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济的实际发达程度在江苏十三个市中到底能排第几位?

博宇124


这问题还不能只问经济发展程度,当然经济发展是最主要的一个指标和最重要的指标,经济发展的质量才对。综合发展,南京撇开不算,是省会。没啥可比性。就单纯地级市综合发展。还是排第三位的,还是苏锡常的排位。经济质量常州民营经济占比比其他城市大。南通经济质量和城市富裕程度觉得还是镇江好。市去发展和苏州无锡差不多。底蕴在那里。南通建筑真是强。这没话说。苏州工业园区强。无锡都强。


羽辰,my dear


首先很确定的回答,常州的经济发展程度位居江苏第四名,仅次于苏州、南京、无锡!

可能有些人会疑问,常州的经济总量位居江苏第五,低于排名第四的南通,且不仅经济总量不如南通,增速也远低于南通;甚至排名第六的徐州也与常州相当,且徐州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战略上的重要性都要远超常州,以致徐州不管在交通,高等教育,医疗水平(三甲医院数量)等方面都优于常州。

可常州在人均GDP方面,远远领先它的两个竞争对手— —南通和徐州。2018年常州的人均GDP高达149456元,仅仅次于三巨头无锡、苏州以及南京,且在省内,无锡与苏州是第一阵营,南京与常州处于第二阵营, 南通、泰州、扬州与镇江市第三阵营,徐州与其他四个苏北兄弟处于最后一个阵营。常州人均GDP放在全国也是排名第九的水平!

或许有人说GDP是非常不靠谱的统计方式,很多家庭与个人再怎么努力也看追不到人均GDP的尾灯。那么今天,我们换一个统计的方式,来看看江苏的这些城市— —2018年江苏各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费等费用等以后的余额,包含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等形式。这个指标相对于GDP更能体现居民的钱袋子。就比如江苏一直是人均GDP全国最强省(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可民富程度,江苏远远不如浙江,就是因为江苏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浙江。接下来我们来看江苏13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同样三巨头排名前三,但三巨头的顺序发生改变。苏州排名第一,南京排名第二,无锡第三,都是50000元以上, 而苏南的另外两个城市常州和镇江处于40000元以上的等级,通泰扬三个苏中城市,处于30000元以上等级,宿淮盐徐连还是处于最后等级,20000元以上。

因此从经济发达程度上来看,常州无疑是江苏排名第四的城市,苏锡常也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JeffreyShambaugh


常州,老牌苏南经济强市,苏锡常之一,靠近苏州上海,经济发达,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那在江苏到底排第几呢?请往下看。

其实如果单从GDP总量来说,2018年的江苏省各城市GDP如下图:

可能看到图,你们会简单的认为,常州在江苏排名第五,位于南通之后。其实这样有失偏颇了,如果要跟常州比GDP,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一定要考虑到,那就是人口。2018年常州常住人口为470万,就拿南通来说,有730万。如果比人均GDP,常州远胜南通。

2017年常州人均GDP全国第九。(2018年统计数据还没出来,应该差不多)

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在江苏第四,全国第九。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常州十分宜居,环境优美,每年人口都净流入。

作为南通人,自然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很牛X,吹牛都能大点声。但是不得不承认,虽然南通的GDP总量超过了常州,常州目前还是比南通更好,更强,南通的路还很长。

所以,目前常州在江苏在十三个地级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苏州,南京,无锡,领先于南通!

话已讲完,谁赞成谁反对,欢迎留言讨论。


前进的小君君


作为一个非常关注苏南城市的业余人群,我可以回答一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以前苏南流行苏锡常的说法,是因为苏州无锡常州三地语言风俗文化相似,经济水平也在伯仲之间。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沪苏一体化,苏州工业园区的崛起,苏州在经济总量上远远甩开了无锡和常州。而无锡因为有江阴和宜兴的存在比常州风光了不少。但是平心而论,直到今天苏州也不敢说大幅度拉开了和常州的距离,苏州有五个耀眼的县级市光环,在总量上远超常州无锡并不奇怪。其实三地在产业结构上还是高度相似,都是以制造业为主,上海的吸血能力太强,金字塔尖的产业被上海抢去大半,金融软件高端制造上海独领风骚,苏州无锡常州成为了转化基地,这个结构特别像广东的佛山和东莞。刚刚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讲究分工,我相信分工基本还是这个模式。苏锡常不是省会,不靠海港,地级市定位决定了他们只能在制造业一展宏图。当然,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最起码全国的地级市里面,这三个城市都是前十名的存在。


Hello江南


对于常州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做简单的回答。

首先来回顾下2017江苏各市GDP排名:

  排名 地区 2017年GDP(亿元) GDP名义增速。

  1、苏州市 17319.51 12.9%

  2、南京市 11715.10 11.92%

  3、无锡市 10511.80 11.54%

  4、南通市 7734.61 14.13%

  5、常州市 6622.28 14.28%

  6、徐州市 6605.95 13.73%

  7、盐城市 5082.69 11.07%

  8、扬州市 5064.92 13.83%

  9、泰州市 4744.53 15.67%

  10、镇江市 4105.36 7.08%

  11、淮安市 3387.47 11.14%

  12、连云港市 2640.31 11.10%

  13、宿迁市 2610.94 11.05%

从GDP排名来看,常州排第五,南通这几年发展的还是不错的,所以常州GDP落后于南通不少!不过个人还是很看好常州未来的发展:

1.常州是全国高端制造业基地,随着政府2025年前由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目标的提出,常州的地位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石墨烯为当下新材料领域最人们的产品之一,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常州石墨烯技术全球领先。

2.常州民营经济发达,外资占比较低,对城市发展大有裨益,从常州走出来的名企有红星美凯龙、月星、常柴、中天钢铁、新城、天合光能、大娘水饺等,皆是闻名全国的企业,民营经济活跃度可见一斑,苏南并不是都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依靠外资。

3.常州科教城常年仅次于中关村,科研实力、创业环境、人才储备皆是上上之选,可以很大程度的拉动地方经济活跃度和产业升级。

4.常州市区无论是城建还是经济体量都与无锡相当,一直以来令人诟病的是市区缺乏高楼点缀,所以给很多人尤其是外地人的第一感官就是与同在苏南的苏锡有明显差距,其实不然。随着东经120CBD、钟楼新城、高铁新城等项目正式开工,常州的城市面貌将会提升一个台阶,一年后地铁也即将通车,随之而来的是人才吸引力的大幅提升。

5.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苏澳城,足以影响常州的未来发展。很多市民都认为苏澳城黄了,不过上个月苏澳双方刚刚召开了高级别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苏澳合作园整体方案,项目已取得实质进展,武进即将迎来腾飞,苏澳城很大几率会成为第二个金鸡湖,随着春江薛家连片、常州南北框架将会大幅拉升,同时常金一体化东西框架也在拉大。

个人觉得常州应该在企业和一些互联网企业做出具有前瞻性的一些战略布局包括高校建设和人才引进,全靠制造业也很难具有核心竞争力,不过真心希望常州越来越好!常州整体的基础建设设施和城市规划还是比较不错的,挺宜居!


互联网催化剂


这个问题有点明知故问!如果单纯问经济总量,那么GDP会告诉你:常州排第五。而且要防止徐州后来居上,沦为江苏第六。

数据显示:2017年苏州生产总值GDP17319.51 亿元,位居江苏第一;南京市生产总值GDP 11715.10亿元,位居江苏第二;无锡市生产总值GDP10511.80亿元,位居江苏第三;南通市生产总值GDP 7734.61亿元,位居江苏第四;常州市 生产总值GDP 6622.28亿元,位居江苏第五;徐州市 生产总值GDP 6605.95亿元,位居江苏第六。现实情况是常州就是排在第五,还有什么怀疑的吗?

我估计题主是想说:江苏目前分别排名第五、第六的常州和徐州可否超越南通,争得第四。我所知道,南通是在2005年超越常州的,但后来就被一路拉下,再也没有回过神来,到2017年GDP差距已经拉大到1112亿元。常州和徐州的差距倒是不大,仅16.33亿元。所以结论是常州想挣的第四,可能性不大,反倒是要防止被徐州超越,而沦为第六位。

说句实在话,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那会,苏锡常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共同创下了所谓“苏南模式”,但进入21世纪,常州就被落下了。我们可以理性的做如下分析(均以2017年生产总值为依据):

苏州GDP17319.51 亿元,常住人口1068.4万,面积8488平方公里;无锡市GDP10511.80亿元,常住人口655.0万,面积4628平方公里;常州市GDP 6622.28亿元,常住人口471.9万,面积4385平方公里。据此,可以计算出人均GDP和单位面积产出。

苏州的人均GDP为16.21万元,每平方公里面积产出为20404万元;无锡的人均GDP为16.05万元,每平方公里面积产出为22713万元;常州的人均GDP为14.03万元,每平方公里面积产出为15102万元。由此看来,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单位土地产出,苏州和无锡差异不大,在人均GDP方面,基本相同,苏州略胜;在单位土地产出,苏州略输,无锡小胜。至于常州,无论人均GDP还是单位土地产出,就都要比无锡、苏州低很多。或许常州的朋友会说,常州下辖的溧阳是丘陵地带,那无锡下辖的宜兴同样是丘陵地区(溧阳、宜兴紧邻,地形其实差不多),如果非得要这样说,那我认为无锡的经济运营情况是最好的,因为苏州一马平川,除了太湖边上,山地很少,但单位土地产出却跟无锡差不多(其实还比无锡少2309万元)。我的结论是:常州要超越南通成为江苏第四经济强市,目前困难较大,相反,倒是要防止徐州后来居上,沦为江苏第六。

补正:

本来我回答完问题就好了,一家之见,也不一定我的看法就一定正确。但就是有不少常州的朋友不服,觉得南通人多,其实我在回答中说得很清楚,就GDP而言,常州就是第五。我查了下,南通2017年的常住人口是730.2万,人均GDP为10.59万元,常州为14.03万元,差距在3.44万元,而常州则要比无锡人均GDP少2.01万元。


媒体人杨壮波的落脚地


关于“常州经济的实际发达程度在江苏十三市中到底能排第几位”这一话题,观点如下:

①以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常州实际发达程度最起码能够排进全省前五,次于苏州、无锡、南京三座城市。虽然我不是常州人,但是我去过常州多次,在江苏省众多城市均有踏足过,从城镇化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常州可以排在全省第四位。

②常州虽然在经济层面(2017年数据)排在全国第28位,全省第5位。给我的感觉是实际发达程度并不低于唐山、济南、合肥、烟台、大连、西安、郑州等市。因为这些城市我都去过,城乡差距都挺大的,而常州城乡几乎一体化。

于省内而言,南通虽然GDP排名在常州前面,但实际情况(直觉)并没有常州繁华。


看鉴襄阳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常州2017年的gdp是6620亿元,徐州为6600亿元,按gdp总量看常州已反超徐州,排名江苏第五

按综合实力看,常州无疑还是江苏第四,这个位置短期内不会改变,常州人口只有徐州二分之一多一点,下辖只有一个县级市,市区gdp5800亿,市区大多经济指标等于或大于徐州市区+南通市区之合,常州建成区实测近500平方公里,与无锡相当,约等于徐州建成区+南通建成区之和(官方统计数据常州建成区不含武进区)



常州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brt及长三角除上海之外最发达的高架系统,通车总里程近150公里,地铁也将于今年底明年初通车,权威机构的城市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常州一直高于通徐(可参照第一财经中国城市分级),是典型的市区经济强市






Stevenzuu


个人的观点,常州排第三到第五都正常,我不是常州人,但我在常州工作生活过,认为常州是一个有希望的城市。我尊重常州三件事情:

第一是常州的实业或者高端制造业,常州有着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和最优秀的产业工人,输变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现代农机等产业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不像其他以工业为基础的城市面临衰退或者痛苦的转型。

第二是常州科教城,个人觉得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能与这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支持产业发展,别说一个地级市,很多省会的做不到。

第三是常州人的务实。打过交道得常州人都很务实,不忽悠,不乱吹牛,也遵守规则。

个人认为,科教兴国,实业报国是一个情怀,也是今后一个国家的实质竞争力,迟早,实业会迎来春天。而讲规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但客观上,与苏州无锡的差距非常明显,其他兄弟城市后来居上,常州人需要更加有格局,有战略,有胆识。

祝福常州!


该用户已经被移除


现在每个城市的各种数据在网上都可以搜到,从GDP来看,常州在省内排第五,南通排第四,这也是有原因的,早些年因为长江隔断了江南江北,南通的地理位置让它没办法和江南的城市比较,而苏锡常由于靠着上海和南京,交通又很方便,所以发展很迅速,城镇化也非常高。而近十年,南通随着苏通和崇启大桥的建设,已经开始了大力的发展,经济也是快速增长,但是目前的情况,大众的富裕程度,常州还是在南通之上的,往后就难说了,首先受制于无锡和常州本身的市域面积有限,这样就限制了它以后的扩展,而南通区域内的面积还有大量没有发展,又承接上海苏州大量的企业,本身也在积极的招商一些科技公司落户,交通发展也是非常快速,本身靠江临海的优势也在进一步凸显,所以下一个十年,常州可能会排在第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