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科學思想嗎?為什麼?

淡淡一掬水


若問“天人合一”思想是否是科學思想嗎?估計肯定有很多人搖頭,而問“天人合一”是否是哲學思想估計有很多人會點頭。

今天就有幸讀到了有關天人合一最初出處的介紹文章。我把文章附錄在後。

“天人合一”被明確地提出來,始於董仲舒。應該是對論語中“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思想的發揮和發展。

我對介紹出處的文章和作者表示拜讀和感謝🙏🙏。

對文章的跟帖評論附之如下。跟帖後邊是我的個人看法,供大家評論和批判。

文章拜讀了[祈禱][祈禱][玫瑰],但這不是哲學,這是類比法。類比舉例本身有多處錯誤,不是以弄清事實的真實就進行類比的。比如人身上骨頭是206節,而不是365節;太陽和月亮是發光體,而人的雙眼卻是受光體。類比法若有一處不可比,整個理論就會倒塌。

董仲舒的思想思考了天和人的關係,但他使用了錯誤的思考方法,

人類思考天人關係的並不都是哲學。而思考和回答“董仲舒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才是哲學。

董仲舒的天人在故事裡合一思想有積極意義,比如以“天人合一”說來企圖奉勸帝王實行仁政。但漢武帝不採納還把董仲舒判以罪行差點給殺了!而且是他的弟子提議治罪。看看儒家弟子們的嘴臉。

哲學不能認為目的正確,就不顧它的方法正確不正確。從哲學意義上漢武帝不承認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說,不承認“災變靈異論”,也是一種務實的思想方法。

現在的國人實在有必要重新認識“什麼是哲學”這個概念了。故事裡那個偷竊董仲舒的半成品文章去告密的人,更是“哲學”思考的範圍之內。

如果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也算哲學的話,那麼它連主觀唯心主義都算不上,純粹是一種主觀猜想和臆想。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佛教,也要從人的感覺、感知到思維意識的產生、產生過程以及思想、幻想的區別和作用要進行論證。而“天人合一”思想是不需要論證的。完全是把自己的臆想,強加給人們對自然和人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就行了。

它根本不是哲學。它完全是唯心的,但它連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都算不上。

有人肯定會為董仲舒辯解,說我們不能以現代的科學知識來要求古人。知識不能以現代人知識要求古人,但思想方法的對與不對,也有古人今人之分嗎?對於不對都沒有搞清楚我們要傳承古人的什麼思想呢?退一步說,作為今人,把古人對世界的錯誤認識,也當聖明來崇拜,是正確的態度嗎?能啟發我們的思想方法進步嗎?

所以,我們實在需要對“什麼是哲學”重新認識了。

那麼“天人合一”思想為什麼能夠經久流傳下來呢?主要是“人副天數”部分中的把四季的“春耕夏播秋收冬藏”農業生產規律,跟人的養生方法結合起來了,把喜怒哀樂憂跟金木水火土聯繫起來了,跟心肝脾胃腎結合起來了。而“天人相感”居於其次。認為那是“高人有道行的人”才能做的到的事情。所以儒家和道家聯合起來了。

附錄:

什麼是天人合一?古代的“天人合一”分成兩部分

史日至今

前天 18:52

在說到中國傳統文化時,往往會提到一個概念:“天人合一”。這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思想,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那麼到底什麼是天人合一呢?

  居士我認為,“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分析為兩個部分:人副天數與天人相感。

  一、人副天數

  所謂人副天數,指的是:人是天地間最靈秀的生物,與天、地並稱三才,所以人無論精神還是肉體,都是天的副本,天有怎樣的規律,人也有怎樣的規律。

  西漢時代的大儒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書,其中便有一篇叫做《人副天數》。董仲舒認為,天是人的曾祖父,所以人的特性處處對應著天的特徵:

  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於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類天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人的頭圓腳方;天有日月,人有雙目;天有星辰,人有頭髮;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人有三百六十個骨節;一年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臟……

  不僅人的身體符合天的規律,人的行事準則也要符合天的規律,否則就逆了天時。比如,秋天一片蕭索,很多小蟲子在秋天死去,樹葉在秋天枯萎脫落,果實、莊稼在秋天成熟收穫。所以古人認為秋天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著刑殺,因此處決犯人也要在秋天,這就是電視劇裡常說的“秋後問斬”。而春天萬物萌發,是屬於生命的季節,萬萬不能處決人犯。

  二、天人相感

  不僅人的肉體與精神符合天的規律,而且人的所作所為,特別是皇帝的所作所為,也會引起天的反應,這叫做天人相感,或者說天人感應。

  古人認為,皇帝是最重要的那個人,是天子,上承天命,下育百姓。所以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天的感應。比如,天子幹得好,上天就會降下種種祥瑞,比如嘉禾、白鹿、靈芝等等,對皇帝進行嘉許;如果天子胡作非為,倒行逆施,上天就會降下種種災異,比如地震、大火、大水等等,對皇帝進行譴告。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讀書人和儒生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對皇帝進行制約,讓他的行為不至於太過出格。不過,手握大權的皇帝才不管這一套呢。

  在漢武帝時期,遼東高廟、長陵高園殿發生了火災,董仲舒認為這是皇帝施政出了問題,因此在家寫了一篇奏疏叫做《災異之記》。沒想到奏疏還沒寫完,一個叫做主父偃的人偷走了草稿,那去給漢武帝看,漢武帝差點將他處死。從此以後,董仲舒再也不敢說災異之論了。

  先是,遼東高廟、長陵高園殿災,仲舒居家推說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見,嫉之,竊其書而奏焉。上召視諸儒,仲舒弟子呂步舒不知其師書,以為大愚。於是下仲舒吏,當死,詔赦之。仲舒遂不敢復言災異。(《漢書·董仲舒傳》)

2542閱讀

搜索

什麼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啥意思

古代天人合一圖片

陰陽合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什麼意思

修道天人合一的境界



淡淡一掬水


天人合一主要是指人作為"小宇宙"是與天地這個大宇宙統一性,人天同象與同類則是中醫取象比類思想的具體體現,人天同數則是人與天氣運數理的相應。總之,這是將生命過程及其運動方式與自然規律進行類比,是以自然法則為基質,以人事法則為歸宿的系統理論。

《黃帝內經》認為人的身體結構體現了天地的結構。

例如《靈樞·邪客》中:"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這裡把人體形態結構與天地萬物一一對應起來。人體的結構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對應的東西,人體彷彿是天地的縮影。其目的在於強調人的存在與自然存在的統一性。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天人與古今總連在一起,這種把自然哲學與歷史哲學混合起來的現象,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特點。

但《內經》所強調的人天同類與董仲舒輩的神秘的天人感應不盡相同。《素問·金匱真言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等篇中的五行歸類,是根於事物內在的運動方式、狀態或顯象的同一性。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其應四時,上為歲星……其臭臊。"是將在天的方位、季節、氣候、星宿、生成數,在地的品類、五穀、五畜、五音、五色、五味、五臭,在人的五藏、五聲、五志、病變、病位等進行五行歸類,這樣就可以通過類別之間"象"的普遍聯繫,來識別同類運動方式的共同特徵及其相互作用規律。是"同氣相求",而不是物質結構的等量齊觀。

另,《靈樞·通天》還以陰陽為原則將人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類,認為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少陽之人"多陽少陰",陰陽和平之人"陰陽之氣和"。這種將先天陰陽之"氣"作為人性的基礎,是先秦諸子人性論所未涉及的。作為醫學著作,《內經》並不太關注人性的社會性以及人性是否可以改變等問題,而是以氣論人性,從先天生理因素尋找人性的根據,關注五態之人的發病及其治法,為養生治療提供理論指導。

人天同象

從"天人合一"觀念出發的傳統文化與中醫學都表現為重道、重神、重無、重和諧、重勢,其核心則是"象"與"數",如果對"象數"無知,則意味著對華夏文明的無知,更不能全面地理解和詮釋中醫學。

所謂"象",指的是經驗的形象化和系統化。"象"的特徵是動態的,不是單純地模仿其形,而是模仿其變。象還是全息的,萬事萬物息息相關。就《內經》而言,藏象系統就是通過生命活動之象的變化和取象比類的方法說明五藏之間以及與其他生命活動方式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規律的理論。

其中,"象"又分為法象、氣象、形象。"法象莫大乎天地"(《周易》),舉例言,"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素問·六節藏象論》),為法象;陰陽四時,"其華在面"(同上),為所見氣象;"其充在血脈"(同上)為所見形象。藏象理論作為《內經》理論最為重要的理論基礎之一,是將五藏聯繫六腑、五官、五體、五志、五聲、五情,以五行理論進行闡釋的五大"象"的系統,並完全表現為一種天人合一的綜合功能。"這是一種自覺的而不是自發的努力,旨在指出人體內部與人體外部都是按照"陰陽五行"這一基本法則統一、整合起來的。" [4]由此可以看出,藏象是一個含有哲學與科學雙重意義的概念。

總之,《內經》中關於人天同象的描述旨在通過已知的自然現象推知隱藏的內藏功能。如藉助對天動地靜的認識,以象天動的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為腑,主瀉而不藏;以象地靜的心、肝、脾、肺、腎為藏,主藏而不瀉。

人天同數

象與數的關係正如《左傳》言:"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內經》認為生命運動與自然一樣,有理、有象、有數。通過取象比類,可知氣運數理。《素問·六節藏象論》先論數理,後論藏象,深意寓在其中。

"數"是形象和象徵符號的關係化,以及在時空位置上的排列化、應用化和實用化。它不同於西方的數學概念,不是描述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而是以取象比類的方式描述時間方式和運動關係。

《內經》中的藏象理論則以五元序列來表現。自然界以四時陰陽為核心,四時陰陽涵概了五方、五氣、五味等自然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類屬、調控關係;人體以五藏陰陽為核心,五藏陰陽涵概了五體、五官、五脈、五志、五病等形體、生理、病理各因素及它們之間的類屬、調控關係。自然界的四時陰陽與人體的五藏陰陽相互收受、通應,共同遵循陰陽五行的對待協調、生剋制化的法則。

因此,人天同數是《內經》把時間的週期性和空間的秩序性有機地結合觀念的體現。強調人體自然節律是與天文、氣象密切相關的生理、病理節律,故有氣運節律、晝夜節律、月節律和週年節律等。其基本推論是以一週年(四季)為一個完整的週期,四季有時、有位,有五行生剋,因此,以一年分四時,則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月節律則與該月相和所應之藏在一年之中的"當旺"季節相關。其晝夜節律也是將一日按四時分段,指人體五藏之氣在一天之中隨晝夜節律而依次轉移,則肝主晨,心主日中,肺主日入,腎主夜半。(見《素問·藏氣法時論》)

實質上,"人身小宇宙"在《內經》中絕非泛泛而談,《內經》認為人體與宇宙之間存在著某種數理上的一致性。如《內經》論述人體呼吸完全與太陽的運行聯繫起來,將呼吸與天地相通、氣脈與寒暑晝夜相運旋的規律,與太陽的週日運行規律聯繫起來。如,《靈樞·五十營》將人體氣血運行與日行28宿直接掛鉤,認為太陽一晝夜環行28宿一週,人體氣血運行人體50周(白天25周、夜晚25周),如此太陽每行一宿,血氣行身1、8周,人一呼一吸為一息,氣行6寸,270息,氣行16丈2尺,即行人體之一週。由此再進一步,太陽每行一宿,(此指28宿均勻分佈的一宿,實際上28宿不是等長的),人呼吸486息,據此推算人一晝夜有13500息。《平人氣象論篇》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即平常人一息,脈跳動五次,一次脈的跳動,氣行1寸2分。如此用氣運行的長度表示脈搏的頻率,從而表示一種時間週期。這種以大氣貫通一切為基點而形成的人體與宇宙的相互模擬,在《內經》理論中比比皆是,強調了天人一致的內在本質。

總的來說,《內經》的天人之間的取象類比,是超邏輯、超概念的心領神會的類比。比如五行作為一個大象,它在《內經》中的成功,就不是物理學家的概括,而是哲人對世界的感覺分類,是哲人對世界上的物質及其性情的感覺分類,是"同氣相求",而不是物質結構的等量齊觀。而感覺的相似、感覺的類同、感覺的相通,必然有著深刻的生理學、心理學乃至物理學的意義。這種"天人合一"的直觀生命的體驗,是我們領會《內經》文字的真正出發點。

事實上,現代物理學已充分體會到這種思維方式的可貴性,正如卡普拉在《物理學之道》中言:量子論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它們說明了原子和亞原子的實在超越了經典的邏輯,我們無法用日常的語言來描述它,而東方神秘主義並不顧忌對邏輯概念的超越,這就是為什麼對於構成近代物理學的哲學背景來說,東方哲學關於實在的模型,要比西方哲學的模型更為適當的主要原因。

目錄

詳情

天人合一

《內經》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展開

《內經》天地人系統中人與天相通的總原則是:同氣相求,同類相應。順則為利,逆則為害。《淮南子·精神訓》曰:"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運而相通"指運動過程中的相通關係,而不是靜態空間裡的結構聯繫。"總而為一"指運動方式的同氣相求,而不是物質結構的等量齊觀。

即,天人合一的醫學內涵主要是指人作為"小宇宙"是如何與天地這個大宇宙相應的,其中,人天同構是《內經》天人合一觀的最粗淺的層次,人天同象與同類則是中醫取象比類思想的具體體現,人天同數則是人與天氣運數理的相應。總之,這是將生命過程及其運動方式與自然規律進行類比,是以自然法則為基質,以人事法則為歸宿的系統理論。

中文名

天人合一

外文名

Nature and humanity

人與天

人天同構

人天同構是《內經》天人合一觀的最粗淺的層面。《內經》認為人的身體結構體現了天地的結構。

例如《靈樞·邪客》[1] 說:"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這裡把人體形態結構與天地萬物一一對應起來。人體的結構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對應的東西,人體彷彿是天地的縮影。其目的在於強調人的存在與自然存在的統一性。

人天同類

我們知道,大談天人、古今,並尋求其中相通而互感的共同律則,是漢代的時代精神。《漢書·董仲舒傳》[2] 曰:"天人之徵,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參之於古,考之於今。"《素問·氣交變大論》[3] 曰:"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

天人合一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天人與古今總連在一起,這種把自然哲學與歷史哲學混合起來的現象,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特點。

但《內經》所強調的人天同類與董仲舒輩的神秘的天人感應不盡相同。《素問·金匱真言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等篇中的五行歸類,是根於事物內在的運動方式、狀態或顯象的同一性。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其應四時,上為歲星……其臭臊。"是將在天的方位、季節、氣候、星宿、生成數,在地的品類、五穀、五畜、五音、五色、五味、五臭,在人的五藏、五聲、五志、病變、病位等進行五行歸類,這樣就可以通過類別之間"象"的普遍聯繫,來識別同類運動方式的共同特徵及其相互作用規律。是"同氣相求",而不是物質結構的等量齊觀。

另,《靈樞·通天》還以陰陽為原則將人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類,認為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少陽之人"多陽少陰",陰陽和平之人"陰陽之氣和"。這種將先天陰陽之"氣"作為人性的基礎,是先秦諸子人性論所未涉及的。作為醫學著作,《內經》並不太關注人性的社會性以及人性是否可以改變等問題,而是以氣論人性,從先天生理因素尋找人性的根據,關注五態之人的發病及其治法,為養生治療提供理論指導。

人天同象

從"天人合一"觀念出發的傳統文化與中醫學都表現為重道、重神、重無、重和諧、重勢,其核心則是"象"與"數",如果對"象數"無知,則意味著對華夏文明的無知,更不能全面地理解和詮釋中醫學。[3]

所謂"象",指的是經驗的形象化和系統化。"象"的特徵是動態的,不是單純地模仿其形,而是模仿其變。象還是全息的,萬事萬物息息相關。就《內經》而言,藏象系統就是通過生命活動之象的變化和取象比類的方法說明五藏之間以及與其他生命活動方式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規律的理論。

其中,"象"又分為法象、氣象、形象。"法象莫大乎天地"(《周易》),舉例言,"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素問·六節藏象論》),為法象;陰陽四時,"其華在面"(同上),為所見氣象;"其充在血脈"(同上)為所見形象。藏象理論作為《內經》理論最為重要的理論基礎之一,是將五藏聯繫六腑、五官、五體、五志、五聲、五情,以五行理論進行闡釋的五大"象"的系統,並完全表現為一種天人合一的綜合功能。"這是一種自覺的而不是自發的努力,旨在指出人體內部與人體外部都是按照"陰陽五行"這一基本法則統一、整合起來的。" [4]由此可以看出,藏象是一個含有哲學與科學雙重意義的概念。

總之,《內經》中關於人天同象的描述旨在通過已知的自然現象推知隱藏的內藏功能。如藉助對天動地靜的認識,以象天動的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為腑,主瀉而不藏;以象地靜的心、肝、脾、肺、腎為藏,主藏而不瀉。

人天同數

象與數的關係正如《左傳》言:"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內經》認為生命運動與自然一樣,有理、有象、有數。通過取象比類,可知氣運數理。《素問·六節藏象論》先論數理,後論藏象,深意寓在其中。

"數"是形象和象徵符號的關係化,以及在時空位置上的排列化、應用化和實用化。它不同於西方的數學概念,不是描述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而是以取象比類的方式描述時間方式和運動關係。

《內經》中的藏象理論則以五元序列來表現。自然界以四時陰陽為核心,四時陰陽涵概了五方、五氣、五味等自然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類屬、調控關係;人體以五藏陰陽為核心,五藏陰陽涵概了五體、五官、五脈、五志、五病等形體、生理、病理各因素及它們之間的類屬、調控關係。自然界的四時陰陽與人體的五藏陰陽相互收受、通應,共同遵循陰陽五行的對待協調、生剋制化的法則。

因此,人天同數是《內經》把時間的週期性和空間的秩序性有機地結合觀念的體現。強調人體自然節律是與天文、氣象密切相關的生理、病理節律,故有氣運節律、晝夜節律、月節律和週年節律等。其基本推論是以一週年(四季)為一個完整的週期,四季有時、有位,有五行生剋,因此,以一年分四時,則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腎主冬……。月節律則與該月相和所應之藏在一年之中的"當旺"季節相關。其晝夜節律也是將一日按四時分段,指人體五藏之氣在一天之中隨晝夜節律而依次轉移,則肝主晨,心主日中,肺主日入,腎主夜半。(見《素問·藏氣法時論》)

實質上,"人身小宇宙"在《內經》中絕非泛泛而談,《內經》認為人體與宇宙之間存在著某種數理上的一致性。如《內經》論述人體呼吸完全與太陽的運行聯繫起來,將呼吸與天地相通、氣脈與寒暑晝夜相運旋的規律,與太陽的週日運行規律聯繫起來。如,《靈樞·五十營》將人體氣血運行與日行28宿直接掛鉤,認為太陽一晝夜環行28宿一週,人體氣血運行人體50周(白天25周、夜晚25周),如此太陽每行一宿,血氣行身1、8周,人一呼一吸為一息,氣行6寸,270息,氣行16丈2尺,即行人體之一週。由此再進一步,太陽每行一宿,(此指28宿均勻分佈的一宿,實際上28宿不是等長的),人呼吸486息,據此推算人一晝夜有13500息。《平人氣象論篇》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即平常人一息,脈跳動五次,一次脈的跳動,氣行1寸2分。如此用氣運行的長度表示脈搏的頻率,從而表示一種時間週期。這種以大氣貫通一切為基點而形成的人體與宇宙的相互模擬,在《內經》理論中比比皆是,強調了天人一致的內在本質。

總的來說,《內經》的天人之間的取象類比,是超邏輯、超概念的心領神會的類比。比如五行作為一個大象,它在《內經》中的成功,就不是物理學家的概括,而是哲人對世界的感覺分類,是哲人對世界上的物質及其性情的感覺分類,是"同氣相求",而不是物質結構的等量齊觀。而感覺的相似、感覺的類同、感覺的相通,必然有著深刻的生理學、心理學乃至物理學的意義。這種"天人合一"的直觀生命的體驗,是我們領會《內經》文字的真正出發點。[5]

事實上,現代物理學已充分體會到這種思維方式的可貴性,正如卡普拉在《物理學之道》中言:量子論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它們說明了原子和亞原子的實在超越了經典的邏輯,我們無法用日常的語言來描述它,而東方神秘主義並不顧忌對邏輯概念的超越,這就是為什麼對於構成近代物理學的哲學背景來說,東方哲學關於實在的模型,要比西方哲學的模型更為適當的主要原因。

飲食養生

與西醫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醫倡導“上醫治未病”,也就是養生。那麼傳統飲食養生理論,其精髓何在呢?張國璽認為,傳統飲食養生學,是指在傳統醫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食物的性質,利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或促進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門學科。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調補陰陽和審因用膳的觀點,在營養保健學方面獨具特色。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例如,生活在潮溼環境中的人群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溼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群,所以說各地區的飲食習慣常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例如,人們在冬季常喜歡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

調補陰陽,是指通過合理飲食的方法來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傳統養生學認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保持在“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況,如果機體失去陰陽的平衡狀態就會產生疾病,並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陰陽以保持健康。例如,人們常用甲魚、龜肉、銀耳、燕窩等來養陰生津,滋陰潤燥以補陰虛;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蝦仁等來溫腎壯陽,益精填髓以補陽虛。這些就是飲食調補陰陽的體現。

審因用膳,是指根據個人的機體情況來合理地調配膳食。我們知道人體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種營養成分,所以《黃帝內經》提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在保證全面營養的前提下,還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適當地調配飲食結構。如陰虛者多進食補陰的食品;陽虛者多進食補陽的食品;氣虛者多進食補氣的食品;血虛者多進食補血的食品;體質偏於實症者多進食一些有清瀉作用的食品。

東方陽熹對天人合一的解釋

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合一。這裡所說的自然,不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高山、草原、森林、河流,因為這些是自然演化的形式,而不是自然真空純至淨的本質。自然的形式有變化、有生滅,人與形式合一,不是就會隨同自然的形式變化和生滅嗎?有變化,有生滅,人的精神不就會隨同事物的變化和生滅而痛苦嗎?

自然的形式有變化、有生有滅,自然的本質沒有變化和生滅。人的精神與自然同一性,是高於一切形式的存在。所謂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迴歸自己的本性,達到無善無惡,無佛無魔,不生不滅的永恆境界。“歸根復性”、“返本還原”、“西方極樂”等說法不一,但其內在本質指的都是同一種精神境界,也是同一種精神成果。

總結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思想核心與精神實質。它首先指出了人與自然的辯證統一關係;其次表明,人類生生不息、則天、希天、求天、同天的主義和進取精神;第三,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思維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處不在。以"仁"為核心,"禮"為外觀表現的儒學可以說是一種人學,提出"血濃於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等。

在天人合一價值成就係統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變化以及反應進程與指向的觀察工具、思維模式。天與人各代表了萬物矛盾間的兩個方面,即內與外、大與小、靜與動、進與退、動力與阻力、被動與主動、思想與物質等等對立統一要素。

我們用天和人來代表萬事萬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無人,一切矛盾運動均無法覺查;如無天,一切矛盾運動均失去產生的載體;唯有人可以運用萬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給人運用矛盾的資源!總之,以天與人作為宇宙萬物矛盾運動的代表,才能最透徹的表現天地變遷的原貌和功用。


水木99999


“天人合一”是科學的,通俗的來說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易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科學界、文化界談論甚多,在科學研究當中,它也被作為易學甚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概念。“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中對於天人關係的重要命題。天人關係,是哲人所必然要面對、要思考的一個基本問題,其關鍵在於對“天”的理解。

在原始社會人的智慧尚未開化的階段,華夏先民將“天”視為有意志的神靈,原始巫術的基本意義就是進行天人之間的溝通,《易經》中所載伏羲發明八卦,其意圖就是“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先秦各個學派都有所發展。比如在道家的莊子那裡,“它是被體現在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統一。

“天人合一”有著現實意義的傳統文化,應當得到挖掘和整理,希望有心人能夠利用其中獨特的思維和試驗方法,為人類文明作出新的貢獻。





快科普



用戶4718922019398


“天人合一”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至今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從1543年哥白尼發表的自然科學《天體運行論》到後來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僅就幾百年的歷史。

哲學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歸結的基本原理,如果天人合一是道儒兩家的哲學思想的話,其科學依據又是從何而來?

所以,我認為它只是當時人們的一個宇宙觀和以此作為理論基礎的世界觀。

何為天?天有多大多遠多廣?現代科學都無法解釋,何況是兩千多年前的莊子!莊周化碟、莊子解夢皆能說明莊子當吋的唯心思想。

所以,天人合一充其量只能說明莊子趨於對當時的一些自然現象的瞭解和人的生活現象及規律的一些潛在的共通性的總結,所憶像出的普遍道理。

自然界中很多事情都是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比如大到宇宙,小到人的靈魂。宇宙的多維空間、距離、星體、外星人等都有待科學家去發現和探索,人的靈魂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這裡我想表露一點個人看法:我相信靈魂一說,因為是親眼所見才打開了我對世界的認識,也相信天上神仙,同樣是親眼所見。但這並不能說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科學思想,只能說明科學還未能涉及到某些領域。


馬塵


“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是科學的思想。

我信天,也敬天。因為天從廣義上講就是自然界。而世間萬物包括天、地、人都歸屬於自然界,如果從這個層面上看問題,無疑這是科學的思想。因為所謂的科學思想,我個人的理解認為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其主觀與客觀相結合形成的符合自然規律的某種理念和認知。

但從狹義上看,單純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能稱為科學的思想。因為存在侷限性。

首先,在整個自然界,天、地、人是互相聯繫的一個整體。但就個體而言,“天”僅是整個宇宙的一部分,三光者乃日月星也。俗話說天造萬物,而萬物生長靠太陽,說明人與天是有聯繫的。若沒有了天,賴以生存的萬物包括人類也就無法存在了。但區別是天和人不是有機的整體。沒有人,天照樣存在,如同恐龍滅絕一樣對天毫無影響。由此可見天並非依賴人或動植物的存在而存在。而正是這種聯繫與區別,足以證明“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是科學的思想。

相對來說,“天地人”三位一體的思想才是科學的思想。據此“三字經”已經給出了明確答案。即,三才者,天地人。只有三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人類才能生存。因為人要生存,僅有日月星遠遠不夠,還需有大地母親為人類提供衣食住行,否則人類就無法生存。

由此可見,“天地人合一”的思想乃為科學思想。





老當益壯41148740484


天,地,人是自然界規律,人要順應自然界規律而生存發展前進的科學思想,也叫天人合一思想,當然是科學思想。



丁佔愛


"天人合一"的存在觀,是人的臆想的結果。天對人毫無感受,它的4季規律,太陽的光合作用,都是人和萬事萬物去適宜了它,只有人,才是自覺的靈感性動物。天沒有自覺的靈感性。它只是客觀的存在著,有著自身的客觀規律,由於這些規律,逞現著一切變化當中,但是它不是為了宜合於人。而是人為了生存,細心地摸索和掌握它的規律,以至不觸犯它、相適應它,才適得生存。



偉134682046


科學不科學,先搞清“天人合一”的出處,究竟什麼意思。

準確表達“天人合一”,較早的文字見於《莊子.山木》的“天與人一也”。莊子編了個寓言故事譏刺儒家,孔子與學生困於陳、蔡,七日不食煙火。孔子一手靠著枯樹,一手用枯枝敲擊,邊敲邊唱,歌聲與敲擊聲卻不合拍。學生感到奇怪,偷看了一眼。孔子怕學生產生誤會,於是講了一番“天與人一也”的大道理。聽了半天學生還是不明白,問什麼叫天與人一也?孔子回答,有人,是因為有天。有天,還是因為有天。一般人天性決定,天人合不了一。只有聖人死後身體消逝就天人合一了。

“何謂天與人一也?”

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


趙日金141


你把科學二字當成至高無上的真理了,評價啥東西都往是不是科學上扯,你這就陷入了一個極其荒謬怪圈,科學,就是分科而學,它把事物層層拆解,分門別類加以研究,只是西方人認識世界的一個方法而已,究其成果,對世界的瞭解千萬分不足其一,西方人認識世界還有很多方法如哲學等,我們學習西方只把最實用的科學學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科學就是神聖不可侵犯,當成世間真理來供奉,那不又成迷信了麼,所以用科學來解釋世界一定是漏洞百出,不可完全相信的。天人合一的觀念,是東方人對世界的理解,意思就是人也屬於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幹啥事都要順應自然規律,東方管這種認識世界的方法叫做道,道是對客現世界的規納和概括,是一種世界觀和哲學,是不能簡單地用科學來套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