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趙翔笑口常開


水之智,在於其處下,利於萬物而不爭,己若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水之智,在於其流動,水流則不腐。

山之仁,在於其胸懷寬廣,容於萬物。山之仁,在於其靜止,心靜則不亂。

所以,儒家言,仁、智、勇三達德。能仁、能智,且見義勇為者,可謂君子。所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一真講堂


這是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是孔子對於智慧和仁德的深切體會和形象化解釋。

此話出自《論語》·雍也篇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傳道)

古今注之文化注,論語的智慧。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聰明的人喜愛水(的靈氣),仁德的人喜愛山(的沉靜);聰明的人愛好運動,仁德的人愛好沉靜。聰明的人活得快樂,仁德的人活的長壽。”

在大自然中,山是非常可靠的,它始終矗立不變,涵育萬物,可謂居功甚偉。但是你又何時見它誇耀過自己的功勞,它一直都是默默承受著一切,抵禦著嚴寒酷暑,抵禦著狂風暴雨,是我們可以依賴的。

山,穩重沉靜,永恆不變。仁,寬厚而安於理,仁慈而不易怒。兩者之間頗為相似,仁者就應該像大山一樣,堅持自己的內心,不為外在事物而搖動,成大事者,要有一種“任爾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的氣勢。(瀑布下的人)

仁者以寬厚待人,不役於物,不傷於物,自然也就沒有過分的悲傷和恐懼,安詳沉靜,所以也就可以長壽。

水和山相比,是多變的,它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狀態,變化無數樣貌。表明上,水是柔軟的、平靜的,但其實他一直都在暗處積蓄力量。

曾經有人問我,世界上最柔軟的東西是什麼,我告訴他是水,他有問我,那麼最堅硬的呢?我告訴他,還是水。水具有一種柔德,可以以柔克剛。水若為善,恩澤萬物;水若為惡,天地盡毀。
仁之德與山近,智之德與水近,所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只要我們心嚮往之,就是一種進步,千萬不要十幾二十歲,就開始了你的“老年生活”。


古今注


看見你的提問感覺智者和仁者無法相提並論,仁是道德層面的事,是講理的事,他樂山是因為山的性格,山的胸懷寧折不彎。一般忠臣,武將是這個性格。智者樂水,水的性格善變,她可以幫助中藥治病,也會幫著毒藥害人,她的行事是考慮自己,不為其他,水見縫就鑽,遇熱就飛,遇紅則紅,遇黑則黑,自己沒有立場,只看利益。水的性格與智者不謀而合,所以智者樂水。智者是中性的來回擺動,可能是忠臣也可能是奸臣。也可能是牆頭草。不知我的觀點你認同不?認同就

點個贊。也不是說仁者沒有智慧,只是仁者看中道德。仁者愛人,智者見智罷了。


過兩天1963


此話出自《論語》·雍也篇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這是孔子利用五行八卦所演變的事物來說的。在易經中講到,水代表聰明,智商高。它的物理特性也是隨波逐流,不受約束。但同時水也代表險,代表黑暗。所以凡是八字多水的人,一般都比較聰慧,喜歡研究學問。所以這裡就說到智者多於水有緣。

那麼仁者樂山,也同樣其理。山為靜止,為靠山,為阻礙,在八卦中為艮卦。仁義之人,必然喜靜,給人一種平和安靜之象。但這種人缺點就是太過於隨和,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用戶106402060717


首先要糾正一下,這句出自於《論語·雍也》的句子應為“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那麼我們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楊伯峻先生曾在《譯註》中提到:“聰明人樂於水,仁人樂於山。聰明人活動,仁人沉靜。聰明人快樂,仁人長壽。”而張燕嬰先生則註譯:“聰明人喜歡流動的水,仁者喜歡穩重的山;聰明人性好動,仁者性好靜;聰明人快樂,仁者長壽。”我們都知道,“知者”是指有知識、有智慧的人,而“仁者”則是指有仁德的人。


那麼為什麼古人要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呢?對這句話解釋最為中肯的應該是宋代理學家朱熹,他說:“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這個解讀也正符合孔子的本意,知者明達通理,就像水一樣始終在流動、從不停滯,而仁者則莊重寬厚,就像山一樣性格沉穩、從不轉移。


“知者”和“仁者”恰好代表了兩種類型不同、卻同樣有著豁達的人生境界與追求的人,前者能夠“達於事理”,有著求新求變、不斷進取的精神,能夠通曉待人處事的根本道理,能夠像從不停滯的流水一樣錘鍊自己的機敏;而後者則能夠“安於義理”,有著沉穩剛毅的穩重品性,能夠遵循自己固守的一貫信念義無反顧,能夠遇到突發情況也處變不驚,從不動搖自己的處事原則與道德操守。也只有認清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各取所需、各有所長,才能真正理解孔子對審美主體、審美對象之間深刻的哲學思辨。


做書


一般人理解"知者樂水”的意思是說聰明的人喜歡水,因為水性流動活潑;“仁者樂山”是說仁慈的人喜歡山,因為山沉穩安靜。那麼問題來了,聰明的人為什麼就不能喜歡山?仁慈的人為什麼不能喜歡水?再者,魚蝦、烏龜、泥鰍喜歡水,它們聰明嗎?老虎、豺狼、野豬喜歡山,它們仁慈嗎?

我認為應該如此斷句,就好理解了:“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正確的理解是:知者的快樂,像水一樣活潑流動,悠然暢快。仁者的快樂,像山一樣,沉穩寧靜,崇高內斂。如此,比較說得通。


張弓霹靂


下面用我一篇國學文章回答這個問題。

人生智慧如山水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登山,情滿於山。觀海,意溢於海。

縱觀人文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山水與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個人修養有最直接的關聯。從對自然的崇拜敬畏中,衍生出了審美意識,於是文人士大夫措意于山光水色,系情於峰巒海波,最後自然而然地把山水賦予了靈心智性。

山水的這種靈心智性,不僅沁潤了文人墨客的心田,還對每一個注重修身者以智慧的啟迪。因為我們民族有“天人合一”的智慧,並且在這裡我們可以把“天”狹義地理解成“山水”,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追求山水與人的合一。錢穆說:“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於自然,自然之美反映於人心,表而出之,則為藝術。”因此我們中國人就可以遵循這樣一條修身之路:天人合一——山水——人性——道德——藝術。

沿著這條修身之路修行,就必須要汲取山水智慧。山水智慧我們可以理解成山、水、山水三部分智慧。下面逐一闡述之:

山的智慧:子曰:“仁者樂山”,“仁者靜”,“仁者壽”。這是孔子對山之仁蘊做的最好詮釋,在他看來,只要人汲取山的仁愛內涵,就能以自強和內壯立足於世,就能在人生征途中以靜制動,達到善終,修到福壽的境界。

至於山的形象,我們不妨追尋到孩提時對山的印象。曾記得童年數次的眺望,才有這樣抹不掉的記憶:遠遠的一道廓影飽蘸著蒼黛色,重重塗抹在藍天白雲下。其實山的智慧,不僅是它令人折服的形象,更可貴的是它的內在品質:無言而壁立千仞,是為無際自高 ,無欲則剛。

我們常說,向有結果的人學習。山的結果就是:數萬年屹立於世,巋然不動。雖無言聲卻引來數以萬計人觀賞、朝拜、讚美和敬仰。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山有一種智慧,也正是我們修身者需要的一種品德:恆久、安詳、崇高、穩重、寬厚、大度、剛毅。其實山無時無刻不在默默無聲地詮釋它的品德之高,見識之廣,智慧之深。

縱觀中華歷史,不難發現山的智慧不是獨立存在的,也就是說它的生命力體現在古聖先賢身上,體現在“山人合一”的精神上。我們經常說得道成“仙”的仙字,從字形上(一個偏旁單立人和山構成)就寓意著“山人合一”。下面我們談的三位先賢與山的情結就是“山人合一”最好的寫照:

第一位:陶淵明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是陶家院子東邊的田園美景,因為陶翁是一位隱士,所以“南山”就具有了遠離塵俗,悠然雅趣的意味。

第二位:孔子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這裡說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孔子眼底。登上泰山,孔子俯視大地,天下一覽無餘。我們看孟子在此絕非單單描述孔子登山的情況,而是在盛讚孔子“山人合一”的智慧,欽佩孔子的一種眼界。其實修行者就應該像孔子一樣不斷突破視點,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來觀看世間的變幻紛擾。

第三位:蘇東坡

蘇東坡一生與山結下了不解的情結。

他樂山、遊山、知山、寫山。山的智慧使他悟到了掃除人世煩惱,慰藉孤獨靈魂的修身妙法。他的諸多詩句像“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連。”等等,都是既描述了他當時的心境,又展現出他“山人合一”的境界。

水的智慧: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雖然這裡表達了王維的淡然天性,但從另一面也顯示出水的變化多端的靈性智慧。它至剛至堅為冰,至柔至弱為雲霧。

從“水德”上來看,我們修身者應該具備水的“仁、義、勇、智”四種品德。

仁: 水做到沐浴群生,流通萬物。

義: 水能揚清激濁,蕩去汙穢。

勇: 水能飛流直下,柔而難犯,弱而能勝,水滴石穿。

智: 水能導江疏河,惡盈流謙。

倘若談到道家對水的評價,用“崇尚”一詞也不為過。在《道德經》第八章裡,老子發出了“上善若水”的感慨。他認為“水德”最崇高、最完美、最善良。水的品德與“無為”的精神正好吻合。“無為”的智慧中有“以柔克剛”的成分。老子在《道德經》43章對水的柔弱特性做了進一步描述,他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意思是說,水這個東西最柔弱,騰越穿行於堅硬的東西之中,無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因此,我認識到無為的益處。

簡單來講,道家認為水的智慧可以用六個字概括:處下、利他、不爭。這也正是每一位修身者必須掌握的處世大智慧。

老子認為,水總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正好體現“不爭”的基本要求。自然界中,我們會經常觀察到這一現象,水總是從海拔高的地方不斷流向海拔低的地方,總是停留、停滯、停頓在相對最低的地點。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往低處流。”可是,現實生活中人總是信奉“人往高處走”的理念,由此看來是違背道法的。所以老子感慨:“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水善於“卑下”的特性最接近道的特性。

因為對水的智慧極度推崇,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對水歸納了七種智慧,就是我們經常講得“水七智”,下面談談如何用這七種智慧來踐行:

“居善地”

找到自己合適的定位,人生如果站錯了隊,就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心善淵”

心要和深潭一樣清澈平靜,要提升心靈抵禦外界影響的能力。

“與善仁”

與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對強者和弱者都要有足夠的尊重。

“言善信”

說話要有信用。一誠天下動,輕諾必寡信。

“正善治”

中正之善在於治。水在平靜時最平均,人心不亂則心安。

“事善能”

要做力所能及之事,勉強和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

“動善時”

合理地把握時機。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去做事,總是合適宜的。

山水的智慧:一折山水一折詩,山水隨詩入畫屏。

山水相互依賴構成自然界別具一格的陰陽體。山屬陽,有實性、堅硬;水屬陰,有虛性、柔弱。山可樵,水可漁,讓我們修身者品嚐了漁樵之樂。

山水智慧的主旨就是互為依賴,就是它的一體性。小溪從山中流淌出來,源源不斷,山就是根脈。水在山體上位置不同,形體也隨之各異。

水在山之上,為雲。在山之巔,為雨。在山之峰,為霧。在山之間,為泉。在山之壑,為岫。在山之峪,為嵐。在山之崖,為瀑。在山之根,為潭。

綜上所述,人生智慧如山水,不僅體現出“天人合一”大智慧,而且預示著我們每一個修身者在人生的整個過程中的每一步驟都應該汲取山水的靈性。所以我們不妨把標題說得更細一點:人生智慧如山、如水、如山水。


張清義聊家教


原文的意思:以物諭人,由於水的活波,像極了智者的靈動;山的穩重,像極了仁者的厚重。

實際上這只是孔子自己的片面理解,智者仁者往往沒有明確的界限。智者仁者到底是怎麼樣的,恐怕孔子自己都沒有搞清楚,純粹是賣弄自己的文字功夫而已。

批判孔子,不客氣了。


高高智商玩家


題主你好,我以前看個一段解釋覺得挺好,摘取給你看看。

孔子認為人和自然是一體的,山和水的特點也反映在人的素質之中。因此他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

仁者壽。”在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穩定的,可信賴的,它始終矗立不變,包容萬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則是多變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沒有像山那樣固定、執著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鋒利,可以為善,也可以為惡;難於追隨,深不可測,不可逾越。聰明人和水一樣隨機應變,常常能夠明察事物的發展,“明事物之萬化,亦與之萬化”,而不固守一成不變的某種標準或規則,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隨遇而安,尋求另外的發展,所以,他們總是活躍的、樂觀的。仁愛之人則和山一樣平靜,一樣穩定,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動搖,他們以愛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不役於物,也不傷於物,不憂不懼,所以能夠長壽。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勇是智和仁的結果。像山一樣堅忍不拔,像水一樣勇往直前,這就是一個崇高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長壽的人。直到現在,愛山、愛水,以山和水為自己人生的楷模仍然是我,也是許多中國人的最高追求。

【望採納,點個關注哦,謝謝】


半炷香文化


山者巍峨屹立,亙古不變,指永恆的規律。水者變動不居,時時常新,因地制宜,應時而化,指權宜之義。因此,仁學探尋的是大變動社會之下不變的規律,仁者能夠在變動社會條件下掌握和實踐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真理,此非大丈夫不可擔當也。而大變社會之下,能夠做到與時俱進,與時偃仰,則需要智慧之道與權宜之義,此乃是智者所為。仁者需要有智慧支撐,但智慧並不一定能夠達到仁學的高度,能夠掌握大變動社會的生存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