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肚子疼,噁心,去醫院看醫生放了心臟支架?這算怎麼回事?

心血管王醫生


前兩天有機會和北醫三院非常著名的消化科醫生夏志偉老師聊天,還說起了這個問題。可以理解啊,一個心內科醫生和一個消化科醫生到一起,不聊別的,肯定聊題目中的這類患者。其實,這個題目中所說的情況,就是一個表現為胃腸道不舒服的患者,最後診斷確實急性心肌梗死,最後放了支架。

的確,心內科常常接到消化科轉過來的病人,往往這些病人都是胃痛等消化道不舒服症狀就診,於是很常規的找到消化科就診。而現在靠譜的消化科醫生心中都會有根弦,就是常規讓患者查一個心電圖,有的還會查心肌酶,這麼一來就會時不時發現一個以胃腸道症狀起病的心梗患者。沒辦法,急性心肌梗死這個病很“頑皮”,不是所有人都有胸痛的典型症狀,有的會喬裝打扮成胃腸道疾病,表現為胃痛、肚子痛等,但是多數逃不過有經驗醫生的法眼。

說完這些是不是手機前面的您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其實就是急性心肌梗死這個病有不同的起病表現,有的雖說是表現為胃腸道症狀,但是本質還是心肌梗死,於是做支架也就是為了挽救患者生命必須做的手術了。


張之瀛大夫


患者,張師傅,男性36歲,上午8點開始,就反覆肚子疼、噁心將近10個小時,自己在家吃了止吐的藥,吃了保護胃的藥,但肚子疼一直沒有緩解。



中午也沒吃飯,到下午,這些症狀越來越重,家人讓他上醫院看看,他說再忍忍就好了,又吃了一次胃藥。不但肚子疼加重,同時還出現眩暈、乏力、眼前發黑,量了個血壓才80/40,這下可把他嚇壞了,這才幹趕緊去了醫院。

到醫院醫生量完血壓78/40,趕緊帶上監護,輸上多巴胺,立即做了一份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馬上叫心內科會診,與此同時給患者300mg阿司匹林+180mg替格瑞洛口服,並且抽血化驗。會診後根據症狀及心電圖馬上確診就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建議患者造影檢查,並根據造影結果決定是否支架治療。

家屬很少納悶,為什麼肚子疼,還得造影,還要支架,又不是心臟病。醫生解釋就是心臟病,及時心肌梗死,必須馬上搶救,開通血管。因為有一部分心肌梗死就會表現為腹痛,所以,不能根據哪痛就診斷哪病。家屬仍半信半疑,說等一下,他們考慮考慮。

醫生再次交代,急性心肌梗死必須分秒必爭,每早開通一分鐘血管,就能挽救更多的心肌,減少心衰的發生,減少死亡,耽誤不起。家屬說自己承擔責任,就是不用簽字,跑到急診外面去打電話,不知道問了誰,還拍了心電圖照片,發給了對方。大概過了30分鐘,家屬才過來找醫生,說同樣先造影看看,如果血管堵了,就同樣支架。

就這樣,從入院到上手術檯,一共花了40-50分鐘,我們再穿刺,造影,通血管,從患者進醫院到開通血管,我們胸痛中心要求必須控制在90分鐘以內。可是就是因為該患者及家屬在醫院猶豫要不要支架耽誤了將近40分鐘,一般簽字只需要5-10分鐘。就是這個時間上的耽誤,最後這個患者從入院到開通血管共用了105分鐘,超過了胸痛中心要求的時間,開始患者在家耽誤了很長時間,這到醫院,都確診了,還耽誤時間,最終導致患者心功能受損,出現心衰表現,其實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很少發生心衰。


其實這個時間要求對於醫院、醫生並沒有什麼具體損失,我們規定90分鐘,只是為了節約時間,能更快的打通血管,避免因為不必要的時間浪費,耽誤病情。其實像這個患者這樣到醫院猶豫不決的人大有人在,越是耽誤,越會加重患者病情,有的患者就是因為耽誤導致心肌梗死麵積加大,導致心衰,有的甚至直接導致死亡。

36歲,多好的年齡,可是就是猶豫不決,耽誤最佳治療時間,把本來36歲的心臟,耽誤成73歲的心臟……

其實典型的心肌梗死,或許大家都知道,就是持續性胸痛,伴胸悶憋氣,伴大汗。但並不是每一個急性心肌梗死都會有這麼典型的表現。以至於很多人耽誤,其實心肌梗死還會表現為:牙痛、頭痛、咽部緊縮感、心前區疼痛、後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等等都有可能是心肌梗死。

當您不能百分百確定自己的不舒服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或這些症狀持續不緩解,一定儘早去醫院,排除心肌梗死。

到醫院確診心肌梗死,千萬不要給任何人打電話了,這時候就算您最親的人是醫生,你給他打電話,他的建議也肯定是馬上簽字,馬上造影,馬上開通血管。



所以這時候打電話完全是浪費時間,打電話對方是個明白人還好,能馬上給出正確建議,如果遇到這位患者的親朋好友,打電話反反覆覆商量,反反覆覆確認,那隻能是耽誤時間,相當於自殺。

不管是肚子疼、牙痛、頭痛、後背疼,到醫院只要確診急性心肌梗死,千萬不要猶豫,馬上簽字配合醫生治療。胸痛中心都有綠色通道,先治病再辦手續都沒問題,目的只有一個——救人!


心血管王醫生


一位40多歲的男士“上腹痛”、噁心,家屬以為他是“胃疼”,在醫生按壓患者腹部時,發現疼痛沒有加劇也沒有減輕,結合患者的表現,判斷很有可能是心臟問題,於是建議做心電圖。心電圖結果證實患者是大範圍的心肌壞死。

心梗常表現為心絞痛,胸骨後或左胸部疼痛,胸痛持續10~20分鐘以上,呈劇烈的壓榨性疼痛或壓迫感、燒灼感,同時還伴有大汗、噁心、嘔吐、心律失常、低血壓狀態等,這些症狀也被稱為梗塞前狀態。但並不只有心絞痛、胸痛是心梗來臨的前兆,我們的心臟上廣泛分佈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些神經同人體各部位之間存在著比較複雜的聯繫。當心肌某個部位發生梗塞時,刺激這個部位的植物神經,反射到軀體不同部位,就會出現疼痛,這就叫“放射痛”。

因此有些時候肚子疼、噁心,不一定是消化系統的問題,也可能是心梗來臨的徵兆。一般而言,心梗引發的上腹痛較為劇烈,患者往往還會表現出煩躁不安、噁心、心慌、胸悶、面色改變等問題,按壓腹部症狀既不減輕也不會加劇,那麼很有可能是心臟出了問題。


除此之外有些疼痛也要警惕心梗。

1.牙疼。因冠心病引發的牙痛稱為“心源性牙痛”,前壁心肌梗死往往會導致出現短時間的牙疼,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沒有口腔問題,也無法說清哪顆牙齒疼痛,且伴隨胸悶、心慌等其他不適時,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2.脖子疼。頸部位置有疼痛感,這種疼痛的特點是容易轉移,今天出現脖子疼,明天可能就是後背疼痛,這時就要考慮心梗的問題。

3.咽喉疼。咽喉突然感覺疼痛、發緊、發乾,或伴有心慌、胸悶、出汗等表現,而沒有咽喉疾病,而患者本人又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要高度警惕心梗。

4.肩膀痛。肩膀疼痛,無法準確描述疼痛的位置,時常伴有胸悶、出汗等,運動量增加會加劇症狀。

5.腳底疼痛。部分心梗患者會出現腳底針刺一樣的疼痛,這也是心絞痛的一個表現。這種症狀雖然不多見,但有時也是心臟報警的途徑。

除了上述症狀之外,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徵兆。雙耳突聾、臍周疼痛、左腿痠麻脹疼、左上肢無力、嗜睡、乏力、頭暈頭疼、視力突然下降等症狀出現時,都要警惕心梗,最好是在檢查時做個心電圖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健康之初心血管


我是小影大夫。肚子疼、噁心,醫院讓放支架,是誤診嗎?肯定不是!醫生讓放支架,肯定是已經發生了心肌梗塞,要馬上放支架,否則心臟隨時會驟停。

急性心肌梗塞屬於危急症,時間就是生命

急性心肌梗塞屬於危急症,一旦發現,要馬上介入手術放支架,時間就是生命,千萬不能拖延時間,否則心跳驟停。

前段時間,一段心肌梗塞的宣傳片在朋友刷屏了。主人公吃過午飯後,出現肚子疼,期間他夫人一直在打電話詢問熟人應該怎麼辦,糾結要不要上醫院,幾個小時過後,疼痛不但不緩解,還持續加重。無奈,只能撥打了120。進了醫院後,馬上做了化驗,考慮是急性心肌梗塞,需要馬上簽字做支架手術。手術後,患者清醒了,慶幸自己來早了一點,如果再耽誤一會,可能就沒命了。急性心肌梗塞不是開玩笑的,有不舒服,不是要浪費時間找熟人,熟人不在身邊,不瞭解患者的症狀,有可能會給錯建議。並且一層層的找關係,有可能會耽誤病情,延誤時間。最正確的做法是,出現不適,持續不緩解,一定要及時撥打120。


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狀?

1.典型心絞痛

典型心絞痛表現為心前區疼痛、放射到身體表面所感覺的疼痛,特點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部,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頸部、牙齒,勞動和情緒激動的時候發生,每次發作持續3~5分鐘,可數日一次,也可一日數次,休息或用硝酸酯類製劑後消失。


如果上述症狀持續不緩解,休息和吃硝酸甘油都不能緩解,有可能出現了心肌梗塞。

2.不典型症狀

臨床上所有的疾病都不是按照教科書上長的,出現的症狀也不都典型。以上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但是疾病都是很狡猾的,可以出現和其他疾病同樣的症狀,比如上面說的肚子疼,噁心,出現這個症狀,很多人都以為是消化系統疾病,胃腸道出了問題,但是有經驗的醫生看到腹痛不緩解,一定要多一個心眼,要多做一個心電圖和心肌酶檢測。急性心肌梗塞引起腹痛可能與胃腸道缺血有關。


不典型症狀還有牙疼。牙疼和心肌梗塞看著兩個不相關的詞語,也會有關係。是的,有些心梗不典型的症狀可以表現為牙疼。很容易誤診為單純性的牙疼。

胡言亂語也可能是不典型的心肌梗塞。我在多巴胺老師的主頁裡曾經看到過知道他親身經歷的病例,一位老漢由兒子帶來急診,兒子說他老爸最近老是亂說東西,以為是精神病,最後多巴胺老師給他做了個心電圖,原來是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如果有上述典型的症狀,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就診。很多大醫院都設有胸痛中心,可以走綠色通道。急性心肌梗塞,也可以完全沒有胸痛的症狀,如果這些症狀是在活動或者情緒激動下發生,休息可以緩解,那麼要警惕有心梗的可能,也要及時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