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有一部黑幫電影不熱血,挺冷靜。

88年拍的,導演王家衛,

張曼玉在這部電影裡演技開了竅,

歌神張學友也憑它拿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它就是《旺角卡門》。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1

單看人物介紹,

很像“黑道大佬和天真小表妹的愛情故事”。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但其實主線充滿上個世紀香港電影的特色——

黑道兄弟情。

劉德華飾演的落魄大佬阿華,張學友飾演的小弟烏蠅,

他們之間有難同當的情誼是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電影裡無處不在的江湖義氣充滿年代痕跡,

要想看懂,就要先明白當時香港的社會背景:

80年代香港轉型,經濟騰飛,人人都做著暴富夢,

但與此同時,黑社會仍是香港的一顆毒瘤。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91年上映的《跛豪》,描述了一個黑幫大佬的時代

74年港警成立廉政公署,大力偵察黑社會犯罪。

黑幫的活動空間縮小,他們拿起公文包,做起生意。

影視娛樂行業的暴利,誘使他們滲入。

這段時期出現了不少美化黑幫的作品,

但現實是,黑幫參與經營的同時,帶來了大量勒索、控制行為。

以至於92年忍無可忍的香港演藝界組織了一場抗議“暴力”的遊行。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旺角卡門》拍攝的時機正是地下勢力染指演藝界不久,

“黑社會元素”受歡迎的現象剛冒頭。

王家衛看到了這種刻意美化背後的黑暗。

2

電影裡,阿華和阿娥的愛情篇幅並不長,但很美。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黑幫混混,溫柔賢惠的小島姑娘。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流浪慣的遊子也有厭倦的一天,

熱乎乎的飯菜和巧笑倩兮的愛人誰不向往呢?

當阿華厭倦了打打殺殺,去小島找阿娥,懇求她留下。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伴隨音樂響起,

露出笑容的不止兩位主人公,還有熒幕前的我們。

愛情這個主題永遠讓人心懷期望。

3

值得一提的是張學友飾演的烏蠅。

很多人認為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值得阿華為他屢次涉險。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但不要忘記一點:

電影要講故事,人物間的衝突是核心。

用單純的好與壞定義角色,是偷懶。

好的故事從不吝嗇筆墨挖掘人物深度。

當烏蠅拿著槍,報復欺辱他和阿華的大佬,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這一刻,我們看到了二人真正的羈絆——

阿華理解烏蠅的執拗,在烏蠅身上看到了曾今的自己,處處維護;

烏蠅羨慕阿華的強大,既被阿華庇護著,也追趕著阿華。

所以烏蠅處處惹事,但阿華不曾拋棄他。

臨至結尾,

烏蠅對阿華喊出:

“我寧願做一日英雄,也不願做一世烏蠅!”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不可否認,即使討厭這個角色,也會在此刻動容。

4

這部電影是王家衛的處女作,但鏡頭語言已極具特色:

阿華拿著刀,孤身一人衝進敵人的老巢給兄弟復仇。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搖晃的鏡頭配合抽幀手法,充滿孤膽英雄的豪情。

冷藍色調貫穿全片:

是月光下阿華和阿娥目光交接的曖昧與心動;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也是黑幫世界危機四伏的暗示。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5

電影的結尾,

烏蠅接下幫派任務,去殺警方的汙點證人。

只打中了一槍,就被警察圍攻死去,

阿華看到倒下的烏蠅,掏出槍,補殺,也被警察當場擊斃。

沒人知道小島上的阿娥會等阿華回來,還是嫁給醫生。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不同於其他黑幫電影充滿“個人英雄主義”,王家衛更現實——

兩位主角橫屍街頭,死不瞑目,電影戛然而止。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這種鏡頭語言的剋制打破了前期虛構的“英雄身份”,

阿華和烏蠅死得卑微、乾脆利落。

王家衛藉此點出了”黑幫兄弟夢“背後的殘酷——

拋開大哥和小弟的標籤,

阿華和烏蠅都是被生活逼到走投無路的年輕人;

而所謂的黑幫世界就是靠壓榨這些鮮活的生命,

搭出了一個紙醉金迷的假象。

活在歷史書裡的黑幫,王家衛拍得明明白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