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是否能夠引領江蘇沿海地區經濟的崛起?

用戶6098580951


鹽城行不行,並不是看現有能力,那怕現在很弱。主要看省裡的戰略佈局。

鹽城的地理位置具備了這樣的條件。鹽城地處蘇北沿海中部,這裡需要一座有強大輻射和牽引能力的城市,來帶動蘇北的發展。如果不是因為位置的重要,建國時候,她當年還沒有南部的下屬縣城強。


愛我中華與時俱進


江蘇雖然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省份,但是沿海港口普遍中小型化,且數量不多,基本上省內港口經濟主要靠長江的內河港口,或許鹽城的濱海港增加噸位提上了規劃,將要打造成深水良港,但依託港口引領沿海經濟有點懸。江蘇省內傳統的經濟強市,我們都知道有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雖然沿海城市南通的經濟發展也比較不錯,但南通的經濟發展有上海的身影存在,且上面所說的這些城市都是長江中下游沿岸城市。而沿海的鹽城,連雲港雖然靠海,但是都有各自尷尬之處,連雲港位置過於靠近西北,缺乏經濟腹地,鹽城的港口也成分散狀態。
鹽城在江蘇是海岸線最長的城市,但是如此漫長的海岸線,並沒有誕生大型的深水良港,因為歷史上黃河入海口就是在鹽城北部入海,所以我們從地圖上也能夠看出鹽城東北部向內海突起的一塊區域。這一區有港口,名字叫做濱海港,以往濱海港也只是承接小型的海港運輸,但是經專家評估,此地最適合建立大型港口。
未來鹽城的濱海港、大豐港、射陽港三個沿海港口當中,如果濱海港能夠設計為大型港口,或許對江蘇中北部的港口格局有一定影響力,但是濱海港與連雲港的位置非常近,所以即便設立大型港口,位置還是尷尬,經濟引領也不會非常明顯。江蘇中北部港口最佳的位置應該還是位於鹽城中部的大豐港,處在江蘇中部,能夠做到南北承接,如果沿海想要在港口上做文章,大豐港可能最合適。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作為一個鹽城人雖然希望他是最好的,但事實也只能接受。

以現階段鹽城的整體情況,是沒有辦法引領蘇北的。目前來說南通發展才是最好的

鹽城現在有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人口流失,有點錢有點能力的都外出了。都輸出到蘇州無錫南京上海這些地方,還有些徐州山東的一些城市浙江的一些城市等等。每年大量人口的輸出,留不住人談何發展。

在鹽城工作薪資待遇並不是特別理想,然消費水準可能是靠前的。市區房價基本過萬,城南新區近兩萬,壓力實屬太大。企業引進也不多,拿的出手的起亞也不行了。

內部矛盾,東臺並不服氣自己屬於鹽城,有很深的矛盾,大豐也受影響。大豐化區至今沒有很好消化經濟。可發展區域濱海射陽,濱海底子薄發展還是要些時間的,僅射陽是鹽城北感覺最好的了。響水都墊底的接連雲港最低的縣城,阜寧新能源搞得還行。建湖小老闆都跑的差不多了。

在看教育醫療,醫療水準真的是低了很多,本地人都知道什麼情況。教育系統,能搞得好的也就那麼幾所。因為教育資源多少家長選擇了其他醫院更好的城市。

蘇北以連雲港鹽城南通靠海,其中鹽城土地面積最大,海岸線最長理論發展重點打造區域。所以希望鹽城越來越好。


碎碎叨叨的大耳


否。

鹽城的地位比較尷尬,南有南通,北有連雲港,這兩個城市都是國家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批圈定的沿海開放城市,即使連雲港發展慢些,不如鹽城發展得好,歐亞大陸橋橋頭堡地位還是穩固的。

就蘇北沿海地級市而言,南通與鹽城已經拉開了一個等量級,行走在南通,不能說很現代化,但有了現代化氣息,但到鹽城走走,除了中心城區還可以,整個鹽城還只是鄉下的感覺。

引領不能隨便定位,引是超前,領是輻射。說上海引領長三角地區,上海退一產去二產強三產(服務業),突出總部經濟,吸引世界各大企業總部、研發中心、貿易機構落地,鼓勵創新型公司入住,上海老城區的十個區(現在有較大調整合並),幾乎沒有了二產,形成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中心、創新基地,這在江蘇沿海城市根本做不到。

鹽城應該別急著引領別人,自身優勢發揮好就很不錯,利用一線城市後工業化進程,接納一線淘汰的二產企業,加快完成工業化,然後瞅準某個機會,在科技革命的哪一點上尋求突破,引領某個領域還是有可能的。


布衣吳新建


一個阜寧人來說說,(我不說大數據,感興趣的朋友自己網上看)首先題中的鹽城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鹽城,要是狹義的鹽城市區她是區域中心城市,她的發展肯定能引領帶動周邊市縣的發展,這沒什麼好說的,這就是她的作用,要不然設

立中心城市幹什麼。要是廣義的鹽城大市,要說引領不合適,雖說在國內名列前茅,但在省內相對而言還是落後的,畢竟江蘇沿海有3個地級市,另外兩市是早期的開放城市,不管各自發展的程度如何,3個市還都沒有到讓另兩市因為自己調整發展方向的程度。江蘇沿海開發本身也是剛提出沒多少時間,說些題外話,本來不想說的,就是看到評論區裡,有不少老鄉的評論自己有點想法,其實本人03年就到蘇州了,不過戶籍一直沒遷,當初,不管說自己是蘇北人,鹽城人,還是阜寧人,蘇州不少本地人雖然嘴上不敢說,其實是瞧不起的,為什麼呢?無非就是沒他們有錢唄,但咱不自卑,這麼多年過去了,也看清了,憑本事掙錢自己現在也不比他們差,所以不黑蘇北,不黑鹽城,不黑阜寧,自己的家鄉呀!在蘇南,自己就是蘇北人,出了省就是江蘇人。外地的朋友們不瞭解情況瞎說說,但自己黑家鄉又是什麼心態,誰敢說現在的生活不比以前好的多,特別是我們這些常年在外的,真的感覺變化太大了,有人說規模小,這不是廢話嗎?一個縣城幾十萬人口的城市能和幾百萬的比嗎?現在的家鄉發展我們承認差距,這不是我們人的因素,發展總有先後,國家政策也總會有側重的,後發其實也是有優勢的,可以學習借鑑,少走彎路,你要說鹽城在江蘇沿海要引領經濟崛起,那給鹽城的責任也太大,她還承擔不起,還是要立足自身的優勢發展,響應政策導向,現在人都在講團隊精神,城市間也要協同發展,城市間不光要有競爭,也要有分工,長三角上海是龍頭,但離開了江浙皖,他頂多也就是一個現代化的農場。所以江蘇沿海發展好的市縣也不要看不起差一點的,以後總體上會更加均衡的。還有就是對其他地方淘汰的產業過來時要有所選擇,想想人家為什麼淘汰,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一定要保護好,不然有了錢都要給醫院。鹽城大市有800萬人口,這既是生產力,有是消費市場,加上現在交通大發展,國家政策性導向,都是寶貴的機遇,加油吧!寫於2017年11月21日


看評論的打工仔


談不上喲!江蘇沿海三市,南通憑藉依靠上海的地理優勢,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即將成為江蘇第四個跨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在沿海三市中經濟發展也最快。連雲港雖然現在經濟總量偏低,但其擁有江蘇唯一海港,徐圩新區正在建設的數個大化工項目(此處暫不論其是否存在環境問題),近兩三年都將達產,到時其GDP必將超過淮安、鎮江,甚至泰州,位列全省第九。

至於鹽城,其地域面積全省笫一,海岸線也最長,近來鋼鐵產業佈局較大,東臺、大豐、濱海、射陽等地發展也不錯,經濟總量也會有較大增長。

江蘇沿海三市通過新一輪發展,會在全省乃至全國沿海經濟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但說鹽城引領江蘇沿海發展,則有些名不副實了!


雲臺攬勝


鹽城有沿海地區中部城市的重要位置,南京有需要在江蘇的首位度,兩者之間的結合非常重要,所以要加快鹽城興化高郵儀徵南京一線的高速公路建設,加快鹽城興化丁溝機場揚州南京的城際鐵路的建設,這樣就促進了鹽城在沿海地區發展的引領作用。


常昌揚宜


江蘇省的夜郎國就是鹽城,鹽城人從來不知道天高地厚,能知恥才後勇,不知道本身就落後還講要引領,太噁心了


用戶7989268655142


單打獨鬥的年代早就過了。鹽城應該與江蘇另外兩座沿海城市——連雲港、南通,攜手並肩、共同引領江蘇沿海經濟在中國東部崛起!


遙遠的天邊


理論上可以,但是鹽城要先解決內鬥問題,不然就瞪眼看南通,泰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