位需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甚至可以问该岗位在公司处于怎样的层次。

总之,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至少保持不慌张,冷静下来去想办法应对或改变。


冯少侠聊职场


我的感受是,一般情况下,公司不会花钱雇一个闲人来。当然,也有一些公司特别是国有公司,也存在这种情况,比如党群口的部门,比较轻闲。我的建议是:

第一,看看公司怎么样。公司是不是你想进的公司,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有没有好处。或者是,目前自己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是这样,就可以选择呆下去。

第二,看看有没有调岗可能。但这个,眼下不太现实,需要时间,也需要你做准备。准备的内容是熟悉公司和拟去岗位情况,掌握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三,看看你的岗位职能。也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有的岗位没事是部门职能发挥不到位。有的人没事是领导分配工作不尽心。如果是这种情况,这也是好事,说明原来工作不行,你只要主动点,就特别容易出成绩。

第四,利用空闲时间充实自己。如果以上三条不现实,你又一时没有好下家,那就干脆学习,抓紧时间充实自己,为下一步奠定基础。



山西1哥


题主说的太对了。

很多公司招人都是这样,要招一个重要且关键部门经理,招聘条件非常高且全面,提出的薪酬也很高,入职后才发现这个职位的全部工作就是一个文员。入职之初第一个任务就是一个公司领导认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以此来大幅度压低工资,然后让应聘者接受顶着经理头衔做文员的现实。这么高的要求难免招来高手把第一关过了,过了也白过,快速撵走。

有时看似要招一个高手,实际上只需要一个文员占着这个地方,不能让高手进来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美食家145852835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考虑一下老板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职位,既然可有可无,为什么还要招人?也许,老板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挑选有用的人才,不管怎样,既来之则安之,你可以这样做:

1:首先,你要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并且要做到极致,让别人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一来,说明你做事认真负责,二来,说明你还是一个比较有用的人,你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你这点薪水,你没有让老板失望!如果你这么闲,这么简单无关紧要的工作你都做不好,试想一下,老板怎么可能让你这样的人留在这个公司里,成为他的负资产?所以,能做好本职工作才有留你的必要!

2:趁着工作闲暇之余,可以认真的了解一下公司的各个岗位,也许,你的这个岗位并不太适合你,或者,你会发现你还有其他的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你有更想做的事,或者说你想挑战某一个岗位,想要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那么,趁着这一段时间,你就用心去学习,这样你就有了其他的资本,就算你现在的岗位被人抵掉,你也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不至于被人替代,再或者,你学好了之后可以直接申请调换岗位,发挥你最大的价值!

3:自己的活儿自己干,干好自己的活儿,再帮着别人干,要抢着干,还要多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也显得你这个人比较实在,老板不会视而不见的。你抢着干,你的同事也会比较轻松,他们也会喜欢你,同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非常好,你这么能干,这么勤快,这么受欢迎,就算老板哪天要开除员工,也一定不会轮着你,想一下,天下爹娘都爱勤快的,更何况是老板,他怎么会舍得把你这样的人才浪费掉!当然了,干活归干活,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可以不多干,但是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给人的印象就是靠谱,踏实,这样有什么重任才会落到你的肩上,才会有展现你价值的机会!

不管是职场,还是在江湖,都是人心换人心,真情换真情,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你需要机会,又没有机会,那你就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活人还能让料给憋死吗?动动脑筋,总是会有办法的!

如果有类似的问题,或者相关的问题,找不到答案,觉得很迷茫的,可以关注我,私信我,所有问题免费回答!最后,祝所有的员工都能得到重用,都能成为老板的心腹!


探寻商业


如果人人都像题主这种想法,那估计连试用期的一半都过不了,一个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招聘一个人,并且在试用期进行各种培训,说明这个岗位肯定是很重要,之所以没事做,那是因为你做那么久都没搞清楚你的工作具体是干啥的,所以你无处下手,那么在你的团队的其他成员看见你游手好闲,自然会让你帮助他们做一点小事,比如把纸篓的垃圾丢了之类的。现在的工作基本都是自主式工作,以前的那种框架式工作早就没了,何为自主式工作,那就是企业给你这个团队定一个目标,那么你这个团队就自己想办法去完成各项指标,最终达成目标完成。企业要的是结果,不需要你去汇报过程。所以当团队里所有人都像题主一样,那么这个团队很快就会面临解散,说难听点就是集体失业。


哈哈哦123


每一家公司设置的岗位和职责都是经过设计的,并不是重不重要。只不过是职责不同而已!可以在自身上找原因和提高。

第一,看是不是职业规划需要。

进入公司前要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并按照自己能力,坚持自己的规划。

第二,卧薪尝胆。

如果这份工作是职业规划的必经之路,那么久安下心来,好好累计经验,厚积薄发。

第三,和领导面对面沟通

有了职业技能和思维,本职工作完成的好甚至超过目标,和领导诚恳的谈谈你的职业规划,看看公司是否有这样的机会。

第四,入职前是否充分了解到工作岗位和职责。

不要盲目的入职,搞清楚工作内容和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匹配。

岗位有分工,但最终都是以体现自己价值为目标,认定的就要创造出价值来证明自己,想想海底捞的店长。


丁儿说


可有可无的岗位不都是靠关系走后门进去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