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蘇定方,唐初名將,官拜左武衛大將軍,邢國公。作為一代名將,他大器晚成。他青年從軍,曾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短期任用。但在立下攻滅東突厥的奇功後,蘇定方卻意外地坐了20多年冷板凳,直到唐高宗年間才得到重用,此時他已經59歲了。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然而就在蘇定方進入暮年之後,卻立下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奇功:消滅三國,擒三王,並將大唐的疆域拓展到了頂峰。

蘇定方戎馬一生,征戰無數,但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戰役莫過於滅百濟之戰。這場戰役,是中國少有的跨海滅國之戰,堪稱古代版的諾曼底登陸。

百濟,位於今天朝鮮半島的西南部,是一個由東北扶余人建立的國家。自高句麗南進以來,尤其是長壽王十五年 ( 427) 高句麗定都於平壤之後,並與南方的新羅、百濟兩國在朝鮮半島的爭奪全方位展開,而這段時期被韓國人稱為前三國時代。

自東晉到隋唐,高、百、新三國和戰無常,均難以消滅對方。唐朝建立後,百濟與高句麗、日本組成了聯盟,三面夾擊新羅國。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當時唐朝與高句麗關係進展,新羅是唐朝在朝鮮半島唯一的立足點,不容有失。貞觀二十二年 ( 648) 三月,百濟攻破新羅西境腰車等十餘城。對於百新戰爭,唐朝表示了極大關切,然而百濟卻悍然中斷了朝貢,堅決與唐朝為敵。

永徽六年 ( 655) ,新羅國王金春秋再次向唐朝告急,當時高句麗、百濟和靺鞨聯合入侵新羅,已經攻陷了數十座堡壘,新羅國已經處於危急存亡的邊緣。

唐朝見屢次警告無效,於是決定用武力解決百濟問題。在唐朝人看來,攻滅百濟,不僅可以解救新羅,還可以從南部包抄高句麗的後路,可以後面滅亡高句麗鋪路。

公元660年,大唐13萬雄師在14道行軍總管蘇定方的帶領下,從萊州出發,渡過黃海,在百濟西部登陸,新羅國立即派出5萬大軍進行接應。在熊津口,唐羅聯軍大敗百濟軍的主力,斬首萬餘人。

隨後蘇定方長驅直入,攻破了百濟國的都城,並俘獲百濟貴族58人,統統送往長安問罪。此戰後,百濟全境投降,收穫戶口76萬,百濟自此滅亡。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此戰中,蘇定方表現出了出色的指揮藝術。要知道早在一年前,蘇定方剛剛擒獲了西突厥可汗賀魯,立下蓋世奇功。聽聞百濟有戰事,年邁的蘇定方又橫跨萬里,指揮了攻滅百濟之戰,並同樣擒獲了敵人的君王。無論是沙漠還是大海,都無法抵擋大唐軍隊的征服之路。

為了震懾百濟遺民,彰顯大唐雄師的蓋世奇功,蘇定方專門在熊津口立了一座碑——《大唐平百濟國碑銘》。

在碑銘中,首先嚴正斥責了百濟對鄰國的入侵,以及百濟國王寵信妖婦,陷害忠良的惡行,正所謂:

“竊命島洲,襟帶九夷,懸隔萬里,恃斯險厄,敢亂天常。東伐親鄰,近違明詔,北連逆豎,遠應梟聲。況外棄直臣,內信妖婦,刑罰所及,唯在忠良,寵任所加,必先諂幸,標梅結怨,杼軸銜悲”。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很顯然,唐朝彰顯自己征服百濟的正義性。但是在韓國學者李昊榮看來:高句麗、新羅和百濟的和戰均為大韓民族的內部事務,唐朝無權干涉。因此這段話不過是唐朝在為自己的侵略行為塗脂抹粉。

同時在碑文中,還稱讚了蘇定方的勇武:

“使持節神丘嵎夷馬韓熊津等一十四道大總管左武衛大將軍上柱國邢國公蘇定方,迭遠構於曾城,派長瀾於委水,葉英圖於武帳。標秀氣於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韓而高視,趙雲一身之膽,勇冠三軍;關羽萬人之敵,聲雄百代。捐軀殉國之志,冒流鏑而逾堅;輕生重義之心蹈前鋒而難奪心懸冰鏡,鬼神無以蔽其形;質過鬆筠,風霜不能改其色。”

蘇定方在滅百濟之戰中身先士卒,置生死於度外,而且還恩威並施,最終成功的撫平百濟。因此作者認為,蘇定方的戰功高於李廣、霍去病、韓信,勇武強於趙雲、關羽、彭越,乃是智勇雙全的名將。

然而根據高麗時期的史料——《三國史記》,蘇定方曾在百濟都城縱兵搶掠,進而引起黑齒常之等百濟舊將的反叛,導致百濟烽煙再起。然而要知道,《三國史記》成書之時,距離百濟滅亡已經過了將近600年。高麗人的史料,未必屬實,恐怕有很多演繹的成分。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在《三國史記》中,極力表現新羅大將金庾信的豪勇,而反襯大將軍蘇定方的無能退讓。從《三國史記》的傾向性來看,其記載並不合理。

百濟滅亡後,黑齒常之等百濟舊將作亂,攻佔200餘城堡。同時,一些百濟貴族流亡日本,向日本請求援兵。為了與唐朝爭奪百濟,日本派遣水陸數萬大軍馳援百濟。誰知在白江口,唐軍以少勝多,大敗日本。從此,百濟的歸屬已經無可爭議。

百濟之戰,徹底改變了東北亞局勢。由於盟國百濟的滅亡,導致高句麗腹背受敵。數年後,高句麗同樣被唐朝殲滅。百濟和高句麗的滅亡,讓新羅有兔死狐悲之感。於是他們趁唐軍深陷吐蕃戰場之機,奪取了百濟故地和高句麗的部分土地。

但最終,新羅還是敗給了唐朝,止步於平壤。之後,新羅向唐朝求和,而唐高宗見吐蕃方向戰事吃緊,於是接受了新羅的請罪,並承認了新的疆界。由此,東北亞形成了唐朝、新羅和日本並立的局面,從此再無大的戰亂。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如今,蘇定方所立的《大唐平百濟國碑銘》仍豎立於韓國忠清南道扶余市定林寺遺址,被韓國人視為最頂級的國寶。

但是對豎立碑銘的蘇定方,韓國人卻並無好感。在他們的歷史劇《三國記》《黃山伐》《淵蓋蘇文》《大祚榮》《大王之夢》中,我們總能看到蘇定方的身影,而且均以殘暴、兇戾反派的面目示人(令人稱奇的是,蘇定方卻從未在我國影視劇裡出現)。在電影《黃山伐》中,主角還特意說:

“唐朝遣兵五十萬來攻我(百濟),統兵元帥是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由此可見,韓國人對蘇定方是有多憎恨。正所謂我之英雄,彼之仇寇。


俗話說:讀史使人明智,因此,我建議大家,要多讀歷史,多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在所有史書中,《資治通鑑》幾乎是一本,能夠讓人各方面素質都全面提升的書,看完等於多活了1300年。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通過《資治通鑑》,我們可以學到漢文帝的為人處世和權謀之道。只要學好了《資治通鑑》裡的權謀,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學習工作,都能遊刃有餘。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閱讀文言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薦一套好書——《白話資治通鑑》。

這套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臺灣大學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臺灣地區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因為編纂此書的學者本都是國學大家,因此這套書絕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粗製濫造、攜帶私貨的資治通鑑。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裡面有重要人物畫像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有簡明皇帝譜系表、官制簡表。出來後得到了國學大師錢穆跟臺靜農的推薦。

征服三個國家的大唐戰神,遭到鄰國電視劇痛罵:臭名昭著的蘇定方

做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對於這本書,只要能夠讀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穫。因此陶陶建議大家,趕緊買這套書,多讀幾遍,長長見識,學學權謀。相信讀完這本書,你將比別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之前的6000本賣完了,現在又新進一批,數量不多,就快沒庫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