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与鄱阳湖哪个对长江重要些?为什么?

刘栋小草青青


充满故事的洞庭湖

在当下,如果提到中国境内第一大湖泊,很多人会想到青海湖,但是在古代,青海湖属于“西海”,古人观念中,华夏最大的湖泊是洞庭湖。

在先秦时代,华夏先民的活动中心在黄河流域,对长江流域的了解相对陌生,但即便如此,长江以南的洞庭湖还是拥有显赫的地位,并因此有了许许多多的传说——传说上古时代,帝舜曾视察过洞庭湖,并且帝舜的妻子还留下了湘妃竹的传说。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还曾专门来过洞庭湖,并和洞庭湖的水神发生过冲突。

相对而言,关于鄱阳湖的故事要少很多。归根结底,在于第一的排名,夺取了大部分的关注。

“两湖”的功劳与变迁

黄河和长江被视为孕育华夏文明的两条河流。历史上长江尽管也有过多次水患,但其水患的影响力比起黄河来,几乎不值一提,而黄河几乎水患不断,并且,从春秋时代到民国时代,黄河有过若干次的改道行为,这让黄河有着让人记不清的“原”入海口。

长江之所以不像黄河那么能“闹”,原因之一就在于洞庭湖和鄱阳湖具备着泄洪、分流的功能,这两个湖泊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长江的洪峰,将长江水患带来的危害,尽可能的降到了最低点。

不过,古代鄱阳湖和洞庭湖的百姓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千百年来,长江附近的湖泊,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

比如汉代初年还存在的“云梦泽”,在当代很难找到痕迹了。先民为了生计,不断在湖泊周围开垦土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这算是云梦泽消失的主因之一。有专家考证认为,云梦泽的部分水力资源汇入了洞庭湖。而洞庭湖起初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但是,同样因为周围百姓的不断开垦,导致洞庭湖的湖面在历史上不断缩水,至少到近代为止,洞庭湖的湖面面积,已经不如鄱阳湖,成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截止到上个世纪末,洞庭湖的湖面处于不断减少状态,直到本世纪开始,这一局面方结束。

鄱阳湖虽然因为洞庭湖的面积缩小而成为国内最大淡水湖,但是本世纪之前,鄱阳湖的面积也再不断缩水。

未来展望

1998年的大洪水让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记忆犹新。而大洪水后,相关部门对于鄱阳湖和洞庭湖的功能也开始重视起来。也因此,两个湖泊得到了保护,湖面的面积也开始不断恢复。

对于长江来说,两个湖泊都是同等重要,不过有专家认为,洞庭湖的洪水吞吐量以及长江等水系所带来的泥沙沉积的质量,远大于鄱阳湖,因此,相对来说,洞庭湖应该比鄱阳湖更加值得关注一些。


藤树先生


洞庭湖与鄱阳湖是长江中游地区的“调节湖”“蓄洪湖”,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洞庭湖在上,鄱阳湖在下,这两个湖泊究竟对长江哪个更重要些,笔者认为还是鄱阳湖重要些。

看上图。根据长江的水文特性,这两个湖泊对长江而言主要承担着调节水位和蓄洪功能,长江流域降水季节变化较大,从水系分布特点来看,上游支流主要分布四川盆地北侧,径流量比较大的河流主要集中在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等,这个区域降水比较集中,容易出现洪水灾害,但有三峡水库调节,洞庭湖至三峡水库这段又没有大的支流汇入,这么相近,洞庭湖的调节与蓄洪功能相对弱化。

而鄱阳湖虽然相距洞庭湖不到300公里,中间夹着一个长江最大支流汉水,它要承接着汉水和洞庭湖流域水量,从近几天来看,湖南湘江水位爆涨,洞庭湖泄洪任务较重,而鄱阳湖起到缓冲作用,长江下游没有水库,鄱阳湖相当于第二个三峡,承担起长江流域内又一大密集水系蓄洪功能,即洞庭湖流域、汉水、鄱阳湖本身流域,减少对长江下游主河道的威胁。

看上图,洞庭湖由于处在荆江河段,长江出三峡后,河道变曲,泥沙沉积量大,对洞庭湖淤积比较严重,就目前来看,湖泊水面面积不断缩小,水位变浅,对于长江这么一条大的河流,降水季节变率又大,洪水季节泥沙含量较高。所以洞庭湖总有那么一天会消亡,它的蓄洪和调节功能丧失掉。

而相对鄱阳湖来说,泥沙沉积状况要减少了很多,至今还保留着我们国家淡水湖里的老大位置,这个位置也是牺牲了洞庭湖为代价才换来的吧。

三峡水库、洞庭湖、鄱阳湖共同承担着长江主干道上的拦蓄洪水任务,也在承担着保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安全的职能,它们的存在都很重要,没有太多的厚此薄彼,只是职能有了分化。


地理纵横


洞庭湖与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曾经两个湖泊面积相差不大,后来由于湖底泥沙淤积,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缩小,目前鄱阳湖面积稳居国内第一。两个湖泊都是长江沿岸重要的“蓄洪湖”作用都很大,但非要问两者哪一个对长江更重要,从地势地貌以及长江流向上看应该还是洞庭湖比较重要一些。首先从长江流向上看,自西向东先经过洞庭湖再经过鄱阳湖,所以无论长江遭受汛期还是枯水期,都先是由洞庭湖开始。如果洞庭湖在汛期不能先行储蓄一部分水量,那么整个湖南河流水系汇集长江以后直冲下游鄱阳湖,洞庭湖与鄱阳湖直线距离只有三百公里左右。最重要的是长江三峡定期需要泄洪,首当其冲也是洞庭湖,如果没有洞庭湖提前预存一定的水量,鄱阳湖压力很大。

另外就是从地势地貌上看,洞庭湖之所以泥沙淤积严重,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长江干流带来的泥沙,而是长江荆江段的几条分流河道,藕池河、松滋河这几条河道是长江泄洪的主要河道,每到汛期这几条河道发挥作用巨大,同样带的泥沙量也很大,对洞庭湖造成冲击。而之所以会有分流河道原因就是因为洞庭湖平原地势平坦,没有峡谷河道可以依仗,如果没有洞庭湖,荆江段只要有洪峰就会造成平原泛滥。而反观鄱阳湖的长江段并没有分流河道的存在,原因是鄱阳湖与长江仅有一个湖口相通,从西边过来的长江流经鄱阳湖附近,因为有庐山山脉等江南丘陵的阻挡,只要不是长江干流洪水倒灌,就不会对鄱阳湖平原造成巨大水患冲击,历史上鄱阳湖水患基本都是全域降水量持续增加,鄱阳湖周边才会有决堤溃坝的可能,风险小于洞庭湖。所以洞庭湖相对长江更加重要一些。
如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洞庭湖与鄱阳湖哪个对长江重要些?为什么?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湖泊的作用和洞庭湖、鄱阳湖这两个大湖的地理位置以及与长江的关系。

一般而言,湖泊具有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以及在农业灌溉、城镇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国土资源。

单就调节河流径流方面而言,丰水期(汛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一部分河水汇入湖泊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河流干流水量压力,到了枯水期则是湖水水位高于河流,通过湖水补给河流以至于河流水位不会降至更低。

洞庭湖和鄱阳湖虽然分别作为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大型天然湖泊,但二者的地理位置相近,且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汛期相同,因此在调节长江径流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不存在谁大谁小之分。但是由于二者的地理位置不同,因此在具体的调节上还是存在一些区域性的差异。

前面讲到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即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的长江江段为中游,湖口以下的长江江段为下游。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偏东,处于长江中游的荆江江段南岸,它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过程中所造成的坳陷盆地积水而成的构造湖,现水域面积约2579.2平方公里,总库容可达220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峡水库库容的56%(三峡水库正常总库容为393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三峡水库下游第一个超大型湖泊,由于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长江荆江江段地势低洼、河道蜿蜒水流流速缓慢的不足,能够有效缓解下游咸宁、武汉、黄冈、九江等沿江城市的洪水压力。

鄱阳湖(pó yáng hú)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位于江西省北部,处于九江、南昌、上饶三市之间,属于这3个城市共管湖泊。鄱阳湖水域面积广阔,总面积达4125平方公里之多,总库容约276亿立方米,是洞庭湖的1.225倍,相当于0.702个三峡水库。

相信大家都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表面意思,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湖泊,它对于长江的径流调节作用就可想而知了,既能分担上游的部分泄洪压力,同时也对下游沿江“一字排开”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等城市的洪涝灾害起到缓解作用。


总之,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各自的“职责”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分析的时候要全面、系统的展开,切不可片面对待或者带有“地域黑”等主观主义色彩,否则是得不出正确结果的。


地理那些事


长江中游平原本来就是一个地质沉降盆地,是长江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长江纵贯其中。

工业化之前,人为影响自然环境不多。每几百年一个轮回,一边堆满泥沙地势高了就变成平原,长江水就涌入另一边,待那一边泥沙堆起后,这一边又沉降下去了,于是,长江水又冲入这一边。

这几百年来,长江分洪主要在江南,洞庭湖平原地势已经高出江汉平原很多,泥沙淤积,湖面自然缩小。加之三峡大坝拦截泥沙后,长江中下游河床下切,洞庭湖水位跟着下降,湖面就更小了。

扣除人为因素,洞庭湖现在不应该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江北云梦泽,从长江一直延伸到汉江,远远不止八百里。再过几百年,待云梦泽堆起后,洞庭湖平原又沉降下去了,再恢复八百里洞庭,周而复始。

元蒙屠汉后,南方人口剧增,江汉平原比洞庭湖区发展得早,才人为约束长江。荆江段长江早已变成悬河,危险的不是洞庭湖生态系统,而是江汉平原数以千万计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市化进程在加速,与其虚耗在长江的自然洪荒之力,还不如腾空江汉平原,恢复云梦泽。


聂敏104888541


洞庭湖号称八百里,以前是真有八百里,现在没了,沦落为第二大淡水湖。是啊,为什么会变小呢?

黄河之所以称之为黄河,大家都了解,但现如今长江也成了黄河。2018年我国流失的水土面积273.69平方公里,流失去了哪里呢?

现在来谈洞庭和鄱阳谁更重要,好比两辆豪车,一个跑了十万公里,一个刚过磨合期,你说谁好?

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退湖还林,做好生态修护,不让洞庭湖再小过巢湖、太湖,不再让鄱阳湖步洞庭湖的后尘,才是当下我们要努力做的。


hong4810


洞庭湖与鄱阳湖是长江的两颗明珠,它们的作用对当地的环境、对长江的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存在谁轻谁重一说!

洞庭湖位于湖南境内而鄱阳湖位于江西境内。前者属于中游地界而后者属于下游,从上游奔腾而下的滚滚长江水都要在这两个地方相汇,一起相约去东海。



一、洪水季“有福同享”

长江每年的洪水季和枯水季流量分明,其中以7、8、9三个月洪水最为明显。

在宜昌,现在有葛洲坝、三峡大坝对长江上游来的洪水进行调节,但是当出现异常大的洪水来临时,大坝会有计划的开闸泄水。

每当这个时候,处于中游、下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就会对长江水进行一个分流。此时呈现的情景就是长江水位高而这两个湖的水位低,直到水位维持到一个水平。这就是洪水一来,大家一起“享福”全吃饱。



二、枯水季“有难同当”

长江上每年的枯水季节通常在大年前后的几个月。每当这个时候上游的来水量较少,为了保障长江中下游的航运以及正常的用水,此时三峡大坝开始有计划的对下泄水量进行调节。

在这几个月内,长江的水位开始偏低,也是一年中水位达到最低潮的时候。母亲有难,作为子女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每当这个时候,长江水位就会低于洞庭湖和鄱阳湖。 此时这两个湖就会将自己的水量贡献出来补充到长江水源中去。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长江水、洞庭湖水和鄱阳湖水每年都在上演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佳话。我们把长江比喻为母亲,那么洞庭湖和鄱阳湖就是一对好儿女。

小伙伴们,洞庭湖和鄱阳湖都是漂亮的湿地公园,你们有去过玩吗?


航海人罗罗


这是个伪命题!

答案是都重要!只是侧重点稍微有点点不同而已!

打个比方吧,你觉得手和脚哪个更重要?

洞庭湖和鄱阳湖都面临严重的水质和枯竭的危险,我们应该加大保护的力度!不能让它们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不然子孙后代会戳我们的脊梁骨!


恰似润物细无声


鄱阳湖,有季节性或是周期性涨缩,调节能力强。洞庭湖,已经缩小太多了,这说明国家也是认为他不太重要,围垦了呗←_←


puck丁


我给你们透析,这好比一个化粪池的分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