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果再誕生一個類似於華為的公司,你覺得哪些公司有這樣的潛力?

北境農場周小逸


我從另外一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華為這個民企在經受美國動用國家力量進行打壓和制裁之時,所表現出來的氣度胸襟和遠見深深的給我們上非常重要的一課。

中國有句古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放在當下我覺得再適用不過了,華為事件讓我們充分意識到,靠別人技術和產品永遠做不成真正的自己,我們無法打破國家的界限,也無法左右意識形態的不同,世界的政治經濟因某些胸襟狹隘的政治人物左右,難免不會再次受到像華為事件一樣的衝擊,國家也好,企業也好,個人也好,我們在華為這次對制裁所做出每一件值得我們崇拜甚至驚奇的做法所震撼。

要說哪個企業能像華為一樣,我想所有企業都有可能,只要這個企業發展最終會影響到國家或世界的經濟和格局,那他一定會未雨綢繆,我想已經有許多公司也已經像華為一樣,默默的調整了自己企業的戰略佈局,只是我們現在還看不到,但我想,不久的將來,一批體現中國科技力量,擁有自己專利的產品和技術會一一面世,引領世界科技潮流。

本人樂觀,願見其成。


時尚轉角HOPE


華為已經準備把所有事情都幹了,還需要其他公司嗎?

本來做通訊設備的公司,後來做終端,再到自己做芯片。

終端本來做手機和平板,後來又做到了電腦,已經快乾掉聯想。服務器也做上去了,據說已經超過聯想。然後,華為電視、華為汽車,也在路上了。

硬件幹上去,然後就是軟件,有emui,自己的操作系統鴻蒙。又做雲服務,要做世界上第五朵雲。搞不好會成第一朵。

更要命的是,華為已經進入到科技上游,從源頭開始研究。掌握了源頭,就掌握了科技的母體,以後產崽就跟母雞生蛋一樣。

中國如果再誕生一個華為,也是華為自己產的崽,在每個領域都產一個。

這不是偶然,不是恰巧誕生了偉大的企業家和偉大的企業。華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還是三個外部因素的產物。

第一,他誕生在全世界工程師產量最高的國家。日本,韓國,也盛產,但奈何國家小。而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又最愛讀書的國家。其工程師紅利絕非任何一個國家可比。印度要上來,也還要至少二十年。

第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依靠集團軍的戰術。那種個人一支筆、一臺電腦、一個小實驗室一個創意就可以搞出顛覆性成果的時代已經過去。誰更有資本,誰能聚集和整合更多的人才,誰就是科技的主要推動者。換句話說,科技產業,也越來越具有規模效應。有規模效應的領域,就會誕生壟斷者。

第三,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一個企業的管理幅度和深度都空前提高,以前有個幾萬人,管理就會很難,現在幾十萬幾百萬也不會出問題。因為管理的最大敵人,就是信息不對稱,而信息技術極大地削弱了這個問題。華為在十幾年前,拼了命也要上ibm的管理系統,面對各種內部質疑,甚至喊出削足適履的口號,可謂深謀遠慮。

養過盆栽的人都知道,盆有多大,樹就可以長多大。

一個國家企業可以長多大,取決於國家能有多大。

三星這個企業,就是韓國這個盆養出的大樹。

但中國這個盆,比韓國大上幾十倍。

而華為的野心還不至於此,它要把自己的根,伸到全世界那麼大的盆裡。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華為的總部,就是個歐洲城。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民族主義者怎麼綁架華為作為民族企業代表,任正非都一再強調不搞民族主義。

因為對華為這樣的企業來說,真正的威脅已經不是其他企業。只有走出去,立足全球,才能高枕無憂、長盛不衰。


南山老狐


其實這個問題,美國商務部於10月9日在《聯邦紀事》中發佈的“實體清單”就給了我們答案了。

這是一個增列的清單,一共增加了28家中國實體。如果要說誕生一個類似於華為的公司,我認為這個公司就是這次增列的實體之一:海康威視。

我是2015年左右接觸海康威視的

說接觸,只不過是接觸了他們的產品,當時我們公司在雲南做“平安城市”項目,安裝了大量的海康威視監控設備。好象就是2015年,雲南昭通魯甸縣發生地震,災情還比較嚴重,災區通訊設備、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行顯得格外重要。我們公司組織人力物力搶修,確保了通訊及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行,據我的同事說監控畫面始終穩定,清晰。雖說人力重要,但最終考驗的是產品質量。

我們普通大眾對高科技企業的瞭解的渠道無非就是網絡:

(以下摘自網絡)

1、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綜合安防、智慧業務與大數據服務。

2、海康威視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單位,以杭州為中心,建立輻射北京、上海、重慶、武漢、新疆以及加拿大蒙特利爾、美國硅谷和英國利物浦的研發中心體系,並計劃在西安、武漢、成都、重慶和石家莊建立新的研發基地。

3、海康威視擁有視音頻編解碼、視頻圖像處理、視音頻數據存儲等核心技術,及雲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等前瞻技術,針對公安、交通、司法、文教衛、金融、能源和智能樓宇等眾多行業提供專業的細分產品、IVM智能可視化管理解決方案和大數據服務。在視頻監控行業之外,海康威視基於視頻技術,將業務延伸到智能家居、工業自動化和汽車電子等行業,為持續發展打開新的空間。

4、海康威視是全球視頻監控數字化、網絡化、高清智能化的見證者、踐行者和重要推動者。連續六年(2011-2016)蟬聯iHS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佔有率第1位;連年入選“國家重點軟件企業”、“中國軟件收入前百家企業”、A&S《安全自動化》“中國安防十大民族品牌”、CPS 《中國公共安全》“中國安防百強”(位列榜首);2016-2017年, A&S《安全自動化》公佈的“全球安防50強”榜單中,蟬聯全球第1位。


和民營企業華為不同的是,海康威視屬國有控股,一個國有控股企業做成這樣也相當不錯了。和華為相同的是,海康也注重研發,多處建立研發基地,也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業務遍及全球。

從某些方面來說,美帝更瞭解我們的科技企業。美帝看中國的科技企業哪一家都象華為,所以就拉“清單”了,清單上的中國實體都不慫。

還有一家未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也類似於華為:比亞迪

和華為一樣同屬民營企業。我們對比亞迪的瞭解似乎是從汽車開始的,早期的比亞迪汽車因模仿、質量、外觀設計等原因深深被國人詬病。其實比亞迪真正發家靠的是電池,就目前來說,比亞迪掌握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百分之百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在儲能方面更是全球領先的來自中國的供應商。

比亞迪汽車的市場表現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有目共睹。但必須要提一下比亞迪的新能源,憑藉自身在電池方面的優勢,比亞迪應該是國內最早涉及新能源汽車的車企,“比亞迪唐”強勁的市場表現也說明了國人對比亞迪的認可。標誌漢字化也使比亞迪與市場距離快速縮短。

純電動巴士,比亞迪的商用車遍佈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英國、日本。美國的純電動巴士市場更是被比亞迪佔據了80%以上。

僅”雲軌“項目,比亞迪就投入1000多人的研發團隊,歷時5年,累計投入50億元打造而成,比亞迪正式進軍軌道交通領域。該項目與國內多個城市和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達成戰略合作關係,發展勢頭可謂相當兇猛。

如果說電池和汽車是我們最直接能看到的比亞迪,那麼接盤偉創力才真正暴露了比亞迪的實力。前一段美帝一連串的小動作,不僅替華為在全球打了免費廣告,也暴露了比亞迪的另一個實力,比亞迪居然是全球即富士康之後的第二大手機代工廠商。偉創力不自量力斷供華為,比亞迪立馬跟上,多麼可怕的比亞迪,過去隱藏得太深。

”研發、高技術、全球“,這些屬性和華為是多麼的相似。


楊哥150380488


現在分析華為,能看到它超前的戰略,能看到它一直以來對技術的投入,且佔據了有巨大市場空間的行業。我們經常說進入信息時代,華為所紮根的就是信息領域,不管是互聯網的基礎設施,還是終端的手機,或者當今的物聯網種種技術服務,華為所解決的都是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的問題。

未來看,我們經常說是人工智能時代,生物醫藥時代,那找到有潛力的公司,那就是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服務,獻身於解決人延年益壽,且能增加超強本領的企業。或者對汽車這類超級行業的顛覆性技術:無人駕駛,在這一領域超前佈局的公司,都可能有類似華為的成長潛力。

人工智能的話,國內上市公司科大訊飛已經有這個苗頭了,曾經也接近千億人民幣市值了,初創公司而言,商湯科技技術團隊讓人印象深刻。雖然華大基因近期受到很大爭議,我還是比較看好它在基因領域的佈局。另外,大疆已是無人機領域的巨頭,小馬智行有無人駕駛小巨頭的影子,或許百度也會拆分出一家無人駕駛平臺型公司,其技術實力了得,也有著巨大發展空間。

當然,商業現實的殘酷超乎想象,所遇到的挑戰也超乎目前的想象。後來成長為巨頭的,不管是華為,還是騰訊、阿里,在發展早期其實都是難以預料的。當下的公司,其實也看不出那些會成為20年後的霸主,手上盡是好牌,或佔得先機的公司,並不能保證接下來的戰鬥中能繼續保持領先,甚至能否存活也不確定呢。

預測未來,只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已,其實和娛樂一樣,哪有什麼準數呀。


財經作家邱恆明


未來中國大陸會不會再出一二個達到華為級別的科技公司?應該可以期待,從目前觀察,上海的中芯國際有這個潛質,從體量看,未來8~1O年,中芯國際完全可能達到營收過千億美元,再往前發展,營收總規模超華為不是沒有可能。

為什麼說中芯國際可能成為下一個華為級別的公司?可以由三個維度觀察:

第一,從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代工廠“臺積電”角度看,據報導,2O18年臺積電總營收規模已過一萬億新臺幣,折人民幣2500億,折美元40O億左右。而中芯國際正在朝國內芯片製造方向發展,目前12納米芯片製造趨向量產,且技術發展速度很快,完全有可能發展成為大陸自創芯片的最大代工廠之一。

第二,芯片製造將成為未來20年發展潛力最大的行業。明年,世界將真正進入5G時代,這裡不僅是5G相關通信設備,基站乃至終端手機需要巨量芯片,5G衍生出的大量智能家電需要巨量芯片,進一步看,在5G環境下正在快速發展的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也需要海量芯片;再進一步看,5G時代將大大推進人工智能,特別是製造和服務業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快速發展,那麼產業用芯片的數量也難以估量。完全可以預測,未來各類芯片的市場需求量會呈幾何級數的爆發式增長。

第三,據瞭解,中芯國際不僅以芯片加工製造為主業,他還在加緊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產權的芯片製造關鍵設備,如光刻機等;也不完全排除,中芯國際也會增加部分芯片設計的業務,為中國大量創新型小微企業提供芯片設計服務。

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芯片設計與製造將成為未來具有巨大發展潛能的行業,目前己處在大陸領先地位的中芯國際,其成長的速度,潛力正在顯現。這裡,不能不提及的是,美國對中國包括中興、華為科技公司的封殺,無形中助推了並激發了中國加快自主芯片產業發展進程,也許5~1O年後,中國自創芯片產業不僅站住了,而且呈欣欣向榮發展之勢,那麼,我們不應該忘了感謝美國。


沈啟群337


我不知道有哪些公司可以發展成華為,我從另一個角度,談談成為華為需要什麼條件吧!

中國只有一個華為是遠遠不夠的,看看美國,有英特爾、微軟、高通、IBM、谷歌…而我們呢,除了一個華為,還有幾個能和對方勢均力敵的企業?

經濟學家張五常說:在中國的悠久歷史上,算得上是科學天才的有一個楊振寧,算得上是商業天才的有一個任正非。其他的天才雖然無數,但恐怕不容易打進史書去。

成就偉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企業的命運如何,實際上是和創始人的性格、價值觀和格局息息相關的。

就像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說的那樣:“軍隊的傳統與性格,是由這種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與氣質決定的。”



華為的成功,和任正非息息相關,我認為任正非有三點非常關鍵。

1、以“科技為本”的意識

要想成為“華為”,需要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精神,專心致志為客戶服務,擁有“持之以恆做好一個螺絲釘”的戰略耐心,還要具有攻克艱難,挑戰尖端,進入行業無人區的追求與決心。

企業間的競爭就是“科技競爭”,華為要爭奪的是什麼?就是“核心技術”,持續數十年,用資金、人才對一個領域的衝鋒。

核心的技術是最根本的東西,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那它在這個產業鏈當中沒有話語權,也就必須是接受別人的遊戲規則。

2、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公司管理體系

華為花鉅額學費學習西方最先進管理經驗的企業,同時又融合進自己的管理理念。“無私、奮鬥”是任正非從始至終堅持的理念,捨得把權力和錢往外分。任正非通過分錢建立了一個有活力、追求發展的組織架構、體系,華為的發展才沒有上限。

任正非經常說:“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成人才了”



3、時刻保持憂患意識與超前意識

任正非說:“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是我們的勝利之本”!

創業如同打江山,一旦打下了江山、成功了,也就追求享受、鬆懈了,失去了奮鬥的精神,企業自然就會走下坡路。

為了保持組織的活力,讓華為持續生存下去,他幾乎是把自己的權力和財富都分享給了華為,他逼著自己和華為一直向前奔跑,老闆都不貪生怕死,員工又何惜去英勇戰鬥!

最近風雲激盪,華為的海外員工都喊出了“用勝利回報公司,不負青春。人在,陣地在!”的口號。

中國的強大,不是一個“華為”能解決的,需要幾個,幾十個,一百多個這樣的“華為”,加油!


數碼你我他


在美國,擁有很多原創性高科技公司,如高通、英特爾、甲骨文等芯片公司,還有無數的半導體公司,它們幾乎以自己研發的核心技術,控制著全球的命脈。中國也渴望誕生這樣的公司。

所以我有時候很納悶,馬雲如此有影響力,卻只是在低毛利的“商品零售”電商領域有能力,卻從未涉及到半導體技術和芯片技術的研發。後來發現,阿里巴巴的控股人幾乎全是外國的,所以,不是馬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華為是中國目前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鴻蒙操作系統未來延伸的空間也挺大。中國已經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我們在技術領域一直落後於歐美,所以我們的企業目前想走出過門,就要受到老美的限制,這就是因為我們缺乏核心技術。

當然,除了華為之外,其實在深圳、東莞、上海和北京,還有很多默默無聞的公司,但實際上他們的很多產品的技術都是獨家原創的,只是一直沒有涉及到消費電子領域,相信我們偉大的中國,未來一定能夠誕生比蘋果、微軟、甲骨文、英特爾、高通等更牛逼的高科技企業。讓我們翹首以待~!

感謝大家喜歡我的回答,我努力貢獻更多佳作。歡迎更多好友關注我的頭條!


沈坤


別以為只有華為有美國總統代言,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優秀的企業,還有更多企業有美帝代言的。

中國的崛起是因為出現了一批在各個行業嶄露頭角的企業,不僅僅是隻有一個華為。一個國家科技的振興和工業的強大,就體現在這一個個奮力前行的企業身上。

個人認知有限,無法列出所有優秀企業,歡迎補充。

中國振華集團

一看到這個公司,很多網友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什麼鬼?沒聽說過。 不過看了下邊的新聞你就知道了:2003年前後,美海軍準備建造最先進的航母福特號,於是就升級其紐波特紐斯船廠的設備,結果發現就根本找不到能夠吊得起福特號龐大艦島的龍門吊。最終沒有辦法,只得向中國振華集團訂購了1臺起吊能力為1050噸的巨型龍門吊,並稱是西半球最大的龍門吊。 美分和跪久族肯定說這不科學,這是假新聞,於是,我決定還是扔張圖吧。



福特號航母的這個明顯的外形很容易驗證。 什麼?還不信,好吧,華為有美國總統代言不由得你不信,可是,可是,可是,這個龍門吊也有美國總統代言,這就是奧巴馬總統奧觀海同志


其實,在大型龍門吊市場,中國已佔領全球80%的市場份額,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要建造大型航母,也都必須依賴中國的大型龍門吊等設備。

凡是美國總統代言的,都是好企業。

大疆無人機

汪滔,1980年出生於浙江杭州,2006年在深圳科技園創辦了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隸屬於深圳粵海街道辦,神奇的是華為,中興,騰訊都是屬與這個街道辦的優秀企業。

大疆公司一開始並不出眾,甚至無人問津,但經過幾年的蟄伏期,大疆於近年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2011到2015年,大疆創新銷售額增長近100倍。目前,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中,大疆的產品佔據了7成,客戶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令“中國製造”在高科技領域嶄露頭角。

而真正讓大疆無人機為廣大國人熟知的可能是如下的一張圖片,發生在中東某國,不解釋。大疆就是便宜,好用!

而且美軍也採購了不少大疆無人機,美帝也是粉絲嗎?看,學習的多認真。

無人機這個領域在一開始,主要用來航拍,拍攝美美的大好河山




但是很快無人機就開始開掛,大疆的植保無人機,是人工噴灑農藥的一百倍效率,還噴的均勻效果好

無人機送快遞,也不在話下


還有沒有?大疆發佈這麼個東西,不用多解釋

因此,無人機市場的場景非常廣闊,大疆已經有了一個幾乎完美的開端,期望大疆能夠沉下心來做研發,繼續引領無人機的發展。

京東方

京東方的出名跟華為有點像,一直都不聲不響,等華為手機用了京東方的屏以後才被廣大網友認識,但此時的他已經是出貨量世界第一了。根據市場諮詢機構IHS數據,2018年BOE(京東方)液晶顯示屏出貨數量約佔全球25%,總出貨量全球第一。2019年第一季度,BOE(京東方)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顯示器顯示屏、電視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大家是不是有點吃驚,為什麼京東方的實力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主要是三星在這方面太強勢了,一說屏幕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三星甚至日本的某些企業,沒想到京東方在悄悄的逆襲。

京東方憑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靠運氣和網絡炒作嗎?並不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佈2018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PCT)情況,BOE(京東方)以1813件PCT申請位列全球第七。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網絡炒作是空中樓閣。

實事求是的講,京東方在手機屏幕方面,特別是高端手機屏幕方面,與三星的差距還是有一些的。但是美國的制裁使得中國企業更加的團結起來。這款吵了好久的手機正是用的京東方的屏。


然而這只是開始,請看這個新聞:京東方除了在成都、綿陽擁有已量產的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還在重慶建設了第三條第6代AMOLED生產線,設計產能同樣是每月4.8萬片。

這是個什麼東西?我覺得這才是開啟潘多拉魔盒的開始。

顯示屏這個領域,投資大技術和生產工藝要求高,又有三星和日本老牌企業的競爭,在這個行業生存尤其困難,既然京東方邁出了第一步,就請砥礪前行,全國人民做你的後盾,冒著炮火,前進。

總結:這幾個公司只是中國崛起的一個小小縮影,相信在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的努力下,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這個行列,我們拭目以待。謝謝大家。


沉思的楓葉


成為華為這樣的公司有幾個先決條件?

公司要有較大的規模,有強大的盈利能力,有正確的戰略方向,肯投入研發。符合這幾點的也有幾家,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包括中興。

但最難的是要有一個任正非這樣不迷戀財富,視研發為財富,捨得散財的老總。一是把財散在研發上,保持技術領先。二是把財散到全體員工身上,把大家利益和公司捆到一起。華為持股模式是經典。只養在職,離職收穫成果結清走人。這種持股模式最能維持企業的活力。


超寶145273329


我覺得能有一個媲美大眾,本田,豐田的汽車品牌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